前幾天我們說過,一顆直徑570米的巨型太空巖石安全地掠過地球,然而,你認為在6月剩下的日子裡,近地軌道就轉向「平靜」了嗎?根據NASA的說法,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三顆小行星將會掠過地球,小行星追蹤系統將會密切關注它們的蹤跡,那麼我們對這些太空巖石了解多少呢?
美國航空航天局透露,未來幾天將有三顆主要的小行星掠過地球,它們都被NASA稱為「近地小行星」。近地天體(NEO)偶爾會「接近」地球,但它們不會對地球構成任何威脅,只是距離地球不到0.05au(750萬公裡),所以NASA並未拉響警報。
第一個小行星將在今晚出現,被稱為2020 KY。小行星2020 KY比一輛雙層巴士還要大,將在距離地球410萬英裡的地方安全掠過。6月11日,另外兩顆將接踵而至,它們分別是小行星2020 JQ2和小行星2020 JS1,前者大約有一架客機大小,距離地球360萬英裡,後者距離地球近230萬英裡。
所有的太空巖石都被NASA稱為「近地天體」(neo),近地天體是在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下進入地球近地軌道附近的彗星和小行星。而對彗星和小行星的科學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是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過程中相對不變的殘餘碎片,今天我們所說的小行星其實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等內行星最初聚集時遺留下來的碎片。
儘管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機率很小,但NASA並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就比如發生在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小行星爆炸,一顆直徑還不到20米的太空巖石竟然造成了1000多人受傷,所以,當務之急是尋求計劃幫助地球對抗潛在的小行星撞擊,NASA似乎走在了世界前列,他們正在研究小行星「本努」。
作者:仰望星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