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還是那個中秋,中秋咋來的?

話說,咱們老祖宗都是靠天吃飯,於是他們對天上的東西都特別尊敬。一到春天就拜太陽,到了秋天就拜月亮。拜月當然得挑月亮又大又圓的時候,也就是八月十五;此外,秋天又是豐收的節日,有吃有喝有大月亮,人們的小日子別提多沒了。於是這個拜月儀式就漸漸有了節日的味道,可人們想要過節,還得找個有深度的理由,才能讓這個節日有說服力!
於是大家搜腸刮肚,拼湊了不少和月亮有關的故事,最爆款的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對夫妻-后羿和嫦娥,他們倆得到了一包長生不老藥,不曾想,他們倆還沒來得及吃,這個消息被一個壞人知道了。於是壞人就趁著后羿不在家,跑去搶藥。危急時刻,嫦娥小姐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吃了藥。然後就到了見證奇蹟的時刻-嫦娥飄了。后羿回到家,發現老婆不見了,簡直是悲傷逆流成河。可他也沒什麼辦法,只能天天對著月亮茶飯不思,外加用歌聲思念嫦娥。
這個故事夠感人、夠有說服力,到了唐代這拜月儀式就正式升級成了中秋節。而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寄託著「闔家團圓」的內涵,於是人們獻給月亮的貢品,也進化成了一個象徵著團圓的圓餅,叫月餅。(畫外音:據說在清朝,因為「餅」與「病」同音,所以人們為了避諱,就把月餅叫做月華)
其實,咱們中國國中秋節除了吃吃喝喝,很多地方還有自己特有的小節目,鬥歌、花樣點燈、唱戲。在中秋的故事裡,月亮似乎很浪漫美好,可大夥抬頭望望天,其實月亮本身的顏值也不怎麼樣。
月亮怎麼來的,大家可以自行百度,這裡不多講了。
大家看到的月亮又大又圓,感覺老好看了,但是你被騙了,我們平常看到的月亮,是美顏過的!

月亮的真實身材其實是這樣的:兩頭扁,中間鼓,南極凹,北極凸。簡直就是不可描述的形狀……月亮長得非主流,還不注意保養,也不塗個大氣層保護保護,以至於經常被路過的隕石欺負。所以月亮滿臉都是麻子。除了麻子,月亮臉上還有超級多黑斑,這些玩意兒叫月海。別被名字騙了,魚香肉絲裡面沒有魚,雷峰塔裡沒有雷鋒,買老婆餅不會送老婆,月海裡面也沒有水。月亮在青春期很上火,經常爆痘,一激動就火山噴發。巖漿噴了一地,變成玄武巖,鐵元素超標又讓它們變得又黑又硬,就形成了月亮表面的黑斑。
所以,月亮都長成這樣了,你還賞啥啊!
雖然月亮素顏很醜,不用望遠鏡,和家人一塊欣賞,管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