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時間:2020-10-01 10:48 來源:讀書工 企鵝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春節是送舊迎新,而中秋節是象徵著團圓和思念。 古人因條件有限,對自然現象不是很了解,
原標題:讀十首中秋節詩詞 古人筆下描寫月亮的句子好美啊
中秋節秋高氣爽,又有皎潔的圓月和馥鬱的桂花相伴,因此在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裡,它就像春節一樣格外地受到人們的喜愛。春節是送舊迎新,而中秋節是象徵著團圓和思念。
古人因條件有限,對自然現象不是很了解,看到月亮的陰晴圓缺的變化,有一種自然崇拜。並把它神秘化,創造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很多神話傳說。
隨著人們的月亮崇拜,中秋節就應運而生。到了唐代中秋夜觀賞月亮和桂花就非常盛行。宋代以後人們更是焚香拜月,對月許願祈福,家人圍桌而坐,共慶團圓。
詩人們也是舉杯對月,藉此良宵思鄉懷親,抒發豪情逸興。前面我們欣賞了不少詩人的作品,今天我們再來品賞十首七言絕句,看古人中秋佳節如何觀賞月亮和桂花。
風簾淅淅漏燈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為素娥孀怨苦,並教西北起浮雲。
這首詩歌是唐代詩人羅隱的《中秋不見月》。燈燭搖曳,窗外傳來淅瀝的風雨聲。本來是要賞月的,天宮卻同情月宮裡孤獨寡居的嫦娥,因此特意派雲朵遮沒了月亮。
不許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無情。
何當撥去閒雲霧,放出光輝萬裡清。
這首詩是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中秋不見月》。好不容易盼來中秋節賞月,但天公無情,用雲朵遮住了月亮,蟾蜍指代月亮。什麼時候撥開雲霧,讓月亮放出萬裡清暉呢?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這是唐代詩人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詩人中秋節在靈隱山寺廟裡觀賞桂花,月下的桂花像碎玉一般,還帶著露珠,這應該是嫦娥拋向人間的節日禮物吧。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代詩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這首詩很有名。地上的月色,樹上的烏鴉,露水打溼的桂花,給人一種孤獨寂寞的感覺。抬頭望月,此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互相思念。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代詩人晏殊的《中秋月》寫的是遊子客居在外的思鄉之情。異鄉人看到梧桐樹上緩緩移動的月光,內心好不寂寞。由此他聯想到月宮裡的嫦娥也只有桂花和蟾蜍為伴,肯定會對當初的誤吃長生不老藥離開人間感到後悔。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這首《中秋月》是蘇軾寫他和兄弟蘇轍的久別重逢。中秋之夜雲氣消退月色如水,碧空中遊走著一輪明月。但是像今夜這樣的團聚是難得的,明年這個時候兩人又不知道都在哪裡。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這是宋代詩人米芾的《中秋登樓望月》。淮海無比廣闊,月光泛出道道白光,相傳珍珠都是在這種光芒裡孕育的。可是這月亮也是有很多像吳剛這樣的人修理的,否則桂花樹早把它撐破了。
玉宇秋光無一塵,人人共喜桂花新。
看來世態炎涼盡,唯有月明無貴貧。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趙崇森的《玩秋月》,借中秋之夜來寫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讚美月亮的公平正大。月光如水,桂花飄香,只有月光擺脫了世俗的眼光,不分貴賤,把清暉照到了每個角落。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秋之夜天高氣爽,人們目睹著月亮從海面升起來,它的光輝不只是落到帝王家,而且是一直照耀到天涯海角,每家每戶。
三十六旬盈復缺,百年堪喜又堪傷。
勸君莫惜登樓望,雲放嬋娟不久長。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薛瑩的《中秋》詩。一年三百六十日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圓。人生不過百年,卻有太多的悲歡離合。不要太吝嗇,還是登樓賞月吧,這美好的月光有可能馬上就會被烏雲吞沒。
古人寫中秋節的詩歌不只是以上這些七言絕句,還有很多的律詩和古風歌行等,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詩人都有大量的中秋明月之作,由於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再做介紹。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