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美麗的藍色,是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無意發明的

2020-12-03 好奇心日報

7 年前,美國俄勒岡州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室無意製作出了一種明亮的藍色。這個月,這種被命名為「YInMn」的新顏料能夠在市面上買到了。

新顏料拗口的名字來自於它的成分,即由釔(yttrium)、銦(indium)和錳(manganese)三種元素組成。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2009 年,美國俄勒岡州大學化學教授 Mas Subramanian 和他的學生為了檢測化合物的電子屬性,在 1200 攝氏度的熔爐裡加熱氧化錳和其他物質,當一個研究生從熔爐裡取出一些樣本的時候,Subramanian 教授正好經過,瞥見了「一種非常美麗的藍色」。

Mas Subramanian 教授

這種物質並非第一次被發現,但是這次科學家們意識到了新顏色的商業價值。這種顏料的特別之處在於,作為化學染料,它持久、穩定、不褪色。要知道藍色這種顏色得來不易,從古埃及人最早開始提取到藍色顏料開始,大部分藍色染料容易褪色,而 YInMn 具有防水、防油、耐酸、無毒的特性。

這種新顏料通過獨特的晶體結構形成,據 Subramanian 介紹說,他們發現這種化合物能反射 40% 的紅外光,科學家們也在探索 YInMn 用作節能屋頂材料的可能性。

YInMn 的晶體結構

從這個月開始,新顏料可以在俄亥俄州的一家顏料供應商 Shepherd Color Company 買到。一些當地的藝術家已經開始拿這種顏料嘗試創作了。

Subramanian 教授將顏料的樣本寄送給一些藝術家

根據藝術界媒體 Artnet 報導, YInMn 也獲得了顏料界的業內認同——入選了哈佛藝術博物館的「福布斯顏料集」(Forbes Pigment Collection),成為這套展示人類顏色成就和歷史的例證之一。博物館中從世界各地搜集了超過 2500 種顏料,按照色系排列,被整齊地擺放在博物館四樓一排排高高的架子上。想知道更多關於博物館的故事,可以看我們的這篇文章。

Forbes Pigment Collection

為了捕捉到某種美麗的顏色,人們曾經費盡力氣,割破樹皮、搗碎植物不在話下,甚至碾碎甲殼蟲、磨碎木乃伊。相比之下,這次在實驗室中合成的新亮藍色副產物,可以說是無意中的幸運了。

圖片來自:Daily Mail

相關焦點

  • 獲獎者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原標題:獲獎者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新華社/法新   3名日本出生的科學家因發現新型節能光源而獲得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會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宣布這一消息時認定,3名獲獎者發明了一種藍色發光二極體(LED),幫助人們以更節能的方式獲得白色光源,依據這一原理問世的LED燈「將點亮整個21世紀」。
  • 科學家制出無煙塵的美麗「藍色火旋風」,比藍色煙花強多了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藍色煙花美麗又危險,而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科學家們,幾年前在實驗室裡偶然制出了一種「藍色火旋風」,卻安靜又清潔。8月13日,一篇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論文對這種「藍色火旋風」(Blue Whirl)的構造和動態變化進行了後續解析,發現瑰麗的藍環實際上是由3個結構不同的火焰組成。
  • 3名日本裔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體
    北京時間10月7日消息,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三名日本科學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發明了高效的藍色發光二極體(LED),讓明亮切節能的白色光源成為可能。
  • 旅美科學家蔡亦鋼:兩度獲得貝爾實驗室發明家獎
    提起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人們就會想起電話、電視、遙控器、電晶體、無線電收音機、立體聲和電腦等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發明創造。這個成立於1925年的私立研究實驗室誕生過13位諾貝獎獲得者。包括朱棣文、崔琦、高琨3位華裔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 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物理諾貝爾獎中村修二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物理諾貝爾獎赤崎勇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 3人獲物理諾貝爾獎    原標題:發明藍光LED燈 3人獲物理諾獎    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地時間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日本科學家赤崎勇、
  • 到底是誰發明了電燈泡呢?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儘管人們通常認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但這位著名的美國發明家並不是唯一一個致力於發明這種革命性技術的人。許多其他著名的人物也因為他們的電池、燈和第一個白熾燈泡的發明而被人們記住。?早期的研究與發展這個燈泡的故事早在愛迪生1879年獲得第一個商業成功的燈泡之前就開始了。
  • 科學家發明新型透明材料可作太陽能發電(圖)
    導讀: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和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透明材料來吸收太陽能,這一新的發明,有望在將來使整棟房子都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人們可能聽說過薄膜太陽能電池,但透明的材料做成的電池肯定沒聽過。
  • 科學家們發現了美麗的藍色新礦物:Petrovite
    Petrovite擁有美麗的外觀,但它也可以幫助激發下一代電池的進步。這種亮藍色的礦物來自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一處火山景觀,這是在20世紀70年代和2010年代的重大噴發後形成的。「這片地域的礦物多樣性是獨一無二的。
  • 位於鰲山灣畔的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打造世界級藍色高地
    近年來,山東省專門成立實驗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支持意見;青島市發起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經略海洋攻勢」,強化配套支持政策;青島藍谷和即墨區整合資源著力推動科技成果「有得轉、接得住、轉得順」。嶗山腳下,鰲山灣畔,被一片湛藍大海擁抱著的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在向著世界級海洋創新高地奮力進發的徵程中,不斷書寫著更加絢麗奪目的藍色華章。
  • 煙花啥時候發明的,煙花沒有藍色嗎
    《三十而已》這部劇中不斷地提到藍色煙花,於是大家就很好奇,難道煙花沒有藍色嗎?現實中真的沒有藍色煙花嗎?煙花啥時候發明的,這麼好看的東西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中國勞動人民較早發明,常用於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而現代全中國以及到全世界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動裡施放煙花的活動作為跨年(除夕夜)活動。在唐朝已有了煙花的發明,在北宋宣和年間已有了大規模的成架煙火。
  • 《美麗的藍色天空》獨角龍-協助拍攝
    藍天,即地球的大氣層,正常情況下常呈現藍色。19世紀中葉英國物理學家丁鐸爾認為波長較短的藍色光,容易被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阻擋,散射向四方,這一說法至今在中國基礎教育中仍廣泛接受。美麗的藍色天空【第1幅圖】此作品由湖南攝影愛好者屈先生在著名的衡陽地區拍攝
  • 10個讓科學家都出乎意料的發明,發揮了什麼作用?
    他將自己的發明命名為「Velcro(魔術貼)」,這實際上是該公司的名稱,而不是鉤環緊扣件的通稱。他的發明於1955年獲得專利,然後在世界各地生產和銷售。魔術貼已經被用在許多物品上,但它們在外太空使用後獲得了普及。魔術貼有助於防止設備在失重狀態下漂浮。在德·梅斯特拉的一生中,他的公司平均每年售出5500萬米長的魔術貼。
  • 德國科技崛起密碼:企業中央實驗室的誕生與「複製」發明家
    如果說英國主導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催生了瓦特這樣的發明家原型,那麼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則建立了一種「發明家」制度——以制度化保證從科學研究、產品發明到量產的全流程運作。當「瓦特」化身為一種制度而可持續存在,德國終於坐上了創新的快軌。
  • 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中國海洋領域的「藍色矽谷」 來源: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訊 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導,"藍色矽谷"核心區的核心項目--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是中國海洋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實驗室,建成後將成為全球第七大海洋科研機構,有力提升我國海洋自主創新能力。
  • 惠普實驗室發明世界第一臺憶阻器雷射器
    近日,惠普實驗室(Hewlett-Packard Labs,另簡稱HPE)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憶阻器雷射器。這是一種雷射,它的波長可以通過電子方式移動,而且獨特的是,憶阻器是將存儲器存儲為電阻值的器件。施加電壓會改變電阻,即使關閉設備電源,該值也會保持不變。
  • 科學家的藝術館|海水中的美麗花朵
    海水中的美麗花朵這種圖案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綻放在海洋中,是很常見的。但是這些花朵般的圖案出現的規律性和它美麗的造型,很容易使人忽略這種現象之下所隱藏的生態系統的複雜真相。這種水是硅藻等浮遊植物的養分來源,也因此使這片水域呈現出了與眾不同的綠色(當然,水中沉積物也可能會在海水中形成這種明亮的綠色)。第二種水團被稱為「阿拉斯加沿海水」,溫度較高,鹽分較少,且缺乏營養物質。
  • 前沿|惠普實驗室發明世界第一臺憶阻器雷射器
    近日,惠普實驗室(Hewlett-Packard Labs,另簡稱HPE)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憶阻器雷射器。這是一種雷射,它的波長可以通過電子方式移動,而且獨特的是,憶阻器是將存儲器存儲為電阻值的器件。施加電壓會改變電阻,即使關閉設備電源,該值也會保持不變。
  • 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秘密,藍色令人食欲不振,科學家揭曉原因!
    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秘密,藍色令人食欲不振,科學家揭曉原因!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開啟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紀元。食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人類的營養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很多人為了追求新奇的口感和體驗,發明出很多黑暗料理,例如臭豆腐、螺螄粉等,這些食物聞起來臭,吃起來卻格外香,引起很多人的踴躍購買,往往顏色有特色的食物會激發起人類的食慾。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秘密,藍色令人食欲不振,科學家揭曉原因!
  • 科學家無意發現水下結構,谷歌地圖確認位置,或關乎史前文明!
    科學家無意發現水下結構,谷歌地圖確認位置,或關乎史前文明!地球是一顆被水包裹著的星球,70%被海洋佔據,所以海洋資源較為豐富。雖說地球上的海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真正能飲用的淡水資源只有1%,大多數的海水要經過加工提煉過濾等方式才能喝下肚。
  • 愛因斯坦發明冰箱,盤點那些「不務正業」的科學家
    搞笑的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應該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科學家了事實上,這個可愛的糟老頭子,還在工作之餘抽空發明了一些小玩意兒,對他來說可能就像正餐之後,吃點餐後水果一樣簡單吧。在愛因斯坦生活的年代,冰箱在美國已經得到普及,人們普遍感受到這種裝置帶來的好處時,也有極大的危險存在。那時的冰箱是使用氨氣來製冷的,而氨氣是一種有毒氣體,一旦洩露,嚴重的會使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