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美國幾十年都沒有實現的太空計劃,被我們實現了,航天領域的未來終將屬於中國,我們又拿下了什麼關鍵技術呢?
中國自21世紀以來的各項進步,我們有目共睹,特別體現在太空領域,起步比美國晚上了幾十年,他們登月的時候,我們還沒整明白飛船是什麼原理,因此我們也是處處受到限制。
經過短短的幾十年的發展,他們封鎖的技術被我們逐個擊破,我們最終逆襲了,從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開始,宣告著我們正式踏入太空領域,我們一路追趕,目前在相關技術上已經實現反超西方國家。而美國50年前沒有實現的夢想,也將由我們來完成。
根據相關消息稱,中國航天將通過地月中繼通信的辦法,來解決太空通信難題,尋找一個地球與月球的引力平衡點,在這個平衡點上部署一顆中繼通信衛星,而這顆衛星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溝通嫦娥四號落月器與地球的通信中繼節點。
而這個衛星就是被我們稱之為「鵲橋」的衛星,在其發射時還跟隨了兩顆環月衛星龍江一號與龍江二號,而它們有著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擔任測試編隊飛行能力,這項技術是探月旅程中不可或缺的技術,美國拒絕透露任何相關信息給我們,我們只能自己著手去研發,探月工程也只是起步,未來我們要實現的載人探月,這項技術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登月過程中載人太空飛行器需要進行多次的對接分離,出現一點差錯就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還有更讓人振奮的消息就是,除了鵲橋的升空,嫦娥4號衛星目前也發射成功了,而它使用的探測器是當年月兔登陸車的備份,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復活了「月兔」,整個工程的花費大概在100億人民幣左右,而當初美國則花了足足的1000億人民幣,中國不但要完成他們做不到的事,還要以極低的價格去完成,這就是中國的力量,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力爭做到最好。
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有著一群年輕的航天人,目前更新換代基本已經完成,為祖國奉獻了一輩子的老戰士,也基本已經退居一線,現在靠的就是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5的嫦娥團隊,我們的自信也源自於此。
在得知這樣的消息之後,西方國家也紛紛表示不羨慕我們的技術,只羨慕我們擁有這麼一群年輕人,他們的時間還長著呢?在未來的幾十年的時間裡,終將完成中國人的夢想,實現載人登陸月球。
對於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而言,從來就沒有怕過他們的技術封鎖,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他們的技術封鎖只會讓我們成長的更快,我們自己研發出來的成果,也能讓我們不再受制於他人,他們以為能限制我們,殊不知把我們逼上絕路才是他們噩夢的開始,現在這個時代只有合作才能共贏,一味的封鎖只會讓原本先進的技術被淘汰。
中國終將成為航天領域的領航者,帶領著我們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為這群默默付出的科學家加油。
本文由圈聊科技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