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位於美國夏威夷毛伊島的太陽望遠鏡(DKIST)拍下了太陽表面的最清晰的圖片,這臺名為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DKIST)是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出資建造的,這也是人類史上最高解析度的太陽表面圖像(1640x1640像素),已經能清楚地看到太陽表面30公裡大小的細節,雖然看起來猶如一大堆黃金擠在一起的樣子,人類把宇宙中各種天體分為巖石行星、氣態行星和游離體恆星,科學家認為恆星是由氣體在高壓下形成游離狀態的天體,這次拍到的細節照片能清楚看到等離子體的真正樣子。
還沒有建造完工的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DKIST)位於夏威夷的哈雷卡拉火山上,主鏡的口徑達到了4.2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陽望遠鏡,能夠觀測到400到2000奈米的光,甚至能清楚地看到太陽表面這些塊狀結構之間的亮斑細節,由於望遠鏡焦點部位的溫度非常高,需要搭配專門的冷卻系統和消耗一個標準遊泳池的水才能保障望遠鏡不被高溫破壞,科學家希望了解這些塊狀組織的動態與太陽耀斑之間有什麼關係,這些結構其實是太陽表面的氣體在進行對流時造成的。
這些等離子氣體在受熱上升後因冷卻又從旁邊下沉形成較暗的區域,整個太陽看起來就是一個氣體在不斷沸騰翻滾的世界,科學家觀測到在氣體對流的縫隙中有一些特別明亮的填充物,這些明亮顆粒或許與太陽的磁場有關,這些明亮物質將噴發出來形成太陽表面的日冕,它能把太陽內部的能量帶到太陽表面,科學家就是通過檢測日冕的溫度了解到太陽內部有2000萬攝氏度的。
科學家更感興趣的是由太陽噴發日冕時形成的帶電粒子風暴,這些太陽風暴是地球上所有電器和通訊的最大威脅,風暴中的帶電粒子能瞬間擊穿通訊衛星裡的電路元件,還能對地面的發電廠設備造成巨大的破壞,去年NASA發射的「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就是為了解開太陽的這些謎團,現在能在地球上直接觀測到太陽表面噴發游離體的情況,能更好的預測太陽未來對地球的影響。
太陽是地球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然而人們對於太陽的運行機制了解不多,在地球形成的46億年中也曾多次破壞過地球生態系統,如今能通過太陽望遠鏡(DKIST)直接看到太陽的活動情況,或許能解開太陽與地球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