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蟥一斤幹品賣800多元,為何農民不去養殖?農民無奈說出了真相

2020-12-06 農技老張

小時候在河邊的經常能看到螞蝗的身影,螞蝗一般都在小河或者稻田裡,水溝裡都有,尤其是在種稻穀的時候最害怕這種動物了,有的螞蟥就會跑到腿上去吸血,非常的可怕,螞蟥也叫水蛭,一般在農村裡夏天看到它,以前的時候都是喜歡捉來玩,當螞蟥受到驚嚇的時候就會縮成團,像個小球一樣,現在普遍都在種稻穀,那麼這個時候就能看到它們了,可是最近幾年這個螞蟥卻身價猛漲,據說螞蟥現在的幹品是800多元一斤,可是這個價格那麼高,農民為什麼就願意去養殖呢?

其實話說回來,掙錢的行業哪個農民能不想?畢竟從現在的螞蝗價格來看,比種地要強多了,很多的農民如果說要是養的話,肯定是要比在農村種莊稼,要掙錢多,錢來得也快,在我們山東老家這裡,前幾年也是有很多的農民進行養殖螞蝗。但是最後養殖螞蟥都是以失敗告終,其實說螞蟥價格也不低,但是實際上掙錢的卻不多,這就導致了農民不願意去養。畢竟現在的農民都是比較精明的,不像前幾年有一些人就來農村忽悠,什麼特色中草藥種植,特色動物養殖等,這些都是有很多的人上當,所以現在去養殖一些水產品農民都是沒有把握。

我相信前幾年很多的農民都是有很多的團隊下鄉去忽悠,和你籤合同,意思也是說到了收穫的季節就來拉,可是有的時候到了豐收的時候,有的公司驗收貨的時候不是這不合格就是那不合適,真正的賺錢就沒有幾個,還有的是前期還有聯繫,後期公司就倒閉了,找誰去?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事情發生的時候是在2018年的時候,我的一個兄弟由於看見我們村鄰村的人養殖螞蝗,他也是進行養殖,螞蝗投資了幾十萬,挖水池,引進螞蟥種,可是到了最後還是失敗了。那麼這個是為啥失敗了呢?

因為螞蟥要求的水質要好,而且養殖中不能有溫度的偏差,溫度要有把控,不然螞蟥很容易死亡,在說了螞蟥餵食的時候也是比較講究,弄不好就死,雖說價格高,但是咱們養殖的時候不出數,你投放一斤的螞蟥到時候還不一定能收回一斤的量,這些就是養殖的難題,要說會養的,技術好的確實是賺錢,但是還是賠得多,賺的少,所以說有的時候在養殖中容易出現問題,得不到解決,這些都是養殖的阻礙,你以為農民不想賺錢嗎?其實是想,但是有的養殖業也不是那麼好幹的,因為成功的沒有幾個,農民也就想想算了,這個就是很多人遇到的一個問題。

相關焦點

  • 又一「暴利」養殖!螞蟥曬乾後800元一斤,農民卻不肯養?
    說起螞蟥,筆者就對這種生物有些陰影。小時候鄰居家伯伯因為去水田裡幹農活,回來的時候發現身上多處都有螞蟥吸血的洞,看起來就挺嚇人的,所以筆者對螞蟥一直也沒有什麼好感。不過螞蟥在以前是農民巴不得消滅掉的生物,而現在螞蟥在近幾年的身價猛漲,據說曬乾後的螞蟥一斤就值800元,這對於農民來說,又是一項「暴利」養殖產業,可是讓人不理解的是很多農民卻不肯養,這是為什麼呢?
  • 800元/斤的中藥材幹貨螞蟥,為什麼農民還不願意去養殖?
    螞蟥現在收購單位收購價格已經提高到曬乾貨800元一斤。這麼貴的乾貨,現在農民一般情況下,都不願意養殖。這是為什麼呢?據收購商家和農村喜歡搞養殖的農民得知,是有非常多的原因的。過去前些年,農村有許許多多的餵養蠍子、蚯蚓、土圓、蜈蚣、蟾蜍等等動物性藥材,一般收購商家,出售技術,買種苗,大力發展農村養殖戶,花大本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大規模的養殖,還籤訂收購合同,看起來是非常穩妥的,原來,大部分商家都是靠賣技術和種苗賺錢,欺騙養殖戶。當產品上市時,要麼收購商轉走錢財後人間蒸發了,要麼說產品不夠格,什麼物質超標,拒絕收購,要麼撒謊說上遊收購單位出現資金鍊斷裂等等為由拒收。
  • 農村常見的螞蟥,被稱為水中軟黃金!為什麼農民不願養呢?
    凡在農村的稻田裡幹過活的人,都免不了要被螞蟥叮咬過,有經驗的人輕輕拍一下螞蟥就掉下去了,但創口仍會流血(螞蟥的口腔裡面會分泌抗凝血酶),這個凝血酶,對血液凝固能起到抵抗作用,所以現在稱它為「軟黃金」,其幹製品可以賣到800元左右1斤。那麼,這樣的價格為什麼農民還是不願意養殖呢?
  • 農村常見的「紅娘子」價格很高,為何沒人去養殖呢?農民說出真相
    ,主要的是以為目前的養殖技術還是沒有廣泛的增強,畢竟養殖紅娘子來說,有很多的講究,一旦養殖不好的話,就會出現死亡,你說,你技術不好,敢去養殖嗎?況且在農村裡,像這些特種養殖的情況下,行情也是不穩定,今天價格高了,明天就可能跌的很厲害,所以說處於在風險的邊緣上,農民當然是想的很多。
  • 張春節 養殖螞蟥帶領村民創業
    他硬是在廢棄窯場改建的10畝水塘裡,把螞蟥當成致富寶貝養著。自從創辦螞蟥養殖場3年來,他為村民找到養殖螞蟥致富的新興產業,年產螞蟥幹製品360公斤,年收入40多萬元,組織22戶養殖螞蟥的村民成立了正陽縣鼎盛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催生出螞蟥經濟,成就了一位農村退伍軍人自主創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夢想。
  • 被稱為最便宜的海魚,養殖比野生還貴,農民卻不愛養
    淡水魚的價格要相對來說更便宜一些,人工養殖的規模也更大,但是有一些人覺得淡水魚烹飪後有一股腥味,如果不是廚藝特別好,口感要差很多,做出來的菜品並不好吃。而海魚就不一樣了,土腥味兒差很多,而且海魚在人們的觀念中,營養要比淡水魚更豐富,也更受歡迎。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被稱為最便宜的海魚,巴浪魚,養殖的比野生的還要貴,可是農民卻不愛養。
  • 俗稱「地烏龜」,民間常用來泡酒,曬乾500元一斤,農民卻不敢養
    但是一些蟲子儘管可怕,可是老一輩的農民盆友很喜歡,乃至一些到目前還變成珍貴的中藥材,在其中就有一種別名為「地烏龜」的蟲子,很可怕,但在民俗卻常被用於泡酒,現如今晾乾了五百元一斤,但是卻沒是多少農民敢飼養。
  • 產量逐年下滑,一斤上百元,電擊捕捉成常態,養殖卻成騙局
    現在返鄉創業已經成為了新潮流,加入的農民數量也在逐漸增多。農民的創業項目總體分為兩種,種植和養殖,無論哪種,農民最注重的就是產量,產量越高,農民越高興,因為賣的錢會更多。不過產量這種東西並不全部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不可控因素也比較多,尤其是天氣變化和環境變化。
  • 農村土雞一隻兩百元,土雞蛋一斤十多塊,農民為何不大規模養殖?
    所以農村土生土養的土雞蛋和土雞都備受老百姓的喜愛,甚至有一些城裡人專門到農村裡來收購農村土雞和土雞蛋,一隻雞要一兩百塊錢,雞蛋也要十幾塊錢一斤。農村的土雞和土雞蛋比正常養殖的雞和雞蛋都要貴出不少,如果大規模養殖的話,對於農民的收入肯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為什麼農村裡面卻很少有人規模養殖正宗的土雞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 與西蘭花比較像,但口感要更好,一斤賣20多元,農民卻不願意種植
    由於花椰菜非常鮮嫩,為了保持其口感,在製作的過程中不適合長時間燉煮。1991年,羅馬花椰菜被引進到國內,目前在國內已經有售,每斤的售價在20到30元之間。在蔬菜中,羅馬花椰菜已經屬於比較高的價格了。然而,如此高價的蔬菜,在國內並不普及,在超市或生鮮市場中並不多見。之所以出現這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農民不願意種植。
  • 過去農民見到就砍的野草,如今20元一斤風靡全球,又是種植騙局?
    導讀:過去農民見到就砍的野草,如今20元一斤風靡全球,又是種植騙局?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後,我國興起了特種種植、特種養殖,也就是說農民不再單一的種植糧食作物和養殖普通禽畜了,而是開始種植一些其他的特殊作物,養殖一些稀有動物,比如種植藥材、種植經濟作物、養殖河狸、養殖孔雀等。
  • 這種「泥鰍」60元一斤,過去被農民嫌棄,抓到就扔掉,不多見了
    摘要:曾被農民嫌棄,抓到後用來餵鴨子,如今6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 文/農夫也瘋狂 在南方這個季節晚稻也早已經收割了,因為秋冬季節降雨少了,這個時候的水稻田裡基本也沒有水了。而農民也沒什麼農活了,有些農民就會去水田裡面挖泥鰍、抓黃鱔。
  • 一斤魚賣200,一頭牛20萬!明明很貴,為啥搶著買?
    一斤魚賣200,一頭牛20萬!明明很貴,為啥搶著買?2018-06-12 09:5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視網        瀏覽量: 3564 次 我要評論 安泉,貴州人。他創業多年,人送外號霸道總裁。可原本在醫藥行業的他,為何突然回老家幹上了農業。並只用3、4年時間,就讓養殖的魚和牛都賣上了高價,實現財富大挪移?
  • 正陽縣汝南埠鎮農民張春節利用荒廢坑塘把「吸血蟲」變成「軟黃金」
    戰友看到他家村邊有一個廢棄的窯場,隨口說了句如果將其改建成池塘養殖螞蟥一定不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正致富無門的張春節立馬向戰友詢問螞蟥有什麼價值、螞蟥怎麼養殖、螞蟥市場前景如何,戰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很快,不顧親戚朋友反對的張春節與村幹部協商,在妻子的支持下動手改造村裡廢棄多年的窯場養殖螞蟥。
  • 曾讓農民頭疼的禍害,現刺比肉還貴,供應全靠養殖,300元一斤
    還有一種是過去讓農民頭疼的禍害,如今是刺比肉還值錢,市場的供應全靠養殖。可見它現在在我們社會中是多麼重要的一員了。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下這野生動物吧。 這動物名字很霸氣,人們叫它「豪豬」,似乎讓人感覺就是非常土豪的豬一樣。豪豬也叫中國豪豬,是馬來亞豪豬的中國亞種。它雖然也叫豬,但卻不像我們豬那麼魁梧,彪悍。
  • 農民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秘訣在哪裡
    養殖螞蚱能賺錢嗎?農民大哥養殖半畝收入24000元,值得借鑑嗎?螞蚱又稱蝗蟲、蚱蜢,在當地農村,螞蚱曾經是農業生產中的一種害蟲。現如今,一些精明的農民卻把螞蚱當寶貝,專門養殖這樣的「害蟲」,並且依靠養殖螞蚱發家致富。
  • 原產自澳洲,市場賣80元一公斤,如今成我國農民的搖錢樹
    在眾多零食之中,堅果是比較特別的存在,很多人都認為堅果是健康零食,就算是不喜歡吃零食的人也會偶爾吃點堅果。究其原因,是因為夏威夷果還沒到豐產期,夏威夷果種植後要十多年的時間才會豐產,如今很多夏威夷果樹的栽培時間往往只有四五年左右,剛剛開始掛果,所以產量上不去。國外的夏威夷果種植歷史悠久,並且已實現產業化管理,機械化採收,產量比國內高很多,雖然國外的種植面積不及國內,但卻牢牢佔據了國內的堅果市場。
  • 一種「草莓」,農村山裡很多,一斤20元,為何沒多少農民種植?
    導讀:一種「草莓」,農村山裡很多,一斤20元,為何沒多少農民種植?在以前的農村裡,生活條件不好,基本上沒什麼錢買零食給孩子們吃,因此野果就成了很多農村朋友童年時常吃的零食,比如樹泡、拐棗、野地瓜、天黑黑、桑葚等。隨著如今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農民們也有錢了,可以給孩子們買各種各樣的零食了,因此現在的農村孩子大多都不會再把野果當零食吃了。
  •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價格如此高,為啥很少有農民養殖
    不過驢肉的價格並不親民,40多元一斤的價格,比牛肉還要貴上一些,看到這樣高昂的價格,讓很多人覺得養驢是一條不錯的生財之道,但是現實卻是很少有農民養驢,這是為什麼呢?在過去,農民養驢主要是為了用驢來拉車、拉磨、耕地,從事各種農業勞動,而且驢的個頭小,相對來說食量要小很多,不會對農民造成負擔,農民家裡養一頭驢是非常有必要的。
  • 農村的「臭大姐」比糧食還貴,一斤賣上百元,農民卻一臉嫌棄
    在農村裡就有很多的稀奇事,這不一直以來讓農民討厭的害蟲——臭大姐,如今也是身價暴漲了。過去農民看到這種蟲子,往往都是避之不及。可是現在它非常吃香,有人專門去農村裡收購它,而且價格比糧食還要貴,便宜的100多塊錢一斤,貴的要兩百多。「臭大姐」在小編的家鄉這邊的土話就是叫「臭蟲」,這是一種遇到危險會釋放一種臭味其他的小蟲子。就像是人放屁一樣,臭味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