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界有關「抄襲」的四個別名

2021-01-09 第一財經

上個月,我的一個設計師朋友在微博上喊話,說國內某著名男裝設計品牌抄襲了他的作品,還拍下對比照片來做證物。

事情鬧得不大不小,「圈裡」人士也討論得熱火朝天,觀點無非以下幾種:一、被指名的品牌哪款設計不是抄名家,你能被抄到應該倍感榮幸;二、品牌無恥,中國設計無望;三、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時尚界抄來抄去,本來就是常態。

這個本來也算是行業醜聞的事件,在兩天之後就偃旗息鼓了。時尚媒體視而不見,涉案各方也鳴金收兵了。朋友私下裡告訴我——對方已經打來電話道歉,相關產品將立即撤櫃,被發現抄襲多款設計的主創設計師將被嚴肅處理。如此而已。沒有更多明確的交代,所謂的嚴肅處理,很可能也就是按照「內部」事件處理,低調解決。

朋友開始有些義憤填膺,不過細想下,這事兒原本也沒法嚴肅處理。畢竟,要界定時裝設計是不是抄襲太難,太見仁見智了。音樂創作尚有所謂「8小節以上雷同」算作抄襲的基本規定,時尚界鬧騰了這麼些年,在「抄襲」這個問題上卻還是曖昧不清模稜兩可。

比如前段時間發生在法國版《Vogue》主編卡琳·洛菲德(Carine Roitfeld)與時裝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之間的糾紛。先是前者被後者拉入秀場黑名單,傳說是因為Carine向Balenciaga借了一款大衣拍照,事後卻沒有立即歸還,不久Balenciaga就發現對手品牌Max Mara的成衣中出現了十分類似的設計,盛怒之下的Balenciaga立刻就跟法國版《Vogue》及Carine Roitfeld本人劃清了界線。無論真相如何,兩者的尷尬都顯而易見,Balenciaga因為缺乏證據,根本無法指責Carine及Max Mara是在進行抄襲;而另一方面,Carine也無法提出反面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事實上,在任何行業,富有創造性的天才永遠都是少數,大部分人幹著的工作多少都帶著抄襲他人成果的痕跡。在時尚行業,尤其如此。人們還為此列出了五花八門種類繁多的名目來洗清「抄襲」嫌疑。

第一種:借鑑

時尚圈一直有個未能被解釋的謎題,那就是設計元素明明千變萬化,為什麼最重要的那幾個設計師總在同一季選擇一些完全相同的創意?時尚真人秀節目《Project Runway》中評委給選手的建議也許可以作為一部分解答:「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除了擁有過人的設計天賦,時刻關注流行趨勢也是必備的技能。」可見時尚領域,借鑑學習本身就歸屬設計的一部分。

問題在於,借鑑到什麼程度才能算作抄襲?最近幾年最明目張胆的「借鑑」案例,當屬Marni對Prada的亦步亦趨。同為義大利品牌,基本上Miuccia Prada在秀場上玩出什麼花樣,下一季的Marni就會照單全收。前不久Alexander Wang與其好友Balmin設計師分別推出破洞衫,相似得讓大家懷疑兩人是不是共用一個腦子。且不說這是否是他們計劃內的刻意為之,如此粗暴的創意雷同,本身就是和消費者開的大玩笑。

第二種:復古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每年的時裝周都搞得轟轟烈烈,內行關注的卻只是面料選擇、剪裁技巧、製版工藝等等有沒有革新性的突破——這些細節才是行家的興奮劑。然而技術和藝術創新的任務如此艱巨,絕不足以支撐起每年兩季外加高級定製的時裝秀。

設計師們能做的,除了滿世界拼命找靈感。最有效的解決方案莫過於回顧過去,向前人取經,把曾經大熱的流行元素從舊書堆裡翻出來,稍微改頭換面,又重新推向市場。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時尚陷入了幾年一輪迴的怪圈——如果你有什麼過時的衣服,千萬別丟掉,再過幾年它一定會再次流行。

第三種:高街Hi-Street

與其說高街品牌抄襲大牌設計不是一天兩天,不如說高街本身就是在漫長的品牌抄襲史上發展出來的。

西班牙高街品牌Zara在其最新發布的產品圖冊中,有兩件連衣裙,分別以小貓和燕子為圖案。就連不怎麼明眼的人也會發現,無論圖案還是配色,它都像極了Miu Miu才剛剛在秀場上發布的系列作品。面對一片質疑聲,Zara回應道:「我們是從時裝秀T臺上獲得的靈感,可不是成品抄襲。」

H&M、Zara、TopShop……,這些品牌的分析師佔據著秀場前排的黃金位置,兩三周後就將深得各大設計師精髓的相似產品推向市場,比大牌早上六個月不說,價格還出奇便宜。這樣的現象,普通消費者自然是不會抵制的,而「被高街」的大牌除了叫苦不迭,也只能束手無策。一方面技術上很難界定這些是否構成侵權,那麼多相似產品需要一件一件告下去,可是件苦差事。另一方面,誰知道他們自己又是從什麼地方借鑑了哪些元素呢?

第四種:山寨

不用去各大城市批發市場,單是翻開八卦小報,一件件山寨禮服都可以把你刺得眼睛生疼。劉亦菲的山寨禮服事件牽扯出一大批「涉案」女星,人們驚訝地發現原來除了批發市場屢見不鮮的水貨A貨超A貨,中國的整個服裝設計界都無法跟抄襲撇清關係。為劉亦菲製作山寨禮服的樊其輝也算製版名師,他承認許多大陸明星都拿著秀場照片找他仿製禮服,卻不承認自己做的事情是在抄襲。

所謂山寨,其實是美其名曰,多半是原樣抄了人家國外的設計,再畫蛇添足加點累贅,一切好像就名正言順了。比如著名的「春晚唯一指定禮服」玫瑰坊創辦人郭培,算是「國家級」著名設計師了,但她的設計總是「很不湊巧」地撞在Dior、Jean Paul Gautier、Valentino好幾年前的刀口上,原因到底是什麼,別問我,自己想答案。

作者簡介:Chris Tang,FashionDes網站創始人,時尚觀察人。

相關焦點

  • 安大學生碩士論文疑被抄襲 小標題四個一樣
    去年發現疑抄襲論文未追究  馬仁傑介紹,劉俊玲論文疑被抄襲,他並非這兩天才知道的。「2015年暑假,就有一個研究生告訴我,說中山大學《檔案小報》曾指出論文疑被抄襲。」當時,馬仁傑聽說陳振剛剛找到工作,「學生們也挺不容易的,做老師的心是一樣的,不想因為這件事影響他的工作和前途,就沒有深究了。」
  • 如何看待中國品牌的抄襲現象
    然而,至今依然還有許多中國品牌在設計方面抄襲。設計大師賀邁怎麼看?陸風X7抄襲路虎震驚了國際汽車設計界。那款比亞迪的尾部完全是在抄襲奔馳S級,當然這不是中國唯一的抄襲案例。對我們設計師來說,從其他設計中汲取靈感不是壞事。周圍所有事物,包括大自然、音樂、舞蹈、藝術等,甚至其他人的設計,都能給我們靈感。如果你設計出和你的靈感源相似的細節,通常我覺得也無可厚非,但有一點,當你這麼做時,你至少要在裡面加入你自己的情感、你的風格、你的想法。
  • 英國設計師Mary Katrantzou 2017春夏系列涉嫌抄襲日本藝術家作品
    時尚頭條網報導:英國設計師Mary Katrantzou一年前因為其26字母的膠囊系列涉嫌抄襲而被起訴,最近,她再次受到質疑,其2017春夏系列被指抄襲北岡明佳Akiyoshi Kitaoka的藝術作品。北岡明佳是日本藝術家兼視覺科學家,追隨著幾十年前那些偉大的歐普藝術家們的足跡。
  • 羽毛禮服風靡時尚界成新潮流(圖)
    羽毛禮服風靡時尚界成新潮流(1/11)   圖集詳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15日報導,最近,時尚界吹進一股想像之風,羽毛禮服瞬時席捲整個時尚界,成為新的潮流趨勢。
  • 賈玲應該懂:借鑑、模仿和抄襲,這是三個不同的概念!
    5月4日,百家號發布資訊《賈玲抄襲事件持續發酵,過往言論被扒!稱抄襲僅佔1分鐘無傷大雅》。該資訊稱,有網友曝出賈玲之前的小品涉及抄襲的消息,震驚一眾網友。看到此資訊,我們吃驚:賈玲翻車了嗎?我不信!除非有確鑿證據!
  • 如何區分文藝作品中的抄襲與借鑑?
    從任何國家的法律上來講,叫獸的這種借鑑都很難說是抄襲。以版權法律較為先進的美國為例,《美國版權法》第102條(b)款規定:「版權對原創作品的保護……不延伸至任何思想」。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也規定:著作權的保護範圍僅限於表達本身,不限於程序,操作方法等。
  • 乙醯基四肽-5別名眼絲氨肽,CAS號:820959-17-9
    2020-11-18 10:04:00 來源: 愛護膚的小肽 舉報   乙醯基四肽
  • Twentieth時尚界「後生」設計師風潮
    Twentieth時尚界「後生」設計師風潮2007-11-13 10:34來源:網際網路作者:佚名責任編輯:佚名一個月之後Nina Ricci就高調宣布邀請他出任設計總監,首個系列將於2007秋冬時裝周發布。大家都拭目以待這位曾令幾乎被人們遺忘的品牌Rochas重新獲得廣泛關注以及好評的年輕設計師,能否再使另一個陷入低迷的品牌Nina Ricci起死回生。
  • 綠化苗木別名一網打盡,做苗木都收藏一份
    >楓香 【別名】 楓香樹、大葉楓、楓子樹、雞爪楓、雞楓樹、路路通香花槐 【別名】 富貴樹、寶貴樹刺槐 【別名】 洋槐、德國槐、胡藤國槐 【別名】 槐樹、家槐、種槐龍爪槐 【別名】 蟠槐、垂槐、倒栽槐、盤槐水杉 【別名】 水桫、粗枝雲杉池杉 【別名】 池柏櫸樹 【別名】 血櫸、金絲榔、沙榔樹、毛脈櫸、大葉櫸、石生樹、大葉榆、麵皮樹、紀株樹、沙楞、
  • 廣州政協大會首次引入PPT 提案抄襲將被批評
    此外,發現提案抄襲將批評提案撰寫者。  委員將以脫稿演講方式發言  市政協副秘書長王志雄介紹,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會期是4天,會議主要議程有7項:一、聽取和審議政協第十二屆廣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二、聽取和審議政協第十二屆廣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十二屆三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三、列席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聽取並討論廣州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及有關報告
  • 綠化苗木別名知多少?
    一、 常綠喬木類側柏【別名】 柏樹、扁柏、香柏圓柏【別名】 檜柏、紅柏、刺柏、紅心柏塔柏【別名】 蜀檜、蜀柏木龍柏【別名】 柏樹、龍柏樹、龍松、繞龍柏、螺絲柏竹柏【別名】 羅漢柴、大果竹柏 挪樹、 欏樹、杜木、豬油木、油楂子
  • @205位大四同學,請及時整改提交論文接受反抄襲檢測
    為加強和改進畢業論文(設計)管理與質量監控,我校對《全日制本科生科研實踐課程管理辦法》進行了修改和補充,其中主要是增加了有關反抄襲檢測以及論文校外送審有關條款
  • 【別名辭海】之《蟬的別名》
    稍遷蟬的別名。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鳥語》:「齊俗呼蟬曰『稍遷』,其綠色者曰『都了』。」蜩蜋蟬的別名。清 惲敬《釋蟪蛄》:「蜩蜋、蜩螗、蜩蝒、馬蜩,皆夏蟬也。自其蛻言之曰蟬,自其鳴言之曰蜩,自其採言之曰蜋,具五色也。」蜩梁蟬的別名。《詩·大雅·蕩》「如蜩如螗。」唐 孔穎達 疏:「《釋蟲》云:蜩蜋、蜩螗。舍人曰:皆蟬也。
  • "論文測謊儀"登場 "反抄襲"軟體遭遇"反反抄襲"
    嘆氣是沒用的,套用哈姆雷特的說法,抄還是不抄,這是個問題。  與小羅的干著急不同,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開動了「腦筋」:畢竟從小就在應試教育中摸爬滾打,大家早就練就了一身超頑強的反偵察功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對付「反抄襲」軟體,大學生想出了五花八門的「反反抄襲」招術。
  • 國內為何抄襲泛濫?抄襲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某種意義上來說抄襲其實是對原作內容的再創作,但沒有經過授權便觸犯了原作的利益。本身原作內容經過再創作後,必然比原作要優秀幾分,所以更受歡迎也不是沒道理。還有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原創創作者通常都沒錢。搞原創的沒錢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沒錢意味著,自己作品不能得到很好地推廣,得不到推廣就掙不到錢,掙不到錢就更窮。
  • 論文抄襲的認定標準不能「縹緲不定」
    又是一場沸沸揚揚的「論文抄襲」風波,而站在風口浪尖的,不僅是舉報者和被舉報者,還有「複製比」。上海政法學院法律學院副教授姚洪軍關注本院院長侯懷霞涉嫌「抄襲」已經9年。(《中國青年報》4月3日)之所以碰壁,是因為僅僅憑藉「查重報告」,還判定不了「論文抄襲」。客觀而論,「複製比」居高不下,的確是很多「抄襲論文」的一大表徵,如今很多作假論文浮出水面,就是因為過不了「查重」這一關。但還應看到,查重檢測本身也存在客觀不足。
  • 金櫻子的別名、養生功效和運用
    小編下面就說說它的別名、功效和運用。金櫻子生於向陽的丘陵及山坡灌木叢中,小時候為採摘它來換零花錢,常常被它的鉤刺弄得遍體鱗傷而樂此不疲。我們管它叫糖罐子,其他地方叫刺梨子、燈籠果、金茶瓶、螳螂果、野石榴、山雞頭子、棠球、藤勾子、金罌子、黃刺果、刺榆子、山石榴、糖鶯子、糖果、檳榔果、蜂糖罐、金壺瓶、糖橘子、黃茶瓶、糖刺果……主要分布在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因各地叫法不一樣,故它的別名有幾十個。金櫻子是薔薇科植物金櫻子的果實。其性平,味酸澀,歸腎、膀胱、大腸、脾、肺經。
  • 高校論文反抄襲系統被用做抄襲道具
    這個時間,依然留在學校的大四學生,不是在實習,就是在趕論文。
  • 為何多年前抄襲的論文,現在才被偶然發現?
    (七)其他根據高等學校或者有關學術組織、相關科研管理機構制定的規則,屬於學術不端的行為。如果將上述七款內容分一下類,可以分為五個方面:第一,涉及成果方面的行為,這就是前三款。總之,不能造假,包括剽竊、抄襲、侵佔,一切應該都是真的,都是自己的,不能造假。第二,涉及署名方面的行為,這就是第四款。
  • 別名是動物的城市:鵬城、羊城、鷹城、鵝城、鹿城、牛城、燕城!
    我國每個城市都有別名,比如南昌別名「英雄城」、長沙別名「星城」、武漢別名「江城」、成都別名「蓉城」、福州別名「榕城」。那你知道嗎,我國還有很多很多城市,他們的別名是動物。本期就帶你去看看中國那些以動物當別名的城市。1、深圳,別名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