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多年前抄襲的論文,現在才被偶然發現?

2020-12-01 教育透鏡

官場存在權力腐敗,學場存在學術腐敗,這兩種腐敗都為公眾所不能接受,因為其共同特點是謀取不當利益或是不義之利,既破壞社會公平,也踐踏公序良俗。這些年,治理權力腐敗成效卓著,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百姓稱快。學術腐敗也正在有效治理當中,已經形成強大的輿論環境,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為了治理高校學術腐敗,2016年6月16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發布第40號教育部令,頒布《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此辦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現在高校系統,特別是教育部所屬高校,在查處學術腐敗時,都是依照此令辦理。那麼,這個《辦法》又是如何規定的呢?

1、什麼是學術不端行為?

此《辦法》規定,「學術不端行為是指高等學校及其教學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學生,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發生的違反公認的學術準則、違背學術誠信的行為。」這就是說,凡是高校人員在學術活動中,違反學術準則和學術誠信,都是應該查處的學術不端行為。

當然,這只是定義,並不是查處學術不端的具體依據。這裡有兩個關鍵詞語:違反公認的學術準則,違背學術誠信。至於什麼是學術準則,什麼是學術誠信,範圍實在太廣,內容實在豐富,所以還得有細化條款,《辦法》中也有相應規定。

2、學術不端行為有哪些?

這才是重點啊,你注意。《辦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經調查,確認被舉報人在科學研究及相關活動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構成學術不端行為

(一)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

(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三)偽造科研數據、資料、文獻、注釋,或者捏造事實、編造虛假研究成果;

(四)未參加研究或創作而在研究成果、學術論文上署名,未經他人許可而不當使用他人署名,虛構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註明他人工作、貢獻;

(五)在申報課題、成果、獎勵和職務評審評定、申請學位等過程中提供虛假學術信息;

(六)買賣論文、由他人代寫或者為他人代寫論文;

(七)其他根據高等學校或者有關學術組織、相關科研管理機構制定的規則,屬於學術不端的行為。

3、認定學術不端行為的依據?

有人可能認為,如果對不上這七條,豈不是算學術不端,就可以大膽而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種理解大錯特錯,因為《辦法》規定的認定學術不端行為,比這種理解的範圍要寬得多。

如果將上述七款內容分一下類,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第一,涉及成果方面的行為,這就是前三款。總之,不能造假,包括剽竊、抄襲、侵佔,一切應該都是真的,都是自己的,不能造假。

第二,涉及署名方面的行為,這就是第四款。總之,不能無中生有,研究了才能署名,沒有研究就不能署名,也不能是參與研究了不署他的名。

第三,涉及成果使用的行為,這就是第五款。總之,不能編造學術成果,有什麼成果就是什麼成果,不能編造成果,不能把別人的成果寫成自己的成果。

第四,涉及論文買賣的行為,這就是第六款。總之,論文應該是自己寫的,不能是別人寫的。不過,要鑑別這一個那是極其困難的。這個,你是懂的。

除了這四點之外,最最重要的是第五點。如果你僅僅認為上述幾點才是學術不端,那是因為你沒有看第七款,或是你不理解第七款。

第五,涉及其它規則禁止的行為,這就是第七款,是非常關鍵的一條。總之,不要以為《辦法》沒有規定的,就不是學術不端,就平安無事。這第七款可不是這個意思,它是兜底條款——除了前六款規定的學術不端行為之外,還有各個方面規定的學術不端行為,都是認定的依據,而且學校自己還可以規定學術不端行為。所以,學術不端行為的具體範圍是很大的

4、發現學術不端行為該誰認定和處理?

現實當中,如果一個人長期在一個單位工作,發現其學術不端行為,自然由所在單位處理。但是,有一些人頻繁調動單位,這又該誰處理呢?還有一些人級別比較高,又該如何處理呢

《辦法》第五條規定,高等學校是學術不端行為預防與處理的主體。高等學校應當建設集教育、預防、監督、懲治於一體的學術誠信體系,建立由主要負責人領導的學風建設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依據本辦法完善本校學術不端行為預防與處理的規則與程序。

《辦法》第十二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明確具體部門,負責受理社會組織、個人對本校教學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及學生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第十四條還規定,對媒體公開報導、其他學術機構或者社會組織主動披露的涉及本校人員的學術不端行為,應當依據職權,主動進行調查處理。結合這兩條,可以理解為,誰的人出了問題,誰就負責調查處理。

總之,各掃門前雪,人歸你管,事就歸你管,這是高校的責任。但是,這裡面也比較複雜。比如張某在甲單位發生了學術不端行為,調到乙單位之後才被發現,這又該誰處理?估計是,甲單位負責調查認定,乙單位負責紀律處分。當然,這裡面還是有些複雜,並不是這麼簡單。這得看第二十九條。

5、被認定為學術不端,將會受到何種懲罰?

《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高等學校應當根據學術委員會的認定結論和處理建議,結合行為性質和情節輕重,依職權和規定程序對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作出如下處理:

(一)通報批評;

(二)終止或者撤銷相關的科研項目,並在一定期限內取消申請資格;

(三)撤銷學術獎勵或者榮譽稱號;

(四)辭退或解聘;

(五)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其他處理措施。

同時,可以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警告、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開除等處分。

看清楚「依職權」三個字吧!上述五款是學校能夠直接有權決定的,如果學校無權決定或是已經管不著學術不端者怎麼辦?第二十九條還規定:

(1)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獲得有關部門、機構設立的科研項目、學術獎勵或者榮譽稱號等利益的,學校應當同時向有關主管部門提出處理建議

(2)學術不端行為與獲得學位有直接關聯的,由學位授予單位作暫緩授予學位、不授予學位或者依法撤銷學位等處理。

其實,「依職權」三個字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誰有權管人,誰就有責管事。高校只能處理自己能夠管理的人的學術腐敗問題。對於自己不能管理的人所發生的學術腐敗,自然由能夠管得著他的機構去處理,高校是不會為難的

6、對於學術不端行為,高校該查而不查又該怎麼辦?

《辦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高等學校處理學術不端行為推諉塞責、隱瞞包庇、查處不力的,主管部門可以直接組織或者委託相關機構查處。應該知道,中國是層級管理,單位之內有層次,單位與單位之間也有層次,一級管一級,下級不管,自然有上級監督、促使它管。

第三十八條規定,高等學校對本校發生的學術不端行為,未能及時查處並做出公正結論,造成惡劣影響的,主管部門應當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並進行通報。

7、多年前抄襲的論文現在才被發現,又該如何處理?

在目前社會環境之下,一切都是公開透明的。論文是公開發表的,許多人都在查閱,即使作者本人沒有發現別人抄襲自己的學術論文,別人在查閱資料時也會發現,搞學術腐敗的風險是極高的。不象以前,論文只有紙質版,查閱對比不方便。現在,網上一搜,相同內容的文章立即全部顯現出來,再一閱讀,是不是抄襲一看就知,再看一看發表時間,誰抄襲誰就很清楚了。所以,論文抄襲者,騙得了一時,騙不了長久,騙得了自己,騙不了別人。

有的問,為何多年前發生的抄襲,現在才被發現?這是因為,以前的學術期刊都是紙質版,如果自己沒有訂閱,只能到圖書館查閱,發現抄襲行為並不容易。一些人也正是鑽了這個空子,所以大膽妄為。現在,原來的紙質期刊也都變成了電子版本,同時能夠通過網絡搜索出來,所以一些多年前發生的抄襲事件,現在陸續被發現,當事者也被處理。

不得不說,過去的一些抄襲者,確實懶得出奇,把別人的論文直接拿來,只是改一下作者姓名,其他一字不動,等於立此存照,可笑之極。也不得不說,老天有眼,真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多年前限於技術手段,紙質期刊對比不容易,抄襲難以發現,誰知道現在這麼方便,這麼容易,這是當年抄襲者連做夢都是不會想到的。

那麼,按照《辦法》這又該如何處理多年前的抄襲行為呢?《辦法》雖然規定從2016年9月1日施行,但並未限制對以前抄襲行為的追溯效力,即使是以前發生的學術腐敗,現在照樣可根據《辦法》進行查處。其實,《辦法》更多的是一些程序方面的規定,而學術腐敗內容方面的規定早就有之,現在是學術腐敗,多年前同樣是學術腐敗,只是因為現在才被發現而已,所以也得按照現在規定的程序進行查辦。對此,你有何高見,請留言。

(本文為原創,百家號首發;文中圖片源於相關高校網頁和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杭師大教師被取消人才資格後又爆抄襲!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臺灣教授...
    前不久網友心匠在豆瓣發帖控訴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彥努多篇論文抄襲自己的文章,帖中說郭彥努題為《祁彪佳的園林世界》與《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的博士論文,下載後發現論文中多數片段都與自己在豆瓣上發表的文章極其相似,此事迅速吸引眾多網友討論,因此事件短時間內不斷被發酵與關注,杭師大也馬上回應並開始介入調查。
  • 教師寫論文也不講武德?近年來教師論文抄襲大盤點
    近年來,隨著各地高校及學術界的嚴格把關,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論文抄襲問題浮出水面。然而,讓人更目瞪口呆的是,論文抄襲被逮住的不僅僅是學生們,不少高校教師論文抄襲問題也被曝光。什麼?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彥努博士論文抄襲豆瓣博主網文見過抄襲期刊雜誌的,居然還有抄襲豆瓣網友的;抄襲就算了,還抄襲得那麼理直氣壯?
  • 北大博士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北大:查實後將處理
    去年7月刊發的論文,為何一年之後才被發現和揭露是抄襲?對於這樣的學術抄襲行為,當事的學術期刊又會如何處置?學術界又該怎樣來防範論文造假行為呢?  公告稱,經《國際新聞界》編輯部仔細比對,於豔茹發表在該刊2013年第7期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大段翻譯國外學者發表於1984年的論文,甚至直接採用外國論文引用的文獻作為注釋。
  • 高校教師發現論文被抄襲後致力學術打假
    四年前的一起抄襲事件考慮再三,周澤還是帶著一摞材料來到中國青年報社。他一進門就說:「我看到你們最近『曝光』論文抄襲的力度很大,我發現自己的一些論文也被抄襲了」。周澤,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副教授,律師。
  • 研究生論文無敵抄襲:一字不差!
    兩篇論文相差半年,張強在先,楊帆在後。記者對比發現,兩篇論文不僅題目、參考文獻相同,連摘要、目錄以及行文內容都存在高度相似的地方。兩篇論文主體部分均分為五個部分,除了個別用詞上的差別(如第一部分題目,張強稱為緒論,楊帆稱為前言),這五個部分題目完全一致。具體到各章小節,除了劃分完全一致,絕大多數小節標題也並無二致。在文末的參考文獻中,兩篇論文在中英文參考文獻上,所列出的清單則一字不差。事實上,記者對比兩篇論文後發現,要找出不一樣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困難之處。
  • 高校教師發現論文被抄襲後致力學術打假(組圖)
    當時,《法制新聞界》是法制日報社的一份內刊,後來他又於2001年將文章發表在法制網上,題為《案件透視:新聞官司媒體為何多喊冤?》,全文約1.5萬字。該文章後來被《人民法院報》、《民主與法制》等媒體全文或部分轉載。  筆者經認真比對後發現,被指為涉嫌抄襲的《不是卸責更非抵賴——試論「文責自負」和媒體的責任》一文共3000餘字,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內容和《案件透視:新聞官司媒體為何多喊冤?》
  • 大學老師公然抄襲學生論文被發現,老師霸氣回復:你可以起訴我!
    大學老師公然抄襲學生論文被發現,老師霸氣回覆:你可以起訴我!大學老師公然抄襲學生的本科論文?你信嗎?學生找到自己的老師理論,老師竟然直接給他回覆:你可以起訴我!這麼囂張的話語,很難想像是從一個抄襲學生論文的本科老師的口中說出來的。具體的事情經過,還要從小水的一個朋友說起!如今各大高校正在緊張的準備調劑和複試,小水的一個朋友圖圖也是在職考研,除了了解一些考研調劑需要準備的東西之外,自然也是擔心國家線升降問題。她閒聊的時候告知小水,她大學室友有個閨蜜的朋友,本科論文被自己的老師抄襲了。
  • 論文引用部分怎麼才不算抄襲?
    一篇完整的畢業論文有很多部分組成,包括封面、目錄、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等。在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我們都會參考借鑑很多的文獻資料,對於比較適合自己論文選題觀點的內容通常會引用到自己的論文中,但是畢業論文是要經過論文查重的,引用他人內容算不算抄襲?
  • 李眉蓁論文抄襲為何延燒?網分析曝「真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近日爆發碩士論文爭議,雖已向學校老師道歉,但因論文抄襲部分解釋不清,爭議仍持續延燒。有網友分析,李眉蓁讀的研究所是在職專班,可能因工作繁忙較難全職寫論文,所以有找人代筆,而李也未仔細讀,才導致現今的狀況。
  • "論文測謊儀"登場 "反抄襲"軟體遭遇"反反抄襲"
    論文測謊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明目張胆的學術作假行為,但也使很多人轉向了精心造假  「我要是早生兩年就好了,現在寫畢業論文真麻煩!」這句話最近成了北京某高校大四學生羅菲瓊的口頭禪。首先,『引用』部分不算作抄襲,『論文測謊儀』會自動剔除;其次,老師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去檢查我的每個腳註是否真實。這樣一來,我的抄襲怎麼可能被發現呢?」張心彤和小徐兩人一唱一和,笑作一團。  「反反抄襲」招數二:翻譯  張心彤和小徐還不能算「反反抄襲」一族中最謹慎的。北京某綜合類研究型大學的大四女生丁曉薇認為,要抄,就不能留下任何痕跡。
  • 多所高校撤銷畢業生碩士學位,因多年前論文存在抄襲行為
    據此前新京報報導,萬宏偉碩士畢業論文涉嫌抄襲,學術不端,其論文除去本人已發布文獻複製比達81.5%,不符合相關要求。  相關報導:  被舉報涉嫌論文抄襲的萬宏偉,現為(2019年2月21日)華中科大場館中心主任,2009年6月於湖北大學體育學院教育學專業碩士畢業。
  • 自己寫的論文為何花錢查重?別讓查重淪為抄襲遮羞布
    一名畢業生為了保險起見,根據查重報告修改完論文後,又查了一次,這樣一來,光是查重,就花掉800多元。學校為何要求論文查重,畢業生又為何再三查重?所謂查重,就是在學生畢業論文提交之後,通過防抄襲軟體檢測重複率和相似度,如果重複率過高,學生將面臨延期答辯、取消答辯資格等處分。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隨後他寫道:「雖然說現在所謂的學術論文多是垃圾,除了自己之外沒幾個人看,但也不帶這麼抄襲的吧?」他從兩篇論文中摘出了一些段落,「讓大家看看怎麼個滿篇抄襲法」。    小蕭一共列出了5處內容,分別摘自論文的中文摘要、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從貼出的內容看,兩篇論文的內容幾乎完全一樣。    小蕭告訴筆者,他發現這件事是「挺偶然的」。
  • 國內為何抄襲泛濫?抄襲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隨著《愛情公寓5》的開播,「抄襲」這一看似嚴肅的名詞又被抬了出來。大家都知道《愛情公寓》抄襲美劇,可是其熱度卻依舊不減。這是否是國人對抄襲這一問題並不看重?抄襲的作品為何比原作還要火?抄襲在我理解裡,是指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對原作內容進行挪用、刪改。
  • 國外本科留學生論文抄襲沒有畢業怎樣處理
    國外本科留學生論文抄襲沒有畢業怎樣處理 近日,教育部公布從2021年1月1日起,本科畢業論文每年抽檢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如查實畢業論文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將撤銷已授予學位,並註銷學位證書。
  • 天津大學再次躺槍,十四年前的碩士論文被發現嚴重抄襲!
    天津大學的通報被人盯梢,勇於面對的天津大學最近天津大學再次躺槍,一篇十四年前的碩士論文被網絡曝光嚴重抄襲網友@沒有邏輯的人4月7日在微博上進行爆料,於是天津大學這名十四年前的碩士被人在網絡舉報,和上一次曝光的碩士論文抄襲也驚人的相似,這篇《社區聚居空間外部環境模式的文化性》的論文更誇張,就連論文標題一樣,只是作者不同、發表時間也不同,該網友在回復網友時表示,「除了標題一樣,參考文獻幾乎也一樣。」受到網絡的舉報,天津大學迅速做出反饋,直接在官網進行情況通報!
  • 翟天臨論文抄襲,卻襯出他才是北影真學霸,論文被20多個碩士引用
    前段時間身為博士的翟天臨因在直播中說不知道知網被網友質疑,後來經調查證實了其抄襲博士論文事件引發了軒然大波,然而近日他又被曝光碩士論文居然也是抄的,這下可是給吃瓜群眾們一個大西瓜,可謂是一瓜未「平」一瓜又「起」呀。最讓人震驚的是,翟天臨碩士論文居然是抄襲同為北影的陳坤的本科論文。
  • 論文抄襲,學術造假為何屢禁不止?
    學術造假,論文抄襲這一現象屢禁不止,本應該是象牙塔的大學卻有那麼多不應該有的現象,這合理嗎。先有讚美師娘,再有實名舉報導師抄襲,還有許多的學二代應該勵志攀巖科學的頂峰,難道做學術就不能堂堂正正嗎?作為一個掌握科研機會的家庭,讓孩子更早的接觸科學,無可厚非,這樣的孩子更有機會在科研上做出成就,可是現在的學二代不用做實驗,躺著就能水論文,仿佛一出生就自帶兩篇scl。網友說的好,真科研,還得看小學生。其次,對於學術造假的事情很難判斷,對於普通人來說舉報個不做事的官員簡單,可是分辨一篇文章的好壞就難了。正經人誰去知網看文獻啊,作為一個大學生除非百度抄不到,要不然誰去翻文獻啊。
  • 博士生舉報碩士論文抄襲 文章除致謝外一字不差
    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舉報,他在做博士論文的時候,在中國期刊網上發現一篇比「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還要牛的論文抄襲事件,除了「致謝」不一樣外,兩篇論文的標題、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內容、注釋、參考文獻一字不差。
  • 媒體:靠查重軟體防論文抄襲?只是治標不治本
    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硬性規定、碩士生畢業要求發表論文、博士生要求SCI(含因子)論文、導師晉職有論文數和因子的要求,這一切「論文」使得象牙塔裡的人們不淡定了。在高校考核以論文為重的指揮棒下,在當前學生畢業要論文,教師提職要論文,申請項目、評獎、頭銜都要論文的大背景下,為了個人利益,論文抄襲成為必然!自己做不出來、寫不出來,於是乎就找人代寫,就抄襲剽竊,就編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