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品牌的抄襲現象

2020-12-01 選車網

在中國品牌起步階段,「逆向」、「模仿」,都是高頻被提及的詞。然而,至今依然還有許多中國品牌在設計方面抄襲。設計大師賀邁怎麼看?

陸風X7抄襲路虎震驚了國際汽車設計界。我們原以為中國的抄襲風已經結束了……

幾年前我第一次到中國時,在街上看到一輛車很像奔馳S級,但比S級小。那款比亞迪的尾部完全是在抄襲奔馳S級,當然這不是中國唯一的抄襲案例。

對我們設計師來說,從其他設計中汲取靈感不是壞事。周圍所有事物,包括大自然、音樂、舞蹈、藝術等,甚至其他人的設計,都能給我們靈感。如果你設計出和你的靈感源相似的細節,通常我覺得也無可厚非,但有一點,當你這麼做時,你至少要在裡面加入你自己的情感、你的風格、你的想法。

對一個品牌的設計來說很重要的是,你首先要用獨特的設計DNA來打造這個品牌的特性,使其擁有高辨識度並具說服力的品牌形象。在這方面,豪華車品牌就做得很好。人們可以一眼認出寶馬或保時捷,因為這些品牌幾十年來都在運用其獨特的設計元素。

而這正是中國汽車設計缺失的地方。因為缺少自己獨特的設計DNA,品牌與設計之間缺乏連貫性,所以品牌辨識度很低。

也許在中國,那些汽車設計師的實際情況是,他們沒有多少時間來做設計,可能有時候被逼無奈只能去抄襲?或者,只不過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開發與自己品牌相應的設計語言?或者,還沒有意識到獨特設計DNA的重要性?

從另一個角度看,汽車外觀設計有點像流行音樂。在流行歌壇,有些歌聽起來很相似,有些聽起來是全新的,他們可能都運用了一些流行的音效或創作理念,甚至用到了20年前的歌的一些精細元素。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沒有哪首歌是和另一首歌完全一樣的。

汽車外觀設計也有點像時尚產業,它與同時代的時尚產業是協同並進的。品牌設計總是順應流行趨勢的。可能一開始是高級定製時裝,幾個月後又走高街時尚路線。這很正常。時尚產業就是這樣的。但在全球時尚界,沒有一個街頭品牌的名稱是抄襲相關設計的最原初品牌名稱的,只有亞洲除外。真的有必要走到這一步嗎?難道不覺得在裡面加點自己的風味、觀點、思想、格調、態度,會更有意思嗎?為什麼這麼害怕把自己的想法加進去,為什麼對自己的設計這麼不自信?

抄襲不只是尷尬的問題,也不僅僅因為那是偷竊,在很多地方為法不容,而是,抄襲本來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有那麼多創新的可能,為什麼不用呢?為什麼你不把我們設計師的潛能完全利用起來呢?為什麼覺得抄襲別人的創意就能得到什麼呢?你至少得有膽兒在裡面加點自己的味道吧!這樣就好了,本來不就應該這樣嗎?這麼容易。就像時尚界那樣。

我們都知道,別人的成功是無法複製的。所以,讓我們保持創新的熱情,互相啟發;讓設計師真正做他們的工作,不忘過去的優秀設計,也不會停止創造新的設計。

最後,請給中國的汽車設計師一個機會: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資源,至少得有歐洲設計師的一半吧!讓他們真正去創造卓越的、屬於自己的設計!這難道不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嗎?

無論你愛車如命還是急著買車,都推薦你添加安全駕駛的公眾號:jiashiyizu←長按可複製.

我們每天都會推送最新的實用汽車資訊,來加入安全駕駛吧!

相關焦點

  • 鄭愷火鍋店涉抄襲?你如何看待?從心理角度聊聊抄襲與借鑑的區別
    結果一經宣傳,就被細心的網友下了定論——火鍋店格調涉嫌抄襲,相似度還高達95%。 看到網友的這個結論,本不追星我就深深地被「明星效應」與「抄襲」兩個關鍵詞吸引了。因為抄襲的概念,一直以來就屬於文學性語言的範疇,可是當它用在了火鍋店的時候,在我的腦海中就歸類到了「心理剽竊」的範疇,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鄭愷的火鍋店是該定性為抄襲還是借鑑
  • 「指尖猴子」侵權事件追蹤2:品牌方WowWee如何看待被抄襲及維權
    指尖猴子(手指猴)在出口電商渠道似乎一夜之間從追捧到棒殺,在雨果網組建的諮詢群眾,討論最多的不再僅僅是如何維權,更多討論的是中國賣家如何規避此類風險,如何不做抄襲打造專屬自己爆款。而與指尖猴子相關的產品,即Wowwee旗下的產品,是否也會進一步追訴,指尖猴子的熱度是否將一蹶不振,而品牌方對於中國賣家的侵權行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360趨勢、谷歌指數及微信指數分布情況 以下數據來自2017年10月26日,360趨勢、谷歌指數及微信指數三個渠道。
  • 如何看待以「致敬」為由,商用他人原創作品的服裝店?
    在每一個涉及到「創作」的圈子裡,都會不斷出現抄襲與被抄襲的問題。於文章寫作是如此,於服裝設計也是如此。隨著抄襲現象的泛濫,人們在抄襲時所拋出來的藉口,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了。現如今,把抄襲行為說成情懷或致敬的服裝品牌店,數不勝數。
  • 深度揭露:藝術家劉佑局談任重國畫抄襲現象是「欺騙」
    藝術家劉佑局講:「任重式的臨摹與抄襲現象,其根源並不是來源於守舊思維,而是對一個全新藝術時代的欺騙,他們往往會打著「傳統」的雨傘而作為遮掩,在神鬼世界,進行著與藝術活動沒有任何干係的「殭屍行動」。當代著名工筆畫家任重作品以細緻入微的工筆畫聞名,畫作多次以百萬天價成交,然而最近有篇文章談到正是這麼一位名利雙收的畫家涉嫌多幅作品抄襲。來自廣東的畫家劉佑局(現為義大利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名譽院士,曾在英國大英博物館、佛羅倫斯美術學院、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等國際藝術殿堂舉辦個人畫展)這位頗有國際聲譽的畫家對國畫家任重臨摹 抄襲現象給予負面評價。
  • 國內為何抄襲泛濫?抄襲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更現實的是與其搞原創,「再創作」的方式似乎更方便,成本也更低,這就致使很多原創作者迫於生計也「投靠敵營」,此消彼長之下抄襲變得更加猖獗。中國抄襲「由來已久」中國文學史素來有運用典故的習慣,並且比外國文學運用典故要多得多。
  • 高校13篇論文被認定為抄襲美國論文,多所著名大學榜上有名
    如今,論文抄襲似乎已經成為普遍現象。特別是當代高校的大學生,論文抄襲現象嚴重,甚至出現了網絡論文代筆的產業鏈。泛濫的學術抄襲氛圍下,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的?艾普蕾通過論文篩查軟體發現了批量的論文抄襲事件,惡意抄襲剽竊美國華人院士研究成果的現象非常普遍,達到13篇之多,在此次的論文篩查過程中,多所著名大學榜上有名——山東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青島大學、河北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知名高校。其中,中國頂級學府北京大學竟然獨佔兩篇。
  • 真問真答:中國古代也有抄襲現象嗎
    中國古代的抄襲現象可能比現在還普遍由於缺乏版權保護機制,信息交流也不順暢,抄襲行為很難被追究;再加上古人的仕途往往與作文能力密切相關,在低風險和高收益的刺激下,抄襲現象自然在文壇上泛濫成災。不要說一般的格式借鑑、意境模仿,甚至一字不落地「複製黏貼」都大有人在。 以唐代為例,那時詩文創作是入仕的重要標杆,科舉制又不及後世嚴格,許多有影響力的官員都能向朝廷推薦人才。
  • 呂燕個人品牌或起訴深圳影兒時尚抄襲
    記者丨樓婍沁超模呂燕創立的設計師品牌COMME MOI日前發出律師函,指控深圳影兒時尚集團(下稱影兒時尚)旗下多個品牌涉嫌抄襲其品牌,要求影兒時尚立刻下架並銷毀相關產品,同時向品牌及其主理人呂燕道歉。影兒時尚對此回應表示,作為成立已有23年的中國服裝行業第一代多品牌集團公司,其一直非常尊重智慧財產權和研發創新的時裝企業,目前的研發團隊人員已達300名,並強調,網絡上關於其抄襲均的指控均無法律依據,對品牌形象造成惡劣影響,要求相關人士澄清事實,刪除言論,並將通過法律途徑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 中國品牌尋向上引力 青年群體出招
    ,中國品牌正越來越受到年輕用戶的青睞,可持續成長空間廣闊。青年群體如何看待自主品牌?對於品牌向上,他們有什麼新建議?不「抄作業」 品牌發展要獨立自主張麗娜 公關行業人力資源我認為,自主品牌想要實現品牌向上,從「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至關重要。
  • 葉永青到底有沒有抄襲?如何看待藝術創作中的借鑑與挪用?
    比利時藝術家克裡斯蒂安·西爾萬(Christian Silvain)近日向當地媒體表示,他在近日發現中國藝術家葉永清抄襲他的作品,而且抄的質量並不好。克裡斯蒂安·西爾萬發現,葉永青抄襲了他於1980年代創作的作品:「鳥、鳥巢,鳥籠、紅十字架、飛機......一切都在那裡!除了我的名字,否則看起來根本就是一樣的!」
  • 韓媒:中國抄襲韓國綜藝節目現象增多 明年有7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魏悅】近期韓流內容對華出口大幅減少,中國電視臺抄襲韓國節目的現象增多。韓聯社援引韓國廣電行業消息稱,明年上半年將有7檔抄襲韓國節目的中國綜藝節目開播,鑑於此次調查以中國主要電視臺為對象,預計抄襲事例要多於調查結果。
  • 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
    這13個問題是:1,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2,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3,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4,如何看待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5,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學內涵和實踐,6,如何看待西方所謂「普世價值」,7,如何準確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8,如何深刻領會新的發展理念,9,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
  • 如何看待有些國漫的抄襲現象,是否要對這些國漫給予諒解和時間?
    抄襲與借鑑,這兩個詞已經越辯越糊塗,就仿佛一比糊塗帳一樣。不過我們還是來簡單說一說吧,就拿現在《貓妖的誘惑》事件來說,官方很徹底的做到了什麼叫做「借鑑」。擦抄襲這個定義的擦邊球,把這種行為成為借鑑,然而明眼的觀眾一比較一對比都能牛看出來是抄襲。
  • 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潮流文化?
    文 | BAI資本近年來,國內的潮流品牌逐漸迎來熱潮。伴隨著《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等綜藝節目的熱播,潮流品牌及其背後的潮流文化,正從默默無聞的小眾市場走向主流。伴隨著文化自信的提升與中國經濟的崛起,源生於中國本土的國潮也在傳統外國大牌的包圍中脫穎而出,形成了某種全新文化現象。潮流文化是何時進入中國的?
  • 鄭愷火鍋店疑似「抄襲」,網際網路行業,如何避免被抄襲?
    #鄭愷回應火鍋店涉抄襲#19日,四川成都吼堂老火鍋店發文稱演員鄭愷新開的火鍋店「火鳳祥鮮貨」裝修風格與其高度相似,疑似抄襲。對此,鄭愷旗下火鍋店發布聲明,稱已經溝通專業法律人士、行業設計人士及相關機構進行調查,如結果顯示存在侵權,將承擔相應責任並第一時間進行整改。鄭愷也表示「如有侵權,立即整改,絕不姑息」。
  • 創業公司如何應對大公司抄襲
    而在創業者有了好的點子和創業方向之後,如何應對大公司的抄襲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4位來自一線的初創公司技術高管結合自身多年的實戰經驗,總結出了4個應對秘技:創業方向的選擇、自身實力的積累、讓用戶買單的產品,還有自己的遠見卓識。上海富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怡:創業方向的選擇很重要對於創業者來說,如何應對大公司抄襲這個問題,應該在決定創業之前就想清楚。
  • 學生作文抄襲,誰之過?如何看?怎麼破?
    在中小學作文課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在黑板上一寫出作文題目,下面的很多學生不是靜心思考,列出提綱,而是找出作文選,按照現成的範本,加工一下,一篇「美文」就大功告成。或者直接在網上「百度一下」,複製粘貼,「範文」就此誕生。
  • 民族品牌的韌性如何?「背靠背」kappa在哪裡小時候?
    大家好,我叫楊揚,如今這兩個品牌都是時尚品牌,現在大街到處都是耐克ADI品牌的衣服和鞋子,還有很多人見怪不怪,然而侯的「名牌」越來越少,例如,kappa、361度、Anta、特步和Huili在哪裡?民族品牌的韌性如何?「背靠背」kappa小時後在哪裡?
  • 如何避免被作品被抄襲?及時登記版權是王道
    原標題:如何避免被作品被抄襲?及時登記版權是王道 網際網路時代,文化產業中的抄襲、侵權事件頻繁發生。如今,從學術論文到網絡小說,再到自媒體內容,抄襲成風。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也讓抄襲更加簡單、成本更低,一些網絡小說都是東拼西湊而成。2016年熱播的電視劇《錦繡未央》被指出抄襲200多部作品。
  • 名模呂燕指影兒時尚「抄襲」(2)
    名模呂燕在微博上指出影兒時尚旗下INSUN恩裳等品牌抄襲自己的設計師品牌COMME MOI。>之所以堅持與影兒時尚打官司、辨是非,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輕設計師們能夠願意站出來,一起聲討已成「行業毒瘤」的抄襲現象,還市場一個尊重智慧財產權的良性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