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青到底有沒有抄襲?如何看待藝術創作中的借鑑與挪用?

2021-01-07 騰訊網

比利時藝術家克裡斯蒂安·西爾萬(Christian Silvain)近日向當地媒體表示,他在近日發現中國藝術家葉永清抄襲他的作品,而且抄的質量並不好。克裡斯蒂安·西爾萬發現,葉永青抄襲了他於1980年代創作的作品:「鳥、鳥巢,鳥籠、紅十字架、飛機......一切都在那裡!除了我的名字,否則看起來根本就是一樣的!」

對於被指抄襲一事,葉永青今天通過媒體回復稱:「我們正在爭取與這位藝術家取得聯繫。」他並沒有徹底撇清與克裡斯蒂安·西爾萬的關聯,並表示對其影響至深。對於如何解釋二人風格的相似等問題,葉永青表示暫不回應。

比利時藝術家克裡斯蒂安·西爾萬

克裡斯蒂安·西爾萬是何許人也?在維基百科上,只有這位藝術家的法語和德語版詞條,「澎湃新聞」從一家代理其作品的比利時畫廊Galleri GKM網站上找到了他的簡介:克裡斯蒂安·西爾萬1950年生於比利時奧伊彭市,是一個自學成才的藝術家,早期受到同為比利時人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保羅·德爾沃(Paul Delvaux)的影響,之後,他一直以超現實主義作為其創作的風格。1980年代,他開始了解那些由精神病人(包括成人和兒童)創作的素描和油畫,並深受這些畫作的啟發。除了比利時的幾家畫廊,西爾萬在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德國科隆舉辦過展覽,並參加過幾次歐美的藝術博覽會。

比利時媒體RTBF的報導 左:葉永青的作品 右:比利時藝術家西爾萬的作品

比利時媒體RTBF的報導左:葉永青的作品 右:比利時藝術家西爾萬的作品

和西爾萬相比,葉永青的知名度和藝術品的市場價值顯然更高。西爾萬也在採訪中向外媒表示,自己的一幅畫最多能出售6000歐元,「但是抄襲後的作品會是100倍以上的價格。最近一次葉永青在克裡斯拍賣行上的畫作最終以60萬歐元成交。」

葉永青生於1958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繪畫系油畫專業,在「85」美術新潮階段時期,葉永青即為「西南藝術群體」的代表人物。除了藝術家的身份,葉永青還是著名策展人、藝術活動家、四川美院教授。

葉永青在畫「鳥」

葉永青《圭山風景-冬日》 1983年 圖片由藝術家和餘德耀基金會提供

2018年,葉永青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舉辦個展「1982-1992無中生有的年代」,展出其1980至1990年代的作品,這是他以藝術家的身份開啟創作生涯的第一個十年,這一時期的作品囊括了他受到印象派、立體主義以及自然風景等啟發而創作的一系列油畫、水彩、素描、版畫等等。至於克裡斯蒂安·西爾萬在指責中提到的「鳥」元素,則是葉永青自2000年以來作品中重要符號之一。

比利時畫家西爾萬的作品 1989年作

葉永青作品 1994年作

2007年,葉永青曾在北京一空間舉辦個展「畫個『鳥』」,根據當時的展覽陳述,「從2000年開始,葉永青開始減少他作品中的內容,他抽取了那些塗鴉作品中的局部和個別符號,決定從兩個極端入手:杜尚的認定立場和圖式的文人化。他抽取一些符號、圖形,經常是那些塗鴉作品中的鳥……」對於鳥這一意象的解讀,關於展覽的陳述中則寫到,「草草塗鴉的『鳥』看上去生動之致,卻是在恆定長期的填充之後出現的圖形。它是一種邏輯上的顛倒,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快的東西,實際上卻是非常慢的、複雜的方式創作的。」顯然,對於被西爾萬指責為抄襲的「鳥」元素,無論抄襲是否屬實,葉永青早已有自己的一套闡釋體系。

左:比利時藝術家西爾萬的作品,1989 右:葉永青的作品,1999

左:比利時藝術家西爾萬的作品,1990 右:葉永青的作品,1994

據了解,克裡斯蒂安·西爾萬(Christian Silvain)的永久畫廊老闆Jos Depypere表示,「西爾萬比葉永青早六年創作這些作品,我們可以清楚地證明這一點。因此,我們認為(對方)參加了在巴黎舉辦的西爾萬的展覽獲得了宣傳冊,他才開始以同樣的方式創作「,Depypere說。「與此同時,他已經通過複製Silvain的畫作賺了數百萬。而且,他並不局限於模仿整幅畫,有時他會放大一些局部或細節,他竟然還拿著這樣方式創作的作品在布魯塞爾參加畫展。」

比利時藝術家克裡斯蒂安·西爾萬

事實上,關於藝術的抄襲、複製以及如何去界定等問題,一直都存在各種討論和爭議。抄襲、借鑑、挪用,這些詞語的語義之間存在一部分的共同點,卻有褒貶之分。藝術家、策展人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曾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說道,原創性在人類世界或許不存在,「通過複製的行為,讓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獲得第二次生命。」然而,對於卡特蘭的這些觀點,藝術家草間彌生恐怕不會同意。在BBC的一篇報導中曾寫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紐約的藝術圈由男性主導,早年的草間彌生被人輕視,「眼睜睜地看著男性同行竊取自己的構思而獲得業界的認可」。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從她的織物沙發作品"《積累No. 1》(Accumulation No. 1)中"得到靈感",開始創作軟雕塑,為此揚名世界。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複製了她的創新想法——為《1000條船》(One Thousand Boats)裝置藝術中的唯一展品創造重複圖像——並將這一想法用到了他的《牛牆紙》(Cow Wallpaper)中。最糟糕的是,1965年,草間彌生在紐約的卡斯特拉訥畫廊創造了世界上首個鏡屋環境,即她的無限屋的前身。僅僅幾個月後,前衛派藝術家薩馬拉斯(Lucas Samaras)在更富盛名的佩斯畫廊展示了他自己的鏡像裝置,藝術內涵全然改變。「憂心沮喪的草間彌生從自家公寓的窗戶中縱身跳下。」幸好,經歷九死一生的她後來慢慢振作起來。

左:比利時藝術家西爾萬的作品,1989 右:葉永青的作品,1995

左:比利時藝術家西爾萬的作品,1989 右:葉永青的作品

而對於此次「被抄襲」一事,西爾萬顯然表現得很憤怒。至於如何處理這件事,比利時媒體RTBF採訪了佳士得拍賣行的相關人員,對方表示,「我們賣過葉永青的作品,但銷售主要發生在香港、倫敦……而且是在很久以前。」佳士得表示,如果沒有投訴或法律程序,就不能對藝術家採取某些『額外的』措施。「我們理解這位比利時藝術家,他覺得自己是剽竊的受害者,但我們必須證明這一點。」按照佳士得的說辭,西爾萬需要尋求警察的幫助,或者走法律程序。

對於「抄襲」一事,克裡斯蒂安·西爾萬在採訪中表示,自己並不打算走法律程序,來中國打官司在他看來「很麻煩」,「我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原則。」克裡斯蒂安·西爾萬說道。

對於被指抄襲,葉永青今天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稱:「我們正在爭取與這位藝術家取得聯繫。」他並沒有徹底撇清與克裡斯蒂安·西爾萬的關聯,而是說:「這是對我影響至深的一位藝術家。」至於他何時接觸到克裡斯蒂安·希爾文的作品,以及如何解釋二人風格的相似等問題,葉永青表示暫不回應。

據悉,2017年,法國法院曾裁定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的知名雕塑《裸體,1988》剽竊了攝影師讓·弗朗索瓦·鮑雷(Jean-Francois Bauret)1975年拍攝的作品《Enfants》。昆斯被判需賠償已故的攝影師家庭四萬歐元,此外由於昆斯還在其個人網站上使用了這張作品圖,所以還須支付四千歐元的侵權費用。法院認為,雖然兩件作品有少許不同,但也「不能阻止人們識別雕塑模型和姿勢」。即使昆斯添加了奶油和鮮花,讓作品更加美妙生動,但他這種行為依然屬於抄襲。

此外,2011年5月28日,曾梵志的油畫作品《豹》在香港佳士得成交後,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就在微博爆出《豹》的畫面,和英國《國家地理》攝影師斯蒂夫·溫特此前所拍攝的一幅《風雪之豹》如出一轍 ,由此引發熱議。

有觀點認為,抄襲的背後是創造力的失去與思維的蒼白,而為了迎合資本,又不得不急功近利。

此前有分析認為,在當代藝術界,臨摹、挪用、山寨,是借鑑的三種不同方式和境界。就中國當代藝術界而言,不乏挪用西方藝術的成功案例,但如此抄襲並被原作者指責的並不多見。

一位評論人撰文認為,在創作環境已經寬鬆許多,資訊共享日益發達的今天,有些藝術家為了迎合資本的需要,不斷進行著重複性的製作,而抄襲更是不堪。藝術創作手法的陳舊和單一造成的不僅是資源的浪費,也製造了藝術品市場的泡沫。這種模仿,不是突破,而是一種因襲,一種惰性,這才是需要反思的。

轉自/澎湃新聞

編輯/小驪

相關焦點

  • 抄襲、借鑑、挪用和模仿的界定
    這是一次關於抄襲的即興課堂開場白。  上課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從小學到現在,誰從來沒有抄過別人的作業?請舉手。同學們面面相覷,居然沒有一個人舉手。我笑了笑說,謝謝大家的坦誠,我也抄過。  第二個問題,從小到大,誰從來沒有偷過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大家互相看看,有五六個同學慢慢地把手舉了起來。
  • 作品創作,如何區分抄襲和借鑑
    這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所以小金今天就大概列出一些關於抄襲的參考界定標準。 根據作品形式意義的不同,會有不一樣的界定標準: 普通作品例:音樂作品版權 按照行業慣例,每首歌曲裡有8小節相同即可視為抄襲。如被告上法庭打官司,就要準備當時創作的母帶或相關的著作證據。
  • 鄭愷火鍋店涉抄襲?你如何看待?從心理角度聊聊抄襲與借鑑的區別
    因為抄襲的概念,一直以來就屬於文學性語言的範疇,可是當它用在了火鍋店的時候,在我的腦海中就歸類到了「心理剽竊」的範疇,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鄭愷的火鍋店是該定性為抄襲還是借鑑它的表現有著兩個方面: 1、A作者在寫作同一個場景時剽竊B或C寫作該場景時的創作心理,但使用不同種的語言風格進行表述; 2、A作者將B或C作者的創意有意識的加入自我思維來重新寫作,同時也能找到B或C的創作身影;
  • 如何區分文藝作品中的抄襲與借鑑?
    如果這次致敬,得到了《新難兄難弟》電影版權方的許可,那麼《乘風破浪》就確實不算抄襲。但在該片中貢獻了足足好幾秒表演的叫獸,他的代表作《萬萬沒想到》卻總被人質疑是剽竊之作。對此,他曾在《吐槽大會》上解釋:借鑑不等於抄襲。
  • 拍出299萬的作品竟是抄襲雲南知名植物科學畫家
    從網絡上可以查詢到他的信息:李唐,1962年生於遼寧大連,現任中國佛教文化藝術協會會長、 中國佛教協會《佛教文化》雜誌社董事長、北京大學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藝術研究室主任。其作品主要有《李唐畫集》、《李唐畫佛》、《李唐戊子新作》等。他的藝術簡歷中稱其「與花鳥、山水、人物皆有上乘之作」「青年時皈依佛門,不喜塵事」。
  • 於正劍指TFBOYS抄襲?借鑑和抄襲應該如何界定?
    為什麼國內抄襲事件頻頻出現?到底什麼是界定抄襲的標準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分析分析抄襲這兩個字背後的淵源吧。讓大家失望的是,目前抄襲和借鑑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劃分。很多時候抄襲、借鑑、融梗都是混在一起的根本分不清誰是誰非。一件作品你說它是借鑑,融梗,他說這作品是抄襲,一般遇到這種情況下往往是誰也說服不了誰。網絡抄襲事件的判定是很麻煩的,很多人都聽說過調色盤,調色盤常用於文學作品的判定。調色盤是指將抄襲文與原文進行對比的表格,是解釋一篇文章是否抄襲的有用利器,因與現實中的調色盤在某種意義上相似而得名。
  • 小說圈「抄襲」成癮?跟風、致敬、借鑑、抄襲到底有什麼區別!
    小說區「抄襲」成癮?跟風、致敬、借鑑、抄襲到底有什麼區別!大家好,這裡是圍爐,歡迎來到我的圍爐閒聊時間,今天想要和大家聊一聊所謂讓整個小說圈不得安寧的各種「抄襲」究竟如何來界定。抄襲、借鑑、融梗、致敬究竟如何來界定呢,恐怕大家也不是太清楚,更多時候都是人云亦云吧。首先於正《宮鎖連城》抄襲實錘,因為瓊瑤勝訴了,但是很多網絡作家是沒有人力財力來起訴抄襲者的,這也就使得只能讀者自發阻止,抵制抄襲作品,而沒有法律效力,也就讓很多人渾水摸魚。
  • 葉永青:藝術家畫什麼畫,畫個「鳥」!
    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水墨畫的影子,中國的山水、花鳥以捲軸或者豎幅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意識裡,不用臨攀,每個人都有些記憶和印象。縱觀現當代藝術家的「新文人畫」創作,一是受天真無邪、稚嫩想像的兒童畫的啟發,二是挖掘特立獨行的想像力,三是探索畫面中二維、三維空間的無限創造力;這三個方面的條件,造就了其藝術作品的新穎與獨特。
  • 律師說法:是借鑑還是抄襲?——從思想與表達「二分法」談起
    在一些關於著作權的個案中,法官因對思想與表達二分法原則難以把握而陷入兩難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因為判斷不清而造成同案不同判的情況也曾出現過。但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鼓勵與支持,市場對文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文化藝術創作中的智慧財產權紛爭也越來越多。不可否認,對經典作品的借鑑是藝術創作中難以避免的,但如何界定借鑑與抄襲的區分,則成為學術界和實務界的雙重難題。思想與表達之間的界線如何劃分?
  • 抄襲和借鑑區別到底在哪,原創者必須要注意這幾點
    抄襲和借鑑的相似之處就是在一定程度改變其形式,那麼這個一定程度是個什麼程度到底是什麼程度呢先看看下面幾個例子海賊王和星遊記星遊記就是因為當年被網友吐槽抄襲而被迫停更,直到現在才得到網友們的支持,而且星遊記也已經開始動工製作了。
  • 從艦女人們說起:如何界定遊戲產品間的抄襲與借鑑
    幾天前龍虎豹的每日一摸中提到《戰艦少女》是如何通過借鑑日本戰艦娘化遊戲『艦隊コレクション』在App Store付費榜拿下高位排名的。但其後有愛互動CEO胡冰(代表作《夢想海賊王》)留言,對文中龍虎豹提出的「《戰艦少女》所做的借鑑不會被判定為抄襲」這一觀點提出了疑問。
  • 郭敬明於正先後就抄襲一事道歉引發熱議,抄襲是否等同於借鑑呢?
    近些年來,網上關於抄襲的消息一直絡繹不絕,未曾斷過。前段時間,由何洛洛演唱的《舒克和貝塔2020》被質疑抄襲牛奶咖啡的《明天,你好》,經過對兩首歌曲做了細緻的比較,確定是抄襲。雖說何洛洛只是受邀演唱《舒克和貝塔2020》,這首歌的作詞和作曲者是劉佳,但何洛洛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
  • 國漫又出抄襲事件,借鑑著借鑑著就一模一樣了
    雖然依塵沒有看過《天官賜福》這個動漫,但是從B站的播放數據上來看,這部動漫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優質國漫的代表,播出不到十集,播放量就已經達到兩億之多,這樣的成績不要說在國產動漫中,即使在日漫裡都很少有這樣的作品。
  • 國內為何抄襲泛濫?抄襲現象為何「屢禁不止」?
    某種意義上來說抄襲其實是對原作內容的再創作,但沒有經過授權便觸犯了原作的利益。本身原作內容經過再創作後,必然比原作要優秀幾分,所以更受歡迎也不是沒道理。還有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原創創作者通常都沒錢。搞原創的沒錢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沒錢意味著,自己作品不能得到很好地推廣,得不到推廣就掙不到錢,掙不到錢就更窮。
  • 抄襲「拼接怪」?借鑑「再創作」?文學的永恆話題「創、作」之爭
    當然,就像每個人的「閱歷」和「思索」不可能一致,於是,等待這本書的讀後觀感,也有了「兩極」:1、著作的「拼接怪」;2、思考後的「借鑑再創作」。其實說到底,這個讀後感「兩極」的問題,正是屬於一切「文字」下文學帶來的不朽話題:抄襲拼接與借鑑再創作之間的區別(認定/尺度範圍)。
  • 西湖音樂噴泉著作權糾紛第一案|借鑑or抄襲?
    近年來,抄襲風愈演愈熱,所跨行業之廣令人嘆息,文學圈各種抄襲屢禁不止,家具業設計抄襲屢見不鮮,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抄襲也撲面而來,一年前就驚現杭州西湖音樂噴泉抄襲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天水噴泉。
  • 如何看待中國品牌的抄襲現象
    那款比亞迪的尾部完全是在抄襲奔馳S級,當然這不是中國唯一的抄襲案例。對我們設計師來說,從其他設計中汲取靈感不是壞事。周圍所有事物,包括大自然、音樂、舞蹈、藝術等,甚至其他人的設計,都能給我們靈感。如果你設計出和你的靈感源相似的細節,通常我覺得也無可厚非,但有一點,當你這麼做時,你至少要在裡面加入你自己的情感、你的風格、你的想法。
  • 孩子「抄作文」有沒有好處?原創、抄襲及借鑑這幾個概念了解一下
    可是有些的家長就會認為這樣的「抄他人的句子」根本就不能提高孩子自己寫作能力,反而還會養成孩子不愛寫作也不想思考的能力,那麼對於「抄作文」有沒有好處呢?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概念。v 「原創」與「抄襲」以及「借鑑」之間關係與區別對於「寫作文」嚴格的來說,應該可以稱作為「創作」,因為作文是根據一個特意的主題然後慢慢展開結構、語言組織、主題刻畫等。
  • 論文查重 我們到底該如何定義抄襲
    可為何論文抄襲現象卻在神聖之地大學校園屢禁不止呢?除了有便利的抄襲途徑之外,我想更多的便是浮躁與對學術的輕視。1、論點(結論、觀點)抄襲抄襲他人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中的論點、觀點、結論。3、表格數據抄襲竊取他人研究成果中的調研、實驗數據,或者照搬挪用他人以獨創形式表現的數據。
  • 如何看待有些國漫的抄襲現象,是否要對這些國漫給予諒解和時間?
    抄襲與借鑑,這兩個詞已經越辯越糊塗,就仿佛一比糊塗帳一樣。不過我們還是來簡單說一說吧,就拿現在《貓妖的誘惑》事件來說,官方很徹底的做到了什麼叫做「借鑑」。擦抄襲這個定義的擦邊球,把這種行為成為借鑑,然而明眼的觀眾一比較一對比都能牛看出來是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