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避免被作品被抄襲?及時登記版權是王道
網際網路時代,文化產業中的抄襲、侵權事件頻繁發生。如今,從學術論文到網絡小說,再到自媒體內容,抄襲成風。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也讓抄襲更加簡單、成本更低,一些網絡小說都是東拼西湊而成。2016年熱播的電視劇《錦繡未央》被指出抄襲200多部作品。不僅如此,盜版網絡文學也很猖狂,導致行業損失近100億元,大型網絡文學網站作品的被盜率高達100%。
抄襲、侵權行為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惡性競爭,從某種程度上講會影響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抄襲成風,會阻礙創新的進步。在過去幾年中,如果一部電視劇火了,很多電視劇都會爭先恐後拍這類題材,一個同樣的梗用了一遍又一遍,儘管也有些電視劇火了,但是也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國產電視劇一直都停留在瑪麗蘇劇、宮鬥劇、傑克蘇劇模式之上,並沒有實質性的創新與超越。
但是,對於文學作品、創意設計、音樂歌曲等抄襲、侵權行為,又是很難制止的,很多時候是防不勝防。要想維護自己的原創作品,其過程比較曲折,面臨舉證難、維權時間長、維權成本高問題,很多人都只能自認倒黴。
2017年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二審江蘇籍作家周浩暉狀告於正抄襲案。作家周浩暉稱於正的影視作品《美人製造》抄襲其作品《邪惡催眠師》。該案於2016年11月7日做出一審判決,駁回了作家周浩暉的訴訟請求。作家周浩暉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雖然對於是否抄襲,還沒有結論,但是這樣一來一去就耗去了半年多時間。這樣,就出現了抄襲成本低而維權成本過高的現象。
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版權保護流程,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而且對抄襲現象的懲罰力度也不夠。對於作品抄襲,法律鑑定並不容易。在瓊瑤起訴於正抄襲案中,於正也曾說過,如果抄襲不超過20%,一般就不會被追究。也就是如果全部抄了20集內容,但是擴充到100集中,就難以分辨了。所以提到盜版、抄襲,估計很多原創作者都是一肚子苦水,好不容易想出一個好創意,寫出一本小說,突然發現和自己小說情節、創意相似的電視劇已經在播放了。
2016年深陷抄襲風波的電視劇《錦繡未央》,雖然小說涉嫌抄襲,但是電視劇並沒有下架,收視率還居高不下。被侵權的作者有的也不想生事,不了了之;有的承擔不起昂貴的訴訟費也只能默不作聲。
此外,人們對抄襲作品的容忍度也挺高。面對不尊重版權、抄襲成風現象,甚至有人調侃說,如果你的作品還沒被抄襲,那說明還不夠火。這樣的調侃也不難看出大家對版權是多麼的不重視。整體來看,中國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力度還遠遠不夠,至少與歐美國家相比。很多抄襲者對抄襲的危害、後果並不清楚,反抄襲意識也不強烈,有些人甚至並不把抄襲當回事。
那麼, 面對屢禁不止的抄襲之風,難道我們就真的無能無力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隨著大家對版權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升,與版權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在完善,面對抄襲,大家還是可以可以做到維護自己的最大利益。
在最近的《中國有嘻哈》中,選手PG One以「萬磁王」綽號被漫威粉絲追責。漫威粉絲之所以能在這次事件中能夠底氣十足,是因「萬磁王」的中文名稱已在2007年被漫威公司進行商標註冊,PG ONE用「萬磁王」這個名字去做商業代言涉嫌侵權。目前,雅詩蘭黛和麥當勞已經撤下相關廣告。雖說,PG One是否構成侵權,還有待商榷,但是迪士尼這種出於保護自家智慧財產權及早註冊商標的行為,值得推廣。畢竟,版權是原創作品的命,不能大意,及時登記是保護自己、保護版權的最有效途徑。
所以,要加強版權意識,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的力量,及時進行版權登記。目前,作為全球首個「網際網路+文化創意+金融」的新型文創垂直服務平臺,藍海創意雲平臺已經成立了版權工作站,為用戶提供了最直接、最便捷的版權登記申請方式,實現了原創作品的價值保護。用戶可以在平臺免費為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樂作品、喜劇作品、美術作品、電影作品等申請版權登記,確定版權歸屬和證明。有了版權登記證明,即使被盜版、侵權、抄襲,創作者也能進行有力維權,同時還可以享有作品的授權、轉讓、傳播等商業價值。
(責編:楊虞波羅、沈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