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這東西味美價廉,很多人喜歡這一口,但一定要注意吃的方法,不可吃太多,尤其不要空腹吃、酒後吃,還有山楂、黑棗也是這樣。這不,濟寧一男子拿柿子當飯吃,結果軟柿子不幹了,很快就給他點顏色看,讓這名男子胃裡竟長出個拳頭大小的「石頭」。
現象>> 胃石患者近來「扎堆」醫院
濟寧鄒城的中年男子劉先生前段時間可遭了罪,從初冬開始他經常胃疼,抓了一些藥吃也不管用,不到倆月瘦了十多斤。最後疼得吃不下飯,實在受不了,近日就來到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一查嚇了一跳:胃裡竟長出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這「石頭」讓他的胃出現了大面積潰瘍。
醫院最後通過無痛內鏡下碎石的辦法,足足用壞了七根碎石鋼絲,才把他胃中的「石頭」一點點取出來。醫生告訴劉先生,他胃裡長出的「石頭」叫胃石,是由於吃柿子、山楂、黑棗等果膠和鞣酸成分較高的水果不當造成的。最近,像劉先生這樣的胃石患者,醫院每天都要接收好幾例。聽這麼一說,劉先生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他特別愛吃柿子,秋末的一天他一氣兒空腹吃了好幾個,此後不久胃裡就開始難受,真是大意了,沒想到這軟柿子也不好惹啊!
分析>> 這些水果就這樣成為胃石
「柿子、黑棗、山楂是秋季時令水果,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歡吃,但因為食用過量,或酒後、空腹食用,導致冬天就開始出現不少胃石症患者。」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無痛內鏡中心主治醫師王韶軒說,柿子等水果含有較多的果膠和鞣酸,如果空腹或酒後吃這些水果,特別是未成熟或未去皮的柿子,其中的鞣酸與胃酸接觸後可形成不溶於水的沉澱,通過柿子中的果膠和樹膠將柿皮、柿纖維和食物殘渣膠著在一起,形成植物性胃石,形成的胃石小的如桌球,大的似嬰兒頭。如果不及時救治,胃石症會導致胃潰瘍,如仍舊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潰瘍會進而引起胃出血和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消化內科主任汲書生稱,胃石形成後,大多數病人有上腹不適、脹滿、噁心或疼痛感;有些病人有類似慢性胃炎的症狀,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脹,反酸,燒心;部分病人可合併胃潰瘍;1/3胃石病人,可在上腹部觸摸到有硬質包塊。不少患者會將此當做普通胃病治療,結果沒有效果。因此若患者有上述症狀、體徵,並有吃柿子等含果膠和鞣酸較多的水果不當的經歷,應去醫院做X線胃造影或胃鏡檢查。
柿子可以吃 吃法必須對頭
切忌空腹、酒後吃這些水果,如果吃了以後出現肚子疼等症狀,最好馬上到醫院檢查,越早發現,治療越容易。因這時胃石剛剛形成,比較鬆軟,一般服用鹼性藥物和發泡劑就能使其溶解。如果就診時間晚,結石比較硬,可採取內鏡下碎石、取石。對那些難治性胃石,可以通過鋼絲切割器及鑽頭治療,但如果胃石過大則需要手術取出。
汲書生建議,100克左右的柿子,每次可在飯後吃一兩個,山楂、黑棗等每次食用最好也控制在數顆之內。「胃酸多的人吃柿子更容易長胃石,有些人吃一次生柿子就可形成胃石。」汲書生提醒,特別是患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膽囊炎、膽結石,或平時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以及中老年人更是要慎吃。(記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