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捧山楂,胃裡居然能長出 " 石頭 "?這樣的事情,還真讓劉宇(化名)碰上了。近日,劉宇空腹吃完山楂後,出現了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到醫院一查,患上了胃石症。醫生表示,近期類似病例呈多發趨勢,市民在食用柿子和山楂時一定要注意。
吃完山楂胃裡長出 " 石頭 "
事發當天,劉宇空腹吃了一捧山楂。沒想到,兩個多小時以後,劉宇出現了腹痛的情況。痛點位於中上腹部,一陣陣地絞痛。這是咋回事?劉宇自己在家吃了藥,可還是很難受。於是,他來到當地一家診所,吃了醫生開的抑酸藥物和保護胃黏膜藥物,但症狀仍然沒有緩解。
此時,他逐漸出現了噁心嘔吐的症狀,嘔吐物為咖啡樣物。沒有法子,劉宇又來到了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就診。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萬勇說,經過胃鏡檢查,在劉宇的胃裡,發現了一塊胃石,直徑有四五釐米大小;同時,胃內出現了多處潰瘍。
在鏡下,醫生用異物鉗、圈套器等器具將胃石鉗碎、切割成小塊後退鏡。經過後續治療,劉宇痊癒出院。
兩周內出現至少 10 個病例
" 每年秋末冬初,就到了山楂和柿子收穫的季節,胃石症也就到了高發季。" 李萬勇說,最近兩周時間內,在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經胃鏡檢查發現並治療的胃石症至少有 10 例。
李萬勇說,胃石症是由於人體攝入了某些植物成分或吞入毛髮及某些礦物質如碳酸鈣、鋇劑、鉍劑等在胃內凝結而形成的異物。患者可以完全無症狀,也可以有上腹不適、食欲不振、口臭、噁心、嘔吐或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等症狀。
以柿胃石症為例,由於未成熟的柿漿和成熟的柿皮中含有富有收斂特性的紅鞣質,它和稀鹽酸接觸後能起凝結作用。因此,大量進食帶皮柿或未成熟柿子,特別是胃酸緩乏或吃柿子後大量飲水者可能產生柿胃石。
莫空腹食用山楂和柿子
李萬勇說,胃石會對局部黏膜造成刺激和損傷,常並發胃潰瘍、胃黏膜糜爛、幽門梗阻、腸梗阻等情況,偶爾還會發生穿孔及腹膜炎。市民有進食柿子、山楂、黑棗史,進食後不久出現胃部症狀,包括反覆上腹痛、嘔吐、黑便等,應警惕胃石可能,可經胃鏡檢查而確診。
他建議,市民應避免空腹進食上述水果,同時積極治療胃腸動力性疾病以防胃石再形成。食用這幾種水果時,不易同時飲過熱、過多的水。此外,糖尿病患者有很大比例存在胃輕癱、胃動力差的情況,這種患者進食山楂或柿子時尤其需要注意。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滿文飛 實習生王思迪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