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踏、361、特步、鴻星爾克等運動鞋品牌,都是國內知名,或許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運動鞋品牌都是出自福建晉江。
因此在業內,這些鞋也被稱為晉江系。晉江生產鞋的歷史源於,20世紀70年代國際品牌耐克在這裡代加工,從而出現了很多代加工廠。20世紀90年代,這些代加工廠自己已具備了成熟的鞋子生產能力,一時間,安踏、特步、361等品牌開始興起。
這其中,做得最好的算是「安踏」了。如今已是運動鞋品牌的「中國第一」,「全球第三」,輝煌的成績可圈可點。
對標「李寧」 1991年 安踏成立
1991年,丁世忠與父親丁和木創建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可以說,這些年來,安踏一直是晉江系運動鞋品牌的領頭羊。1999年,安踏率先開創了體育明星代言的營銷模式,邀請孔令輝為形象代言。
據說,當時孔令輝的代言費是80萬,立竿見影的明星廣告效應,拉動了安踏強勁的發展勢頭。再加上2000年,孔令輝在雪梨奧運會奪冠,安踏兩年內市場佔有率發展至13%。
可以說明星效應當時是最容易複製的營銷模式,一時間晉江系開始複製。安踏「我選擇、我喜歡」、2001年特步「特步,非一般的感覺」,361「361度熱愛」等廣告紛紛打出,讓晉江系品牌在眾多國內品牌中脫穎而出,一時間,晉江系霸佔了大半的運動鞋市場。
2012年反超「李寧」,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第一
可是複製別人只能「成功一時」,而開創升級自己才能「成就一世」。「踏實創業」的安踏,任何時候,都不忘初心,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的開創著自己的品牌經營之路。2004年開始,安踏與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聯手,成為CBA職業聯賽運動裝備唯一指定合作夥伴,打破了「國際品牌」壟斷的格局。
由此也可以看出,「安踏」在最初創業時的「野心」,趕超「李寧」,放眼「國際」。2006年1月,安踏再次與CBA續約7年,合作延續至2012年。讓「覬覦」已久的國外品牌被「排擠」了「9」年。
2005年,安踏花費近千萬資金,建立了國內首個高科技的運動科學實驗室,自創立以來,已經為安踏貢獻了超過41項國家級專利,被譽為「中國體育科技孵化器」。這個實驗室簡直就是安踏的「加速器」。
2007年7月10日,安踏體育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面向全球發售6億股,安踏融資超過35億港元,創造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市盈率及融資金額最高紀錄。2012年,「安踏」年營業收入達76.2億元,「李寧」為67.4億元,反超「李寧」成為國產體育用品品牌的老大。
2018年市值達千億港幣 一躍為全球第三大體育用品公司
這一次「安踏」在全國人民面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實力被認可後,發展的後勁更足了,2013年,「安踏」再次牽手北京奧運會,迎來繼2009年後的第二次合作。2014年安踏正式成為NBA官方市場合作夥伴以及NBA授權商。
2015年,安踏年營業收入達111.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7%。2016年,年營業收入133.5億元,集團鋪面超過9000家。2017年7月10日,安踏收盤時市值為709.81億港幣,是十年前上市同一天市值的近4倍。2018年,安踏市值增至1005億港幣,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公司,僅次於耐克和阿迪達斯。
從股市大盤上,安踏也是一直在前進中的績優股。據最新數據,截止2020年10月21日,安踏市值為2403.26億港幣。
「踏實創業」的安踏,如今已經走向國際,趕超「耐克」似乎它一直不變的使命。在運動鞋發展的賽道上,一路狂奔,趕超了國內外眾多品牌。現在它離「耐克」的距離,還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