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安踏的開始崛起,但國產品牌路還長,要慢慢走

2020-12-06 百家號

說起運動品牌人們的第一反應一定耐克阿迪,在選購中耐克和阿迪也會是首選,至於國產的運動鞋總是被我們排在後面,只有當沒有錢的時候才會選擇國產品牌。為什麼我們不會首先選擇國產,國產品牌又究竟差在哪裡?

外國運動品牌

國產首先就是設計就要弱耐克阿迪一檔,國內運動品牌的設計很多還是停留在抄襲模仿耐克阿迪的經典款。耐克阿迪的經典款是有很多人喜歡,有著很大的市場。在很多年以前中國還有一些人買不起耐克和阿迪,所以選擇買國內的模仿品,即使穿出去別人也不知道你穿的是模仿品。但隨著人民物質水平的提高,人民可以買得起耐克和阿迪了穿耐克阿迪的人更多了。你現在穿個模仿款出去遇見了耐克和阿迪的機率會更大。設計應該是一個產品的靈魂,沒有自己的設計就相當於沒有靈魂。一個再好看的外殼沒有自己靈魂,也不會受到別人的喜歡。而且人家的產品都已經出來了很久,他的經典款就是他的形象代言,而你自己把別人的形象代言拿給自己用。這不就是東施效顰嗎?

特步模仿新百倫

除了設計,還有就是科技運用上的差距了。不要以為運動產品就沒什麼科技含量,他們的科技含量並不差,只是國內的品牌有所欠缺而已。耐克有Lunar和阿迪有Boost,雖然這兩個科技在跑鞋領域跟Asics的Gel甚至Mizuno的Wave比起來又顯得不那麼專業。 但對比國內的大多數運動品牌完全夠了。國內品牌除了李寧有自己的雲減震,其他的品牌都沒有成型又或者說沒有自己的科技。國外的品牌他們願意加大對科技的研究和投入。耐克是有自己專門的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發部)。團隊成員基本博士畢業,而且這些成員他們的專業都與運動相關且全面例如纖維面料;運動生理學等。不僅如此他們還會發起一些項目來與大學合作,來確保自己能夠走在學術的前沿上。同時在一個產品出來後還會為請專業的運動員來感受產品,聽取他們的意見。

Nike球鞋科技

但是就科技這個問題而言,因為在以前國內的消費者更多想的是一雙性價比高的耐穿又舒服的鞋子,會忽視掉產品本身的科技含量和創新。所以國內品牌在創新的前提下要考慮先生存下來。創新永遠要排在後面,當年的德國巴斯夫的材料最開始找特步談,但是苦於價格太高不符合企業發展,特步拒絕了。所以才有了後來阿迪的Boost,以及Puma的light其實。現在企業生存下來,消費者除了以前的需要還想要一些創新的東西了。而我們現在有沒有,還要從頭再來就和他們有很大差距。

安踏為湯普森設計三冠球鞋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品牌價值的問題,耐克跟阿迪他們的品牌已經發展好多年他們已經有了一大部分的固定消費群體。再加上質量有不錯,積累了更多的口碑。這部分消費者又會帶動更多的消費者來購買,整個市場的前景就特別好。所以很多運動商場就看重了他們的這一點,他們來入住可能5%到8%的折扣點都能入住,而國產的運動品牌想來入住就必須付出更高的折扣點,至少15%大多數更是要20%。遇上搞活動商場還要出錢來補貼這些品牌,至於國產品牌想都不要想。一個大的商場可以沒有安踏、特步、361這些國產品牌,但不可能沒有耐克和阿迪這樣的大品牌。耐克和阿迪在實際的經營中享受著最好的位置,最好的資源和最低的費用。他們又要一大批消費者,賣的地方也多。他們能賺更多的錢再次用來投資品牌建設,他們就會越來越好。國產品牌沒有這個條件,他們的生存條件要困難得多,國內市場都不好過,更別提在國外市場的發展。國產就因為這樣,一直都賺都不到大錢,很難去對品牌進行再建設。

Nike門店

國產運動品牌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可能就在一時間趕超他們,我們需要認清現實,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去發展壯大。但是國產運動品牌近幾年來也有不小的發展。安踏的湯普森系列既有顏值又舒服,還有李寧憑藉韋德之道扭轉劣勢,還上了時裝秀。這些都是不小的進步,希望有一天我們也會在街上看到很多人穿著國產運動品牌,希望有一天許多人到第一選擇也會是國產品牌,希望有一天在外國也有更多人穿上我們熟悉的標誌,我想這一天應該不會太久。

李寧巴黎時裝展

相關焦點

  • 貴人鳥與安踏,「買」出來的反面人生
    2008年前後,乘著北京奧運會的東風,國內體育用品行業迎來高光時刻——據媒體報導,當時有15個品牌門店數超過3000家。那時的國際大牌還遠沒有如今這麼風光。國內消費者尤其是下沉市場消費者對Nike、Adidas等品牌的認知度並不高,而安踏、李寧和貴人鳥等國產品牌在當時普遍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 僅次於耐克、阿迪,又一國產品牌崛起,位列全球運動品牌第三
    20世紀90年代,這些代加工廠自己已具備了成熟的鞋子生產能力,一時間,安踏、特步、361等品牌開始興起。如今已是運動鞋品牌的「中國第一」,「全球第三」,輝煌的成績可圈可點。 對標「李寧」 1991年 安踏成立 1991年,丁世忠與父親丁和木創建安踏(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可以說,這些年來,安踏一直是晉江系運動鞋品牌的領頭羊。1999年,安踏率先開創了體育明星代言的營銷模式,邀請孔令輝為形象代言。
  • 李寧品牌危機溯源 本土名牌的沒落
    李寧公司一位前高管表示。李寧誕生成長於本土,「我一直覺得,東方元素是不應該丟掉的。」該高管說。2005年、2006年的時候,公司似乎找到了這個點,開始很強調李寧的東方元素,當時李寧公司所有對外底稿、招標,包括做公關活動、做廣告,都會在簡報的最後寫上一句話:一定要有創新的東方元素。但是,在2010年最近這一次的品牌重塑之後,這個元素又沒有了。
  • 10位籤約中國運動品牌的NBA球星,安踏5位,李寧3位,匹克2位!
    近日,美媒《hoopshype》給出了10位NBA現役球星與中國品牌的籤約的情況,主要涉及安踏、李寧、匹克三大中國運動品牌。10、克萊·湯普森(安踏)在2014年克萊·湯普森與安踏第一次籤約後,金州勇士的超級巨星同意在兩年後將合同延長10年,該合同價值8000萬美元,有效期至2026年。
  • 國產運動品牌眾多,和四大品牌相比,貴人鳥和雙星差在哪裡
    縱觀李寧、鴻星爾克、安踏、以及361°各品牌線的發展前景,再對比貴人鳥和雙星,簡直不可同日而語。衝破瓶頸,四大品牌業績復甦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樣,在國際知名運動鞋服市場上,耐克、阿迪一直都佔據主要市場份額,李寧、安踏、361°、鴻星爾克包括貴人鳥和雙星等在國際品牌的競爭壓力下,一直都處於劣勢地位。
  • 國產運動、戶外品牌好感度排行榜:李寧最受歡迎
    然而隨著國貨「自我修養」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受到消費者青睞。過去的一年,國貨牆內牆外開花,中國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印象、消費情況等都悄然發生著變化。為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度,2017年環球網聯合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就國產品牌相關話題展開網民對國產品牌好感度的調查。本次調查於2017年2月20日-2月26日通過環球網、一點資訊、UC、百度、鳳凰、搜狐和今日頭條以在線調查的方式展開。
  • 魯尼稱在美國買安踏要排隊,庫裡細品安踏KT5
    眾所周知,湯普森的球鞋籤約商是我國的國產品牌——安踏。看到庫裡對咱們國產品牌的球鞋如此好奇,網上的段子手也開始出動。在新聞下面有網友評論:「庫裡在看到湯普森的球鞋後悔籤安德瑪了」 而一位有才的網友更是直接為他們倆編了一段對話,也十分的有意思:勇士隊夏天剛籤下的另一位後場球星拉塞爾也加入了國產球鞋大家庭。
  • 李寧火了,安踏貴了,還有哪些國產跑鞋值得入手?
    李寧安踏可謂是國產運動品牌的驕傲,一個隨著巴黎時裝周越來越火,一個不斷收購國際大牌市值也越來越高,兩者都在向國際舞臺走去,堪稱國貨之光!李寧和安踏的跑鞋也是很受歡迎的,一個有李寧雲,一個有A-Shock,緩震效果都很出色!不過,除了李寧和安踏外,還有哪些國產跑鞋值得入手呢?
  • 中國鞋王強勢崛起,市值破千億,緊追阿迪成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
    不過近年來,一家國產運動鞋品牌正在悄然崛起,逐漸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鞋品牌,並且正在向「千年老二」阿迪達斯發起衝擊。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國的體育產業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國產體育用品品牌,例如李寧、安踏、鴻星爾克等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2.2萬億元人民幣。
  • 答疑支招篇:國產鞋牌雙星和回力為啥越來越少?
    現在,在國產運動品牌的排行榜上,已經不能看見這兩個品牌的存在了,在2011年中國十大體育品牌排行榜中,這兩個品牌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入選的十大國產品牌依次是李寧、安踏、361、特步、匹克、喬丹、鴻星爾克、泰山、紅雙喜、雙魚。專賣店數量上也是驟減,雙星在輝煌時,全國有5000多家專門店,而現在幾乎看不到雙星的專賣店,回力則更少。
  • 又一國貨大牌崛起!靠「買買買」撐起半邊天,安踏為何這麼牛?
    又一國貨大牌崛起!靠「買買買」撐起半邊天,安踏為何這麼牛?推薦語: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增長到了21988億元,年均增長率為17.5%,產業增加值的年均增長率為24.6%。
  • 從福建小鎮殺出來的安踏,如何做到世界第三?
    李寧、阿迪達斯、耐克等中外十多個品牌商虎視眈眈,一場搏殺即將開始。當時的體育用品企業「一哥」李寧呼聲最高。畢竟,李寧從1990年就開始贊助亞運會,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運動員李寧在鳥巢上空繞場一周,點燃最後一個火炬,也燃爆了李寧品牌在中國的銷售——2009年,李寧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首次超過阿迪達斯,位列第二,彼時安踏的營收規模只有李寧的七成。2009年6月23日,消息傳來,安踏中標。
  • 成為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還不滿足 安踏想要佔領你的「心智」
    愈發重要的營收佔比和強勁的增速,已讓FILA逐漸從安踏「多品牌」布局上的試驗田,成為安踏「多品牌」戰略的最佳範本。近年來,安踏全力開展「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持續布局多品牌矩陣,目前已擁有安踏、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DESCENTE、SPRANDI、KINGKOW、KOLON SPORT及NBA等眾多品牌。
  • 品牌資訊:阿迪、安踏、耐克、李寧、PUMA、Kappa、探路者、迪卡儂...
    與此同時,本次聯名產品發售還攜手諸多青春藝人共同演繹,彰顯別樣活力。安踏×Keith Haring聯名限量系列已於8月6日登陸,引領今年初秋風尚。(消費日報網) ———— 資訊3———— 進入裁員瘦身模式 巨虧7.9億美元的耐克還能翻身嗎?
  • 從KT5來看,安踏和李寧的球鞋差距還是很大
    從KT5來看,安踏和李寧的球鞋差距還是很大 2019-09-25 23:28  球鞋巴士BUS
  • 中國「鞋王」崛起,強勢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阿迪慌了!
    「安踏,永不止步」這句廣告語想必你一定聽過,安踏能成為中國「鞋王」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創始人曾經說過:我的夢想是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如今丁世忠真的做到了,在他的帶領下,安踏邁出中國,走向國際。
  • 馬雲改穿國產品牌羽絨服,國產品牌如何崛起?
    如天貓平臺的數據顯示,大數據的精準觸達,讓李寧的粉絲群體更加年輕,90後、95後增長顯著,從而助推這一國產老品牌煥發青春。總結來說,看得出來阿里巴巴目前正在力推國貨,助力國產品牌轉型升級。這或許就不難解釋馬爸爸最近為什麼會改穿國產品牌。其實,最近還有一件事情,和阿里巴巴密切相關。
  • 安踏李寧哪家強?KT5和韋德之道都是國貨之光!
    安踏李寧哪家強?KT5和韋德之道都是國貨之光!安踏 KT5KT5是安踏為克萊-湯普森量身定製的第五代籤名戰靴,比起前幾代戰靴,KT5可謂是又進步了不少。KT5的鞋身不僅採用了多種材質的拼接,還進行了複雜的結構設計。由特殊材質工程造就的網布不僅輕質而且還擁有出色的支撐性和穩定性,在KT4支撐強度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李寧 韋德之道7韋德之道7的中底擁有李寧雲科技加持,具有高強度的彈性和出色的緩震效果,讓球員既能輕鬆地躍起又能安穩的落地。
  • 分化、下沉、國潮、崛起……2020消費關鍵詞,如何捕獲大牛股?
    對於知名品牌而言,這些城市就是利潤豐厚的「藍海」。於是,眾多高端品牌開始下海。以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為例,去年年底,其管理層表示,集團旗下5個奢侈品牌將在中國上海、大連、昆明、武漢、瀋陽和無錫6座城市新開設14家門店,除了上海均為新一線或二線城市。此舉被業界認為是開雲集團渠道下沉一個信號。
  • 不滿足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 安踏還要佔領消費者心智
    愈發重要的營收佔比和強勁的增速,已讓FILA逐漸從安踏「多品牌」布局上的試驗田,成為安踏「多品牌」戰略的最佳範本。近年來,安踏全力開展「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持續布局多品牌矩陣,目前已擁有安踏、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DESCENTE、SPRANDI、KINGKOW、KOLON SPORT及NBA等眾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