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足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 安踏還要佔領消費者心智

2020-12-05 CFW時尚

核心提示:踏集團實行「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戰略,2018年上半年營收過百億,終端門店超過10000家,交出上市 11 年以來最佳成績單

1月21日,「協同孵化價值零售——創業新十年2018安踏集團年度總結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金磚會議廳隆重舉行。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發表「協同孵化 價值零售」的主旨演講,宣布安踏集團邁入「協同價值年」。2018年是安踏歷史上取得最佳成績的一年。安踏集團實行「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戰略,2018年上半年營收過百億,終端門店超過10000家,交出上市 11 年以來最佳成績單。

加強收購整合 FILA「試驗田」為多品牌戰略開路

2018年除了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之外,安踏的收購之路也風生水起。在2018年12月7日,安踏體育於官網發布公告稱,安踏體育與方源資本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財團,通過新成立的公司Mascot Bidco Oy公司,正式收購亞瑪芬體育公司。這筆總價4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1億元)的生意成為中國服裝行業最大的一筆對外併購。而作為最大的股東,安踏在收購亞瑪芬體育後,也將一舉成為世界排名第三大的體育品牌公司。

安踏擁有豐富的收購經驗。 2009年,安踏集團從百麗國際手中,以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與彼時安踏聚焦於三四線城市的大眾運動市場不同,創立於義大利的百年時尚運動品牌FILA,主要開拓中高端消費人群。不過,當時的FILA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在中國的辨識度並不高,因此業界並不看好。

經過九年的努力,2017年,FILA業務在安踏集團總營收佔比已超過20%,且增速高達50%,高於安踏集團整體增速。截至2018年6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新加坡的FILA專場店(包括FILA KIDS及FILA FUSION獨立店)共有1248家,較去年年底增加162家。

愈發重要的營收佔比和強勁的增速,已讓FILA逐漸從安踏「多品牌」布局上的試驗田,成為安踏「多品牌」戰略的最佳範本。近年來,安踏全力開展「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持續布局多品牌矩陣,目前已擁有安踏、安踏兒童、FILA、FILA KIDS、DESCENTE、SPRANDI、KINGKOW、KOLON SPORT及NBA等眾多品牌。而去年12月收購亞瑪芬體育更是進一步擴大了安踏的多品牌版圖,使之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巨頭。

安踏北京銷售部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安踏收購的戶外高端品牌迪桑特也一直保持高端品牌定位,進入中國超過 100 家的高端商場,安踏兒童每年增速保持在50% 左右,在籃球鞋方面,安踏推出的KT3-Rocco 在美國也保持熱銷,抓住原來非安踏的消費群體是安踏一直努力的方向。

「安踏主品牌的增速還需提升,要繼續深入變革;我們要看到FILA 品牌高速增長背後的潛在風險,要保持 FILA 品牌長久的競爭力,安踏集團目前還是在國內市場,國際市場還尚未打開,」 丁世忠表示,未來競爭對手可能來自不同的行業,安踏離「世界的安踏」的願景依然任重道遠。

為佔領「消費者心智」 豪賭收購亞瑪芬

丁世忠在總結會開場時表示,追求卓越的公司不僅僅看數字結果,更要看為消費者創造了哪些價值。安踏的價值觀就是「以消費者為導向」。「安踏要成為消費者想要買的品牌,我們一定要研究『如何佔領消費者的心智』。誰能夠在商品力、品牌力、零售力上創造了消費者價值,誰才會贏。」他說。

事實上, 這也是安踏堅持收購亞瑪芬體育的原因。以安踏為首的財團以高達43%的溢價(每股40歐元)收購亞瑪芬,是因為亞瑪芬本身就擁有大量高溢價的品牌。而這些具有「歐美血統」的品牌在消費者的心目中是高端品牌,消費者心甘情願為此付出高價購買——這就是丁世忠所言的「佔領消費者心智」。

而缺乏「心智」資源就極大的妨礙了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以李寧為例,李寧在國際上一直有投入,曾以自有品牌「李寧」名義贊助瑞典、西班牙和印度的奧運代表團,甚至跑到耐克的大本營美國波特蘭開店。但李寧2018年中期財報顯示,國際業務也只貢獻了1.6%的銷售額。

「之前的開拓乏力,很大部分的原因在於亞瑪芬對中國市場不熟,對中國市場的運營和開拓能力不足導致的。」中國服裝協會產業部的專家表示。

另外,中國的人口紅利和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為始祖鳥這類高溢價的品牌提供了發展空間。「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讓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具備打造和成就強勢品牌的可能,確切地講,是安踏的強大的市場運營能力足以帶動中國的人口紅利,中國的巨大需求讓亞瑪芬旗下品牌有更多可以想像的空間。收購FILA並使其快速盈利的成功經歷可以證明這一點。」上述專家表示。

此外,收購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正如丁世忠所言,安踏理想的收購對象是體育用品、運動鞋服、運動裝備領域優秀的品牌,收購對象在業務、消費群體上對原有品牌需要有所補充,才能實現渠道、生產和供應鏈資源的「共享」,獲取成本和運營優勢。顯然,亞瑪芬體育剛好符合以上要求。

「如果自有的本土品牌很難佔據國內市場高端,通過收購國外高端品牌來進行布局,挖掘本土市場的潛力,也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但也要注意控制成本,戶外用品的線下實體店的運營以及庫存等壓力也很大。」上述專家稱。

相關焦點

  • 成為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還不滿足 安踏想要佔領你的「心智」
    而作為最大的股東,安踏在收購亞瑪芬體育後,也將一舉成為世界排名第三大的體育品牌公司。安踏擁有豐富的收購經驗。 2009年,安踏集團從百麗國際手中,以6億港元的價格,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與彼時安踏聚焦於三四線城市的大眾運動市場不同,創立於義大利的百年時尚運動品牌FILA,主要開拓中高端消費人群。
  • 中國鞋王強勢崛起,市值破千億,緊追阿迪成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
    不過近年來,一家國產運動鞋品牌正在悄然崛起,逐漸發展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鞋品牌,並且正在向「千年老二」阿迪達斯發起衝擊。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國的體育產業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國產體育用品品牌,例如李寧、安踏、鴻星爾克等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2.2萬億元人民幣。
  • 中國「鞋王」崛起,強勢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阿迪慌了!
    「安踏,永不止步」這句廣告語想必你一定聽過,安踏能成為中國「鞋王」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創始人曾經說過:我的夢想是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如今丁世忠真的做到了,在他的帶領下,安踏邁出中國,走向國際。
  • 全球第三大運動品牌誕生!公司市值超過1800億,直追耐克、阿迪
    導語:提起運動品牌,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耐克、阿迪、安踏這些老生常談的品牌,然而來自加拿大的露露檸檬卻悄然崛起,成為了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它市值超過了280億美金,大約兩千億人民幣。悄然成為世界第三大運動品牌,市值約兩千億人民幣來自加拿大的露露檸檬創建於1998年,至今已有22年的歷史,相信許多國人甚至都沒聽說過它的名字,然而這家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了中國第一運動品牌安踏,市值換算成人民幣後大約有著四百億的差距。僅次於耐克與阿迪達斯。
  • 在耐克阿迪達斯身後,誕生出第三大運動品牌!公司市值超過1800億
    在全球運動市場中,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安踏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品牌,也是行業內賣得最好的幾個品牌。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廠家沒有機會,例如安德瑪,便是依靠運動緊身衣快速打響品牌。而男生少有關注的露露檸檬(lululemon),同樣默默的成為了細分領域市場的佼佼者。
  • 安踏為何執意收購始祖鳥?原來始祖鳥蘊藏著這樣的「黑科技」!
    謝謝◆ ◆ ◆ ◆ ◆早在2017年,安踏體育的市值就已突破千億港元,在世界範圍內成為了第三大運動品牌(僅次於耐克與阿迪達斯)。這也是國內企業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的象徵,安踏如今在國際上也有著重要地位。在2018年12月,安踏以約360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戶外第一運動品牌——始祖鳥。
  • 從福建小鎮殺出來的安踏,如何做到世界第三?
    摘要:「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從小鎮裡闖出來的安踏怎麼做成了晉江鞋王? 為保證更好的平臺體驗,推薦下載使用谷歌瀏覽器,或者瀏覽器的極速模式。
  • 中國最大體育品牌 營收超李寧特步 繼耐克阿迪後成世界第三大巨頭
    李寧,特步,361,安踏等是我國比較有名的體育品牌,也深受大家喜愛。還有阿迪達斯和耐克創造了高端體育品牌的成功案例,迪卡儂則是以性價比成了法國著名體育品牌。中國作為人口大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那麼誰是中國最大的體育品牌呢?就一些數據來看,這個頭銜非安踏莫屬了。
  • ...LV在美國增設工廠;安踏市值趕超lululemon,成全球第三大運動...
    04安踏市值趕超lululemon 成全球第三大運動服飾集團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國內最大服飾集團安踏體育近5日股價累計上漲逾5%,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港元錄得2017億港元,超過近年來的黑馬lululemon
  • 獨特理念、明星課程、線下體驗三步走 安踏女子如何實現品牌定位
    >體育大生意記者作為國產第一大運動品牌,安踏在2017年上市十周年之際,市值已突破600億元,躋身全球第四大體育用品品牌。作為安踏品牌代言人的張儷,對一切新鮮事物保持好奇,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這同安踏女子的品牌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由此,張儷也以身為例詮釋了都市女性如何打破偏見和固化認知,成為自己生活的導演;忠於自己的內心,儘自己所能發現生活的無限可能。
  • 10位籤約中國運動品牌的NBA球星,安踏5位,李寧3位,匹克2位!
    近日,美媒《hoopshype》給出了10位NBA現役球星與中國品牌的籤約的情況,主要涉及安踏、李寧、匹克三大中國運動品牌。10、克萊·湯普森(安踏)在2014年克萊·湯普森與安踏第一次籤約後,金州勇士的超級巨星同意在兩年後將合同延長10年,該合同價值8000萬美元,有效期至2026年。
  • 探索中國服飾品牌成長曆程 起底安踏(02020)「前世今生」就夠了
    大眾體育龍頭→多品牌→國際化,展現清晰成長路徑公司於2007年上市,2017年市值一度超過千億港幣,是國內市值最大的品牌服飾上市公司,也是除Nike、Adidas外全球第三大市值體育服飾品牌公司。,同時針對亞洲消費者開展的與包括Jason Wu、b+ab在內的聯名則更準確地迎合了國內消費者喜好,不斷強化FILA 作為運動時尚先鋒的品牌印象。
  • 昔日的美國第一大運動品牌,已淪為業績「拖油瓶」,安踏有意接手
    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雙帶釘鞋,在當時引起巨大的轟動。 隨後,福斯特成立了一家公司Fosters(銳步的前身),專門針對專業的運動員提供合適的運動鞋。19世紀末20世紀初,很多國家的賽跑運動員,都穿著這種「福斯特跑鞋」走進賽場。
  • 李寧安踏的開始崛起,但國產品牌路還長,要慢慢走
    不要以為運動產品就沒什麼科技含量,他們的科技含量並不差,只是國內的品牌有所欠缺而已。耐克有Lunar和阿迪有Boost,雖然這兩個科技在跑鞋領域跟Asics的Gel甚至Mizuno的Wave比起來又顯得不那麼專業。 但對比國內的大多數運動品牌完全夠了。國內品牌除了李寧有自己的雲減震,其他的品牌都沒有成型又或者說沒有自己的科技。國外的品牌他們願意加大對科技的研究和投入。
  • 安踏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護
    作為一個世界公民,安踏集團通過體育運動的專業推廣,鼓勵和推動更多的人熱愛運動,擁抱自然,享受更美好的生活,並主張萬物與我共生,MOVING TO NATURE-與自然同行,關注環境保護。」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丁世忠表示,尤其在這次波及全球的重大疫情面前,給每個地球人都上了深刻的一課。
  • 僅次於耐克、阿迪,又一國產品牌崛起,位列全球運動品牌第三
    提起安踏、361、特步、鴻星爾克等運動鞋品牌,都是國內知名,或許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運動鞋品牌都是出自福建晉江。 因此在業內,這些鞋也被稱為晉江系。晉江生產鞋的歷史源於,20世紀70年代國際品牌耐克在這裡代加工,從而出現了很多代加工廠。
  • 鞋底暗戰,國產運動品牌正在打響的「翻身仗」
    巴斯夫是世界500強企業,世界最大的化工廠之一,在歐洲、亞洲、南北美洲的41個國家擁有超過160家全資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圖片來自愛燃燒) 2019年李寧推出了一款定價2099元人民幣的跑鞋「䨻」,一下子拉高了國產運動品牌的定價天花板,動搖了消費者關於「國產品牌就是便宜」的固有印象。(延展閱讀:國產品牌真能把跑鞋賣到2000+元嗎?
  • 新經濟十年圓桌:十年心智之爭,品牌如何佔領用戶心智
    品牌如何佔領用戶心智?第二個不變的地方,從用戶來看,消費者的基本需求不會變。用戶對多快好省的需求,用戶對品牌的需求,不會變。對品牌來說,能夠搶佔的用戶心智是有限的,這些大戰之後,活下來總是有限的幾個品牌,因為用戶的心智容納不了那麼多東西。這兩點不會變。從變的角度來看。
  • 安踏又開始收購品牌了?這次的對象為什麼是PUMA?
    首先我們來盤點一下安踏曾收購過哪些品牌。首先是FILA,它是世界前十位的運動品牌。而後又收購了登山運動戶外休閒品牌SPRANDI。還收購了香港兒童品牌KINGCOW。而之前安踏斥巨資收購貴族滑雪品牌始祖鳥鬧得沸沸揚揚。
  • 安踏、七度空間、特步等 上榜「中國品牌價值500強」
    近日,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Finance)發布「2020年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排行榜(China5002020),福建共有12個品牌入選,包括安踏、恆安、特步等晉江企業旗下6個品牌入選該榜單,佔福建入選數的一半。  具體來看,安踏體育的安踏品牌在該榜單中排名第7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