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人生方程式,解讀成功人生

2021-01-10 騰訊網

企業追求的目標越高遠,員工需要持有的思維方式越高遠。

——稻盛和夫

人生方程式

我常常想,像我這種畢業於鄉間大學、赤手空拳創業的人,應該如何與畢業於一流大學、在大企業工作過的人們共事,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

同時,我還經常思索如何用人人都能明白的方式將這些樸實的道理表現出來。於是我發明了一個方程式:

人生·事業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人從出生到死亡,其人生及事業的結果取決於「能力」「熱情」和「思維方式」這三要素相乘的結果,即人生和事業的結果取決於這個人擁有的「能力」,對人生和事業的「熱情」,以及以何種「思維方式」對待人生和事業。

我提出領導者首先要有「能力」。領導者必須思考戰略戰術,必須具備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

同時,這裡所說的「能力」並不單指頭腦聰明,擁有健康結實、適應高強度工作的身體也是「能力」的一種。

但是,有的人雖有能力,卻無法讓人感到他的「熱情」。這種傾向在畢業於名牌大學的高才生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他們自覺頭腦聰明,往往不肯認真踏實地付出努力。

相反,有的人儘管頭腦不夠機靈,但起早貪黑,埋頭苦幹,不惜粉身碎骨,對工作充滿了「熱情」。

「能力」與「熱情」的分值範圍為0~100分,而且它們之間不是相加而是相乘的關係,其結果對人生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按照這個思路,即使能力並不出眾,但只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有可能超越能力優秀的人,獲得優異的成果。

在這裡,還需要考慮「思維方式」這一要素。思維方式的分值範圍為-100~+100。

因為是乘法,所以一旦思維方式為負,哪怕只是極小的負值,其人生和工作的結果便立刻變為負數。

這麼一來,「能力」和「熱情」的數值越大,結果的負值反而變得越大。

換句話說,這一方程式充分體現了「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有的人雖然有充分的「能力」和「熱情」,卻總是憤世嫉俗,認為這個世界充滿了不公與矛盾,既然活在這樣的社會裡,乾脆玩世不恭,甚至採取恐怖行動,報復社會。

這種人即使原本有崇高的理想,卻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自以為是,為了實現所謂的理想,不惜選擇自私自利的手段,其人生的結果必然會變成負數。

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不管我們打算如何度過人生,成為怎樣的領導者,首先都必須擁有與之相吻合的「思維方式」。

擁有怎樣的「思維方式」、人生觀和哲學,是一個人的自由。然而,由此而產生的人生結果,也必須由個人承擔。

然而,我們在學校裡卻幾乎沒有接受過關於人生觀的教育,因此人們往往不會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觀,而是稀裡糊塗地、漫無目的地活著,對人生逆來順受。

我深深地感到,人從年輕時開始就有必要探求人生中應具備的思維方式與哲學。

在27歲創立公司之後,我就把作為人應該做的事情逐條歸納總結,編集成「京瓷哲學」。其中記錄了幾十條我在工作實踐中體悟的「人生應有的思維方式」。

用一句話概括這一思維方式,就是方才所說的「作為人何謂正確」。即把做人應當遵守的普遍真理作為人生的原理原則。

同時,我還把這些原理原則作為京瓷的「哲學」,向員工反覆講述,努力共有。

每當我講述這些原理原則,部分人馬上表示牴觸:「擁有怎樣的思維方式是我的自由。為什麼進了京瓷,就必須遵從京瓷的思維方式?這是對個人思想的鉗制!」

這使我非常苦惱。「持有何種思維方式的確是個人自由,但如果對大家的思維方式放任自流,就絕不可能將工作做好」。

然而,想要讓員工認同、接納這些思維方式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們可以用「登山」來比喻「應該擁有怎樣的思維方式」。

如果要爬附近的低矮山丘,只需以郊遊的心態,身穿常服,腳穿運動鞋就能實現。

可若想徵服阿爾卑斯之類的雪山,就必須配備相應的裝備,更不要說攀登珠穆朗瑪峰了,那更必須身懷攀巖技術,配備各種各樣的裝備,接受嚴格的訓練。

正如攀登的山峰不同,需要的準備工作和裝備也不相同,一個人追求的人生、經營目標不同,他所持有的「思維方式」的境界也截然不同。

換句話說,企業追求的目標越高遠,員工需要持有的思維方式越高遠。

先確定追求的「目標」,然後才能確定達到目標所需要的「思維方式」。

京瓷一直以來都在制定高目標,因而在公司步入正軌之後,我也一絲不苟地貫徹清教徒般的「思維方式」。

為此我還遭受過媒體記者的中傷,說「京瓷瘋了」。

同時,也有的經營者說:

「快樂工作、輕鬆經營是我們公司的風格。稻盛先生的經營風格太清苦、太苛刻,還是我們這種輕鬆愉快的公司能讓員工感到心情舒暢。」

對這種批評我根本不去辯駁,因為我所追求的企業和那些追求活得輕鬆愉快、同時在經營中也奉行輕鬆愉快風格的人截然不同。

我追求的目標是開拓一個從未有人涉足的、全新的精密陶瓷世界,讓京瓷成為世界第一的陶瓷公司。

要想成就這樣的企業,光靠嘻嘻哈哈、輕描淡寫的思維方式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難免選擇飽嘗艱難困苦的道路。

提升心性,拓展經營,與森田直行關門弟子薛錦展老師一起學習落地正宗的阿米巴經營!

薛錦展老師講述阿米巴的核心,讓員工像老闆一樣開展工作

部分落地案例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稻盛和夫深切體會到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 稻盛和夫:所謂人生智慧,也只不過是對於靈魂的升華
    ——稻盛和夫一、鍥而不捨,將平凡變成非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大部分人的出生都是平凡的,平凡似乎從出生就烙印在我們的生命中,但我們又渴望有一個非凡的人生,今天我們要說的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位將平凡的出身變成了非凡的人生。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煉
    在稻盛和夫看來,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和苦難。人生的閃光點,無一不是在困境中錘鍊而成。 越是困難的時候,特別是人生、事業陷於低谷時,越要堅守內心的光明,在事上磨鍊心性,覺悟人生。 「事上煉」這一理念,正如稻盛和夫所推崇的王陽明先生所倡導的: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
  • 88歲稻盛和夫成功的秘密:人生是一場心靈的修煉
    他就是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色彩。迄今為止,他已經出版了二十本著作,其中《活法》《幹法》更是被許多名人所推薦,影響了無數人的經營思想和生活態度。他在87歲出版的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更是把他的人生經驗和智慧,以及他的人生哲學全部傾囊相授。
  • 稻盛和夫用宇宙觀破解人生密碼,這才是父母應教給孩子的至上智慧
    稻盛和夫坦言自己是才能平平的普通人,然而他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經營之聖的呢?稻盛和夫說,回顧迄今為止八十多載的人生,追憶超過半個世紀的經營者生涯,我現在想要告訴大家、想要留在這個世上的,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情,這就是「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不言而喻,是利他之心成就了稻盛和夫。
  • 《成功的真諦》:成功人生的4條哲學,2條方程式
    後臺回復【成功的真諦】獲取高清思維導圖。今天分享的書籍是《成功的真諦》。《成功的真諦》每一部分都堪稱稻盛流派成功哲學的教科書。在書中,稻盛和夫從經營哲學的高度全面梳理了自己對生活、工作的理念。這本書解讀了稻盛和夫對於成功的看法,以及他認為要想獲得企業和個人成功所要具備的思想和行動準則。他強調敬天愛人和利他之心是成功的精神根源。01、成功背後的哲學人的命運與生俱來的,構成人生的首要因素就是命運,人生沿著命運縱軸向前發展。相對於命運形成的橫軸,就是「因果報應法則」。「因果報應法則是善因產生善果,惡因產生惡果。善因和惡因的「因」指的是自己活在世上的所思所行。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價值的不是能力,而是這2字,很多人不知道
    稻盛和夫,一個傳奇的企業家,少時經歷坎坷,憑藉著堅定的信念,白手起家創業,憑一雙手打造出了兩個世界500強的企業。他的一生都是在磨難中成長的,也就是因為這些寶貴的經歷,成就了稻盛和夫如今的巨大成功,也造就了他頑強堅毅的心。他在曾經說過:「決定你人生高度、價值的並非能力,一定是志氣昂揚的信念!」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是稻盛先生的晚年力作,他把自己畢生成功的要訣歸功於心性的提高,下面一起來看看心性對我們人生能起到什麼關鍵作用?01| 提高心性的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精進 《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書中提到關於:如何提高心性?
  • 正確思考的力量:稻盛哲學的核心表達方程式
    正確思考的力量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岫雲思考就是哲學「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經典講演系列」是稻盛先生多年來不斷思考的結晶。我想將自己在編譯這系列書籍過程中的感想告訴讀者。「心之官則思」,每個人每天都在思考。但思考有自覺和不自覺之分,有深刻和膚淺之分,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思考是種子,行動是花朵,成敗是果實。從這個意義上講,思考是一切的起源。
  •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義在於磨鍊靈魂
    作者:稻盛和夫 來源:身邊的經濟學(ID:jjchangshi) 01 即使抱有強烈的願望,如果這種願望是出於私利私慾,那麼也許能夠帶來一時的成功,但這種成功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 基於反社會的動機產生的願望,越強烈越會與社會發生碰撞與摩擦,結果只會帶來更大的失敗。 要想把成功長期持續下去,描繪的願望和煥發的熱情必須是純潔的。
  • 稻盛和夫:我的哲學,只有中國人會懂
    然而稻盛和夫只是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醫生:是癌症嗎?得到醫生肯定答覆後,他仍然按照原定的計劃,給中小企業家做演講,完後喝酒聚餐,很晚才回到家。之後,他便把手中的股票留給了所有員工,出家當起了和尚。如今,已過20多年,88歲的稻盛和夫依然健在。他雖然不像其他人那般,要為了生計努力活著,但卻得在病魔的鬥爭中竭盡全力。
  • 如何走上人生的王道?稻盛和夫:每天都要進步一點,哪怕只一釐米
    我自己也知道這樣的狀態很不好,太緊張了,既不健康,也不利於生活和工作的質量。可是,時不我待啊,我老覺得時間是不夠用的。現在痛苦,是因為過去浪費時間太多了,一個想追回時間,一個是發覺時間太寶貴,所以爭分奪秒。最近幾年有兩個人對我影響比較大,一個是任正非,一個是稻盛和夫,他們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可以說是帶給我榜樣的力量。
  • 稻盛和夫:我已88歲,將40餘年的經驗總結2點,望更多人走向成功
    這個人就是稻盛和夫。很多人可能會認為,稻盛和夫能取得如此大的人生成就,應該有著優厚的先天條件,極高的天賦;或者運氣非常好,總有貴人相助;或者是含著金湯匙出身的。但其實,都不是,稻盛和夫所有的成就都是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白手起家創辦的。現如今,他已經88歲,依舊心存善念,將過去40餘年的經驗總結幾點,只希望更多人走向成功。
  • 稻盛和夫: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2種「有毒思維」,不可深交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創立2家世界500強,78歲重新出山,用一年的時間拯救破產的日航。回憶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一直在說:自己並不是生來幸運,相反經歷了很多曲折:小升初兩次沒考上;患肺結核差點去世,高考失利,畢業後工作也不順利。
  • 稻盛和夫:我創業60年未嘗失敗,關鍵在這2個認知,早明白早成功
    稻盛和夫的一生苦難和輝煌參半,但自從創業後,他再也沒有經歷過失敗,哪怕是接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航空領域,最終也靠著自己的經營哲學,將日航重新帶回世界500強。在65歲退休出家後,稻盛和夫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年輕人:想要獲得成功,一定要有這2個認知,我就是靠著它們,在創業的60多年裡未嘗失敗。
  • 當你沒錢沒人脈,牢記稻盛和夫「變形蟲」思維,海爾:學到了
    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鹿兒島一個偏僻的小鎮上面,因此稻盛和夫的父母從小就教育稻盛和夫:「年輕時的苦難,即便花錢也要去買」。這句話對於當時的稻盛和夫來說可能難以理解。可是當時稻盛和夫在經歷中考失利以後,第二次才考上高中,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個三流大學,在畢業以後進了一家快要破產的公司,所以稻盛和夫說:「如果當初我能考進名校,進入一家大企業工作的話,那麼我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或許就是因為這樣的思想才使稻盛和夫經歷各種失敗,但最終讓稻盛和夫振作起來的是因為「變形蟲」思維。
  • 稻盛和夫:成功的終極秘訣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稻盛先生自己也以身作則,全心投入到日航的重建中,也正是他這樣無私地奉獻,讓每個員工從內心深處煥發出重建日航的決心與信心。因為稻盛先生的經營和管理,日航的員工們在意識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也成功地讓日航公司起死回生,用了14個月,就達成了任何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日航重新盈利並穩步發展。就算是稻盛先生離開日航,日航也能繼續健康地發展了。
  • 稻盛和夫的人生成功方程式:能力*熱情*思維方式,如何正確解讀?
    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人生=能力*熱情*思維方式熟悉稻盛和夫的朋友,應該都接觸過稻盛和夫的這個方程式,或者說,至少明白稻盛和夫到底在講什麼。小務虛在2年前事業迷茫的時候,曾經如饑似渴的閱讀稻盛和夫的所有書籍,我深度堅信他的這些人生哲學,他的這個方程式裡面,熱情我們可以參考一下23-24章節的去甲腎上腺素,看看去甲腎上腺素是如何可以提升人的覺醒度,從而提升我們的熱情。
  • 稻盛和夫:讀懂三句話,心智越成熟,生活越幸福,活得也高級
    文 | LF·藍澈夫人圖 | 網絡01序今天,給諸位讀者推薦一本讀物《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不論你是年輕人還是成年人,都可以從中獲取人生的真諦、生活的意義、成功的依據、人生活法、人生幹法……等等極具價值性的哲學思想。
  • 稻盛和夫:人為啥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65歲的稻盛和夫曾在例行體檢出自己得了胃癌,也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哦,是癌症嗎?」稻盛和夫他並沒有把這個病當回事,還是照常的工作,還是到處演講,跟學生交流,一直到深夜。65歲那年,稻盛和夫先生打定主意,在京都圓福寺出家,頭戴鬥笠,四處化緣。有人問他出家的原因,他說也只是為了再次學習人生意義,為死亡做好準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