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讀懂三句話,心智越成熟,生活越幸福,活得也高級

2021-01-08 LF藍澈夫人

文 | LF·藍澈夫人

圖 | 網絡

01序

今天,給諸位讀者推薦一本讀物《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不論你是年輕人還是成年人,都可以從中獲取人生的真諦、生活的意義、成功的依據、人生活法、人生幹法……等等極具價值性的哲學思想。

此書暫定價格36元,共計242頁,印刷很有質感,文本內容分別是「人生篇」和「職業篇」;其中容納了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上百種忠告。無論,你是要獲得超越自我的人生觀,還是創業思維,都可以從中獲取答案。

距淘得《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書,已過去1月時間,我反反覆覆研讀5遍有餘。稻盛和夫的哲學思想,令我對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明確的定義,今天,我則通過書中的故事和稻盛和夫的忠告闡釋「人最高級的活法」。

02無論悲觀,對一切說謝謝

稻盛出生日本偏僻山村,哪兒住著稻盛的幾位親戚,他們是佛教信徒,在稻盛幼年時,父親曾帶他去親戚家。按照以往的傳統,他們提著燈籠在山間步履前行,最後,他們抵達一所破舊房子門前。

進門後,裡面一位和尚打扮的人,正在念佛誦經,在和尚身後,站著五個雙手合十的孩子,他們都是小學生。和尚對稻盛父親說:「這孩子沒問題,以後不用再來了」。

和尚說罷又對年幼的稻盛說道:「孩子,只要你還活著就要念誦,南曼、南曼,謝謝,每天向佛陀表示感謝,絕對不能忘記呀。」(南曼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稻盛家鄉當地方言是南曼)

緊接著和尚又對稻盛父親說:「如果這個孩子能照我的吩咐去做,他的人生會很順暢」和尚說罷用眼神意會他們可以離開了。稻盛從此早晚兩次「南曼、南曼,謝謝」,直到後來他皈依佛門依然堅持著。

這是《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書中所講述的關於稻盛幼年時的故事。其實,稻盛從那以後,不僅僅只是形式上對一切說謝謝,他對周圍的人和事都以謝謝的話語,溫暖著每一個人。

熟讀稻盛的讀者,應當明白稻盛有一大奉獻精神「利他」,正因這種「利他」精神和虔誠的「感謝心」,才成就了稻盛,才有了京都陶瓷和第二電電這兩家世界500強之列的公司。

我曾聽聞很多人抱怨,沒有好的家庭背景、沒有好的生活、沒有一份好工作、沒有一所蝸居、沒有一輛小車……總而言之,他們事事總愛埋怨,殊不知「人不應該抱怨什麼,至少你還活著,活著就是最大的滿足,活著就要懂得感謝,唯有感謝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

正如稻盛和夫所言:「活著,就要感謝,對一切都要說謝謝,有了這樣一顆能感受幸福的心,才能活得更加滋潤,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這是做人做事應該有的基本心態。」

我們對今朝和過去的叩謝,是為了振作明日,也是為了活得更幸福、更瀟灑、更高級。當我們在公交車上讓座老人,老人彎腰說道:「謝謝」,這時周圍的人和你都會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溫暖,而這種溫暖是小小善意和本能的道謝所營造出的。

稻盛如此成功的人,都在堅持對人生中的一切人和物說「謝謝」,我們平凡者有什麼理由不以這種豁然開朗的態度生活呢?

從現在開始,對挫折說謝謝,因為它使我們越發成熟、對父母說謝謝,因為他們賦予我們生命、對愛人說謝謝,因為他給予了我們陪伴、對朋友說謝謝、因為他給予了我們支持、對人生說謝謝、因為它磨練了我們靈魂、滋養了我們心靈。

03脫離欲望深淵,覽盡山河美景

當我們凝視深淵之時,深淵同樣也在窺視著我們,看得久了,眼也就花了,身體也就搖搖欲墜了,從而墜入深淵。勉墮深淵,唯有自給自足,而不是一味追求更多,追求的多,反而會失去更多。

很多人總是認為,自己所擁有的不夠美、不夠多,對一些不曾得到的東西,迷戀至極,那麼,你是否有問過自己:「追求的東西是否必需?你所得一定大於失去嗎?」――其實,你目前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你只是認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

稻盛和夫曾言:「人們可以滿足現實,但是欲望之心,卻永遠不會讓人在現實之下駐足。貪慾讓人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過度沉迷於貪慾的同時,不知道吞噬了多少人的幸福。」

我個人認為,人生的不幸並非貧窮,也非疾病纏身,而是你在短短幾十年中,都生活在無窮無盡的欲望中,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這樣的人並不能活得高級,更不能覽盡人生沿途上的山河美景。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海邊一個勤勞的漁夫打魚時,捕到一隻神奇的金魚,在金魚的懇求下,漁夫把它放了,金魚以滿足漁夫一個願望來報答他的恩情。

漁夫把事情告訴他的妻子後,老太婆首先想要一個木盆,金魚果然兌現了承諾。

但老太婆總是不滿足,向小金魚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要求,老太婆無休止的追求變成了貪婪,從最初的清苦,繼而擁有輝煌和繁華,最終又回到從前。

人追求好的生活並無不可,我們不必裝作一副清高的模樣,不過,追求好的生活要適可而止,索要過多就是貪婪,貪婪過度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人生雖短暫,但其中的誘惑是一波接著一波向我們襲來,如果,你不懂得把持住自己的心境,放縱慾望肆掠,那麼最終是引火燒身、自掘墳墓。

也許,此時的你因欲望龐大,獲得了你所期望的生活,但請你相信,如果你不修剪欲望,你目前的生活必定會被你的貪婪所親手摧毀,最終一無所得,甚至更悽慘。

人生不僅僅是富有才算幸福,活得高級的人定能另闢一種,不依靠身外物就能瀟灑、快樂、幸福生活的方法。――追逐大多數人認同的幸福的同時,請記得欣賞一番道路上的風景。

04奔跑的同時,請等一等靈魂

當你竭盡全力為家人、自己、夢想東奔西走、忙碌不停的時候,請記得停下腳步回頭看一看,自己做了些什麼,這也是為了緩解身體的疲倦。

當你在事業和生活上,遭遇了一個難題時,你沒有好的方法解決時,不妨緩和一下心態,就像等待混濁的水得到沉澱一般,只有如此,你才能看見其中的問題,正所謂:「水清魚自現」。

當你不顧一切,大步邁向前方時,會遭遇太多的無奈、挫折,每當遭遇不如意的事時,你總愛喋喋不休的埋怨。殊不知你跑得太快,靈魂還在後頭,殊不知你心不夠安靜,心態自然不夠開懷。

稻盛和夫曾言:「在忙碌的生活中,抽一點時間,讓自己搖擺的心安靜下來,目光時常能關照內心的人,才能找到內心的平靜,讓思考更深入。」

如果你的身體為求生計,已經變得疲憊不堪,不妨抽出一點時間品一杯香茗、一冊好書,既能緩解疲勞,又能愉悅自己,還能收穫一系列對你有益的新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在看一看《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書中的小故事:

有一個探險家到南美的叢林中,想要尋找古印加帝國文明的遺蹟,於是他僱傭了當地的人作為嚮導。因為適應了叢林的生活所以當地人的腳力過人,儘管他們背負著笨重的行李,仍健步如飛。

在整個隊伍的行進過程中,總是探險家先喊著需要休息,讓所有的當地人停下來等候他。到了第四天探險家一早起來,立即催促著打點行李,準備上路,探險家雖然體力跟不上,但希望能夠早一點到達目的地,能夠好好的來研究古印加帝國文明的奧妙。

不料當地人拒絕行動,探險家對他們的行為憤怒不已,難以接受他們的做法,經過詳細的溝通,探險家終於了解,當地人自古以來便流傳著一項神秘的習俗,在趕路時,他們會竭盡所能的拼命向前衝,但每走上三天必須要休息一天

探險家感到十分好奇,忍不住的問道為什麼在你們的部族中,會留下這樣的休息方式,嚮導很莊嚴地回答探險家的問題,探險家聽了嚮導的解釋,心中有所悟,沉思了許久,終於展顏微笑:「我想這是我這次旅行中最大的收穫。」

嚮導的回答是:「為了讓我們的靈魂,能夠追得上,我們趕了三天路的疲憊身體」

誠然,這個小故事暗藏巨大的人生哲理,我個人認為,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應當擠出一部分時間來復原身體,人不是機械,好的體魄才是奮鬥的資本。

人生是一個飄逸而又充滿太多不確定性因素的過程,我們所追求的東西、所去過的每一個地方、所遇見的每一個人,或將成為夏蟬、驛站、過客。人生一世不可負載過多,輕裝簡行你才能跑得更遠。

人生不是快節奏的過,而是循環漸進,一路狂奔,靈魂跟不上你的步伐,因此,奔跑的同時,也請等一等你的靈魂。等待的同時,是為了發現自己的不足、積蓄力量、緩解疲憊。

05結語

讀到這裡,我相信諸位讀者對「活得高級」早已有了明確的答案。稻盛和夫的三句忠告讀透後證明你心智成熟,學會實踐後生活才能幸福。此書中的稻盛和夫的忠告,值得我們逐字逐句拜讀、深思,方能轉化為對我們人生、生活、事業有輔助的力量。

白巖松曾言:「為什麼建議大家讀書?因為你要相信,前方有更好的自己在等你,我還從沒有見過,有任何比讀書更有效,最低的投資方式。」

我個人非常贊同「讀書是最有效的投資」這一觀點,別人在玩遊戲、刷小視頻時,如果你拿來讀好書,長久以往你定然會發現自己和曾經不同了,不同的就在於你的格局變大了、心態變好了、知識量比別人更多了……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書對男人而言一盒香菸價格,對女人而言一支口紅價格都不及,僅僅36元,換來上百種對自己人生和生活有幫助的哲學思想,何樂何不為呢?

你買的並非一本書,而是書中字裡行間隱藏著的精神和啟示,並非閒來無事找樂趣,讀一冊好書猶如和一群高尚的朋友談話。――知識是需要付費的,《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你值得擁有。

――EDN――

我的文字改變不了你的人生

但我希望你早、中、晚都安

歡迎關注LF·藍澈夫人每日好書品鑑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2種「有毒思維」,不可深交
    稻盛和夫的成長史值得我們學習,他在自己88歲高齡之際,將自己一生的智慧寫寫進《心》一書中。稻盛和夫在書中提到: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這2種「有毒思維」。有毒思維一:喜歡怨天尤人稻盛和夫說:喜歡怨天尤人的人,經常會滿腹牢騷,喜歡抱怨生活。松下電器的松下幸之助,小時候因為父親破產,所以不得不輟學當學徒,嘗盡社會中的冷暖。
  • 稻盛和夫:所謂人生智慧,也只不過是對於靈魂的升華
    努力勤奮地工作、心懷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誠懇地反省並約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續磨鍊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義。除此之外我以為沒有別的活法。——稻盛和夫一、鍥而不捨,將平凡變成非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大部分人的出生都是平凡的,平凡似乎從出生就烙印在我們的生命中,但我們又渴望有一個非凡的人生,今天我們要說的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位將平凡的出身變成了非凡的人生。
  • 稻盛和夫的忠告:不是所有人都能苦盡甘來,這3種人只會越混越差
    稻盛和夫認為世界上有三種人很難苦盡甘來,只會越混越差。1、習慣負面思維的人稻盛和夫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可以不一樣,但不可以有「負面思維」。如果因為不喜歡老闆就天天消極怠工,不僅是在耽誤自己的寶貴時間,也不能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最終只會被行業淘汰,成為失敗者。
  • 稻盛和夫:越窮的家庭,買東西越多?原因就在於這3點窮人思維!
    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曾再公開場合提到過貧富家庭的區別。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買東西反而越來越多,而反觀那些富有的家庭卻並沒有很大的購買慾望,他說「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買東西越多?原因就在於這3點窮人思維!」其實稻盛和夫的意思並不只是局限與購買東西上,而是引申出窮富的思維的區別所在,所謂的窮人思維就是無法正確地看待金錢。富人不會浪費時間在消費上大傢伙好像對富人都有一些都有些誤解,都覺得富人那麼有錢,那肯定會買買買啊。其實並不是,富人根本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買東西這種事情上。
  • 稻盛和夫: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越愛購物?窮人長嘆:怎麼不早說?
    其實稻盛和夫說出了一種典型的富人思維,當然他自己也是經歷了由窮到富的過程,因此他最有資格說出窮富家庭的區別,為此,稻盛和夫說出了三條解釋。富人越玩越富,因為他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創造財富上,窮人越累越窮,因為窮人把時間都浪費在了購物上,而且很多時間都是在看商品,而非買東西,窮人看到一些9.9包郵會有想帶回家的衝動,這便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以上三點便是稻盛和夫對「越窮的家庭,越愛購物」的解釋,稻盛和夫解釋得很透徹,以便大家借鑑。
  • 稻盛和夫:我的哲學,只有中國人會懂
    稻盛和夫說:這個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構成宇宙本身的必然存在。不僅僅是人類,就連路邊的野草,其生命對於整個宇宙都是必然的。既然人和草一樣,那麼生命意義就是竭盡全力地活著。65歲那年稻盛和夫決定出家時,卻被檢查出癌症。
  • 稻盛和夫告訴我們:這樣做才不糾結、痛苦
    這句話震撼了許多人,也讓我們反省,雖然我們一直在追求幸福,然而幸福卻是如此遙不可及。 松子不斷追求幸福,然而幸福卻一次次與她失之交臂,她至死也沒有找到幸福。幸福為什麼如此難以得到呢?幸福並不僅僅是結果如意,而是要思想、行動和結果都是我們想要,也被大多數人接受,我們才沒有心理負擔,才覺得幸福。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煉
    在稻盛和夫看來,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和苦難。人生的閃光點,無一不是在困境中錘鍊而成。 越是困難的時候,特別是人生、事業陷於低谷時,越要堅守內心的光明,在事上磨鍊心性,覺悟人生。 「事上煉」這一理念,正如稻盛和夫所推崇的王陽明先生所倡導的: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
  • 稻盛和夫:人為啥活著?人活著的意義是啥?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生活並不僅僅需要煙火味,也是需要藍天白雲。世上並沒有不食人間煙火的人,而是在於是否活得太煙火氣。65歲的稻盛和夫曾在例行體檢出自己得了胃癌,也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哦,是癌症嗎?」稻盛和夫他並沒有把這個病當回事,還是照常的工作,還是到處演講,跟學生交流,一直到深夜。
  • 當你沒錢沒人脈,牢記稻盛和夫「變形蟲」思維,海爾:學到了
    季羨林先生曾評價稻盛和夫:「根據我幾十年來的觀察,稻盛和夫先生既是一位企業家又是一位哲學家,這樣的人簡直鳳毛麟角。」馬雲當年也曾三次拜訪稻盛和夫,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我們比不上他。」稻盛和夫作為唯一一個手握兩家兩家世界500強的人,被人譽為「經營之聖」,而且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唯一還健在的。在稻盛和夫78歲高齡的時候,稻盛和夫受當時的日本首相的邀請,拯救快要破產的日航,僅僅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讓日航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大家不要因此以為稻盛和夫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如果這樣想的話,那麼你就錯了。
  • 稻盛和夫:人生方程式,解讀成功人生
    企業追求的目標越高遠,員工需要持有的思維方式越高遠。——稻盛和夫人生方程式我常常想,像我這種畢業於鄉間大學、赤手空拳創業的人,應該如何與畢業於一流大學、在大企業工作過的人們共事,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人生。同時,我還經常思索如何用人人都能明白的方式將這些樸實的道理表現出來。
  • 心智越成熟的人,越少在朋友圈「曬生活」
    是否總是在意點讚數和好友的評論,在意自己的品味是否能得到他人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發朋友圈似乎變得不再簡單。於是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心智越成熟的人是否越少「曬生活」?而認同更多的一種觀點則認為:不是心智成熟的人很少曬生活,而是他們很少通過曬生活來獲取存在感。對於他們來說,朋友圈只是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他們不會在發不發朋友圈這個問題上糾結太多,不會通過發朋友圈來求安慰求認同,因為他們已經有足夠充實和強大的大腦來支撐自己。當工作繁重、壓力山大的時候,成熟的心智能幫你理清頭緒。
  • 稻盛和夫:無能的人一般有這4種表現,快看看你有嗎
    那人永遠便不會滿足了,欲望的增長速度永遠比你滿足的速度快,在收入3000的時候想要買3000千的手機,在收入1萬的時候,可能會想要買3萬的手機了,沉浸在欲望之中,會吞噬我們的幸福。真正優秀的人,懂得主動掌握欲望,他們會把欲望的重心放在自我提升上,並且拆分成許多小模塊,一個個滿足,這樣不僅能夠持續努力,越變越強,每次滿足一個小模塊,自己還能很幸福,這樣的辦法我們也可以參考照做。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是稻盛先生的晚年力作,他把自己畢生成功的要訣歸功於心性的提高,下面一起來看看心性對我們人生能起到什麼關鍵作用?01| 提高心性的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精進 《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書中提到關於:如何提高心性?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稻盛和夫深切體會到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 稻盛和夫:人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這輩子也只經歷過一次
    時,稻盛和夫沒有久久而談,而是淡淡地說了句:我這輩子也就體會過一次,而那種感覺並不是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形容的,而是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稻盛和夫一生都在別人的仰慕中,就連馬雲也曾3次親自拜訪,為的就是學習稻盛和夫的經營之道,華為老總任正非多次談及稻盛和夫曾感嘆自愧不如。可就在97年時,年僅65歲的稻盛和夫被診斷出患有胃癌。
  •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讀」
    【看世界】 【聊無聊】 【讀萬卷【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讀·七】主編:陌路徒客 | ID: landmarkworld分享人:方塘 | 視頻製作:方塘稻盛和夫相信很多人也都不陌生,27歲開始創業,赤手空拳四十年間創建了京瓷和
  • 稻盛和夫:成大事的人有3個特徵,看似不起眼,關鍵時卻有大作用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說:我們都不如稻盛先生,只有追隨的份。稻盛和夫之所以這麼受人敬佩,不僅是因為他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行為,令眾多企業家,學者嘆服。從平民子弟到經營之聖,88歲的稻盛和夫將自己一生的所學所思都寫在了自己的書裡,想讓社會上的年輕人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彎路,獲得人生的幸福。
  • 88歲稻盛和夫成功的秘密:人生是一場心靈的修煉
    他就是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充滿了傳奇色彩。迄今為止,他已經出版了二十本著作,其中《活法》《幹法》更是被許多名人所推薦,影響了無數人的經營思想和生活態度。他在87歲出版的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更是把他的人生經驗和智慧,以及他的人生哲學全部傾囊相授。
  • 稻盛和夫用宇宙觀破解人生密碼,這才是父母應教給孩子的至上智慧
    01、稻盛和夫構建利他的宇宙觀,破解了人生走向成功和幸福的密碼稻盛和夫被世人尊為「日本經營之聖」,他先後創立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並在78歲高齡時臨危受命,重建破產的日本航空公司,僅用一年時間就讓日航的業績飆到世界第一,且十年來持續保持世界第一的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