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研究人員打造出一款能跳到1.6米高的「蟑螂機器人」

2020-12-05 網易手機

(原標題:[視頻]研究人員打造出一款能跳到1.6米高的「蟑螂機器人」)

儘管蟑螂是一種非常討人嫌的生物,但它也擁有一些值得學習的技能,尤其是可以爬過非常狹小的縫隙、加速度很大、甚至像壁虎那樣貼在物體表面。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它們」其實也可以跳得非常高(雖然自然界中並非如此),因為研究人員們已經打造出了一種會蹦躂的小型「蟑螂機器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最新作品,名叫JumoRoACH。顧名思義,它是一直很會彈跳的機械蟑螂。

JumpRoACH能在空中蹦起1.6米(5.24英寸)高。

在JumpRoACH之前,該校還曾帶來過高速的VelociRoACH、可以倒掛的DASH、以及能夠縮小身體但保持高速運動的CRAM機器人。

本月早些時候,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們演示了這款受蟑螂啟發而製作出來、能夠「爬樓梯」的機器人,目的是找到克服道路障礙的捷徑。

如果不慎「四腳朝天」,JumpRoACH可以通過「振翅」讓自己翻轉過來。

與他們攜手的,還是來自首爾國立大學的團隊,其開發出了一個彈簧系統,以使其能夠蹦跳到不同的高度。這種機構的形狀像是一顆鑽石,能夠向膝蓋關節一樣彎曲。

在 鑽石 的上方,則是一個由齒輪和直流電機帶動的滑輪系統(八段拉伸)。根據障礙情境的不同,它能夠按需調節彈跳能量的大小。

JumpRoACH  Jumping-Crawling Robot (ICRA 2016)

這套彈跳系統本身能夠蹦躂到3米高(9.8英尺),但研究人員將之固定到了JumpRoACH(60克重/2.1盎司)的腹部,所以最終前跳高度變成了1.6米(2.5英尺)。

與喵星人不同的是,JumpRoACH只能直接砸落到地面。考慮到有時會側身或仰望著天空,它還可以通過拍打翅膀的方式將自己翻過身來。

團隊已經在本月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IEEE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大會上進行了展示,相關論文請點此查看。

[編譯自:Gizmag , 來源:IEEE Spectrum]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這是一款能輕鬆翻轉的帶尾巴蟑螂機器人
    在不久以前,有科學家發現蟑螂在高速運動時,每次只有三條腿著地,一邊兩條,另一邊一條,如此循環反覆。根據這個原理,仿生學家製造出機械蟑螂,它不僅每秒能夠前進三米,而且平衡性非常好,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科研人員發現,把尾巴和貝殼結合在一起,就能創造出一個非常有彈性的小腿機器人。蟑螂機器人可以輕鬆地從樓梯上跳下來,隨後降落在地板上。它能夠在眨眼的時間(大約是0.25秒)自主地恢復和控制,然後重新再一次跳躍。
  • CAA | 科普:一款能輕鬆翻轉的帶尾巴蟑螂機器人
    根據這個原理,仿生學家製造出機械蟑螂,它不僅每秒能夠前進三米,而且平衡性非常好,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由羅恩·福瑞斯(Ron Fearing)引領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模擬系統實驗室,擁有研究各種不同類型的蟑螂機器人的豐富經驗。 然而,他們最新的roachbot與原始昆蟲存在顯著的脫離:因為roachbot帶有一個尾巴,而實際的蟑螂是沒有的,尾巴的增設意味著它可以輕鬆地翻轉。
  • [視頻]科研人員打造「地雷清除者」海龜機器人
    對此,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研人員想到了一個辦法--海龜機器人。這種小小的爬行機器人可以在沙地上爬行並找到地雷。它們可以被成批部署到昔日的戰區,然後慢慢地以地毯式的搜查方式開始排查可能埋在下面的地雷。既然被叫做海龜機器人那麼自然是一款以海龜為靈感打造的機器人,它具備了自主爬行能力,即可以適應不同的沙地環境,這大大加大了它們的實用性。
  • 哈佛開發目前最小最快爬蟲機器人:能跑能跳,只有蟑螂小腿高
    大數據文摘出品來源:IEEE編譯:馬莉、笪潔瓊還沒蟑螂高的機器人能幹啥呢?上次探訪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是在2018年,儘管當時就有「微型機器人」的新聞,回到現在,就「昆蟲級」機器人看的話,5釐米長3克重的HAMR還是比較大的。這周在國際機器人自動化大會(ICRA)上,我們看到了HAMR最新版本——HAMR-Jr。它明顯更小巧,重量只有蟑螂的十分之一,和蟑螂的小腿一樣高。
  • 哈佛受蟑螂啟發的機器人突破又一極限 縮小至硬幣大小僅...
    在名為「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項目的最新進展中,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成功地將這個靈感來自蟑螂的機器人縮小到硬幣大小。這個小機器人雖然還不能爬上水柱,但它可以奔跑、跳躍、攜帶重物和快速轉彎。這個被稱為HAMR-JR的微型機器人是由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和哈佛威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攜手開發的,它只有受蟑螂啟發的哈佛移動微型機器人HAMR的一半大小。HAMR-JR只有一便士大小,幾乎可以完成它的大型前身的所有壯舉,促使它成為迄今為止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之一。
  • 波士頓動力的「狗」,哈佛大學的「蟑螂」,機器人和動物的愛恨情仇
    它由哈佛大學約翰·A·保爾森工程和應用科學學院(SEAS)和哈佛威斯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攜手開發,HAMR-JR只有一便士大小,使它成為迄今為止最靈巧的微型機器人之一。而且可以奔跑、跳躍、攜帶超過自身重量十倍的重物和快速轉彎。
  • 模仿蟑螂翅膀,實驗室將要打造具備複雜飛行功能機器人
    當Chen Li還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Poly-Pedal實驗室和Biomimetic Millisystems實驗室做研究員時,這兩個實驗室都在研發具備多飛行功能的機器人,為此他們參照了蟑螂的生理結構,為這些飛行機器人設計了用於穿越障礙物的外殼。
  • 為減少對海底的破壞,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海底開採機器人
    礦業公司已提議清理和開發廣闊的海底區域,以促進金屬需求高的技術的發展。海洋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則反對這樣的計劃,他們警告人類,這樣的開採會對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巨大且可能永久的破壞。Pietro Filardo是致力於尋求爭論雙方一個平衡點的技術開發人員之一。他的公司,Pliant Energy Systems建造了看起來像黑色機械黃貂魚的東西。
  • 細菌做「眼睛」、蟑螂當「跑腿」,總有一些特立獨行的機器人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微米級解析度的生物列印系統,可以將納豆菌細胞列印成各種各樣的形狀。通過預先設計的巧妙結構,能讓這些納豆菌細胞構成的物件,成為對溼度變化進行反應的小小機器。比如,列印出的茶包標籤會在茶泡好時展開,列印出的乾花則可以將溼度變化以綻放的形態顯示出來。
  • 研究人員打造出具有觸摸感的機器人皮膚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研究人員使用英特爾的神經形態晶片Loihi研究人員認為,這項工作可以改善人機互動,從而使諸如護理機器人和自動機器人手術等工作變得更加可行。NUS團隊首先教了一個裝有人造皮膚的機械手來閱讀盲文。機械手將觸覺數據傳遞給Loihi,由Loihi進行翻譯。Loihi的準確率超過92%,並且功耗比標準Von Neumann處理器低20倍。然後,研究人員將觸覺和視覺數據結合在一起。
  • 機器人可以模仿消失的蟑螂
    那份如何蟑螂和壁虎能在在眨眼間窗臺消失可能導致搜索和救援機器人動物般的機動性的機器人,研究人員說。 科學家們經常尋找大自然的靈感在設計機器人時,與數百萬年的進化學習的希望。最近的例子包括模仿獵豹的步幅和迅猛的腿機器人。
  • 蟑螂能跑得那麼快原因是什麼?
    許多人腦海中可能會閃過獵豹在草原上奔馳的身影,這種動物能跑出30米/秒的速度,平均每秒能跑出自身體長的23倍。但是如果把體型大小考慮進來,以動物自身的體長為標準,比相對移動速度,那麼一些昆蟲能將獵豹遠遠甩在身後。讓我們來見識一下這些昆蟲飛毛腿。跑步也要換擋的蟑螂夜深人靜的時候,打開廚房的燈,蟑螂像是被突然發現的小偷,還沒等你動手,它就已經快速逃離了。
  • 哈佛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摺紙造型的高精度微型手術機器人
    近年來,機器人已經在外科手術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拓展醫生能力的同時,還可帶來更高的手術精度和控制水平。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由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副教授 Robert Wood 博士開發的一款微型手術機器人。儘管採用了基於平行四邊形的基礎結構,僅網球般大小的它,還是配備了三套線性致動器,支持旋轉、上下移動、以及伸縮等動作。
  • 雖然醜,關鍵時刻蟑螂機器人能救命
    據國外媒體報導,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借鑑蟑螂的適應性,他們開發出了一種將有助於災區救援的蟑螂機器人。
  • 機器蟑螂身手好靈活,靠「翅膀」鯉魚打挺 | IROS 2016
    對於這款機器人,外界褒貶不一(主要因為有人不喜歡蟑螂)。不過,隨著機器蟑螂研發的逐漸深入,加大伯克利分校的這一研究項目推動了全世界的機器蟑螂熱。Chen Li 教授是伯克利分校 Poly-PEDAL 和仿生系統實驗室的研發人員,在這裡,他通過自己的巧手讓這些長得像蟑螂一樣的小傢伙擁有了翻山越嶺的能力。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5期:碧桂園機器人餐廳正式開業,20秒出...
    今年2月,德州力維機械科研團隊成功研發首臺防疫機器人並完成調試。「疫情消殺機器人」一次能裝40斤消毒水,通過氣流霧化系統可以將藥物轉化成微米的顆粒,提高藥液在空中的懸浮能力。該款機器人主要用於室外環境的空氣消毒,遙控操作,藥劑噴灑可覆蓋10米,每小時工作達到1萬平方米,消殺效率是人工的3倍。
  • [圖+視頻]大腦控制機器人Teleport讓身體不便者也能看到精彩世界
    (原標題:[圖+視頻]大腦控制機器人Teleport讓身體不便者也能看到精彩世界)
  • 《終結者1》到《終結者6》9款機器人,液態分身,誰才是最強者
    《終結者》系列的全新作品《終結者6》前不久曝光了首款預告,這讓許多終結者系列的粉絲都感到十分興奮,畢竟這個系列這麼多年來出的續集都沒能引起什麼反響,而這部《終結者6》由卡神回歸當監製,《死侍》導演執導,質量上應該會有一定保證。
  • 以色列:仿生兩棲機器人僅巴掌大
    科技日報訊 (記者毛黎)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在對蟑螂和蜥蜴運動進行研究之後,他們研發出一種可應對複雜地理環境、新型手掌大小的高速兩棲機器人,能遊泳、水上跑步以及地面爬行。本古裡安大學機械工程系仿生設計和醫學機器人實驗室從事動物運動研究,並將成果用於仿生機器人開發。
  • 以色列:仿生兩棲機器人僅巴掌大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毛黎)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在對蟑螂和蜥蜴運動進行研究之後,他們研發出一種可應對複雜地理環境、新型手掌大小的高速兩棲機器人,能遊泳、水上跑步以及地面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