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視頻]大腦控制機器人Teleport讓身體不便者也能看到精彩世界

2020-12-08 網易手機

(原標題:[圖+視頻]大腦控制機器人Teleport讓身體不便者也能看到精彩世界)

對於那些身體不便者來說,通過大腦控制的假肢為他們帶來了希望,未來某天,他們獲取能夠重新獲得一些自主能力。實際上,在過去這幾年,我們已經見識了各種各樣的腦控假肢,但大部分都需要進行腦部手術並且也還沒有準備好商業化。然而就在近期,一家位於墨爾本的初創公司--Aubot跳過了這些障礙,他們帶來了全球首款商用化通過大腦控制的遠程呈現機器人Teleport。

Teleport的打造理念非常簡單:跟其他遠程呈現設備一樣,讓障礙不便者同時出現在兩個地方。

由於通過意念控制的遠程呈現機器人研發工作已經展開多年,所以打造Teleport並不複雜。沒有腦部手術、沒有複雜的訓練項目或保險相關法律,使用者需要的只有一套大腦控制界面--MindWave,據悉,這套軟體成本低於100美元,使用者僅需5分鐘時間啟動並運行Teleport。36歲的Anthony Bartl在測試過這套設備之後直誇使用體驗令人激動。「我可以去美國的博物館,或任何地方;可以去北極看北極熊。」Bartl在6歲的時候因嚴重車禍而造成脖子以下所有肢體癱瘓。

據了解,使用者需要將集中度達到目標值之後才能利用MindWave控制Teleport。眨眼負責機器人的移動。Aubot創始人Marita Cheng告訴媒體:「如果你已經處於 向左 模式,並且已經讓你的集中度達到70%且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機器人就會持續地動起來。」多次眨眼將能讓機器人停下、兩次眨眼將改變機器人的移動方向。在下面這個視頻中,Bartl還使用了一根小棒,這能在眨眼不靈的情況下執行停止指令。

Aubot現階段要做的是如何讓這款機器人的使用更上一個臺階,使其在更大程度上地改善身體不便者的生活質量。

另外,Teleport還將在醫療領域找到一席之地。住院的病人可以利用這臺機器人「帶」他們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眼下,Aubot正在跟澳大利亞癌症支持組織CanTeen合作,讓住院的孩子們也能參加校園學習。

說了這麼多Teleport的用途,下面來了解下這臺設備的規格數據。據了解,這臺機器人配備了一臺觸屏平板,其高度可在1.1米至1.7米之間變化。為了避免發生碰撞,研發團隊在機器人的基座安裝了數個超聲波傳感器以及一組廣角鏡頭。除了意念之外,Teleport還能通過電腦網頁瀏覽器或Android手機來進行控制。

Teleport售價3800澳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9587元),現已經在澳大利亞銷售。MindWave則單獨銷售,並且僅面向無法使用雙手的用戶。

[廣告]活動入口:

買美股,上老虎 - 超低佣金,每股只需1美分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西工大腦控技術體驗:可人腦控制控制無人機運行,應用前景廣闊
    本期好奇心帶你探秘西北工業大學團隊研發的腦控技術,用人腦控制機器人和無人機運行。 >>現場演示 操作者盯著屏幕上的燈 機器人就會動 近日,好萊塢科幻電影《環太平洋2》正在熱映,片中主人公身處機甲戰士身體內,「主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機甲,就好像是控制自己的身體一樣。
  • 四肢癱瘓30多年,美國一男子成功用大腦控制機械假肢吃上蛋糕!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近日,美國一名四肢癱瘓的男子30年來第一次靠自己吃飯,他的四肢只能極微弱的移動和知覺,這次,他沒用四肢,而是靠自己的大腦吃飯。只見視頻中,他用大腦命令機械臂給他切一塊金燦燦的海綿蛋糕,並餵到嘴邊吃下去,雖然過程仍有點費力,但最終他開心得笑起來了,其中的成就感是四肢健全的人所難以想像的。 但是,僅僅能靠自己吃飯還不夠,世界這麼精彩,生活這麼有趣,能親自體驗更多事物該多好。他說:「我希望能做得更多。」
  • 視頻|將腦電波翻譯成機器語言,人類用意念輕鬆控制機器人
    視頻|將腦電波翻譯成機器語言,人類用意念輕鬆控制機器人 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17-03-07 20:41 來源:
  • 為什麼沒有身體的大腦是無法思考的?
    用語言認知做例子,是因為語言相對抽象,有很強的符號性,和身體運動不能直接的聯繫起來。首先,人身體各部位的運動是由大腦的不同腦區控制的。見下圖:大腦中部的這麼一條帶狀的區域(圖中粉色區域)就是大腦的運動皮層。這樣一個帶狀的區域從下向上控制著身體上半部分的運動,比如面部表情啊,眨眼睛啊,手指和手臂的運動等等。
  • 機器人身體+你的大腦:這就是他在做的「不死」計劃
    俄傳媒大亨要變機器人獲得「永生」 稱這不是科幻小說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是媒體公司New Media Stars創始人,公司總部位於莫斯科。伊茨科夫在幾年啟動這個項目,到現在已經花費數百萬美元。他的團隊由一眾贊助科學家組成,他們認為人類大腦同電腦十分相似,最終能夠被轉移到升級後的「身體」上。
  • "計算神經生物學"研究:給機器人一個"大腦"(圖)
    吳思舉例說:「許多視覺缺失和聽覺缺失者之所以看不見和聽不見,並不是由於他們的大腦喪失了這些功能,而僅僅是由於他們的感受部分出了問題,不能把外界信息傳遞到大腦。」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如果通過特定的腦機接口把外界刺激轉換成適當的電刺激傳遞到大腦,那麼殘疾人還是有可能對外界刺激做出類似健康人的響應,這就是所謂的感覺替代。問題的關鍵是要了解神經編碼,也就是了解正常感官是如何編碼感覺刺激並向大腦傳輸的。
  • 從醫學到腦機接口,他用實踐證明「意念」控制機器人的可能
    這對當時的 Miguel 來說有些深奧,但和許多其他孩子一樣,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成為世界盃賽場上的戰士。2014 年,Miguel 以「另類」的方式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他為一位癱瘓少年做了一套「機械戰甲」,讓少年用大腦控制機械外肢,成功為巴西世界盃完成了開球。雖然不是真的踢世界盃,但作為神經科學家,他成為了一位為全球數以億計行動困難的人帶來希望的英雄。
  • 退休後卻被這毛病「綁住」身體!機器人將電極精準植入人腦,從此不...
    他的身體仿佛安裝了一個開關:打開時,手腳控制不住地劇烈抖動;關上時,身體僵硬得連手指頭都無法彎曲。張先生是一名帕金森病患者,已經患病8年。浙大二院神經外科副主任朱君明說,這種 「開關現象」說明患者的病情嚴重惡化,只有通過腦深部電刺激(DBS)才能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
  • 從火星移民,到將晶片植入大腦,讀寫意識,馬斯克要控制人類嗎?
    這些電極可以通過感應或刺激神經元來讀取或理論上記錄大腦的活動,同時可以通過類似藍牙的無線電波無線傳輸數據,研究人員可以對其進行分析。Neuralink還開發了一種精密機器人,可以將晶片外科手術地安裝在顱骨下方,並將導線饋入大腦,以免意外穿刺血管而不會損壞晶片。馬斯克聲稱這一過程僅需數小時,只留下一條小傷痕。
  • 專家分析:大腦植入裝置能實現心靈遙感嗎?
    大腦植入裝置能實現心靈遙感嗎?一個超級學術性答案是:幾乎是可能的。大腦植入裝置的工作目標是讀取大腦信號,將這些信號轉換成為世界上某種行為。我們能讀取的信號越多(低噪音),就能施加更多的操控。但是當前該技術存在一個很大的瓶頸,那就是我們不能同時關注很多件事,例如:我們不能一邊雙手撫摸著自己肚子,而同時用手拍腦袋。
  • 最強「大腦」丨節卡小助協作機器人的控制系統
    機器人控制系統是機器人的大腦,是決定機器人功能和性能的主要因素。節卡小助協作機器人擁有一顆高效運行的智慧大腦,能完美的控制著整個智能生產線。生產「最強大腦」傳統機器人和用戶在同一工作空間安全合作問題,使得針對機器人的結構設計、感知、控制、安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節卡小助機器人擁有兩級安全防護,分別基於視覺和碰撞,保證人機協作安全。
  • MIT出品意念控制+個性化定製的機器人假肢,背後還有這樣故事
    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生物醫學設備的博士後研究時,他開始研究可增強人類身體能力的可穿戴機器人系統,這些設備可模擬人腿的功能。最近,由Hugh領導的MIT生物機電一體化實驗室小組發布了他們最新的仿生機器人腿部系統——TF8。號稱是迄今為止發布的最輕巧,最靈活,最仿生的腿部系統。它是第一個可以根據個人用戶和任務進行個性化設置的機器人假肢;佩戴者還可以用自己的大腦控制TF8,從而使機器人假肢像生物腳一樣無縫移動。
  • MIT出品 意念控制+個性化定製的機器人假肢,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生物醫學設備的博士後研究時,他開始研究可增強人類身體能力的可穿戴機器人系統,這些設備可模擬人腿的功能。過去的十幾年間,Hugh在康復科學領域發表了150餘篇經同行評審的論文,還是與可穿戴輔助設備有關的100多項專利的持有者。最近,由Hugh領導的MIT生物機電一體化實驗室小組發布了他們最新的仿生機器人腿部系統——TF8。
  • 大腦是身體的支配者,而你只是大腦的一部分,甚至「不是自己」!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一個人的組成由大腦、心臟、骨架和軀體等器官組成。大腦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器官,有人說心臟,我只想說,現在的科技真的可以用設備來代替你的心臟。說起來有點嚇人,不過真的是這樣。這個問題就結束了,下面再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我們控制大腦,還是大腦控制我們?
  • ROS軟體平臺對服務機器人的運算與控制
    它們都是可以連接智慧型手機,通過手機對機器人進行設置,然後把手機當做機器人的操作杆,操作機器人做出各種運動,達到娛樂的目的,機器上裝有攝像頭,也可以在手機上同步看到機器人攝像頭拍攝到的視頻畫面。在玩法也有一些創新,如左邊的機器人在星戰電影裡有原形,用手機的攝像頭對準該機器人,通過手機端的AR技術,在手機屏幕裡可以給機器人加上各種效果,增加娛樂性。
  • 你先看到鴨子還是兔?一張圖測試大腦轉速
    你看到了什麼?這一問題突然席捲媒體,掀起一場此圖為何物的激烈辯論。  The image is an illusion which can tell a lot about how a person's brain works.
  • 植入這東西能控制你的大腦?
    又或許,他聲音中的興奮異常來自於他正詳述自己剛發表在《大腦》(Brain)上的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裡,他展示了如何通過病人大腦的植入物刺激靠近大腦中心的尾狀核,從而加強大腦的學習能力。他告訴我,控制電脈衝的時長得剛剛好,主要取決於一輪衝擊中那些處於活躍學習階段的神經元的放電活動。一次完美時長的脈衝能加速他的病人作出正確聯想。
  • 人體並非是由大腦控制的,而是細胞與遺傳基因在指揮你!
    其實你只是一個智慧機器人,操縱你的是你細胞內的遺傳基因。一定會問我怎麼可能是機器呢?我有智慧、有思想,別急,看完這個視頻你會找到答案的。在大約三十億到四十億年前,海洋中的一些簡單的化合物有水、二氧化碳等,經過漫長的化學反應之後,出現了複雜的有機大分子,類似於蛋白質、糖類、核苷酸等。
  • "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大腦中植入晶片(圖)
    原標題:"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大腦中植入晶片(圖) 未來,癱瘓者有望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在實驗中,一隻猴子成功用其他猴子的手,上下移動光標美國科研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脊髓損傷會阻礙大腦指令信息向軀體的傳遞,導致運動能力受損甚至癱瘓。目前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
  • 人類「機器人助手」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圖)
    莫凡 攝  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  模仿人類、協助人類 「機器人助手」將會很出色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雙足行走機器人、法官機器人等在專一功能上向人類靠攏。可以想像,當未來的機器人將這些功能集於一身時,會成為人類出色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