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丨節卡小助協作機器人的控制系統

2020-12-05 中國機器人網

機器人控制系統是機器人的大腦,是決定機器人功能和性能的主要因素。節卡小助協作機器人擁有一顆高效運行的智慧大腦,能完美的控制著整個智能生產線。

實現技術突破

從2017年工博會節卡小助機器人初步發布,到2019年工博會節卡小助協作機器人系列展出,發展速度之快,受到業內人士和媒體的熱切關注。在這期間JAKA節卡機器人歷經一系列的技術攻關,在控制器技術方面也實現了很多突破:

● 功能的極大豐富:各坐標系下的手動控制,用戶坐標系的支持,擴展IO的支持,傳送帶跟蹤等;

● 支持ROS以及二次開發接口:讓客戶可以定製算法或應用,實現更高要求的系統集成開發;

● 性能的極大提升:支持機器人的標定能夠提升機器人的絕對定位精度;機器人動力學功能開發使得機器人的動態性能以及安全性極大提高;

● 外圍傳感器(視覺/力覺)的支持:小助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得到擴展,可以適用於更多複雜的場景。2D/3D視覺廣泛的用於物體的在線定位抓取、缺陷檢測等場景。而力傳感器則廣泛的用於打磨、柔性裝配等應用中。

節卡機器人控制器也是從無到有,功能從簡單到高級,從核心控制到外圍擴展,性能從薄弱到穩定,科技創新永遠沒有止境

生產「最強大腦」

傳統機器人和用戶在同一工作空間安全合作問題,使得針對機器人的結構設計、感知、控制、安全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節卡小助機器人擁有兩級安全防護,分別基於視覺和碰撞,保證人機協作安全。

▲基於動力學模型的碰撞檢測,在與外界發生碰撞後及時處理

同時考慮到現場實際應用需求,節卡小助協作機器人支持協作模式與高速模式的切換。在某些人機協作的場合,對安全性較高,需要控制系統工作在協作模式,即時檢測外部幹涉;但在一些講究節拍的工業應用場合,需要控制系統工作在高速模式,在與安全性的要求存在一些妥協。

節卡小助機器人在現場生產有三大優勢,第一,可以多種現場通訊協議,實現與作業環境中其他設備的通訊與協作;第二,支持IO模塊的任意擴展。機器人控制器能夠提供的IO通道終究有限,小助協作機器人控制系統提供的IO擴展機制,極大地方便那些對IO信號有需求的場景;第三,支持多種控制接口。通常採用PAD對機器人進行配置與操作,但產線上批量機器人的操作,可以採用IO以及二次開發接口統一控制,方便用戶統一控制。

多功能行業領先

對於複雜作業需求,如高速、高精度、重載荷的作業,關鍵在於機器人的動力學、運動學標定、力控制。目前動力學功能已實際用於節卡小助系列協作機器人中,動態性能、碰撞檢測準確性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此外,我們可以藉助外部力傳感器可以實現笛卡爾空間的手動牽引控制,以及作業程序中的恆力控制與柔順控制。該功能正用於某項目的柔性裝配場景。目前節卡小助系列協作機器人已廣泛服務於汽車零部件、3C、鋰電、食品、化纖等多個行業的智能化生產線。

▲高精度力控雙銷軸裝配

面對協作機器人新的形勢和新一輪科技革命,誰掌握了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的主動權。而堅持自主創新的節卡機器人研發者們,依舊秉承著「專注、專業、原創」的精神朝著新的目標砥礪前行。 

相關焦點

  • 中國首個智慧機器人網絡協作大腦「河圖」發布
    原標題:中國首個智慧機器人網絡協作大腦「河圖」發布   記者19日獲悉,中國人工智慧「獨角獸」曠視科技推出機器人戰略,重磅發布首個智慧機器人網絡協作大腦——河圖(Hetu),未來5年將連接超10億個機器人以期創造更大價值。
  • 消費升級時代下節卡系列協作機器人在食品行業的應用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協作機器人以其靈巧、與人協作的特性與食品行業的應用需求完美結合。2020年11月25日,翹首期待的上海國際加工包裝展覽會(ProPak China)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隆重開幕。現場,全球協作機器人革新領導者節卡機器人攜節卡系列協作機器人及食品行業應用解決方案亮相。
  • 柔性機器人是否是協作機器人的發展趨向?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傳統的機器人總之要用安全圍欄圍起來,每年發生很多的事故,需要大量的成本在安全系統,協作機器人需要和人共同完成生產,必須解決安全性的問題。」總結二者的區別就是,傳統工業機器人是單一的品種,批量大規模的生產;協作機器人是定製化、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所以協作機器人必須滿足幾個特點:易用、安全、低成本。
  • JAKA節卡應用丨協作機器人打磨應用在傳統的製造業
    使用拋光打磨機器人,一年半可回收機器成本。另外,拋光打磨顏色更均勻,產品品質更好,產能亦大幅提升。案例分享五金件打磨拋光單元尋找能夠代替傳統打磨機器人的解決方案以優化打磨過程面臨挑戰●對機器人解決方案的預算有限
  • 詳解協作機器人伺服、傳感器核心器件
    UR5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臺協作機器人,2009年就已經面世。僅通過聲音、手勢、圖形就能夠理解人類指令;人機協作不需要遮擋物也能安全生產,具備超強的人類感知性能;模塊化插頭和生產部件,三天就可部署的集成機器人系統。
  • 協作機器人與傳統機器人有何區別?
    以常見的弧焊工作站為例,採購一臺進口品牌的弧焊機器人價格約在11~15w之間,但是經過系統集成商這一層之後,整體報價不會低於30w,個別誇張的甚至能報到100w。在工資相對較高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一名熟練焊工的工資大概在5k~7k,1臺機器人代替1~2名工人,ROI不會少於2年,很多中小企業主對機器人會選擇猶豫和觀望。
  • 人機協作機器人又稱協作機器人
    人機協作機器人又稱協作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當中新成員。人機協作機器人主要工作在需要與工人配合的生產線中從事一些枯燥的、重複性且有危險性的工作,比如拾取和放置、設備看護、加工作業、質量檢測等。人機協作機器人工作的生產線介於全手動和全自動生產線之間。
  • 給機器人裝上「大腦」和「小腦」,會發生什麼?
    如何為機器人設計一種類似「人腦」的大腦結構,來提升其智能化程度,一直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實際上,「類人機器人」的想法早在 40 年前就已經提出——模仿人腦的運轉分工,即使用互補的兩個腦結構,大腦(或前腦 cerebrum)負責視覺、聽覺和思維等更高層次的認知功能,而小腦(cerebellum)則負責整合感官數據並控制運動、平衡和身體姿勢。
  • 2017世界十大領先協作機器人公司及產品盤點
    其實,還有很多知名品牌在協作機器人市場也有很好的發展。為大家總結了全球10大領先的協作機器人公司及產品:RethinkRobotics美國知名新興機器人製造企業,目前最先進的協作機器人提供商之一。在2012年推出過工業機器人Baxter,它具有常識性,擁有友好的面孔和感知人類的特性。
  • 協作機器人也「瘋狂」
    作者 | 王金旺出品 | 雷鋒網產業組雷鋒網消息,1月15日,協作機器人廠商越疆科技官宣完成3.2億元融資。就在昨天,另一家協作機器人廠商節卡機器人剛剛官宣C輪超3億元融資。從2020年延續至今的這場機器人融資大潮中,協作機器人同樣在國內備受青睞。
  • 四大機器人家族為首,人機協作將給製造業帶來了什麼?
    其中,協作機器人以輕便靈活,使用簡單快捷,並適用於複雜多樣的生產環境等優勢,逐漸成為工業機器人的「新寵」。而協作機器人的到來,不僅使得生產在短時間就能切換到不同生產線,也使得人機協作的力度逐步加強,讓生產效率得以更大程度地提升。
  • 給機器人裝上「大腦」和「小腦」!可顯著提升多任務處理能力
    但是,在這一想法最初提出時,對應的機器人技術還尚未實現。近日,一篇發表於《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的論文就詳細描述了一種混合系統,該系統將控制運動的模擬電路和控制感知和決策的數字電路結合起來,不僅顯著降低了系統能耗,還提升了機器精度和計算效率。
  • 工業與協作共融艾利特機器人助力企業自動化升級
    其自重僅31千克,佔地小至200毫米;工具端最大速度達3.2米/秒,重複定位精度正負0.03毫米,每個關節運動範圍達到正負170度。同時,該機器人還具有輕鬆編程、快速安裝和設置、重新部署靈活、人機協作和安全等特點,且機械臂有反向驅動功能,可以直接牽引機械臂編程示教。它還可以通過設置安全參數,並經過安全評估,在不增加安全圍欄條件下滿足人機協作應用需求。
  • 協作機器人助力物流業提速,提高500%產能
    自動化團隊計劃把協作機器人安置於中心位置,協作機器人可以同時從一前一後的兩個單元中揀選產品。優傲機器人的UR10e協作機器人的工作範圍可達51英寸(1,300毫米),是少數幾個滿足DCL Logistics要求的協作機器人之一。
  • 專訪艾利特CEO曹宇男:協作機器人快速發展時機已至 好用是關鍵
    儘管2019年才全面收斂到協作機器人賽道,但它研發的核心部件,如被譽為「機器人大腦」的控制系統,以及智能視覺系統,均達到行業內領先水平。出色的技術源自強大的團隊,其創始團隊是一批來自北航的博士,在業內有15年以上深厚積累。其後引員的主要團隊成員或擁有清華、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的碩士學歷,或長期來自於ABB、優傲等行業頭部企業,具備豐富的管理和實踐經驗。
  • 盤點各大名企的人機協作機器人及技術
    >協作機器人iRobot Ava 500亮相。   iRobot在其Ava移動機器人平臺中採用了思科的網真EX60個人視頻終端。該款終端過去一直用作桌面解決方案,在全球擁有數千名用戶。通過在移動機器人平臺上安裝EX60的21.5英寸高清屏幕,Ava 500顯著提升了網真的價值,將「面對面溝通的力量」擴展到固定位置平臺之外,讓遠程用戶能夠設置系統自如移動到指定位置,以改善溝通,增進協作。
  • 《最強大腦》裡的「小度」計算能力比阿爾法更強
    浙江在線1月8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莊小蕾)本周五晚,中國電視史上首場「人機大戰」,中國「腦王」王峰2:3惜敗於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  比賽共分兩輪,都是人臉識別對決,最精彩的環節莫過於辨識雙胞胎  據《最強大腦》幕後科學家透露,章子怡選中了一對雙胞胎出題,出乎所有人意料。
  • 百度大腦戰勝最強大腦「水哥」,到底有沒有黑幕?
    3、小度的對話問答系統受到質疑小度在現場除了進行比賽之外,還跟主持人、嘉賓互動,展現了機器人幽默可愛的一面。然而這種問答系統似乎並不是計算機自動產生的。首先,我們沒有看到小度在交互的過程中是用「喚醒詞」來開啟對話的,似乎人們不用說出「喚醒詞」就能跟小度對話,而這是目前NLP領域不可能達到的水平。
  • 協作機器人真實的市場需求在哪?多大才是大負載?
    自此,協作機器人的負載範圍不斷擴大,從最早的10kg擴大到20kg,從UR16e、安川HC20DT到遨博i16、節卡Zu18等產品的問世,大負載協作機器人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然而,有別於傳統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巧與靈活,當負載不斷增大之後,如何保證協作機器人的精準控制、安全性等。更為關鍵的是,真實的市場需求在哪?
  • 協作並聯,重新註解並聯機器人
    勃肯特微米級直線驅動機器人正如勃肯特董事長王嶽超所說,勃肯特所有產品的研發生產都是站在客戶需求的中心點上。而這也是,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推出的初衷。在9月16日上海工博會的第二天,大膽而前衛的勃肯特協作並聯機器人正式發布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