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協作機器人伺服、傳感器核心器件

2021-01-12 電子發燒友

  協作機器人近幾年才開始獲得廣泛關注,但實際上協作機器人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上世紀90年代。協作機器人作為新興的、備受關注的機器人種類,其具備很多優點,概括起來有主要四個:安全、低成本、靈活性以及易於上手的使用方法。

  據預測,協作機器人從2015年到2020年會增長十倍,市值從2014年的9500萬美元漲到10億美元,而輕量級機器人會在兩年內大受歡迎,價格降到1.5到2萬美元。分析公司TechNavio預計,到2019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高值的年複合增長率會是50.88%。

  三大代表——日系、歐系和國產

  

  市場上在人機協作安全設置的方法上普遍存在這兩個問題:一是為保護人身安全需要設置安全光柵,加大了設備及成本投入;二是操作複雜,不熟練操作的人員無法操控機器人。為此,安川電機推出具有「設置後立刻使用」「安全便捷」特點的MOTOMAN-HC10。所有軸都配備有力覺傳感器,一監測到與人體觸碰,就會自動停止工作。機器外臂裹著用來吸收碰撞的藍色柔軟材,完全可以實現HC10與人同一空間內工作,不需要安全柵,節省成本。

  

  提及歐系代表,優傲機器人當仁不讓。UR5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臺協作機器人,2009年就已經面世。僅通過聲音、手勢、圖形就能夠理解人類指令;人機協作不需要遮擋物也能安全生產,具備超強的人類感知性能;模塊化插頭和生產部件,三天就可部署的集成機器人系統。

  

  工業機器人的靈活性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眾所周知,最重要因素就是軸數。機器人軸的數量決定了其自由度,自由度越高機器人就越接近人手的動作機能,通用性就越好;但是自由度越多,結構越複雜,對機器人的整體要求就越高,這是機器人設計中的一個矛盾。新松機器人設計的這款7軸柔性多關節機器人,可以說是國內首臺7自由度協作機器人,具備快速配置、牽引示教、視覺引導、碰撞檢測等功能。如果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工作,而且需要機械臂反覆扭曲反轉,這七軸的機器人會是很好的選擇。

  終極奧義——協作機器人的產品界定

  靈活性:相比傳統大型生產線上的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需要和人類協作,結構尺寸應該更輕巧、更柔性,可操控的空間更大。

  易用性:協作機器人強調易用性,例如可以通過手勢,由可傳感設備來跟隨,降低使用門檻,一線工人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就會操作,免去傳統工業機器人複雜的編程和配置。

  安全性:協作機器人主要用於人機協作,和人類一起工作,必須保證安全,不能因為意外傷害到人類。這對協作機器人的感知、控制都要求很高。

  成本低:協作機器人面向中小企業,儘可能低的成本是非常重要,但往往成本低性能也會隨之降低,如果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提高性能,是相對較難的。

  不可或缺——伺服和傳感器

  協作機器人要具備以上4個特點,就必須要有感知、控制和限制力矩的能力。通過感知外部極小的力矩變化並做出反應避免碰撞,讓人機協作過程更輕鬆、安全。

  超小型、功能強大的伺服驅動器

  一個驅動器物理尺寸足夠小到能直接安裝在機器人關節上,保證了機器人尺寸小巧結構緊湊。伺服驅動器直接安裝在機器人關節上,把驅動器放置在離編碼器反饋足夠近的地方可以節省電纜,能減少幹擾影響,獲得比較低的EMI和RFI指標,系統穩定性大大提升。另一個讓驅動器更易集成進關節的特性是驅動器固有的堅固性,可以承受關節內極高的機械加減速度。

  雙閉環控制算法

  雙閉環控制算法可以提升伺服電機性能達到最優狀態。系統裡的每個軸採用雙閉環控制算法來提高減速機後端關節末端位置的定位精度。增量式編碼器和Hall元件作為速度環反饋置於減速箱前端,19位高解析度絕對值編碼器作為負載末端位置反饋。

  運動冗餘

  運動學冗餘對於在一個特定的空間內操作幾個機器人是很有用處的,因為運動幹涉很容易處理。六個自由度是具有完成空間定位能力的最小自由度數,多於六軸的機器人,統一稱為冗餘自由度機器人。與傳統的6關節機器人相比,7關節機器人可以以多角度伸展機械臂接近一個特定的原件。冗餘自由度機器人在避障、克服奇異點、靈活性和容錯性方面具有更多的優勢,因此在複雜的工作環境中冗餘自由度的工業機器人將擁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力矩傳感器

  在人機協作的環境中,這些機器人被安排去完成高速、高精度的任務。使用相機、力傳感器和其他感知元件,機器人可以感知到人存在並做出相應動作避免對人造成傷害。某些情況下,力矩傳感器被放置在電機減速箱的後面來直接檢測外部力矩的任何快速增加的變化;而其他時候,機器人需要輸出一定扭矩去提升負載和把負載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當機器人識別出運動過程中一個異常扭矩增加值,如碰撞,會自動停下來。

  安全傳感器

  要想讓工業機器人與人進行協作,首先要找出可以保證作業人員安全的方法。這些傳感器有各種形式,從攝像頭到雷射等,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告訴機器人周圍的狀況。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電梯門上的雷射安全傳感器。當雷射檢測障礙物時,門會立即停止閉合併回縮,以避免碰撞。在機器人行業裡的大多數安全傳感器也差不多是這樣。

  零件檢測傳感器

  在零件拾取應用中,(假設沒有視覺系統),你無法知道機器人抓手是否正確抓取了零件。而零件檢測應用可以為你提供抓手位置的反饋。例如,如果抓手漏掉了一個零件,系統會檢測到這個錯誤,並重複操作一次,以確保零件被正確抓取。

相關焦點

  • 機器人伺服系統詳解(組成/原理框圖/執行元件/發展趨勢)
    機器人伺服系統詳解(組成/原理框圖/執行元件/發展趨勢) 工程師陳翠 發表於 2018-07-10 01:04:00 若說當下的熱門科技,機器人絕對算一個。
  • 三菱電機宋高升:伺服驅動器用第7代DIPIPM助力機器人核心部件
    三菱電機宋高升:伺服驅動器用第7代DIPIPM助力機器人核心部件 歌者 發表於 2021-01-07 09:30:43   12月21日,在2020高工機器人&
  • 自主技術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卡諾普布局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
    機器人有六大核心部件,分別是控制器、驅動器、傳感器三大電子部件,以及RV減速機、伺服電機、諧波減速機三大機械部件。其中,控制器被稱為機器人的「大腦」,也是決定機器人性能的關鍵部件。 該公司副總經理鄧世海表示,機器人是自動化的核心執行單元,是人的替代者。
  • 柔性機器人是否是協作機器人的發展趨向?
    協作機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指被設計成可以在協作區域內與人直接進行交互的機器人,中小企業(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s)是協作機器人的非常重要的客戶群,而協作機器人的興起也與SMEs密不可分。
  • 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 淺談工業機器人核心競爭力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一覽 工業機器人產業經過 30 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工業機 器人產業鏈上遊是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統和減速器三大部分,這三 種部件是工業機器人中核心技術之所在。產業鏈中遊是機器人本體製造,發那科、 ABB、庫卡、安川四大家族具有明顯優勢,佔據了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的 40%, 而國產廠商因為起步較晚,還處在追趕階段。
  • 用可編程模擬器件實現直流伺服電機的速度控制
    、調速範圍寬等特點,因而常常用於實現精密調速和位置控制的隨動系統中,在工業、國防和民用等領域內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火炮穩定系統、艦載平臺、雷達天線、機器人控制等場合。儘管交流伺服電機的發展相當迅速,但在這些領域內還難以取代直流伺服電機。  傳統的直流調速系統包含2個反饋環路,即速度環和電流環,採用測速機、電流傳感器(霍爾器件)及模擬電子線路實現速度的閉環控制。
  • 2019WRC:因時發布新款微型直線伺服驅動器&遙操作雙臂移動機器人平臺
    因時機器人連續第二年受邀參與博覽會,並帶來了最新產品。新款微型直線伺服驅動器發布微型直線伺服驅動器是一種微小型一體化直線伺服系統。其內部集成了空心杯電機、行星減速器、絲杆機構、傳感器以及驅動控制器,具有前饋補償的位置閉環控制和末端運動規劃功能。
  • 邊緣上的AI:「協作機器人」如何快速處理傳感器數據
    ,還是當今最先進的協作機器人(Cobot),它們都要依靠可生成大量高度可變數據的傳感器。而機器人依靠這些模型變得「自主」,可在動態的現實環境中做出實時決策和導航。  工業機器人通常位於「封閉」環境中,出於安全原因,如果該環境中有人類進入,機器人會停止移動。但是限制人類/機器人協作,也使得很多益處無法實現。具有自主運行功能的機器人,可以支持安全高效的人類與機器人的共存。
  • 萊姆電流傳感器在數字伺服驅動器中的應用及全數字伺服電流環設計...
    ,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廣泛地應用於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等自動化裝備中。  數字伺服系統的控制策略  數字伺服系統一般是由三個閉環來完成. 其原理如圖1所示,第一層是位置環、第二層是速度環、第三層是電流環;其中位置、速度都是外環,而電流環則是系統內的內環,它的構成是由核心硬體以及關鍵解算軟體組成的,全數字伺服系統是數控工具機的核心傳動部分,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部分,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速、高精、功能豐富多樣。
  • 詳解伺服驅動器和變頻器的區別
    詳解伺服驅動器和變頻器的區別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9-24 16:26:00   伺服驅動器     伺服驅動器(servo
  • 協作機械臂的設計解析及應用介紹|珞石機器人系統工程師任賾宇
    柔性協作機器人技術,即是在機器人的應用過程中,解決機器人與環境接觸交互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而在和人類頻繁交互的應用場合,為了提高機器人使用的安全性與智能性,柔性協作機器人應運而生。隨著機器人向更深更廣方向的發展以及機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機器人的應用範周在不斷地擴大,近些年更是隨著人力資源的短缺,在餐飲、養老和醫療康復等新興領域對機器人應用的需求也迅速提高。
  • 鈦媒體專訪因時機器人蔡穎鵬:專注微型直線伺服驅動器,打好核心零...
    2022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05. 2億美元,全球佔比高達38.3%。但,國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缺失現象尤為嚴重,長期受制於美、日、歐等國際巨頭,依賴進口使得國產機器人成本相對高昂,很難發展整機產業以及下遊的集成應用。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又是機器人市場必經階段,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的領域,伺服電機、減速器和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一體化,可能是未來機器人發展新趨勢。
  • 新松機器人 營業收入_新松機器人軟體 - CSDN
    日本第一臺機器人由KAWASAKI從UNIMATION進口,並由kawasaki模仿改進在國內推廣。工業機器人是指應用於工業領域的多自由度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主要由上遊核心零部件、中遊工業機器人本體組裝以及下遊系統集成構成。其中控制器、伺服系統及精密減速機是機器人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
  • 超聲波傳感器在AGV機器人中的應用詳解
    打開APP 超聲波傳感器在AGV機器人中的應用詳解 工採網 發表於 2020-11-30 11:35:28 得益於在物流行業、工廠生產線以及服務領域越來越多的落地應用,移動機器人行業處於一片廣闊的藍海中,很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隨著機器人性能的不斷完善,物流和3C行業等迅速發展,AGV的應用範圍也大幅度擴展,已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醫療、服務等領域。 AGV機器人作為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分支,它最關鍵的技術就是定位和導航。
  • 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式開幕 聚焦世界機器人領域最新科研成果
    ,實現力感知與力傳遞;機器人端由移動底盤、雙臂協作機器人和靈巧手構成,可以在自主運動和遠程遙控兩種工作模式進行切換。因此,人機協作遙操作不失為當前技術發展階段的一個有效方案。 記者了解到,該演示中的外骨骼機械手和靈巧手來自北京因時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記者帶著對兩款產品的好奇,採訪了其公司CEO蔡穎鵬先生。
  • 最強「大腦」丨節卡小助協作機器人的控制系統
    性能的極大提升:支持機器人的標定能夠提升機器人的絕對定位精度;機器人動力學功能開發使得機器人的動態性能以及安全性極大提高;● 外圍傳感器(視覺/力覺)的支持:小助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得到擴展,可以適用於更多複雜的場景。
  • 優必選技術專家範文華深入講解伺服驅動器在機器人上的研究與應用
    常規伺服驅動器是機器人中應用比較多的設計方式,電機+大減速比齒輪+高剛度力矩傳感器,它的力矩測量是基於應變片原理,形變比較小,應用場景是傳統的雙足人形機器人,主要優點是高頻響應較好,技術比較成熟,輸出力矩大,控制精度高,但同時因為高剛度,造成了動態物理交互性能較差,在大衝擊的情況下容易損壞減速器。目前,在外界環境相對穩定的場景中應用比較合適。
  • 艾利特平臺級協作機器人全新發布
    作為有著17年技術積累的協作機器人廠商,ELITE艾利特機器人計劃在2020年上海工博會對外亮相新一代協作機器人產品CS系列,這將標誌著艾利特繼2019年聚焦協作機器人賽道後在協作機器人技術和產品力上再進一步。
  • 盤點機器人傳感器的類型及其作用
    隨著智能化的程度提高,機器人傳感器應用越來越多。智慧機器人主要有交互機器人、傳感機器人和自主機器人3種。從擬人功能出發,視覺、力覺、觸覺最為重要,早已進入實用階段,聽覺也有較大進展,其它還有嗅覺、味覺、滑覺等,對應有多種傳感器,所以機器人傳感產業也形成了生產和科研力量。
  • 運用在工業機器人的六維力傳感器
    對此,機器人換人,已成為商場剛需。今日,必優傳感網小編便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六維力傳感器在工業打磨和設備機器人範疇的運用。一同來看看吧。六維力傳感器歸於力覺傳感器。力覺傳感器是一類觸覺傳感器,它在機器人和機電一體化設備中具有廣泛的運用。力和力矩傳感器是用來檢測設備內部力或與外界環境相互效果力為目的,力這一物理量無法被直接丈量,可經過其他物理量直接丈量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