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9月15日,現今世界上唯一的一隻虎獅虎獸寶寶「荊荊」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百日,成功度過了自己的危險期,即將茁壯成長。
聽到這個名字,你可能會好奇:名字裡既有虎又有獅,它到底是什麼生物呢?實際上,這隻神奇的動物,正是自然界兩大頂級捕食者——老虎和獅子的結合後代。
我們知道,老虎和獅子同屬於貓科豹屬動物。雖然屬於不同物種,但由於基因一致,染色體數量相同,所以並不是完全的生理性生殖隔離。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二者的確可以進行雜交,並且產下稀奇的後代,其中雄虎和雌獅產下的被稱為虎獅獸,英文名是tiger 和lion組合而成的Tigon;而雄獅和雌虎產下的則叫做獅虎獸,英文名則是反過來的組合liger。
而這隻虎獅虎獸更加神奇,是由一隻雄性東北虎和一隻雌性獅虎獸結合生產下來的生物,故而得名。
(圖片說明:世上唯一的虎獅虎獸「荊荊」)
虎獅虎獸之所以罕見,是因為這樣的結合實在是太困難了。即便沒有徹底生殖隔離,但老虎和獅子想要共同產下後代仍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老虎和獅子本就很難在自然界相遇,即使相遇,它們的火爆脾氣也不一定允許它們互相交配,即使交配也只有1%-2%的概率能夠受孕,而且二者雜交的後代受限於先天的基因缺陷,抵抗力非常差,成活率也非常低。荊荊也是如此,它的母親一共產下了三隻虎獅虎獸,但是只有荊荊活到了今天。
但是,大自然依然還是展示了它偉大的一面,創造出了神奇的雜交品種。
2000年的時候,深圳市野生動物園的中華獅虎山中上演了老虎和獅子結親的「現場直播」。很多人目睹到:一隻雄虎慢慢地走到雌獅子的旁邊,試探著用舌頭舔雌獅子的臉。然後,兩隻野獸的頭部相互摩擦,仿佛是人類之間的耳鬢廝磨。在達成默契之後,它們結下了跨物種的姻緣。
(圖片說明:獅虎獸)
雖然都有著一半老虎的基因和一半獅子的基因,但獅虎獸和虎獅獸並不相同,二者的區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一般來說,雌獅和雄虎會在交配時把控制體型的基因遺傳給後代。因此,由雄獅和雌虎結合產生的獅虎獸可以不受基因控制,一直成長到身體所能承受的極限為止,所以它們是當今世界最巨大的貓科動物,最大的獅虎獸甚至可以長到500公斤,是最重的獅子體重的2倍!獅虎獸面貌和獅子類似,但背上有老虎身上常見的條紋,並且喜歡遊泳。
和獅虎獸相反,虎獅獸長相和老虎相似,但是身體大部分像獅子,並且有鬃毛,少部分位置有條紋。
(圖片說明:虎獅獸)
不論是虎獅獸還是獅虎獸,都算不上是一個新的物種。生物學上要求,一個物種必須能夠產出具有繁殖能力的後代,可是這對於兩種生物來說是行不通的。獅虎獸和虎獅獸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雄性都沒有生育能力。看得出來,即便機緣巧合讓它們能夠克服基因的一部分困難實現跨物種雜交,但仍然無法完全擺脫基因帶來的阻礙。也因此,這樣的雜交物種相對來說仍然很罕見。
正是由於這幾個原因,雜交獸的進一步雜交也顯得彌足珍貴。比如我們開篇時介紹的虎獅虎獸寶寶「荊荊」,根據雄性雜交獸沒有生育能力你就能從名字中判斷出來,它不是雄性虎獅獸和雌虎的後代,而是雄性老虎和雌性獅虎獸結合而產生的後代。在考慮到它母親能夠出生並且長到成熟、父母之間跨物種的交配、母親成功受孕的概率以及它自己的成活率這些因素,就知道它能迎來這個「百日宴」是有多麼神奇和困難。
(圖片說明:世界上第一隻獅獅虎獸)
荊荊也並非是世界上第一個第三代虎獅雜交物種,在2012年的時候,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動物園就迎來了一個第三代虎獅雜交物種——獅獅虎獸,它是世界上第一隻雄獅和雌性獅虎獸的雜交後代;2016年,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還迎來了兩隻獅虎獅獸,從名字上也可以輕鬆看出來,這是一隻雄獅和一隻雌性虎獅獸結合的後代;目前暫未看到有虎虎獅獸的相關報導。
(圖片說明: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的兩隻獅虎獅獸兄妹「平平」、「安安」)
目前來說,獅虎獸和虎獅獸到底有何存在的價值,學術界還有較大的爭議。
有些專家認為這兩種雜交動物都沒有什麼實際的研究價值,只能證明二者之間能夠繁殖後代而已。已經證明過的事,何必再反覆證明呢?說來說去,它們更多的也只是提供一些商業價值,吸引更多人來觀看而已。
持相反觀點的人可以說恰好是換了個角度思考這兩個問題,他們認為商業價值也是價值,能夠吸引更多人來觀看有何不好呢?另外,學無止境,只有研究了,才知道這個雜交的過程有哪些我們還不知道的科學原理。而且,這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老虎和獅子的基因組,也可以通過雜交後代基因給身體帶來的劣勢,幫助科學家們突破基因排斥作用的障礙,取得基因學的飛躍。
目前來說,全世界總共僅有不到40隻獅虎獸,而早夭的獅虎獸案例則屢見不鮮。同時,即便沒有早夭,獅虎獸的壽命也相當短,最長紀錄是一隻名叫莉莉的法國獅虎獸,它活到了20歲;最長壽的虎獅獸來自澳大利亞,名叫諾艾爾,享年16歲。但是,一隻老虎能夠活20-30年,獅子的平均壽命也有25年(都是圈養的平均壽命),可見雜交後代免不了一些基因帶來的缺陷。
就像我們上面說的,這是一把雙刃劍,既大幅提高了培育成本,又可能提供著寶貴的研究機會。怎樣的選擇最優,目前還不得而知。
這裡我們要注意一點:為了能夠更吸引遊客,很多動物園也會有意地創造老虎和獅子雜交的環境和機會。可是,雖然貴為頂級掠食者,但現今的老虎已經是瀕危動物了,而獅子中非洲獅屬於易危,而亞洲獅同樣是瀕危的保護級別。再考慮到交配成功率和幼崽成活率等因素,可以想像,為了培養一隻能夠活到被參觀的獅虎獸或者虎獅獸,需要一隻老虎和獅子浪費多少原本可以產下自然後代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更多的動物園或者是研究人員誘導老虎和獅子雜交,勢必會浪費越來越多的交配資源,導致新生的老虎或獅子數量變少,不利於對它們的保護。
雖然自然界也有雜交事件發生,但人類憑藉著自己的意願,造就了更多非自然的雜交生物。誠然,騾子和雜交水稻的出現,給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幫助,但是像獅虎獸或者虎獅獸抑或它們下一代的出現,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依然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只是,當我們創造這些雜交生物的時候,是否考慮過它們父母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