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動物,也就是「混血動物」意味——兩個不同種個體孕育的生物。其中包括我們所熟知的騾子、鯨豚、灰白熊等動物。在很多人眼裡「混血」動物之間的產物是將兩種動物的優秀基因糅雜在一起,是進化以及健康的象徵。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相信大家對混血動物「獅虎獸」和「虎獅獸」並不陌生。
簡單科普一下,雄虎與雌獅交配後所得的產物叫虎獅獸,而雌虎與雄獅交配後產生的叫獅虎獸。除此以外還有二代——獅獅虎(雄獅雌獅虎)、虎虎獅(雄虎雌虎獅)。
並且在今年四月,荊州市中山公園動物園裡,三隻父親為老虎,母親為獅虎獸的「虎獅虎獸」出生了。動物園表示這是「全國首例」是「」特大喜訊「。
小咪看了新聞,對此表示滿頭問號。
評論區內,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譴責動物園園方肆意培育缺陷動物的行為,一種是支持科學家創造新物種。兩種聲音相互爭辯,操起鍵盤從最開始的講道理到後面的謾罵,互不退讓甚至愈吵愈烈。
那麼小咪今天就來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說,為什麼虎獅交配得到的小崽子為什麼不被我們所看好。
或許大家會認為獅與虎之間的交配產物,與狼和犬所生的產物沒有什麼區別——它們都是一樣健康、強壯、以及優秀。
......不是嗎?
當然不是。
犬完全是由狼馴化而來的,從基因上說兩者都是一家人,所以培育後得到的小生命幾乎沒有缺陷。
而虎與獅,從體型上來看混血寶寶比父母都大的多,然而雄獅虎獸是沒有生育能力的,只有雌性具有生育能力,並且懷孕機率非常低。
這就要談到「霍爾登氏法則」——即,如果某雜交動物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那麼其中缺失或者不育的性別一定是異配性別(比如XY)。
而且獅和虎的染色體雖然可以配對,染色體數目也相同,但是獅、虎的DNA信息差異很大,不是同一物種。跟狼、犬結合是兩碼事。
所以理論上來講,虎獅獸和獅虎獸更像是騾子。
但它們與騾子又有一點不同,騾子有驢的耐力,也具有馬的爆發力,唯一的缺點只是無法生育,所以才被科學家造出來,用來提高人類的生活水平。事實上,雜交動物的例子很常見,幾乎被用在農業生產上。
可虎獅混血呢?虎獅、獅虎寶寶非常嬌貴、體質低下、生命脆弱,並且通常只有幾年的壽命。這個被我們稱作是「基因汙染」。
若是深入進去,我們還會發現虎、獅有「生殖隔離」。
這裡的「生殖隔離」不代表無法孕育新生命,而是從動物行為學方面來講:
1.獅子和老虎的地理分布不同;
2.獅子群居,而老虎獨行;
3.如果一隻老虎想要和某一獅群中的獅子交配,一定會受到這個獅群中其它獅子的驅趕。
所以它們只有在人工圈養和幹預的條件下才會進行交配。
而雌獅和雄虎會把控制生長的遺傳基因傳給後代,相對來說虎獅獸的體型會小一些。
但雌虎與雄獅的後代,缺少了這一條可以控制生長的基因,它們的生長不受控制。自出生起,獅虎獸便會不斷生長,直至它的身體不能承受為止,最終四肢無法承受重量而被壓垮,大部分獅虎獸成年後行走都很成問題。
話題回來。
動物園園方稱他們很「幸運」,因為他們培育的獅虎獸,從小和老虎關在一起飼養,長大後剛好「看上了四隻公老虎中的一隻」。而「虎獅虎獸」則屬於它們「兩情相悅」下的產物。
講道理,這句話聽上去格外搞笑。
首先,將一隻雌性動物與一群雄性動物合籠飼養,到發情期後那可不得必須「兩情相悅」?依照獅虎混血後雌性與雄性的差異,我們也不難看出動物園園方的意圖。
而那出生的三隻「虎獅虎獸」,目前僅存活了一隻,現在由人工飼養。
「獅虎雜交繁殖產活仔率的比例為千分之一,現世界上僅存活十幾隻,是十分珍稀的動物」。
為什麼珍稀,是因為對於自然來說,有缺陷的生命不該被孕育,大自然就是這麼殘酷。
人類即便將獅虎混血當吉祥物養一輩子,不愁吃喝不愁冷暖,但它們短暫的後半生,依舊是在病痛中苟延殘喘。
所以理論上來講,除了能為動物園帶來額外收益外,可以說培育「虎獅虎獸」完全是沒有任何益處的行為。
既然無法將精力投入到動物保護中去,小咪認為,人類也不該將精力放到無用的殘害並壓榨動物的價值上,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以上圖片均來自百度圖片
長按下方的二維碼
立即關注睿小咪的公眾號
小咪會將更多有趣的知識發送給您
(,,Ծ▽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