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兩年三大步:河北欲打造現代化綠色能源健康產業集團

2021-01-17 中國經濟時報

冀中能源集團總部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唐沙砂

日前,河北最大能源企業「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冀中能源集團)」出現的暫時性資金困難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為了解其背後原因以及應對舉措,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對該企業進行了獨家採訪。

階段性流動性風險對企業影響有限

全面主持冀中能源集團高級管理層工作的蘇科舜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前一階段冀中能源集團出現暫時性的資金問題確實存在,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今年債券市場相對低迷,市場對整個煤炭行業擔憂情緒加劇,影響冀中能源集團市場發債。二是冀中能源集團融資結構中債券佔比較高,且很大一部分中長期債和超短融債都集中在今年到期,導致企業兌付壓力較大。

「這些困難是現實的,也是暫時性、階段性的。冀中能源集團作為大型國有企業,有維護金融市場誠信環境的擔當。自5月初至11月20日,企業公開市場債券發行合計85億元,兌付合計350億元,淨兌付265億元。目前,企業流動性壓力已基本化解,新領導班子有信心帶領企業渡過這道難關。」蘇科舜說,「堅決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在確保公開市場債務不違約的前提下,通過市場化手段調整優化財務結構;加大戰略轉型與深化改革工作力度,聚焦主業,培育提升上市公司業績、著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擇機實施債轉股、定向增發、引進戰略或財務投資者等系列資本運作,推動企業步入平穩健康的良性發展軌道,切實保障出資人、企業、職工、債權人等各方利益。」

冀中能源集團是一家以煤炭、醫藥為主導,化工、裝備製造、現代服務等多產業綜合發展的省屬第二大國有企業、省內最大的煤炭企業。集團下轄11家主要子公司,託管河北物流集團,擁有冀中能源、華北製藥和金牛化工三家上市公司。截至2020年9月底,資產總額2321億元。總資產佔河北省國資委監管企業1/5,收入佔河北省國資委監管企業1/4,納稅在河北企業中排第五位,利稅在邯鄲、邢臺等地市排名第一,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冀中能源集團現代化礦區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疫情衝擊和外部環境多重影響,冀中能源集團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數據顯示,企業基本面較好。

——企業煤炭板塊現有47處生產礦井、年產量7000萬噸,2018年-2019年分別實現利潤28.3億元和32.9億元。未來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以優質煉焦煤為主的區位、煤種優勢將更加凸顯,盈利能力還有進一步增長空間。

——製藥板塊已經形成化學藥製劑、生物藥、原料藥、農獸藥、健康消費品等五個業務板塊,生物藥發展勢頭良好,B肝疫苗佔全國二類疫苗市場份額70%,自主研發的一類新藥「重組人源抗狂犬病毒單抗注射液」即將上市,盈利能力和公司市值近年保持較快增長。

——化工板塊初步形成以峰峰煤化工、滄州鹽化工、內蒙開魯精細化工、邢臺沙河新材料為主的「三化一材」產業布局,現有和在建460萬噸焦炭、40萬噸甲醇、60萬噸PVC、20萬噸燒鹼、10萬噸硝鹽、28萬噸玻纖產能,2021年產值將達到200億元以上。

河北省政府打出組合拳助力企業發展

近期違約個案有所增加,是周期性、體制性、行為性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針對冀中能源集團前一階段暫時性、階段性的資金流動性風險,河北省委、省政府表態堅定支持企業發展。10月24日,河北省委對冀中能源集團黨委領導班子作出調整。

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了解,冀中能源集團領導層的調整僅是河北省委、省政府強力支持該企業發展的第一個重要舉措。此後不久,助力企業擺脫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措施陸續落地,形成一套組合拳。

一是成立規模為300億元的河北省國有企業信用保障基金,為發債國有企業提供信用支持,2020年9月11日已掛牌成立,將在二級市場對河北省內國有企業發行的債券進行維穩,收購價值偏離的債券,維護市場信心。

二是將成立河北國企改革發展基金,對企業轉型升級、重點項目建設給予支持。

三是向冀中能源集團注入一定規模的優良資產,篩選一批優質項目交由冀中能源投資建設,助力加快轉型發展。

四是強力推進物流業務債權清收,全面加快冀中能源集團債務處置。

五是土地評估增值、退出礦井資源價款返還、援企穩崗等方面給予企業政策支持。

蘇科舜說:「通過這套組合拳,冀中能源集團流動性壓力已得到顯著緩解,並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轉型升級建成現代化綠色能源健康產業集團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國有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又有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冀中能源內部改革轉型的決心巨大。

冀中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郝竹山表示,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國資委指導下,集團已制定出臺《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該集團的發展戰略由此出現了調整,聚焦為更加突出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更加突出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更加突出防控風險和安全發展。

在戰略轉型和產業升級方面,該集團結合國家和河北省相關規劃、部署,變革求生、重組再造,去雜歸核、聚焦主業,做強做優做大煤炭、製藥、化工三大主導產業,全面對接、融入、服務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在產業培育、帶動就業、穩定增長等方面更好發揮國有企業排頭兵、主力軍作用。

華北製藥華民公司伊瑪鋁塑包裝機

在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方面,核心是理順搞活企業體制機制、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重點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加快瘦身健體,推動企業輕裝上陣;重點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戰略性產品研發,努力打造一批高附加值、強競爭力的拳頭產品、「殺手鐧」產品。

在防控風險和安全發展方面,該集團堅持「穩中求生、穩中求進、穩中求變、穩中求新」,全力保穩健運營、保職工利益、保國有資本收益、保合作者權益,堅決守住安全生產、隊伍穩定、資金鍊安全三條底線,堅決杜絕系統性整體性風險,為河北省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貢獻企業力量。

《方案》中還提出,該集團將從8個方面入手,推出27條精準措施,力爭用2年多的時間、實施三步走戰略,把冀中能源集團建成主營業務突出、產業布局合理、機構人員精幹、運轉協調高效的現代化綠色能源健康產業集團。力爭2022年推進產業提升和投資併購,實現營業收入2000億元以上,其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1000億元以上。

「請金融市場放心。冀中能源集團嚴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堅持職業操守,勤勉盡責,誠實守信。」郝竹山說,「我們堅信,有政府和出資人的支持,我們全力以赴練內功謀發展,未來前景一定是光明的,可期待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企業評價研究室主任周健奇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通過調研了解到,冀中能源集團是一家有深厚底蘊的企業集團,有自己的底氣,不只是自身的要素資源,更包括高素質的產業大軍,所在區域相對成熟的產業體系,京津豐富的創新資源,與周邊山西、山東、河南幾個人口大省的消費協同大市場。這些優勢不可多得,適合發展綠色能源和健康產業,對整個河北省的高質量發展、打造現代產業新體系,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圖片由冀中能源集團提供)

熱點連結

●馬建堂:奮力把永定河建設成為安瀾、幸福、美麗之河

●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專題論壇·2020金融扶貧及創新峰會在京舉行(視頻)

●開拓創新 助推永定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王安順: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有效支撐鄉村振興

●李偉:農村金融應抓住關鍵環節加快創新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0年中國農村金融扶貧及創新調研報告》在京發布

監 制丨王忠宏王輝王彧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 帥

相關焦點

  • 河北新聞網國企頻道--河北鋼鐵集團
    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今年,河北鋼鐵集團連續第四年躋身世界500強,位次從2009年的375位前進到269位,被中鋼協譽為世界最清潔鋼廠,被工信部樹為城市型鋼廠轉型發展的標竿。那麼,河北鋼鐵集團組建四年來,究竟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是什麼讓他們面對行業危機始終保持穩健經營、健康發展?
  • 火石研究院 | 通化醫藥健康產業簡述
    《通化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要「發展『大健康』產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其中明確指出要將醫藥產業打造成通化市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到2020年,全市醫藥工業實現產值1795億元,年均增長10.6%,醫藥健康產業增加值力爭超過1000億元。
  • 雲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未來能源生產有可能實現...
    「十三五」以來,雲南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成效顯著,能源產業躍升為第一支柱產業,能源產業的「綠色」底色越發鮮明:綠色能源裝機佔比84%、綠色發電量佔比90%以上、清潔能源交易電量佔比97%、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42%,四項指標全國領先,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國家大型水電基地基本形成,能源國際樞紐雛形顯現;「西電東送」送電量累計突破10000億千瓦時,近100%為清潔電力,相當於減排8.25
  • 長治、大同:聚焦「六新」創新突破,壯大綠色能源產業!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聚焦「六新」創新突破壯大綠色能源產業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長治、大同等地牢記領袖囑託,按照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的總體思路和要求,咬定轉型
  • 愉悅集團全力打造大健康產業
    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愉悅集團積極融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立足高新區特色,重點布局的大健康產業擁有康復醫院、醫養聯合體、健康研創平臺、智能製造基地、新零售、健康教育、萬物生頤養小鎮等七大板塊。
  • 天鋼2X100兆瓦亞臨界高爐煤氣發電綜合能源示範項目及220KVA變電站...
    該項目的開工,不僅是天鋼集團自2002年開始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建設十大循環經濟工程,取得的又一豐碩果實,也是新天鋼建設綠色現代化鋼鐵企業的第一個重大項目。新天鋼集團總裁、天鋼公司總經理吳玉傑,天鋼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姜輝明,國電遠鵬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呂敬松等領導出席開工奠基儀式。
  • 湖北運鴻發布"苦瓜胜肽" 打造科技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圈
    此次大會由湖北運鴻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以「深入開展 科技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圈 的學理探討,共同見證苦瓜胜肽產品發布」為宗旨。四百餘位職能機構、科研機構及企業界的相關領導與嘉賓出席了會議。主持人介紹參會領導並宣布大會開始後,運鴻集團董事長李玉保致發言詞。
  • 雲南:「三大舉措」推動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劉穎報導 近日,雲南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喬國新在雲南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2016年以來,雲南省能源局提高政治站位,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打好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
  • 山東能源集團與協鑫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3月16日下午,一場由山東能源集團與協鑫集團共同舉行的雲端籤約儀式在濟南、蘇州、徐州三地同步進行。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位民,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屏對屏」對話、「面對面」交流,並代表雙方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標誌著雙方熱力開啟高質量合作、謀求共贏發展的新篇章,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 打造全國領先的綠色有機食品健康食品生產基地
    菱花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79年,現已發展為集科技研發、生態工業、現代農業、商業貿易、能源供應、房地產於一體的國家級大型企業集團,建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世界500強企業泰國正大集團實現了強強聯合;現有資產總額65.63億元,
  • 河北唐山:打造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
    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立足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調結構、增動能,打造先進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目前該區鋰電池年產值達7.8億元。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11月29日,唐山市路北區一家鋰電池企業的工人在檢測剛下線的電池。
  • 河北港口集團:岸電建設助力綠色港口發展
    按照方案要求,集團計劃投資近7000萬元,在東港區建設8套容量為1250千伏安的多電制、分立式船舶岸電系統。據河北港口集團技設部副部長楊孟江介紹,「2015年起,集團就開始加快船舶岸電等綠色低碳技術的推廣使用,推進秦、唐、滄三地港口貨櫃和5萬噸級及以上幹散貨專業化泊位岸電建設。
  • 河北行動|盧龍縣:打造全產業鏈百億甘薯產業集群
    視頻攝製: 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 張晶 通訊員李美 劉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河北行動打造全產業鏈百億甘薯產業集群——盧龍縣甘薯產業發展探訪日前,位於盧龍縣的河北中薯農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外收購點,甘薯堆積如山
  • 「迪芬娜生物科技研究院」盛大開業,迪芬娜集團「揚航健康」產業
    來源:時刻頭條2021年1月6日,「迪芬娜(廣東)生物科技研究院」在廣東藥科大學健康產業孵化基地隆重開業,為迪芬娜集團實踐「四大健康」產業,全面創新轉型,注入全新動力。迪芬娜(廣東)生物科技研究院開業揭牌儀式迪芬娜(廣東)生物科技研究院據悉,「迪芬娜(廣東)生物科技研究院」是「迪芬娜健康產業(深圳)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健康產業研發機構,位於廣州大學城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廣東藥科大學院系一號樓, 迪芬娜研究院本著「校企融合、揚航健康」的理念,切實實踐「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將依託廣東藥科大學和廣州大學城高校等科研機構優勢資源
  • 汕尾市與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加強戰略合作
    6月30日,我市與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籤訂能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加強政企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我市能源產業發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曉強,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灼賢出席儀式並見證籤約。市委副書記、市長逯峰致辭。
  • 「央企在江西」贛鄱風正好揚帆——國家能源集團在贛發展綜述
    高質量發展助推江西綠色崛起國家能源集團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一個目標、三型五化、七個一流」總體戰略,全力打造創新型、引領型、價值型企業,推進清潔化、一體化、精細化、智慧化、國際化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團。近年來在江西投資建設了國華九江電廠,規劃裝機4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一期兩臺機組總投資65億元,2018年投產發電。
  • 河北武邑專業種植合作社打造扶貧「強引擎」
    記者周國梁攝河北新聞網11月19日訊 今天中央網信辦「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採訪團來到武羅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鮮亮的紅梨外觀可人,酥脆清甜;擁有幾百年歷史的黃口大棗,使用古法種植,結出的果實色澤光亮、棗香濃鬱;千畝韭菜採用先進物理除韭蛆技術,不施農藥,綠色無公害……不久,這些新鮮的果蔬將通過電商銷售到京津冀各地。
  • 河北張家口全力建設綠色發展生態強市
    在1月15日召開的張家口市第十四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市長武衛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張家口市要圍繞完成冬奧會籌辦、脫貧攻堅和首都「兩區」建設三大歷史任務、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的總目標,聚焦建成首都「兩區」、打造「河北一翼」定位,大力發展「七大主導產業」,致力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生態強市、換道超車的新路。
  • 集團動態丨中核集團與青海共推核能開發利用
    集團動態丨中核集團與青海共推核能開發利用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9.01.07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段新瑞 妥豔潔報 道2018年12月29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青海省人民政府、清華大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西寧籤署青海省核能開發利用戰略合作協議
  • 內蒙古礦業集團重組塵埃落定
    8月14日,山東能源集團與兗礦集團籤署了《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與兗礦集團有限公司之合併協議》,根據協議,兗礦集團更名為「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存續公司,享有合併前山東能源和兗礦集團的下屬分支機構及下屬企業股權或權益。而合併前的兗礦集團是此次注資主體兗州煤業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