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鄭建衛 通訊員 郭思源)7月2日,隨著煤五期901#、902#泊位岸電系統重載測試成功,秦皇島港8個泊位岸電系統全部具備連船條件,提前半年完成交通運輸部關於港口岸電建設要求。
2017年,交通運輸部下發《港口岸電布局方案》,要求全國沿海和內河主要港口以及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港口50%以上已建貨櫃、客滾、郵輪、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幹散貨專業化泊位,在2020年底前實現具備向船舶提供岸電的能力。按照方案要求,集團計劃投資近7000萬元,在東港區建設8套容量為1250千伏安的多電制、分立式船舶岸電系統。
據河北港口集團技設部副部長楊孟江介紹,「2015年起,集團就開始加快船舶岸電等綠色低碳技術的推廣使用,推進秦、唐、滄三地港口貨櫃和5萬噸級及以上幹散貨專業化泊位岸電建設。2018年11月,秦皇島港首個岸電系統在煤五期905#泊位成功為『神華538』貨輪連船併網供電,標誌著秦皇島港具備了高壓岸電供電能力。」
以前船舶停靠港口作業期間,為保證生產工作正常進行,需要發動輔助發電機提供必要動力,岸電系統替代船舶輔助發電機供電既安全便利又清潔環保,基本實現靠港船舶汙染物「零排放」。
「煤五期904#、905#泊位岸電系統是集團岸電系統中最先建設的,對後續岸電建設具有示範作用,我們必須保證工程質量與進度。」熊鯤是九公司參與岸電建設的技術人員之一。為確保方案切實可行,九公司項目組技術人員不斷根據現場實際調整工藝設計、抓緊推進工程進度、開展技術攻關。在首次連船測試中,熊鯤與項目組在監測高壓信號時發現系統出現供電不穩問題。為確保岸電系統接電安全,他與項目組成員和廠家共同研究討論,細緻篩查每個部件和環節,通過加裝電阻、濾波器等進行調節,在第二次長達9個小時的連船併網中實現正常供電。
2019年底,煤三期301#和煤四期709#岸電系統也相繼完工,集團整體岸電建設任務完成一半,開始啟動煤四期706#、707#和煤五期901#、902#泊位岸電建設工程。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工程建設面臨重重困難。
「高壓櫃是岸電建設需要的重要部件。年初受疫情影響,我們定好的高壓櫃不能如期到位。經過反覆協調爭取,終於在6月初到貨安裝。」楊孟江說。「這種情況還有很多,我們或多方協調或更替部件,終於在6月30日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
據悉,秦皇島港岸電系統採用6千伏50赫茲和6.6千伏60赫茲兩種規格,兩者隨時可以相互切換,能夠滿足一般船舶的用電需求。接下來,河北港口集團將積極協調推進岸電系統應用,持續推進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利用,加快推進綠色生態港口建設步伐,真正實現港區從作業到產業、從觀光到體驗、從港口到港灣的綠色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