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海洋環境汙染 推動綠色港口建設

2020-11-26 河北日報

本報訊(記者宋平 見習記者劉洋)《河北省防治船舶汙染海洋環境管理辦法》於5月1日實施,我省將從船舶汙染物的排放與接收、船舶有關作業活動的汙染防治、船舶汙染事故應急處置三方面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推動綠色港口建設。

河北海事局危防處副處長張軼清介紹,該辦法是對《河北省防治船舶汙染水域管理辦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5年第1號)的修訂。此次修訂,進一步明確了管理辦法的適用範圍,剔除內河、聚焦海洋,並從水域汙染防治擴展到大氣汙染防治。同時,將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聯合監管制度、船舶鉛封管理、綠色港口建設、港口碼頭聯防機制建設等內容,以立法的形式進行了明確,並順應當前狠抓治汙常態化的新形勢,加大處罰力度,將最高處罰額度提高至10萬元,提高了違法違規成本。

船舶汙染物的排放與接收方面,船舶應當將不符合排放要求的船舶汙染物排入港口接收設施或者由船舶汙染物接收單位接收。船舶不得向依法劃定的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濱風景名勝區、重要漁業水域以及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海域排放船舶汙染物。沿海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船舶汙染物接收、轉運、處置聯合監管制度,實現海事管理機構和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港航、海洋等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執法聯動。交通運輸、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應當推進綠色港口建設,鼓勵、扶持船舶使用比船舶大氣排放控制要求硫含量更低的燃油,鼓勵、扶持碼頭建設岸電設施。

船舶有關作業活動的汙染防治方面,同一港口、港區、作業區的單位,可以通過建立聯防機制,實現防治汙染設施、設備和器材的統一調配使用。船舶和碼頭、裝卸站經營人在進行汙染危害性貨物裝卸作業時,應當採取有效的防治汙染措施,避免貨物散落汙染水域。發生貨物散落汙染水域的,應當迅速打撈清除,立即向當地海事管理機構和生態環境等部門報告。每年旅遊高峰期在秦皇島沿海水域禁止進行散裝液體汙染危害性貨物的過駁作業。

船舶汙染事故應急處置方面,船舶發生汙染事故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環境汙染的,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自行或者委託船舶汙染清除單位等應急力量開展汙染清除工作,並向當地海事管理機構和生態環境等部門報告。海事管理機構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核實有關情況,根據船舶汙染事故的等級和特點報告上級海事管理機構,同時報告省人民政府、沿海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根據船舶汙染事故的等級和特點,省人民政府或者沿海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會同當地海事管理機構成立事故應急指揮機構,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相關焦點

  • 濰坊多措施加強海域船舶汙染防治,建設高品質城市
    濰坊海域位於萊州灣底部,水體交換能力較差,船舶汙染對海洋環境影響較大。近年來,隨著我市「海洋強市」和北部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港口建設速度明顯加快,三年來,進出濰坊港船舶數量以近20%的年均增長率保持快速增長,2019年,進出港船舶2萬餘艘次,貨物到達發送量5455.8萬噸,同比增長13.6%,位列全省沿海城市第四位。
  • 交通運輸部專項防治船舶港口汙染
    《方案》提出了加快相關法規標準規範制修訂、持續推進船舶結構調整、推進設立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區、積極開展港口作業汙染專項治理、協同推進船舶汙染物接收處置設施建設、積極推進LNG燃料應用、大力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加強汙染物排放監測和監管、提升汙染防治科技水平、優化水路運輸組織和提升汙染事故應急處置能力等11項重點任務。
  • 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汙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嚴格控制新的汙染,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制定本條例。(二)建設過程中和建成後可能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影響;  (三)海洋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結論;  (四)建設項目海洋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 中國防治海洋汙染措施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環境汙染的防治工作,採取一切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陸上活動和海上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汙染損害。制定和實施「碧海行動計劃」。努力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為改善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的生態環境,中國正在制定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碧海行動計劃。
  • 中國海洋仍存開發方式粗放、環境汙染突出等問題
    該區域的發展方向與開發原則是,優化近岸海域空間布局,合理調整海域開發規模和時序,控制開發強度,嚴格實施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推動海洋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優化升級,大力發展海洋高技術產業,積極發展現代海洋服務業,推動海洋產業結構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轉變;推進海洋經濟綠色發展,提高產業準入門檻,積極開發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增強海洋碳匯功能;嚴格控制陸源汙染物排放,加強重點河口海灣汙染整治和生態修復
  • 海洋環境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在全球環境逐漸惡化的今天,海洋以其71%的面積,在其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對於我國來講,近海漁業資源的不斷減少等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海洋汙染造成的。因此,在海洋經濟不斷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持的同時,海洋環境汙染問題解決也迫在眉睫。
  • 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
    原標題: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 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著力增強監督實效,構建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
  • 新時代山東港口的前進方向——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3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講話,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成為住魯代表熱議的話題。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現提出如下意見。三、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處理重大問題,指導、推動、督促各地區各部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政策措施。(一)落實黨政主體責任。
  • 海洋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部署,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黨中央將渤海綜合治理列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七場標誌性的重大戰役之一,要求三年時間明顯見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髮表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做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建議》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建設美麗中國,良好的環境質量是重要標誌。我們必須錨定目標,對標對表,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在改善環境質量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建設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 【碧水攻堅】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湛江在行動
    ,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潔淨沙灘。」「持續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談及海洋強國建設,推動海洋事業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取得新進展。
  • 治理白色汙染 建設美麗中國——全國政協「加大白色汙染防治力度...
    二是制定白色汙染防治專門法規,將「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重點監管生產企業,堅決取締不合格塑膠袋、農膜的生產和銷售黑窩點。在消費環節,加強宣傳教育,營造綠色消費氛圍。樹立白色汙染治理「一盤棋」理念,推動「白色汙染」防治宣傳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建議以超市為試點,對使用布袋、可降解塑膠袋或一袋重複利用的消費者,視情納入個人誠信徵信記錄查詢系統,鼓勵消費者改變消費方式。
  • 交通部修改《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正,重新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2010年11月16日交通運輸部發布 根據2013年8月31日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3年12月24日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
  • 交通部修改《船舶汙染海洋環境應急防備和應急處置管理規定》
    第二章 應急能力建設和應急預案  第五條 國家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應當根據全國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的需要,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實施。
  • ...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
    這是大鵬新區對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的首次多部門合作聯合的首次重大舉措,是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等五大海洋監管部門籤訂的《大鵬新區海陸統籌生態環境治理合作備忘錄》之後的又一次重要實踐和檢驗,也是大鵬新區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活動媒體座談會後的有力行動。
  • 《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全文)
    》,加強近岸海域環境保護工作,現將《近岸海域汙染防治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近岸海域是陸地和海洋兩大生態系統的交匯區域,陸地和海洋環境因素都對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有著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趨勢,綜合反映了各類涉海排汙行為的強度和汙染防治工作的成效。做好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不僅可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而且能夠促進陸域、海域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優化,帶動各相關行業的生產和治汙技術進步,有利於實現陸海統籌和區域間的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
  • 綠色發展呵護「防城港藍」 ——我市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綜述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綠色文章」。為加強汙染防治,我市制定印發《防城港市2020年度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實施工作方案》《防城港市2020年臭氧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等工作方案,修訂考核辦法,將重點治理任務清單化、具體化、責任化。
  • 趙豪志: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
    趙豪志到山東省港口集團走訪時強調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2日訊 今天下午,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趙豪志率有關區市、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走訪山東省港口集團。
  • 河北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中國環境報記者 張銘賢 2020年12月2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成效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河北省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海河共治,實施陸源汙染防治、海洋汙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環境風險防範、旅遊旺季環境保障等五大攻堅,全省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近岸海域水質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