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攻堅】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湛江在行動

2020-11-26 澎湃新聞

【碧水攻堅】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湛江在行動

2020-06-15 20: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要下決心採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讓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個明顯改觀,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安全、放心的海產品,享受到碧海藍天、潔淨沙灘。」「持續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講話中談及海洋強國建設,推動海洋事業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湛江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納入湛江市汙染防治三年攻堅戰指揮部協調議事事項,要求全市10個縣(市、區)切實落實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湛江市委書記鄭人豪多次實地調研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要求加強近岸海域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治理,入海排汙口(河流)管控,減少陸源汙染物對海域的汙染。湛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建軍專題調研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並召開現場辦公會,要求切實做好湛江港區域高位池水產養殖及網箱養殖汙染防治工作,制定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

2019年11月,湛江市印發實施《湛江市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形成了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維護海洋生態安全為核心,陸海統籌,協同推進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工作的局面,不僅促進了湛江市海洋經濟高質量高速增長,而且加快了生態型海灣城市建設的步伐,較好保護了海洋生態環境。

陸海汙染同防同治,推進海洋生態化治理

促進沿海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湛江市出臺《2019年度推動落後產能退出工作方案》和《關於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通知》,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工業綠色發展。嚴把涉海項目規劃和建設項目環評關,堅決執行「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嚴控海洋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2018年以來,依法審批了《南珠觀海棧橋工程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等6個項目的海洋環境影響報告。目前,湛江市列入省級循環化改造試點的園區9個,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抓好重點入海陸源汙染源治理。湛江市定期開展入海排汙口和入海河流監測及評價工作。對不達標的入海河流定期通報,督促屬地政府採取針對性的整治措施,切實加強整治。落實九洲江、袂花江「一河一策」實施方案,切實加強整治。2019年,這2個入海河流國考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達到目標要求。2019年4月,湛江市發布實施《湛江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年),客觀劃定禁養區、限養區、養殖區,設定養殖發展區域底線。徐聞、雷州、遂溪、廉江、吳川5個縣市也相繼印發了養殖規劃。

加強防範近岸海域環境風險,通過開展湛江港灣環境容量研究,為做好湛江港水質整改,保護和改善港灣水環境提供了技術支撐。為防範海上溢油及危險化學品洩露風險,湛江海事局聯合市交通運輸局根據《湛江市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要求,完成了聯防體溢油應急設備庫建設,並於2019年11月22日投入運行,現場還組織了實操培訓。開展湛江海灣非法漁業設施整治。從2011年底開始,歷時9個多月,完成湛江港灣非法漁業設施及礙航物清理拆除工作,共投入3億多元,清理海域面積185.5平方公裡,海岸線243公裡。2019年5至8月期間,對湛江灣內非法漁業設施「死灰復燃」的現象,湛江市委市政府再次堅決對其清理取締,共清理湛江灣內違法養殖樁柱、棚架11262.26畝、浮筏貝排25個、漁具180個共32000多米。加強流入港灣黑臭水體整治,頒布實施《湛江市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規劃(2019—2030年)》及《湛江市中心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實施方案(2019—2023年)》,開展湛江市城區28條黑臭水體(具備監測條件)監測和整治。加強涉海工業企業環境風險防控,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有關部門執法,自2019年以來,共計派出執法人員122人次,檢查涉海工業企業35家次,立案查處1宗。針對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反饋的超標入海排汙口情況,加強湛江港灣超標入海排汙口整治,湛江市督促相關單位及時進行整改。其中湛江東洋水產有限公司和中國水產湛江海洋漁業公司已停止生產,沒有汙水排海;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和湛江港務局入海排汙口均已截汙納入汙水處理廠,湛江市海昌路和沙灣入海排汙口已截汙納入汙水處理廠。

嚴格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為保護好紅樹林資源,湛江市切實做好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環保督察整改工作, 2019年,當地政府與沿海周邊村鎮籤訂紅樹林共管協議面積1651.2公頃,完成嶺頭島附近海域造林2250畝。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實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2019年湛江市放流海水魚類240萬尾、淡水魚苗243.8萬尾、斑節對蝦5823萬尾、貝類250萬粒、沙蠶15萬尾、瀕危物種中國鱟20萬尾。共救助中國鱟90隻、海豚1頭、鯨2頭、海龜15頭、亞洲巨龜11頭。開展海洋自然保護區建設,建立各類海洋自然保護區22個,面積達13.6萬公頃。

▲在湛江海灣遊弋的中華白海豚

灣長制先行先試,壓實海洋汙染治理責任

實施「灣長制」的目的是為壓實入海河流治理、入海排汙口整治、岸線生態保護等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強化與「河長制」的銜接,進一步健全海洋生態文明制度。

湛江作為全省灣長制的試點城市之一,早在2018年10月湛江市委、市政府就印發實施了《湛江市實施「灣(岸)長制」試點工作方案》,將全市近岸海域劃分為15個海灣(岸),海灣(岸)面積佔全市海域面積約10.53%,大陸岸線約82.98%,建立市、縣兩級「灣長」和鎮、村兩級「岸長」的四級組織體系。其中市級灣長5個、縣級灣長10個,鎮級岸長21個,對全市近岸海域生態環境進行網格化管理,進一步壓緊、壓實黨政領導幹部治海、管海、護海主體責任。

機遇與挑戰並存,探尋治海方略

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將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到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增強陸海汙染防治協同性和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2019年湛江市機構改革,將原市海洋與漁業局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劃入市生態環境局,成立海洋生態環境科專門負責湛江市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工作,加強陸海統籌,協同治理,進一步提高了湛江市近岸海域的汙染治理能力。生態環境部門整合了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職責後,使全體環保人有了一個深刻認識海洋、深入思考海洋、深度經略海洋的機會。也使大家清醒認識到,當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正處於融合融入、重建重構的關鍵時期,充分認識沿海地區在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清醒認識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

湛江擁有海岸線1243.7公裡,佔廣東省海岸線總長的30.2%,港灣101處,海域面積2萬平方公裡,入海河流不少於40條,經排查湛江市入海排汙口共101個,每個季度對重點入海排汙口至少要監測一次,監測任務重。同時,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又涉及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住房和建設、農業農村、水務、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及部隊等多個單位,湛江市尚未正式建立海洋執法隊伍,缺少海洋執法的聯動機制。多年來近岸海域的汙染物不斷疊加,造成部分重點海域的汙染嚴重,整治工作難度大、時間長、短期難見成效。

下一步,湛江將加強陸源汙染源整治,繼續開展近岸海域環境監測,重點做好入海排汙口、入海河流等監測工作,定期評價陸源汙染情況,儘快完成對湛江市轄區範圍內的入海排汙口和入海河流開展全面核查、監測、分類建檔;督促各縣(市、區)政府排查轄區內的非法入海排汙口……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

湛江將充分抓住機構改革契機

統一思想,主動履職,敢於擔當

不斷改善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

為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

提供環境支撐和生態保障

來源/《環境》雜誌、廣東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作者/湛江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關卉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原標題:《【碧水攻堅】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湛江在行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
    這是大鵬新區對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的首次多部門合作聯合的首次重大舉措,是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等五大海洋監管部門籤訂的《大鵬新區海陸統籌生態環境治理合作備忘錄》之後的又一次重要實踐和檢驗,也是大鵬新區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活動媒體座談會後的有力行動。
  • 汙染防治攻堅戰完美收官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我省全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加快散煤汙染治理「三重一改」,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具備條件的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完成「散亂汙」企業治理,搬遷改造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實施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我省持續突出抓好松花江流域治理,打響碧水保衛戰。62個國考斷面全部消除劣V類。44條黑臭水體完成治理。
  • 四個關鍵詞解讀《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意見》全文共1.7萬餘字,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意見》的基礎上,密切結合我市實際,立足十一大重點展開,既全面分析了十八大以來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也為各區、各項職能部門制定了明確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不僅以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為「原點」,全面謀劃汙染防治攻堅,
  • 曾進澤主持召開全市汙染防治攻堅和環保督察整改專項督導工作聯席...
    爭分奪秒全力以赴 確保按期按質完成任務 12月1日下午,市長曾進澤主持召開全市汙染防治攻堅和環保督察整改專項督導工作聯席會議,檢視各地各部門落實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目標任務和環保督察整改的工作成效,研究下一步推進我市汙染防治攻堅和環保督察整改重點任務,要求進一步加強督導,落實措施,加快斷面水質達標攻堅
  • 《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此件公開發布)   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高標準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的決策部署,推進我省近岸海域水汙染防治,制定本行動計劃。
  • 合肥市2020年臭氧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以控制合肥市2020年O3汙染、改善環境空氣品質為核心,以強化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工業園區的大氣汙染排放管控為著力點,按照「減量、精準、科學、系統」的原則,統籌推進工業源、移動源、社會面源等領域大氣汙染減排工作,進一步提升監測執法和科研能力,精準施測、系統評估,推動企業主動治理,實現依法治汙,實施好我市2020年O3汙染防治攻堅工作。
  • 省生態環境廳發來喜報:德州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PM2.5改善...
    喜    報1月7日,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向德州市委、市政府發來喜報,祝賀德州市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圓滿收官,並對德州市各級領導幹部、社會各界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謝。喜報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截至2020年年底,德州市三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
  • 「謀新篇 開新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新篇 開新局】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訪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建武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文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進入新時代,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許多新要求。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窗口期。必須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緊攻堅,打好標誌性的重大戰役,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 2020 山西生態環境保護靶向攻堅
    面對新徵程,我省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三晉百姓帶來更多藍天白雲。  精準治汙顯成效  去年進入秋冬季,省生態環境廳與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聯合開發環保智慧「電偵察」系統,利用電力大數據科學監測分析全省重點工業企業的汙染防治情況,助力秋冬防汙染攻堅。
  • 強力實施八大行動!石家莊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強化攻堅方案出臺
    > 石家莊市2020年強化攻堅方案出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衝刺之年,為做好全年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日前《石家莊市大氣汙染防治2020年強化攻堅方案》正式出臺。
  • 北碚區「五大環保行動」助力汙染攻堅
    2020年,北碚區以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成效和推進建設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為抓手,持續開展「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不斷完善。截至10月底,全區汙染防治攻堅戰任務整體推進率為95.2%,全市排名第一。
  • 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
    原標題:打好海洋汙染防治攻堅戰 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著力增強監督實效,構建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
  • ...大鵬先行——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
    這是大鵬新區對近岸海域汙染防治的首次多部門合作聯合的首次重大舉措,是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等五大海洋監管部門籤訂的《大鵬新區海陸統籌生態環境治理合作備忘錄》之後的又一次重要實踐和檢驗,也是大鵬新區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活動媒體座談會後的有力行動。
  • 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煙臺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徐世剛介紹,「十三五」期間,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煙臺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以推進「1+1+8」汙染防治攻堅戰系統謀劃為重點,打好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整體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煙臺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統籌推進,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省委、省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治理汙染、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馬文才督導汙染防治攻堅工作
    11月10日,赫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馬文才深入一線,實地督導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副區長陳維民、譚正祥和區政府辦主任李智敏及區直駐區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馬文才一行先後查看了十洲路二閘、羅溪渠、團洲水電樞紐,蘭溪鎮部分大米加工企業和中乾渠,認真聽取各點位負責人關於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秸稈禁燒、藍天保衛戰、環保問題整改等情況匯報,研究相關問題,部署下階段汙染防治工作。
  • 發改委:中國到2020年構建海洋油氣資源開發「儲近用遠」格局
    以我國傳統漁場、近岸養殖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為基礎,控制近海捕撈強度,規範發展海水養殖,構建覆蓋我國管轄海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緊密結合的海洋水產品生產和供應保障格局。 ——構建儲近用遠的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格局。
  • 中國防治海洋汙染措施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環境汙染的防治工作,採取一切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陸上活動和海上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汙染損害。制定和實施「碧海行動計劃」。努力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為改善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的生態環境,中國正在制定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碧海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