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登上水汙染地圖 中國面臨更大挑戰(圖)

2020-12-04 搜狐網

馬軍被《時代》周刊評為「2006年全球百名最具影響力人物」

  馬軍:跨國公司上了水汙染地圖

  本報記者 王萬英

  入選《時代》百人榜 關注中國水汙染

  他入選了美國《時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美國人說,和姚明和章子怡相比,他是更為中國所需要的人。

  想知道自己的住所或公司附近有沒有水汙染企業麼?不難,上網查詢一下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水汙染地圖」就一目了然了。

創辦這個公益機構的,是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06年全球百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的馬軍。

  5月30日,坐在一間簡樸卻整潔的辦公室裡,馬軍接受了《世界新聞報》的採訪。

  罰款比建汙水廠便宜

  《世界新聞報》:《時代》周刊的評選,對你是否有什麼影響,心態是否會有變化?

  馬軍:對我本人沒有什麼影響,只是覺得不好意思。因為在每一個場合,都會被別人調侃。他們會說,「現在在座的是影響世界的100人」之一。我們沒有那麼大的影響,這個影響,是海外對中國水資源緊急情況的認識,和對中國民間環境保護努力的認可。只是基於這樣一個基礎,並不是說我們就成為和世界各國領導人有同樣影響力的人。

  《世界新聞報》:從你撰寫《中國水危機》一書至今,已經8年了,現在情形如何?能否用最簡短的話和數據概括一下中國目前水危機的現狀?

  馬軍:說到「水」,中國目前面臨很大的挑戰。

  一方面是缺水問題很嚴重,現在中國的600個城市裡,有400個都缺水。另一方面是水汙染,它和缺水問題同樣嚴重。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為缺水,汙水排進去,很難通過稀釋得到自淨。同時,汙水又把僅有的一點水資源破壞了。

  現在我國水汙染趨勢是: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從地表向地下蔓延,從陸地向海洋蔓延。

(責任編輯:曾玉燕)

相關焦點

  • 中國水汙染地圖出爐 嚴重水汙染令人堪憂
    中國水汙染地圖說白了就是一個水汙染地圖資料庫,是由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發布的。
  • 中國陷水汙染危機 黑色水地圖觸及七大水系(圖)
    水汙染作為一個嚴重的公共危機正以超常的分量挑戰著中國政府的決策水準與能力。黑色的「水圖」從松花江苯洩漏到廣東北江鎘汙染,從滇池水葫蘆瘋長到太湖藍藻泛濫,儘管一樁又一樁的無情事實在不斷挑戰著我國本已脆弱的水環境能力,但這些局部而片段的現象並沒有讓我們完整認識水汙染的嚴重而殘酷,而只有打開中國水系的平面地圖,幾乎處於危機邊緣的水汙染生態才能裸露無遺。
  • 人民日報:中國的跨國公司什麼樣?
    今天起本版推出「中國也有了跨國公司」系列報導,回望中國跨國公司的成長之路,總結併購投資中的收穫與艱辛,展望未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前景。 ——編者 ——看規模,中國跨國公司的體量不斷擴大。 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繆榮告訴記者,中國已經湧現一批跨國公司,業務遍布全球,境外營業收入、貢獻利潤佔到相當比例,有的甚至超過一半,具有明顯的跨國公司性質。
  • 中國水汙染地圖曝光 沿海地區水汙染問題觸目驚心
    中國水汙染地圖日前出籠。據介紹,水汙染地圖設置了三類數據:水質信息、排汙信息、汙染源信息。中國水汙染地圖的推出,使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中國嚴重的水汙染現狀,對環境汙染和環境保護也更加重視。據了解,中國一年洗衣汙水量就將近22億噸,相當於34個十三陵水庫,76個昆明湖。
  • 中國水汙染地圖和綠色選擇聯盟
    中國水汙染地圖(www.ipe.org.cn)是全國水汙染公益資料庫,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於2006年開發並運行管理。該資料庫收錄了各省、市政府部門公布的水質信息、汙染物排放數據以及汙染源信息。目前汙染地圖資料庫已涵蓋了空氣和固體廢棄物汙染。截至2010年9月,該資料庫共收錄在華企業超標違規記錄超過69000條。
  • 中國的水困境:水汙染加劇水緊缺 | NSR專欄
    在《國家科學評論》執行主編蒲慕明主持的此次論壇上,不同背景的專家討論了中國水環境現狀、水汙染防治政策和計劃、國家倡議的進展、面臨的挑戰、以及信息透明和公眾參與的重要性等內容。我們的第一個項目是將水質、水汙染物排放量和廢水汙染源等數據匯總在一起,形成水汙染地圖資料庫。根據監測顯示,局部地區水汙染有所改善,但總體形勢仍然十分嚴峻。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擴大以及農業活動的加劇,汙染蔓延到了更廣的地區,包括很多河流的上遊甚至源頭。蒲:南水北調工程對水質的潛在影響是什麼?
  • 水汙染將是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
    數據顯示,中國約50%的水源已受到汙染,幾乎所有的飲用水專家、學者都認為中國水質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同時,幾乎沒有一家水廠自檢水質是完全達標的。一份由公益人士製作的「中國癌症村地圖」正在網際網路上被關注,村子數量被認為超過200個。此前,地下水汙染導致癌症高發甚至牛羊絕育的報導,在諸多地區出現。在一些地區,汙染已危及公共用水安全。
  • 中國水汙染危機
    種種跡象顯示,進入2007年以來,各地陸續爆發水汙染事件。如何應對這一嚴峻局面,已經成為擺在最高決策者案頭的最現實挑戰之一。  水,意味著生命。  然而,轉眼之間,我們身邊奔流的水不再清澈,甚至不再能哺育生命。雖然我們聽不到江河的嘆息或者嗚咽,但在那些受到傷害的肌體和靈魂深處,你能體會到這種躁動與憤怒。
  • 未來中國金融監管面臨挑戰
    來源:安邦諮詢央行近日公布了最新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對2019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從報告的內容來看,央行認為金融系統將面臨三大任務,即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
  • 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水環境治理面臨哪些挑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勻,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屬於缺水國家。而且,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工業化推進,我國水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更是面臨巨大考驗。7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走進《中國經濟大講堂》從多方面深度解讀了如何有效治理水環境、保障水安全。
  • 中國水汙染治理三十年
    世界各國的水汙染,以泰晤士河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以及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高速發展工業的壓力下,三代汙染同時出現,加之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落後的工業結構和工藝流程,城市管網欠帳多,汙水集中控制設施欠帳更多。因此,中國的水汙染治理與國外相比,就更為艱辛和困難。
  • 21世紀人類面臨的新挑戰 | 中國工程院院刊
    導讀本文是英國皇家天文學家Martin John Rees教授於2019年9月18日在倫敦「2019年全球重大挑戰論壇」上發表的主題演講,原題為「人類未來前景展望」,發表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二期上。
  • 中國水汙染問題嚴重
    中國的環境專家說,中國的水汙染已「非常嚴重」。
  • 中國水汙染防治設備製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
    GE基礎設施集團      (2)斯必克(SPX)集團      (3)ITT工業公司    4.2.3 國際水汙染防治設備製造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4.2.4 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布局      (1)GE水處理及工藝過程處理公司      (2)斯必克      (3)ITT工業公司
  • 中國水汙染治理調查
    黑臭缺氧為代表的第一代水汙染,重金屬、有毒化學品為代表的第二代水汙染,營養元素超量為代表的第三代水汙染,在中國同時出現。  中國衛生部官方網站發布的第三次中國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報告顯示:癌症已成為中國農村居民最主要死因之一,與環境、生活方式有關的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構成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過去30年分別上升了465%和96%。  2010年5月31日,環保部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報告稱:全國地表水汙染依然較重。
  • 科學家詳解中國北鬥導航系統面臨三大挑戰(圖)
    近日,由中國科協組織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系列活動啟動,今年的第一期就將內容聚焦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今天,我們邀請了幾位專家做客《科技天地》,為讀者朋友揭開「中國北鬥」的神秘面紗。  ■嘉賓  劉經南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  楊元喜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執行主席  李祖洪 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副主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譚述森 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科學委員會副主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
  • 中德科學家發現,月球上輻射比地球高數百倍,登月面臨更大挑戰
    據國內媒體9月27日報導,在對月球進行探索的過程中,中國和德國的科學家就發現,月球上的輻射比地球高出了數百倍,最高峰值甚至達到了1000倍!登月面臨更大挑戰,想將太空人送入月球,並在月球長期活動,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不能妥善處理輻射問題,研製出專用太空衣,那麼「月球大開發」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水汙染防治設備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
    、挑戰及風險分析第二章 Covid-19對全球與中國主要廠商影響分析  第一節 2016-2026年全球水汙染防治設備主要廠商列錶轉′自:https://www.cir.cn/3/96/ShuiWuRanFangZhiSheBeiHangYeXian.html    一、2016-2026
  • 跨國公司錨定中國市場關鍵詞:避風港 創新源 首秀場
    避風港 創新源 首秀場跨國公司錨定中國市場三大角色經濟日報記者 朱 琳受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2020年全球貿易、投資遭受重創,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企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儘管外部環境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強,但在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積極為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的背景下,這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發展不但沒有止步,反而成為今年世界經濟的一大亮點,中國市場在跨國公司全球業務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避風港、創新源、首秀場,成為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發展的三個關鍵詞。
  • 跨國公司高管:為什麼中國人沒有印度人多?
    當然,在未來幾年裡還會出現不少問題,兩個國家都會面臨令人望而生畏的挑戰。但是,兩國的經濟發展曲線似乎明顯呈上升趨勢。實際上,即使在最近衝擊了多數發達國家的嚴重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中國和印度的發展速度仍然是相當可觀的。  雖然這兩個國家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事實上,兩個國家在歷史、文化、人口和經濟方面是相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