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生兒一落地就要大哭,不哭會怎麼樣?科學解釋來了

2020-12-04 媽寶經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那麼為什麼嬰兒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件事就是哭而不是笑呢?

之前在微博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如果寶寶一出生不哭而是笑會怎麼樣?不少網友發動自己的想像力給寶寶P上微笑的表情。

看到這些圖是不是怪怪的,說實話,如果寶寶一出生就笑,那場面確實挺嚇人的。

關於新生兒一落地就大哭這個問題,網友給出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

有人說是寶寶剛離開子宮,被外界的新環境給嚇到了。

有人說寶寶捨不得離開媽媽的子宮。

有人說寶寶的第一聲哭聲其實不是在哭,而是出生後呼出的第一口氣而引起了聲帶震動,發出了「哭」的聲音。

還有一個有趣的解釋是:寶寶知道自己是來這個世界受苦的,所以哭著降臨......

上面說的這些新生兒一落地就哭的原因有些片面,其實「哭」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項任務,也是必須要完成的一步。

為什麼新生兒一落地就要大哭?

寶寶從媽媽子宮過度到外界生活,建立正常的心肺循環,都是靠「哭」來完成的。

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在媽媽子宮羊水裡長大,這個時候胎兒的呼吸裡面充滿了液體,肺部是沒有空氣的,胸廓成曲縮狀態,而且胸腔也很小。

但是隨著胎兒的出生,在外部空氣的刺激下,新生兒的胸廓會打開,胸腔也會迅速擴大,源源不斷的空氣進入肺部。新生兒需要呼出人生中的第一口氣,而且新生兒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較高,不僅要呼吸,還要大口呼吸,不然很容易缺氧。

所以新生兒在呼氣的時候,氣流經過喉部,帶來的衝擊讓聲帶振動,所以新生兒就發出了啼哭的聲音。

★新生兒啼哭意味著人生的第一次呼吸完美完成。

「人生第一哭」對新生兒意義重大,不僅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呼吸,還意味著各臟器官開始工作,是健康的表現。

如果新生兒不哭的話,那就要「外界」的幫助了。

新生兒不哭的原因:正常情況下,胎寶寶在出生後的20秒內就會發出第一聲啼哭。在胎兒離開母體後,肺部功能才會慢慢打開,如果不哭,則可能是肺部的羊水沒有排出來,肺泡沒有打開,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缺氧,從而導致意外發生。

總之,新生兒不哭是很危險的行為。

新生兒不哭怎麼辦?啼哭是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必須要經歷的一步,我們經常會在電視劇中看到,如果新生兒不哭,接產婆就會用打新生兒屁股。現在的護士一般不會用那麼暴力的方式,她們通常會先清理寶寶口腔中的異物,然後用撫摸背部和彈腳底等柔和的方式,刺激寶寶哭出來,讓他進行第一次呼吸。

新生兒不同哭聲反應了什麼?

每一個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要進行第一聲啼哭。但是有的寶寶哭聲比較響,有的寶寶哭聲比較小,不同的哭聲可以反映寶寶不同的健康狀況?一般來說,足月的寶寶哭聲大,早產兒哭聲比較小。

寶寶哭聲洪亮則代表身體健康,如果寶寶哭聲很細很小,則可能有一些疾病,像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寶寶出生後哭聲又細又弱。

而如果寶寶的哭聲特別微弱時,父母最好諮詢醫生給寶寶做檢查,並聽從醫生的建議,以免錯過最佳診斷和治療時間。

寶寶的第一聲啼哭過後,他的人生才真正開始了。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我在天上挑媽媽」,寶寶和媽媽是一種很難得的緣分,雖然懷孕的過程很辛苦,但是當聽到寶寶的第一聲啼哭時,我們總是喜悅的。就像前面提到了,寶寶啼哭是因為人生皆苦,雖然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不順,但是在孩子身上,我們總是能看到希望,心情好起來。

正印證了那句話:付出也可以是快樂的,父母在孩子身上的付出不正是如此麼?

孩子也是一樣,不管什麼時候,想到父母,心中總是會溫暖起來,父母才是世界上最無私愛我們的人。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嬰兒大哭超20分鐘會傷大腦?
    孩子大哭不止時,如果不予理睬,他們的確會哭累了自己停下來。但這種失望、壓抑的情緒會讓他們分泌一種「壓抑激素」,對嬰兒大腦產生負面影響。如果這樣的事情反覆發生,將給孩子未來的成長留下陰影。南京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梁超表示,「即便大哭超過20分鐘,如果沒有明顯閉氣缺氧反應,應該不會傷到大腦這麼嚴重。」按照研究結果,所謂的大腦傷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 人類嬰兒出生必須大哭,其他動物的幼崽會不會?為什麼?
    因為,在整個動物界,除了人類生下來是哇哇大哭外,其他的動物都是安安靜靜的,不會出現像人類的嬰兒那樣哇哇大哭的現象。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人剛生下來為什麼會哇哇大哭?其實,說人剛出生哇哇大哭是種優越感是不合理的,因為,人生下來必須要哇哇大哭,並不是要體現自己的優越感。
  • 為啥寶寶睡覺時會突然大哭?不是故意在磨人,而是「有苦難言」
    前幾天,一位寶媽私信給我,她的寶寶現在2個月左右,最近幾天總是在睡覺時突然醒來,然後大哭,有時候是閉著眼睛大哭。一開始寶媽是覺得寶寶餓了,在寶寶哭的時候立刻餵奶,但這種方法無法止住孩子的哭聲。她和丈夫連續很多天,深夜時刻抱著孩子在地下來回走,要哄好長時間才能把寶寶哄好,家裡的老人聽說後卻給出了神秘的說法。老人問他們是不是晚上帶孩子出去過?
  • 為何寶寶睡覺時會突然大哭?並不是故意折磨人,卻是「有苦難言」
    就在前幾天一位寶媽也私信我,他的寶寶現在已經兩個月左右了,最近幾天總是在睡覺的時候突然醒來然後大哭,有的時候甚至是閉著眼睛大哭。為何寶寶睡覺時會突然大哭?並不是故意折磨人,卻是「有苦難言」一開始寶媽也是覺得小寶寶餓了,帶小寶寶哭的時候就立刻去餵奶了,但是這樣的一種方法也沒有辦法止住孩子們的哭聲,她和丈夫連續有很多天深夜時刻,就抱著孩子在地下來回走動,要紅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把小寶寶給哄好,家裡面的老人聽到之後卻說出了這樣非常神秘的說法,老人說他們是不是晚上帶孩子出去過,看見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我媽不相信這樣的一些說法,但排除了晚上出去的原因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和「忍著不哭」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看出差距
    小孩子似乎都比較玻璃心,每當有小磕小碰或者被家長批評時,就會委屈地大哭起來。可身邊好多家長非但不去哄,還對著孩子說出傷人的話,似乎在他們心裡只有不哭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前兩天帶著女兒去超市,逛到玩具區時,看到一名家長雙手叉腰站在孩子面前,大聲喊著你哭什麼哭?再哭就把你扔在超市。孩子聽到媽媽這麼說哭得更厲害,他想上前抱住媽媽的腿,卻被媽媽甩開摔倒在地。
  • 人死後為什麼家屬不能大哭?殯儀館告訴你真相,看完之後長見識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龐大的世界裡,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事情,這些事情有些像是未解之謎,有些是已經被人用科學依據解釋出來的了,但是這些事情都帶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奇」,今天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關於一件奇事。
  • 不哭就讓娃睡通宵?這才是最有助大腦發育的睡眠訓練!
    那麼為什麼結果反而會導致孩子的鬧瞌睡問題呢?這位媽媽對「跟隨孩子」的理解其實只是停留在了字面意思上。跟隨孩子並不等於隨便孩子怎麼樣。幫助嬰兒了解身體的變化在上一篇情緒的文章裡,我們說到新生兒會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變化。有任何的不舒服,她都會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讓撫養者了解自己的困境。這種不舒服其實就包括了睏覺。大人睏覺的時候會感覺頭昏沉,身體無力,反應遲鈍。小寶寶同樣也會有睏覺的不舒適感受。在有些比較敏感的寶寶,這種不舒適的感覺會令他們感覺到危險,於是他們拼命啼哭。
  • 新生兒屁股上有「淤青」,寶媽懷疑是醫生的鍋,科學解釋讓她汗顏
    因為小星是第一次當媽媽,所以對於孩子的一些現象會感到非常的陌生,當她看到剛出生的孩子屁股上有一些淤青時,還以為是當時醫生在接生孩子的時候下手太重才給孩子弄到的。因為自己的寶寶剛出來的時候,不肯哭,小星以為是醫生把孩子揍哭的。
  • 「孩子哭了是不是沒吃飽?」一哭就塞奶,新生寶寶被餵出腸梗阻
    對於家有嬰兒的家庭來說,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孩子哭了。特別是出生幾個月的小嬰兒,一哭起來總是讓爸爸媽媽手足無措。很多時候,孩子一哭,家長首先考慮的是寶寶是不是沒吃飽餓了,趕緊給寶寶塞奶。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寶喝進去的數量並不直觀,如果寶寶出現哭鬧,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媽媽的奶不夠,沒有給寶寶吃飽。
  • 孩子看見老人大哭不是有天眼,而是在經歷這兩個階段,可不是迷信
    大家是不是也似曾聽說過「風水大師說小孩子在3歲之前,天眼都是開著的,可以看見大人看不到的「妖魔鬼怪」,特別是看見不乾淨的東西時會害怕會哭。」寶媽小張卻不相信這些,家裡也從來不迷信,於是就帶著已經滿6個月的寶寶經常去外面轉悠,可都沒有出現類似「見到老人會哭」的現象。直到遇見一個陌生的老爺爺,看模樣頭髮已經全白,臉上布滿皺紋,每天杵著拐棍。
  • 人類自詡萬物之靈,為什麼幼崽出生就大哭?其它動物這麼做早完了
    更明顯的是,我們人類的幼崽和自然界其它動物的幼崽大不相同,一切套用在動物幼崽身上的東西,在嬰兒身上貌似都很難適用,成年人類統治地球,但是為什麼幼崽卻如此弱小?只有人,才會在嬰兒時期哇哇大哭,甚至剛出生就哭,生怕沒人知道自己出生了,如果這種行為放在自然界裡會怎麼樣呢?眾所周知,沒有最強的野獸,即便是老虎和黑熊,他們的幼崽一樣非常脆弱,容易遭到自然界獵食者的捕殺。
  • 為什麼動物幼崽都不會號啕大叫,怕驚動強敵?唯人類嬰兒會大哭?
    反觀人類的嬰兒就不一樣了,遇到什麼事情,都是會先張嘴哭上一場,等父母滿足需求了,才會停止哭泣。那為什麼在我們的認知裡,總是會感覺動物幼崽都不會號啕大叫,以防驚動強敵入侵,唯有人類嬰兒卻會大哭?一、人類與動物的生長方式不一樣人類嬰孩與動物幼崽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成熟度之上,很多動物的幼崽出生以後,就具備的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像牛、馬、羊等等的動物,並且在之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就已經能成長為相對對立的個體,能夠在自然環境下自我覓食和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 新生兒太「著急」,剛出生就向媽媽求抱抱,孩子舉動溫暖眾人
    當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面的時候,家長就非常盼望孩子的到來,但家長在面對新生兒的時候,卻會感到非常緊張,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 每個寶寶出生時候的樣子都是不同的,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哭,新生兒哭的聲音越大,證明他們越健康,但下面這個新生兒卻做出了不一樣的舉動。
  • 教你「新生兒5S安撫法」,孩子瞬間安靜
    寶寶的哭鬧不止總是讓很多新手爸媽措手不及,朋友的孩子就是這樣,經常會莫名其妙地嗷嗷大哭,明明奶也餵了,尿不溼也換了,該做的事情似乎都做了,唱歌、邊走邊搖寶寶等哄寶寶的方式都不管用,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手忙腳亂卻是一籌莫展,讓朋友很是焦躁。
  • 寶寶不願做「伏地魔」,三個月還一趴就哭,寶媽學會引導很重要
    寶寶不做「伏地魔」一趴哭,引起婆媳大戰婷婷的寶寶都快四個月了,但還不會自己抬頭,她心理比較著急,擔心寶寶會有發育遲緩的問題,影響到以後的發育。跟寶寶剛3歲的堂姐聊起這件事,她給出的建議是:不要長時間的抱著孩子,有機會讓他多趴著,這樣有助於肌肉的鍛鍊。婷婷認為很有道理,就開始嘗試讓寶寶趴在床上適應。
  • 佛說:人為什麼哭著來,哭著離開?這樣解釋你就明白了
    嬰兒出胎即哭,可見人生憂苦與生俱來;此一聲之哭,即表示其當時所感最為痛苦,且似自知後此之苦方接踵而來,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生苦」。童年時代種種生活皆不能完全自主,故一般童子之心理,多以為迨我成年便覺快樂。
  • 「一月睡二月哭」,滿月後寶寶鬧得兇,寶媽要會針對性緩解
    月子裡的寶寶真可謂是寶媽的「貼心小棉襖」,除了吃就是睡,一天也哭不了幾次,好像根本沒有當時預想的那麼麻煩。可還沒開心幾天呢,一出了月子,寶寶就顯露出了他「小魔王」的本性。白天哭晚上也哭,根本不讓人休息,有時怎麼哄也哄不好,讓人十分焦急,手足無措。
  • 新生兒患溶血症 出生第一天就要「大換血」
    新生兒溶血症命懸一線陳女士的血型是 O 型 RhDCCee,這是比 "Rh 陰性熊貓血 " 還稀有的血型。9 年前,陳女士上一胎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誕生,由於稀有血型的新生兒溶血症,孩子進行過換血治療,救治非常成功。此次,一家人決定再次選擇市婦幼為孕嬰的健康保駕護航。陳女士特殊的血型和既往病史引起了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
  • 掐臉蛋揪頭髮,疼哭都不鬆手,寶寶喜歡「折磨」自己或因這3點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擁有全部版權,歡迎轉載我們都知道,新生兒剛出生,醫生需要通過寶寶的哭聲來判斷寶寶的狀態,因此有時會出現「打」寶寶的情況。可你聽說過在醫生動手之前,就先對自己動手的寶寶嗎?「我娃也是,我還沒出月子他就學會揪自己了,回回越揪越疼越哭,回回越哭越疼越揪。」掐臉蛋揪頭髮,疼哭都不鬆手,寶寶喜歡「折磨」自己或因這3點無獨有偶,有位家長也在網上分享了發生在自家寶寶身上類似的事情。
  • 總有些靈異現象,是科學解釋不了的
    這快門鍵一按,二人便擦出了火花,三言兩語就要找個小角落行周公禮了。伊恩回到科學實驗室繼續他的研究,新來的實習生卡倫成為他的得力助手。這時,他看到了廣告牌上那熟悉的雙眼……在男主的科學觀看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瞳孔,沒有重複的。沒錯,他認識這雙眼睛,像菊花一樣的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