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那麼為什麼嬰兒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件事就是哭而不是笑呢?
之前在微博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如果寶寶一出生不哭而是笑會怎麼樣?不少網友發動自己的想像力給寶寶P上微笑的表情。
看到這些圖是不是怪怪的,說實話,如果寶寶一出生就笑,那場面確實挺嚇人的。
關於新生兒一落地就大哭這個問題,網友給出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
有人說是寶寶剛離開子宮,被外界的新環境給嚇到了。
有人說寶寶捨不得離開媽媽的子宮。
有人說寶寶的第一聲哭聲其實不是在哭,而是出生後呼出的第一口氣而引起了聲帶震動,發出了「哭」的聲音。
還有一個有趣的解釋是:寶寶知道自己是來這個世界受苦的,所以哭著降臨......
上面說的這些新生兒一落地就哭的原因有些片面,其實「哭」是寶寶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項任務,也是必須要完成的一步。
為什麼新生兒一落地就要大哭?
寶寶從媽媽子宮過度到外界生活,建立正常的心肺循環,都是靠「哭」來完成的。
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在媽媽子宮羊水裡長大,這個時候胎兒的呼吸裡面充滿了液體,肺部是沒有空氣的,胸廓成曲縮狀態,而且胸腔也很小。
但是隨著胎兒的出生,在外部空氣的刺激下,新生兒的胸廓會打開,胸腔也會迅速擴大,源源不斷的空氣進入肺部。新生兒需要呼出人生中的第一口氣,而且新生兒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較高,不僅要呼吸,還要大口呼吸,不然很容易缺氧。
所以新生兒在呼氣的時候,氣流經過喉部,帶來的衝擊讓聲帶振動,所以新生兒就發出了啼哭的聲音。
★新生兒啼哭意味著人生的第一次呼吸完美完成。
「人生第一哭」對新生兒意義重大,不僅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呼吸,還意味著各臟器官開始工作,是健康的表現。
如果新生兒不哭的話,那就要「外界」的幫助了。
新生兒不哭的原因:正常情況下,胎寶寶在出生後的20秒內就會發出第一聲啼哭。在胎兒離開母體後,肺部功能才會慢慢打開,如果不哭,則可能是肺部的羊水沒有排出來,肺泡沒有打開,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缺氧,從而導致意外發生。
總之,新生兒不哭是很危險的行為。
新生兒不哭怎麼辦?啼哭是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必須要經歷的一步,我們經常會在電視劇中看到,如果新生兒不哭,接產婆就會用打新生兒屁股。現在的護士一般不會用那麼暴力的方式,她們通常會先清理寶寶口腔中的異物,然後用撫摸背部和彈腳底等柔和的方式,刺激寶寶哭出來,讓他進行第一次呼吸。
新生兒不同哭聲反應了什麼?
每一個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都要進行第一聲啼哭。但是有的寶寶哭聲比較響,有的寶寶哭聲比較小,不同的哭聲可以反映寶寶不同的健康狀況?一般來說,足月的寶寶哭聲大,早產兒哭聲比較小。
寶寶哭聲洪亮則代表身體健康,如果寶寶哭聲很細很小,則可能有一些疾病,像有先天性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寶寶出生後哭聲又細又弱。
而如果寶寶的哭聲特別微弱時,父母最好諮詢醫生給寶寶做檢查,並聽從醫生的建議,以免錯過最佳診斷和治療時間。
寶寶的第一聲啼哭過後,他的人生才真正開始了。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我在天上挑媽媽」,寶寶和媽媽是一種很難得的緣分,雖然懷孕的過程很辛苦,但是當聽到寶寶的第一聲啼哭時,我們總是喜悅的。就像前面提到了,寶寶啼哭是因為人生皆苦,雖然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不順,但是在孩子身上,我們總是能看到希望,心情好起來。
正印證了那句話:付出也可以是快樂的,父母在孩子身上的付出不正是如此麼?
孩子也是一樣,不管什麼時候,想到父母,心中總是會溫暖起來,父母才是世界上最無私愛我們的人。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