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點評APP描述相去甚遠 「刷單炒信」相關法規有待完善

2020-12-01 IT專家網

周五下午,小馬在結束工作之後約著幾位朋友去一家西餐廳相聚,主要是看中這家西餐廳在某點評APP上的評分不錯,還有幾道自己喜歡的菜餚。可沒想到,這次體驗並不好。

他們發現這家餐廳並不像APP上說得那樣門庭若市,幾道推薦菜餚也並不可口。除了服務尚可,這家餐廳與點評APP上的描述相去甚遠,名不副實。小馬感覺被點評APP騙了,「再也不來這家店了。」

和小馬有同樣經歷的人並不少。確實,偌大的城市,想找一家有特色的店鋪有如大海撈針。點評APP應運而生,通過用戶提供內容讓一些未被發掘的優質店鋪為更多的人熟知。但這也為刷單提供了操作空間,原本是用戶體驗分享的空間,結果成為店鋪公關和營銷的地盤,甚至形成了一條產業鏈。用戶越來越難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而在電商領域,此種現象更為普遍。

「刷單炒信」擾亂市場

成都,有名的美食城市。在北京工作的小楊今年國慶長假選擇去四川旅遊,成都作為中轉站,前後要待三天。

去品嘗當地的美食成了小楊的首選。為此他做了大量功課,通過各種點評網站,選出幾家評分高、推薦人數多的餐廳。保險起見,小楊還讓成都當地的朋友推薦了一些餐廳。

「朋友推薦的餐廳在點評網站的評分不是很高。」可一對比,小楊起了疑。在成都期間,小楊既去了網上推薦的幾家餐廳,也去了朋友推薦的。「網上推薦的可信度只能到50%,有的確實不錯,但有些真不怎麼樣。不過朋友推薦的都很不錯。」

為什麼品質不高的餐廳反而有高評分?這就不得不說說「刷單炒信」。

「刷單炒信」是指在網絡交易平臺上通過刷單方式炒作商家信用的行為。這其中有正向和反向兩種。正向就是通過刷單來將自家信用和美譽提升,而反向則是來降低競爭商家的信用和美譽度。

伴隨電商的發展,「刷單炒信」逐漸有了產業鏈。某些商家為了在平臺競爭中獲得優勢,僱傭水軍刷單提升自己的信譽和市場競爭力或者刷差評打擊競爭對手。「刷單炒信」甚至成為一種兼職方式在微博、朋友圈、QQ群裡進行傳播招聘。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廖懷學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電子商務領域中的商家刷評本質上是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違規行為,通過虛構交易,不正當獲取商品銷量、好評量等行為,進而提升經營者信用。「『刷單炒信』行為不當地提升商品的評價,直接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等權益。」廖懷學說。

如今,「刷單炒信」已經給商家和消費者利益帶來了嚴重的損害。一些沒有刷單的優質商家,因為信用度不高而無法獲得更高的知名度,這種現象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消費者也無法購買到真正優質的商品或者服務。

「專業化」程度令人瞠目

在電商等網際網路平臺方興未艾之時,用戶提供的評價信息是判斷一種商品或者服務的重要來源。如今,當人們在看到眾多好評的第一反應卻往往變為「不會是假的吧?」

最初,刷單依靠的是直接登錄帳號刷單,多註冊幾個帳號,直接針對某個店鋪或者網頁刷評,這種模式直接但隱蔽性差;再就是通過「人肉模式」進行刷單,在各個刷單群發布需求,各群接到需求後組織人去刷;到現在,利用一些自動化的集成技術,可以實現一臺電腦控制多個手機、多個帳號刷單,既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成本,同時大幅提高了效率。

不僅如此,經過多年發展,「刷單炒信」已經形成了清晰的產業鏈,「專業化」程度令人咋舌。

具體而言,產業鏈可以分為上、中、下遊三個部分。上遊是利用開發者提供的改機工具、代理IP等自動化工具以及買到的黑手機卡,批量註冊並控制各類網際網路平臺帳號;在中遊,帳號商人為刷單代理提供各類帳號;到了下遊,即各種代理為不同對象提供的特定刷單服務,包括提高信譽度、閱讀點讚、評論回復、提高粉絲量等,不同服務都有相應的收費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刷單還可以「私人定製」,根據不同平臺反刷量的技術措施制定具體解決方案,並根據方案的難易程度收取不同費用。

以直播為例。近年來,直播帶貨發展迅猛,一些知名主播帶貨能力讓人瞠目,幾萬件商品只需要短短幾秒鐘就可以一售而光。然而隨著數據的披露,「刷單炒信」的現象在直播中也屢見不鮮。動輒號稱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在線觀看人數其中有著大量水分,其中很多都是花錢買來的刷單和刷量的人數。而在一些微信群中,需要多少人數是明碼標價。

「『刷單炒信』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構成不正當競爭。」廖懷學表示,商品的信用評價是電子商務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的關鍵,經營者通過「刷單炒信」的不正當手段最終達到了虛假宣傳的目的,減少了其他經營者的交易機會,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商業權益和合法利益。

消費者不要「忍氣吞聲」

7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釐清有關主體法律責任,嚴格規範網絡直播營銷行為,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刷單炒信」就屬於要被查處的營銷違法行為之一。

近年來,伴隨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壯大,相關法律法規也在加緊制定中。問題比較突出的「刷單炒信」則是法律監管的重中之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電子商務法》等多部法律針對「刷單炒信」都有相應的處罰條款。

對立法機構來說,要堅持繼續完善完備對於「刷單炒信」等不正當違法營銷的法律法規監管體系,爭取做到與時俱進,不留死角,在法律法規層面不為這些違法行為留餘地。

有法可依,還要執法必嚴。「行政監管機關應當加大監管力度,提高違法成本,豐富監管措施,建立『炒信黑名單』制度。」廖懷學表示。他還建議對「刷單炒信」者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定期及時向社會公布,讓大眾知曉,提高其違法成本。

在治理「刷單炒信」過程中,電子商務平臺要擔負起有效的主體責任,對平臺內的商家進行有效管理,通過各種方式手段杜絕「刷單炒信」現象的出現。「電子商務平臺應當採取必要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對『刷單炒信』行為進行檢查監控,保證平臺的正常運行,提供必要、可靠的交易環境和交易服務,維護網絡交易秩序。」廖懷學說。

專家認為,無論是平臺上的商家還是線下實體店,都應樹立誠實守信經營的意識和理念,不要貪圖小便宜,走歪門邪道,而忽視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正途。對於商家,信譽和美譽的積累最根本的是靠產品和服務的質量,而不是營銷的方式和手段。

最關鍵的是消費者個人,在採訪中許多消費者表示由於追究困難等因素,導致在被「忽悠」之後不去追責,而是選擇「忍氣吞聲」,造成那些「刷單炒信」的商家更加肆無忌憚。

「我其實有過許多次這種被『忽悠』的經歷,但是都沒有去追究,只是告訴自己和周圍朋友不要再被『忽悠』,下次我要用各種方法甚至拿起法律武器來跟這種行為作鬥爭,不能讓它欺騙更多的人。」小楊告訴記者。

從保護消費者權益角度看「刷單炒信」

商家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為了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使其更好地行使自主選擇和公平交易等權利。《電子商務法》第十七條明確規定了電子商務經營者的信息披露義務,要求全面、真實、準確、及時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禁止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違法後果

● 行政處罰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 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電子商務法》第八十六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及《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經營者予以行政處罰的,應當記入經營者的信用檔案,並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及時向社會公布。企業應當依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規定,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行政處罰信息。

消費者權利救濟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六條、十六條規定,經營者採用虛構交易、虛標成交量、虛假評論或者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且不能證明自己確非欺騙、誤導消費者而實施此種行為的,屬於欺詐行為。

● 請求撤銷權

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百五十七條和《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一百五十七條的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消費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合同的,受欺詐的消費者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合同被撤銷後,消費者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欺詐方應當賠償消費者因此所受到的損失。

● 三倍損害賠償請求權

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五十五條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記者 張一琪)

相關焦點

  • 更美APP:刷單衝量純屬謠言
    近日,網上一段採訪所謂「更美合作醫院」的錄音傳得沸沸揚揚,更美APP「逼迫」合作醫院「刷單衝量」的消息也在醫美行業及創投圈被大量傳播。記者為此採訪了更美APP,更美表示,此次被傳刷單衝量是競爭對手的一次大規模有組織誣陷。
  • 星際戰甲:單刷Grendel任務技巧,Grendel單刷攻略
    如果想一個人單刷Grendel任務,要注意哪些東西呢?這裡就讓守望者加速器小編帶一起來看看星際戰甲Grendel甲獲取任務單刷攻略吧。Grendel甲獲取任務單刷攻略任務流程:通過完成歐羅巴上專屬的任務獲得Grendel的部件藍圖,花費現金35000在商店中購買Grendel藍圖。
  • 【經濟日報:合力打擊網絡虛假招聘】有關部門應完善相關法規...
    2020-11-24 08:48:36來源:FX168 【經濟日報:合力打擊網絡虛假招聘】有關部門應完善相關法規相關監管部門要對網絡虛假招聘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通過建立「黑名單」、舉報獎勵等制度,倒逼相關企業遵紀守法,切實履行職場誠信規則。招聘網站應嚴把審核准入關,對進入網絡招聘平臺的企業嚴格審核並加強監管,嚴防企業虛假招聘。求職者也要「擦亮眼睛」依法維權,多方合力打擊網絡虛假招聘行為。
  • 約課APP變瘋狂刷單平臺,「轉型創業典型」炮製騙局
    而恰恰在此前一個多月,平臺突然採取抬高補貼標準、「代約課」等一系列操作,刺激私教刷單套現,掀起一波刷單高潮。然後,「盛宴」戛然而止,無法取現了。近日,廣州警方通報,對「健康貓」的運營方廣州大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進行立案偵查。目前,公司法人代表楊驊力等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羈押。
  • 直播帶貨刷量售假被中消協點名 這風口還能吹多久
    之所以會有刷量和各方面的問題,總體說是因為行業還沒有成熟起來,但不能因為問題而否定直播帶貨。」  盤和林強調,隨著5G技術的普及,AIVI的清晰度和體驗增強之後,消費者在直播期間的體驗感和各方面感受都會有所增強,因此直播帶貨肯定不是一陣風,而是一個非常重要、有價值的應用場景。
  • 我國的刷臉支付仍處於相對「蠻荒」的發展階段
    不僅是拼殺刷臉支付的巨頭,對於刷臉支付背後的產業鏈及渠道模式都將帶來較大衝擊。  首推「生物識別採集禁令」  12月2日,「天津網信」發布消息稱,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於12月1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 花式鰻魚:叫法不同 感受相去甚遠
    之所以會給人感受性相去甚遠的體驗,除了名字造成的情境預設,也因為這種水產分別演繹的市民生活,給人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美妙記憶。家兄是釣魚高手,過去憑著他的手藝,鰻魚真是沒少吃。只是宰殺鰻魚很麻煩,也很血腥。與別的無鱗魚一樣,鰻魚身上也布滿了黏液,滑不溜秋的,尤其不斷扭動掙扎的時候,很難抓穩。
  • 薊州區委網信辦召開月度工作點評會
    薊州區委網信辦召開月度工作點評會 2020-12-01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揭秘外賣瘋狂刷單:帳號隨便買 一套教程僅40元
    日前,通過對訂餐平臺的「刷單」現象調查,南都記者發現了各個網購平臺的背後隱藏著一條地下「刷單」產業鏈———卡商通過大量「養手機卡」,再販賣給驗證碼供應商,為刷手提供一個又一個的「白號」,從而「刷單」。而借「刷單」來獲利的方式多種多樣——拿外賣平臺來說,刷手不僅可以刷走「首單紅包」,還可以代人下單賺取佣金,與商家合作「刷單」分享補貼。
  • 星際戰甲靈薄獄單刷視頻 靈薄獄單刷集團任務解析
    星際戰甲靈薄獄單刷集團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組不到給力的小夥伴還不如自己去刷。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一部星際戰甲靈薄獄單刷視頻!  官方網站>>>  《星際戰甲》9月25日正式開啟不限號公測 分享微博小編送大禮>>> 相關資訊請關注:星際戰甲專區
  • 國家網信辦清理處置105款違法違規APP 涉51漫畫、火山閱讀等
    中國網財經12月8日訊據國家網信辦微信公眾號「網信中國」消息,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部分行動應用程式傳播淫穢色情、暴恐血腥等違法違規信息,提供詐騙賭博、招嫖賣淫等違法違規服務的網絡亂象,國家網信辦依據《網絡安全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自11月5日起組織開展行動應用程式信息內容亂象專項整治
  • 新型汙染物風險防範體系亟須完善
    作者: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 張叢林 黃寶榮 鄒秀萍  新型汙染物是指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目前已明確存在但尚無法律法規和標準予以規定或規定不完善,危害生活和生態環境的所有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汙染物。
  • 高校學生兼職「APP刷單」被騙 背上萬元債務
    高校學生兼職「APP刷單」被騙 背上萬元債務 2017-01-09 13:44:07來源:北方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 【學習網信法規】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應知...
    答: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絡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網絡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絡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3.網絡運營者應當履行哪些安全保護義務?
  • 一封「神奇」快遞引發的刷單追問,淘寶刷單到底動了多少人的隱私?
    對方客服只答覆一句「親,我們不是刷單,我這邊下午調查好後再給您答覆」,便再無回復。在我的持續溝通中,這家淘寶店的客服再也沒回話。大約20分鐘後,我接到一個來自江西的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一個大學生,兼職負責「雷士照明官方企業店」這家淘寶店刷單的派單工作。對方表示自己是不小心,希望我不要再追究下去。個人信息遭到無故洩露,我強烈要求對方給出說法。
  • 免疫細胞療法相關法規條款梳理
    一、免疫細胞做為藥品管理的相關法規國家藥監局成立之前,藥品監管領域處於九龍治水的局面, 原衛生部藥政管理局參考美國FDA生物製品評估的做法於1993年5月5日頒布了《人的體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臨床研究質控要點》,將人的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納入《藥品管理法》的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