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療法相關法規條款梳理

2020-10-18 癌圖騰

癌症免疫細胞療法曾被宣稱為除手術、化療、放療外的第四類治療技術。該療法通過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來控制腫瘤,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根據作用機制不同,免疫治療可分為過繼性免疫治療、腫瘤疫苗和免疫調節劑等。其中,過繼性免疫治療是指分離、體外激活並回輸抗原特異性或抗原非特異性淋巴細胞的一種治療,包括LAK細胞、TIL、CIK細胞、DC-CIK、NK、γδT、CAR-T、TCR-T及NKT細胞治療等。這種採集患者自體免疫細胞來進行治療的方式,正是目前我國腫瘤免疫治療亂象叢生的重災區。

一、免疫細胞做為藥品管理的相關法規

國家藥監局成立之前,藥品監管領域處於九龍治水的局面, 原衛生部藥政管理局參考美國FDA生物製品評估的做法於1993年5月5日頒布了《人的體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臨床研究質控要點》,將人的體細胞治療臨床研究納入《藥品管理法》的進行管理,首次明確「應用人的自體、異體或異種(非人體)的體細胞,經體外操作後回輸(或植入)人體的治療方法...基本上參照衛生部頒布的《新藥臨床研究的指導原則》開展臨床研究。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後,於2003年03月20日 發布了《人體細胞治療研究和製劑質量控制技術指導原則》,明確了」包括體內回輸體外激活的單個核白細胞如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或體外致敏的殺傷細胞(IVS)等」質量評價指標,並要求臨床倫理學參見GCP有關規定執行。

根據CFDA頒布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局令第28號),「藥物的臨床試驗(包括生物等效性試驗),必須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且必須執行《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因此,開展免疫細胞製品臨床研究應服從藥品準入審批條件

二、免疫細胞做為醫療技術管理的相關法規

在2005年後,伴隨著人事地震,食藥監局不再受理生物療法的審批,細胞治療管理出現真空狀態,新項目申報無門。各大醫院抱著「法不禁止即可為」的態度開展免疫細胞治療,一些生物公司也參與進來。

2009年衛生部制定印發《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衛醫政發〔2009〕18號)規定「國家建立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和管理制度,對醫療技術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根據衛生部頒布的《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衛辦醫政發〔2009〕84號),「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NK細胞)治療技術」屬於第三類醫療技術。同時根據《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第14條規定:「屬於第三類的醫療技術首次應用於臨床前,必須經過衛生部組織的安全性、有效性臨床試驗研究、論證及倫理審查「。同時,衛生部還制定了《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NK細胞)治療技術管理規範》(2009年4月29日,徵求意見稿),該規範為技術審核機構對醫療機構申請臨床應用自體免疫細胞(T細胞、NK細胞)治療技術進行技術審核的依據。

至此,開展免疫細胞療法的機構開始猛增,地方政府在默許的情況下相當多省市都將這項治療納入醫保報銷的範圍,報銷比例高達80%-90%,物價部門也都規定了指導價。但經媒體核實,到衛生部門備案的醫療機構已有三千多家,沒有一家免疫細胞治療項目得到批覆

2015年7月2日,衛計委發文取消第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審批(國衛醫發〔2015〕71號),細胞免疫治療未列入「限制臨床應用的醫療技術(2015版)」清單,文中註明「未在上述名單內的《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其他在列技術,按照臨床研究的相關規定執行。」

綜合上述情況,可以解讀為免疫細胞臨床研究仍遵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施行準入管理。那麼,根據《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臨床研究項目管理辦法》 (國衛醫發﹝2014﹞80號),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向受試者收取費用,「第二十七條  未經醫療衛生機構批准,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擅自開展臨床研究、調整已批准研究方案或者收受臨床研究項目經費的,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相關規定予以相應處理」。


迄今為止,國家衛計委尚未批准任何機構開展免疫細胞治療項目,亦未組織過開展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相關的臨床試驗。這也就意味著,目前國內火熱的細胞免疫療法臨床應用(包括:DC-CIK細胞、T細胞、NK細胞、CAR-T細胞)均涉嫌違規

多年來國內各地不少醫療機構無視法規和科學界的警告,為絕望中的患者提供無效的治療,並收取高額治療費用。魏則西死亡事件直接的後果就是為如火如荼的免疫細胞治療降溫。前車之鑑是,媒體曝光後,衛生部立即叫停了全部未經審批的幹細胞治療和臨床試驗。

值得期待的是,衛計委「科技教育司2016年工作要點」明確將「制定並印發《醫療新技術臨床研究管理辦法》和《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進一步完善醫學研究登記備案信息系統。」 

相關焦點

  • 《Cell》:免疫細胞療法的機遇與挑戰
    基礎免疫學,基因工程,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增強了免疫細胞療法的複雜性,提高了效力和安全性,並拓寬了其治療疾病的潛力。 研究人員對免疫細胞療法的開發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中T細胞療法被認為是該類療法中最先進的。
  • 免疫細胞療法:人體健康穩態調節的「總工程師」 ——訪上海交通...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李斌教授在會上作了重要報告,近日記者就免疫細胞療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腫瘤免疫治療中的相關進展對李斌教授進行了專訪。 免疫細胞療法作為一種前沿性生物治療技術,有望治癒某些當前尚無藥可治的絕症,正越來越受到醫學界關注,在臨床試驗性療法中越來越被廣泛應用,有望成為繼工程性蛋白質如治療性抗體及化學小分子藥物之後「未來醫學的第三大支柱」。
  • 日本免疫細胞療法,提升您的免疫系統「戰鬥值」
    日本作為國際上率先批准使用免疫療法的國家之一,在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下,免疫細胞療法不斷升級換代。激活自身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治療已被大家所認知,並漸漸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療法之一。日本的免疫細胞培養加工技術一直維持著世界頂級的水平,臨床應用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 《勞動合同法》「重要條款」梳理
    《勞動合同法》整個是關於勞動合同籤訂、履行、變更、解除、終止等問題的法律,這一條規定在《勞動合同法》中是一個提綱挈領的規定,與《勞動合同法》很多條款形成呼應,這裡簡單說一下,後面在說到具體條款時,我會展開說。
  • 一文了解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療法的異同
    2012年,一個名叫 Emily 的小女孩接受了一種全新的細胞療法——CAR-T,並被成功治癒。這個案例點燃了科學家的研究熱情,免疫細胞療法漸入佳境。而人們存儲的免疫細胞主要來源於外周血和臍帶血。因此,現在可以設計出專門針對衰老細胞的CAR-T療法,高效地清除體內的衰老細胞。
  • CDE發布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指導原則,細胞療法有望更進一步!
    該指導原則介紹了免疫細胞治療產品在開展臨床試驗時的一般考慮及個體化治療產品的特殊考慮,對免疫細胞治療產品開展探索性臨床試驗和確證性臨床試驗的研究目標、研究方法和評價方式等進行了闡述,並提出免疫細胞治療產品長期隨訪的相關要求。什麼是免疫細胞治療?
  • 免疫細胞療法在國內疾病臨床取得多項成功賦活國人生命健康新內能
    2019年9月22日,一袋經過基因改造製備的、對癌細胞具有精準打擊能力的免疫細胞緩慢輸注到了14年前就被確診為濾泡淋巴瘤的李女士體內。這是中國首例通用型UCAR-T細胞治療技術臨床試驗。該療法的成功應用,揭開了中國通用型UCAR-T免疫細胞技術新篇章。
  • 魏則西事件已有定論,但關於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基因檢測等生物...
    魏則西在癌症末期的時候,求助於「免疫細胞療法」。這個療法是他使用免費的搜尋引擎找出來的,但是,免費的東西本來就最貴,因為它們如果不靠關鍵字來收別人的廣告經費,根本不可能有營業收入——後來醫療方面的某些搜索可能被做了相關處理。 關於免疫細胞療法,當時大陸有很多媒體說,這種療法在 20 年前就被美國醫療界所淘汰了。
  • 第946期·TCR-T療法:免疫細胞治療的下半場?
    在免疫細胞治療界中,幾年前初出茅廬的CAR-T現已是風頭盡佔。而本期沙龍,我們著眼於TCR-T療法,它會是免疫細胞治療的下半場主角嗎? 吳顯輝先生曾就讀於武漢大學生物化學專業,並在北京大學完成博士學習和訓練,主要採用理論計算化學的方法,研究金屬酶催化反應機理。曾在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等地工作多年。
  • 衛計委發文規範臨床應用 國內免疫細胞治療將得到規範化發展
    5月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了關於規範醫療機構科室管理和醫療技術管理工作的電視電話會議,會議重申,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按照臨床研究的相關規定執行。業界普遍認為,該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國內免疫細胞治療的行業標準,規範了臨床應用,對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持續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澳洲最新籤證法規生效!這些條款又有新變化!
    到目前為止,可以豁免40小時限制的有4類留學生: 2020年9月8日前在相關老年護理行業工作的; 在註冊殘疾人服務機構工作的留學生; 註冊就讀醫學相關課程並且在衛生部門指導下為疫情應對提供支持的; 在農業領域工作的。
  • TIL療法在實體瘤治療領域表現優異 中國仍處於行業發展早期
    TIL療法項目原材料成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比其他免疫細胞療法從免疫細胞來源來看,TIL療法的免疫細胞來自於患者自身的腫瘤組織;從培養過程來看,TIL是通過特定突變信息進行細胞提取篩選和培養。
  • 日本免疫細胞療法真的比國內有優勢嗎?我們做了個詳細分析
    日本科學家最早關注在NK細胞上,因此NK細胞免疫療法也在日本獲得了發展。1990年開始,利用免疫細胞治療腫瘤的方法已經在日本開始活躍起來,目前NK細胞免疫療法已在日本厚生省通過批准。
  • 免疫細胞治療,路在何方?
    ·2005年,因CFDA「人事地震」,CFDA不再受理生物療法的審批,細胞治療管理出現真空狀態,新項目申報無門。·2005年12月,原衛生部辦公廳給黑龍江省衛生廳的263號文件批示:腫瘤免疫復甦療法的體外細胞培養這類移植免疫技術屬於臨床技術。·2005年-2009年期間,國內各大醫院開展免疫細胞治療的數目激增,一些生物公司開始參與進來。
  • 2019年全球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瘤發展現狀
    文章來源火石創造 免疫細胞治療實體瘤的技術真正能應用於臨床估計還尚需時日。隨著對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的不斷改進,對相關免疫抑制機理相關研究的逐步深入,相信免疫細胞治療攻破實體瘤已經不再遙遠。
  • 鴻蒙啟源科技,探索細胞療法
    下面鴻蒙啟源科技就簡單梳理一下細胞療法的情況: 細胞治療是指將正常或生物工程改造過的人體細胞移植或輸入患者體內,新輸入的細胞可以替代受損細胞、或者具有更強的免疫殺傷功能,2013年,細胞治療技術更被《科學》雜誌評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細胞治療相關研究正成為全球範圍內醫學研究的重點課題,正成為一股研究風潮。
  • 深度解析免疫細胞和幹細胞之間的作用機制 助力幹細胞再生療法的開發
    免疫細胞所分泌的分子及其對再生的效應同樣會發生改變,而這也依賴於有機體和組織的不同。在某些癌症中,免疫細胞甚至會和機體對抗,從而促進癌症的生長和擴散;因此理解免疫系統在幹細胞生物學中的角色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機體損傷的反應或機體穩態失衡的原因,同樣對於開發新型幹細胞療法來治療多種疾病也會提供新的線索和思路。
  • 鄭大幹細胞|為什麼要存儲免疫細胞
    答:生物免疫細胞療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具應用前景的腫瘤治療技術。1992年,美國FDA正式通過將生物免疫療法視為癌症基本療法之一的議題,該療法在美國臨床得到廣泛應用。2000年,美國Yamazaki博士等人在《柳葉刀》雜誌報導了生物免疫療法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該技術能夠有效預防腫瘤的轉移和復發。
  • 免疫細胞是什麼?免疫細胞有什麼作用?什麼人需要儲存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療法是一種新型的生物醫療方法,運用從人體內採集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和擴增後回輸到病人體內,來激發、增加機體自身免疫系統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 免疫細胞治療的是是非非
    這一案件折射出當前免疫細胞治療遍地開花、魚龍混雜的嚴峻現實。近年來,腫瘤免疫治療研究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逐漸成為腫瘤治療領域繼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後的第4種模式。該療法通過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來控制腫瘤,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根據作用機制不同,免疫治療可分為過繼性免疫治療、腫瘤疫苗和免疫調節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