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TIL療法是從腫瘤附近組織中分離出TIL細胞,加入生長因子IL-2進行體外大量擴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從而擴大免疫應答,治療原發或繼發腫瘤的方法。TIL療法屬於過繼免疫細胞療法的一種,具有更強的腫瘤特異性,細胞活性持續較短,在提高多種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子宮內膜癌、結腸癌、惡性黑色素瘤等,能夠降低患者全身復發的概率。
腫瘤免疫治療種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過繼免疫細胞療法分類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腫瘤高發國家,新發病例數也隨著人口增長及老齡化的增長而上升。2018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例數達到256.6萬例,佔全球新發癌症人數的20%以上;預計到2024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例數將達到5百萬人。
中國新發癌症病例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數據顯示,自2014年到2018年,中國每年癌症死亡人數由2.3百萬人左右增長至2.6百萬人左右;初步預估到2024年中國癌症病死亡人數將達到5百萬人左右。
中國癌症病死亡例人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中國新發癌症人數、癌症死亡病例的增長,各種治療方法也陸續開展研發。目前中國TIL療法處於行業發展早期,產業鏈基本形成。其上遊市場包括生物工程技術人才、實驗試劑供應商、醫學儀器設備供應商以及實驗耗材供應企業;中遊主體是TIL療法研發企業/機構;下遊主要場所是各級醫療機構,在TIL療法上市後,為腫瘤患者提供治療。
中國TIL療法行業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單個TIL療法項目中,人才成本佔比較大,約為45-50%;然後是醫學儀器,主要以離心機為主,成本佔比約在20-30%;實驗試劑主要包括分離液、培養液和消化液,實驗耗材包括培養瓶和培養箱,成本佔比均在10-15%左右。
TIL療法項目原材料成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比其他免疫細胞療法,TIL療法改造後的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識別能力更強。從免疫細胞來源來看,TIL療法的免疫細胞來自於患者自身的腫瘤組織;從培養過程來看,TIL是通過特定突變信息進行細胞提取篩選和培養。
免疫細胞來源和培養過程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TIL療法臨床試驗在全球共有83項在進行,其中共6項TIL療法臨床試驗有中國的參與和開展。中國TIL療法參與者主要包括生物醫療研究機構、生物技術企業獲取TIL技術授權開發以及生物技術企業自主研發TIL技術三大模式。
TIL療法相關企業/機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TIL療法參與者模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政府發布多部相關政策,有力推動TIL療法行業的進一步發展。2018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智慧財產權重點支持產業目錄(2018年本)》,將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明確列為國家重點發展和亟需智慧財產權支持的重點產業之一。
中國TIL療法行業相關政策法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