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L療法在實體瘤治療領域表現優異 中國仍處於行業發展早期

2020-11-27 騰訊網

圖片來源:pexels

TIL療法是從腫瘤附近組織中分離出TIL細胞,加入生長因子IL-2進行體外大量擴增,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從而擴大免疫應答,治療原發或繼發腫瘤的方法。TIL療法屬於過繼免疫細胞療法的一種,具有更強的腫瘤特異性,細胞活性持續較短,在提高多種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子宮內膜癌、結腸癌、惡性黑色素瘤等,能夠降低患者全身復發的概率。

腫瘤免疫治療種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過繼免疫細胞療法分類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腫瘤高發國家,新發病例數也隨著人口增長及老齡化的增長而上升。2018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例數達到256.6萬例,佔全球新發癌症人數的20%以上;預計到2024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例數將達到5百萬人。

中國新發癌症病例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數據顯示,自2014年到2018年,中國每年癌症死亡人數由2.3百萬人左右增長至2.6百萬人左右;初步預估到2024年中國癌症病死亡人數將達到5百萬人左右。

中國癌症病死亡例人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中國新發癌症人數、癌症死亡病例的增長,各種治療方法也陸續開展研發。目前中國TIL療法處於行業發展早期,產業鏈基本形成。其上遊市場包括生物工程技術人才、實驗試劑供應商、醫學儀器設備供應商以及實驗耗材供應企業;中遊主體是TIL療法研發企業/機構;下遊主要場所是各級醫療機構,在TIL療法上市後,為腫瘤患者提供治療。

中國TIL療法行業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單個TIL療法項目中,人才成本佔比較大,約為45-50%;然後是醫學儀器,主要以離心機為主,成本佔比約在20-30%;實驗試劑主要包括分離液、培養液和消化液,實驗耗材包括培養瓶和培養箱,成本佔比均在10-15%左右。

TIL療法項目原材料成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比其他免疫細胞療法,TIL療法改造後的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識別能力更強。從免疫細胞來源來看,TIL療法的免疫細胞來自於患者自身的腫瘤組織;從培養過程來看,TIL是通過特定突變信息進行細胞提取篩選和培養。

免疫細胞來源和培養過程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TIL療法臨床試驗在全球共有83項在進行,其中共6項TIL療法臨床試驗有中國的參與和開展。中國TIL療法參與者主要包括生物醫療研究機構、生物技術企業獲取TIL技術授權開發以及生物技術企業自主研發TIL技術三大模式。

TIL療法相關企業/機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TIL療法參與者模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政府發布多部相關政策,有力推動TIL療法行業的進一步發展。2018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智慧財產權重點支持產業目錄(2018年本)》,將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明確列為國家重點發展和亟需智慧財產權支持的重點產業之一。

中國TIL療法行業相關政策法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LJ)

相關焦點

  • 從全身擴散到腫瘤消失,TIL療法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經歷藥物治療、標準放射療法和兩輪伽瑪刀放射治療後,疾病進展依舊迅猛。很快,黑色素瘤感染了他的整個身體,在腫瘤他的皮膚下清晰可見。 然而一項免疫療法改變了John的命運。
  •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8037.HK):自主創新CAR-T療法的明日之星
    繼傳奇生物之後,誰會是CAR-T療法的明日之星?在港股中,中國生物科技服務(8037.HK)也是一家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標的,近期股價表現十分優異。公司自2020年5月5日以來已經上漲超75.5%,最近兩日更是漲幅連續超過10%。
  •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有望率先攻克實體瘤
    說到治療癌症的細胞療法,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CAR-T細胞療法和TCR細胞療法。兩款CAR-T細胞療法已經獲得FDA批准上市,它們在治療白血病方面已經取得了出色的療效。然而,在治療實體瘤方面,CAR-T和TCR細胞療法取得的進展卻非常有限。
  • 中國生物科技服務:一個創新型細胞治療企業的發展樣本
    1月底,美國的一例重症患者在被實施瑞德西韋同情用藥後,病情有所好轉,這款仍處於臨床實驗階段的藥物被認為有治癒新冠肺炎的可能。 在過去漫長的人類歷史中,醫療行業的發展,為人類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原本被認為不可戰勝的疾病,而其中最曠日持久又艱難的一場是與癌症(惡性腫瘤)的戰爭,最被予以厚望的利器則是免疫療法。
  • 更好的免疫治療已經來臨: 橫掃癌症的TIL療法, 翻越「治癒」路上...
    2018年,被認為是中國癌症治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兩個進口PD-1藥物O藥和K藥獲批上市,國產PD-1也開始加入角逐,免疫治療從此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PD-1/PD-L1免疫藥自誕生開始就被貼上了高效、低毒、持久、廣譜的閃耀勳章!
  • 「特寫」全球製藥巨頭調整CAR-T免疫細胞療法的背後
    雖然對這90%的癌症患者而言,CAR-T技術在血液瘤上的優異表現曾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但現實卻是,迄今為止無論是諾華還是其他製藥公司,在CAR-T實體瘤領域的研發都還處於早期階段,困難重重——T細胞一旦進入實體瘤,就可能會因為一種「T細胞衰竭」(T cell exhaustion)的現象而停止工作。
  • 醫藥行業專題報告:Car-T細胞治療深度研究
    癌症免疫療法多種多樣,包括單克隆抗體、淋巴細胞活化細胞因子、癌症疫苗、溶瘤病毒、雙特異性抗體、過繼性 T 細胞療法,這些治療手段都是癌症治療領域發展的熱點,並且擁有極大提升患者愈後甚至痊癒的可能性。近年來,隨著癌症治療檢測技術不斷提升,新靶點、新機理不斷發現,各類免疫治療快速發展,Car-T 療法更可謂其中佼佼者。
  • 資本搶灘CAR-T療法,助燃細胞治療行業發展
    (原標題:資本搶灘CAR-T療法,助燃細胞治療行業發展)
  • 年度盤點-國內細胞免疫療法企業大放異彩
    自1986年Rosenberg首次提出基因工程改造T細胞技術以來,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經歷了30餘年的發展歷程,CAR-T、TCR-T、TIL、CAR-NK等多種類型的細胞療法呈現一派百花齊放的態勢。從相對簡易的培養、擴增、回輸的療法,發展到更為複雜的CAR-T、TCR-T等基因工程修飾的細胞療法,且各類療法在不同類型的腫瘤以及免疫領域的療效各有千秋。
  • 藥明巨諾(2126.HK):中國潛在FIC&BIC的CAR-T療法
    CAR-T療法市場前景廣闊細胞免疫療法是癌症治療的突破領域,能夠持久緩解其他治療手段難以治療的血液腫瘤(B細胞淋巴瘤和白血病)。   公司簡介   藥明巨諾是中國領先的細胞治療公司,目前處於臨床階段。
  • 最被看好的腫瘤免疫治療技術TIL細胞療法!
    晚期肺癌 肺癌是全球發病和死亡最高的癌症,儘管近年來靶向和免疫治療發展已經讓肺癌越來越趨於慢性病的治療,但是對於一些患者來說,當最後的保底藥物PD-1發生耐藥後,仍讓患者們感到恐慌。  這項試驗共有32名患者參加,最終有16名患者接受TILS治療,其中12名患者可以評估。在平均隨訪1.4年時,3名患者病情緩解,其中兩名完全患者,並且已超過一年。
  • 天境生物CD47發布實體瘤I期臨床數據,觀察到響應 表現亮眼
    隨著免疫學的突破性進展,以PD-1/PD-L1單抗、CTLA-4抑制劑、CAR-T療法為代表的免疫療法顛覆了腫瘤的治療格局。而這些療法都是利用激活適應性免疫軍隊T細胞來發揮清除腫瘤細胞作用。此次公布的lemzoparlimab單藥治療臨床研究結果顯示:① 有效性,在實體瘤患者中觀察到初步療效信號 截止到2020年11月10日,已經初步觀察到Lemzoparlimab的治療響應,出現1例PR、3例SD。
  • 實體瘤CAR-T療法被頭部企業拋棄!人類抗癌史上的「奇蹟療法」真走...
    然而可惜的是,在實體腫瘤治療領域,CAR-T療法雖然被很多人視為必需的治療手段,其療效卻始終不盡人意。作為在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的頭部企業,諾華此次官宣放棄,行業內外一片譁然。   諾華製藥CEO Vas Narasimhan說:「自體CAR-T細胞療法目前仍是血癌治療領域的優先治療手段。」 諾華製藥也表示,公司還會通過合作夥伴繼續推進該療法的開發,並計劃通過內部人才來解決第一代產品存在的問題。
  • 腫瘤免疫治療出新,國產CAR-T加速發展
    細胞免疫療法是腫瘤治療最前沿領域,臨床數據顯示,相較其它腫瘤治療方法,CAR-T療法具備以下多方面優勢:  更「精準」:由於CAR-T 細胞是應用基因修飾病人自體的T 細胞,利用抗原-抗體結合的機制,能克服腫瘤細胞通過下調MHC 分子表達以及降低抗原遞呈等免疫逃逸。
  • 針對GPC3靶點治療晚期肝癌的CAR-T臨床結果傳來好消息
    這對於CAR-T在實體瘤領域的研究而言,是鮮有的人體試驗的積極結果。全球獲批的兩款CAR-T療法2017年,CAR-T療法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諾華的CTL019及Kite製藥的KTE-C10經FDA批准先後上市。
  • 中國首個「突破性療法」花落傳奇生物
    同時,傳奇生物對其在研品種有著清晰的布局與規劃,除此款針對復發難治多發性骨髓瘤(R/R MM)的細胞療法產品西達基奧侖賽外,傳奇的下一代細胞治療管線集中在惡性血液腫瘤、實體瘤及傳染性疾病上,包括了自體和異體CART技術。這將為傳奇帶來新的成長潛力,助力其成為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
  • 2019年我國基因治療載體行業發展現狀
    二、國內外基因載體CDMO平臺載體的構建包裝和生產,在基因治療產業鏈中處於中遊。由於病毒載體的製造過程複雜、成本高昂,在技術水平上也要求更高的專業性,因此具有較高的準入門檻,市場格局較為穩定。北京五加和北京五加和是專業從事基因治療藥物核心技術研發和服務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其基因治療CDMO平臺服務範圍包括科研服務、符合GMP要求的中試和臨床級製品的製備、質量研究服務,滿足客戶從早期研發、新藥臨床試驗申報(pre-IND)和I/II期臨床試驗(IND)的要求。
  • 卵巢癌治療的前沿技術 以色列Sheba醫院TIL療法招募臨床患者
    以色列舍巴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er)艾拉勒梅爾鮑姆(Ella Lemelbaum Institute)免疫腫瘤學研究中心最近宣布,他們將開展一項針對卵巢癌的突破性臨床實驗——TIL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自體免疫療法,治療晚期或轉移性卵巢癌。
  • 細胞生物技術不斷革新 過繼免疫療法成新風口
    另外,隨著全球腫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腫瘤在全球範圍內是第二致死因素,過繼免疫治療逐漸成為腫瘤生物治療中最受關注的方法。機構預計,CAR-T與TCR-T作為腫瘤過繼免疫療法的最新和最有效的技術,未來我國CAR-T市場規模有望超1000億。
  • 這些免疫治療藥物來了!免疫治療在研臨床研究盤點
    引言:不斷發展的免疫療法(上海市胸科醫院 王家明)過去幾年,癌症免疫領域發展迅速,免疫治療可以說是其中發展最為迅猛,療效最為確切的新療法。其是一種通過增強免疫系統中某些成分的活性,或者解除癌症細胞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來達到對抗癌症目的的治療方式,屬於生物治療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