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GPC3靶點治療晚期肝癌的CAR-T臨床結果傳來好消息

2021-01-17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丨小藥丸

近日,《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在線發表了CAR-T細胞療法用於晚期肝細胞癌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這是目前全球公布的首個靶向於GPC3實體瘤的CAR-T細胞治療臨床結果,顯示了CAR-T療法在肝細胞癌中的臨床應用潛力。

鮮有的人體試驗的積極結果

在人體內,GPC3(磷脂醯肌醇蛋白聚糖3)是一種錨定在細胞膜上的硫酸乙醯肝素蛋白多糖的家族成員之一。GPC3在多種實體腫瘤中高表達,而在成年人的正常組織中含量極少。研究表明,腫瘤細胞中高水平表達的GPC3與肝癌患者的預後差有關。基於此,GPC3被認為是具有相當潛力的腫瘤治療靶標。

通常,CAR-T療法需要先從患者體內採集充足的自身免疫細胞,將採集的細胞進行基因改造後回輸到患者體內進行治療。在開篇提到的臨床中,研究人員首先成功製備了CAR-GPC3 T細胞,對13名入組患者展開了治療。

經治療的患者在6個月、1年和3年時的總生存率分別為50.3%、42.0%、10.5%;13名患者中觀察到了2例部分應答,兩名患者的目標病變表現出明顯的萎縮;其中一名患者疾病未進一步進展,並且生存期達到了44.2個月。

在治療安全性方面,分別在13例、12例和9例患者中觀察到發熱,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和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CRS(1/2級)在8例患者中是可逆的,一名患者經歷了5級CRS,沒有患者出現3/4級神經毒性。

在公開的臨床結果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該研究的治療和隨訪過程中,研究人員觀察到了CAR-GPC3 T細胞在晚期肝細胞患者中擴增和抗腫瘤活性的早期跡象。這對於CAR-T在實體瘤領域的研究而言,是鮮有的人體試驗的積極結果。

全球獲批的兩款CAR-T療法

2017年,CAR-T療法治療領域取得了突破,諾華的CTL019及Kite製藥的KTE-C10經FDA批准先後上市。

諾華的CTL019的商品名為Kymriah,首次獲批適應症為罹患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且病情難治或出現兩次及以上復發的25歲以下患者。2018年5月,Kymriah的第二個適應症即復發或難治性(r/r)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獲得了FDA批准。Kite製藥KTE-C10商品名為Yescarta,首次獲批適應症為用於治療其他療法無效或既往至少接受過2種方案治療後復發的特定類型的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

截至目前,這兩款CAR-T療法尚未在我國獲批上市。2019年底,諾華CAR-T療法CTL019在國內獲得了我國的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申請適應症為復發性或難治性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優先布局血液系統腫瘤

除了已獲批的適應症之外,諾華CTL019在研的適應症包括了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Kite製藥KTE-C10斬獲的FDA突破性藥物資格認定也都是集中在了血液腫瘤領域。

從目前兩款已上市CAR-T療法的臨床發展路徑來看,血液系統腫瘤是這種新型細胞療法的優先布局領域,眾多的後來者也紛紛瞄準了血液系統腫瘤。

鮮有實體瘤治療成功的人體試驗

血液腫瘤僅佔人體全部腫瘤的大約1/10,患者數量眾多的腫瘤治療需求是實體瘤。然而,CAR-T療法用於實體瘤的治療目前似乎仍然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障礙。作為全球首款CAR-T療法成功上市的開發公司,2019年12月底,諾華表示放棄CAR-T療法用於實體瘤治療的研究計劃。

實際上,自CAR-T療法誕生以來,讓這種充滿希望的療法能夠應用在實體瘤上一直就是研究人員努力的方向。然而,與血液系統腫瘤相比,實體瘤發生部位不像血液系統散布全身,CAR-T細胞用於實體瘤治療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腫瘤組織的浸潤屏障,即如何抵達實體瘤病灶並浸潤到腫瘤內部;同時,實體瘤內部複雜的免疫微環境也對CAR-T細胞產生抑制。

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的CAR-T療法研究都鮮有實體瘤治療成功的人體試驗。因此,CAR-T療法應用於實體瘤的治療尚待突破。

靶向GPC3肝癌的CAR-T療法臨床開發

據統計,目前全球基於CAR-T療法用於肝癌治療的臨床開發項目共計19項,其中的15項來自中國研究人員,治療靶點覆蓋了GPC3、CD147等,且大多數的靶點均為GPC3。

需要說明的是,開篇提到的臨床研究入組患者為13例,樣本數量少。對於CAR-GPC3-T細胞療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需要更大樣本的臨床驗證。

相關焦點

  • CAR-T(MAGE-A4陽性靶點)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
    細胞回輸治療晚期肺癌藥物介紹car-t療法作為全球熱門的細胞療法,在血液瘤領域(例如白血病)的治療潛力毋庸置疑,2017年,先後有兩款car-t療法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斯丹賽致力於通過開發創新型的car-t療法根治實體瘤。針對以上實體瘤治療的種種困難和挑戰,公司自主開發了的治療實體瘤的coupledcartm平臺技術,並已在臨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 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患者實現三年無病生存
    腫瘤免疫治療再傳好消息!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為兩名晚期肝癌患者舉行了 「三年無病生存」慶祝活動。這是目前我國報導的首個經CAR-T細胞治療後無病生存滿三年的晚期肝癌治療案例。 這是一場特別的慶祝活動。
  • CAR-GPC3-T細胞治療肝癌患者首次實現3年無病生存
    上海2018年7月12日電 /美通社/ --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為2名晚期肝癌患者舉行了「3年無病生存」慶祝活動。這兩名患者於2015年7月入組科濟生物 (CARsgen Therapeutics) CAR-GPC3-T肝癌探索性臨床研究,這是目前我國報導的首個經CAR-T細胞治療後無病生存滿3年的晚期肝癌治療案例。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主任、CAR-GPC3-T肝癌項目主要研究者翟博教授在為患者進行復檢之後,確認2名患者目前恢復良好,體內未見新發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
  • 上海仁濟醫院發表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癌成果
    (HCC)I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臨床腫瘤研究,影響因子IF=8.9)。肝癌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流行病調查數據顯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和第3位腫瘤致死原因,每年新發病例約46.6萬,早期肝癌5年存活率為50-60%,晚期肝癌中位生存期1年。翟博認為,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可能失去外科手術機會。
  • 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公布:一名晚期肝癌患者無...
    (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臨床腫瘤研究,影響因子IF=8.9)。其中,有一名接受CAR-T治療的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定期複查體內均未發現活性病灶,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這位患者2015年7月正式入組相關CAR-T細胞治療。肝癌是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流行病調查數據顯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第4位的常見惡性腫瘤和第3位的腫瘤致死原因,每年新發病例約46.6萬。
  • 一名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仁濟醫院發表全球首個CAR-T...
    5月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與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科濟生物」)創始人、CAR-GPC3 T細胞的發明人李宗海教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 晚期肝癌患者無瘤健康生存近5年!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
    5月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與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科濟生物」)創始人、CAR-GPC3 T細胞的發明人李宗海教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 美華人科學團隊發布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肝癌成果
    鍾欣 攝中新網舊金山9月5日電 (劉丹)5日,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舉辦世界腫瘤細胞免疫治療峰會(CAR-TCR Summit),美國華人科學家創辦的優瑞科生物技術公司(Eureka Therapeutics)發布了針對甲胎蛋白陽性晚期肝細胞肝癌(一種最普遍的肝癌)患者的ET140202 ARTEMIS T細胞免疫療法臨床研究的初步安全性和療效數據,1名受試者顯示腫瘤完全消退
  • 全球首個CAR-T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公布,來自上海團隊
    仁濟醫院 圖5月5日,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臨床腫瘤研究,影響因子IF=8.9)。研究成果聚焦CAR-T細胞治療的安全性研究,是全球首個靶向GPC3基因的CAR- T細胞治療肝細胞癌的臨床試驗報告。
  • GPC3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進展
    GPC3表達特點是在肝癌組織中過表達,而在正常肝組織不表達或低表達,基於GPC3特有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將其作為肝癌的治療靶點,有可能成為治療肝癌的一把利劍。本文就GPC3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進展作一概述。
  • CAR-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肝細胞癌I期成果「面世」 安全、有效
    上海專家率先開展了以GPC3為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的臨床試驗,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獲得了令人期待的結果。仁濟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13日電 (陳靜 袁蕙芸)記者13日獲悉,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等共同完成相關研究,率先聚焦CAR-T細胞治療的安全性研究。以相關基因為靶向的CAR-T細胞治療肝細胞癌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面世」: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獲得了令人期待的結果。
  • 肝癌晚期怎麼辦?這三種治療方法你要知道
    在臨床中,肝癌早期由於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病人往往不易發覺身體的異常,常常是由於病人發現體重減輕、左上腹肝區位置疼痛來醫院就醫,此時已是肝癌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治療時間。那麼,肝癌到了晚期到底該怎麼辦呢?
  • 全球首個CAR-T治療晚期肝癌成果公布 顯示出較好臨床獲益(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日,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發布。由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主任翟博教授牽頭,上海科濟生物公司與仁濟醫院合作,在全球率先開展了以GPC3為靶點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HCC的臨床試驗,治療了13例GPC3表達陽性的晚期HCC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獲得了令人期待的結果。接受該治療後患者耐受性良好、安全基本可控,罕見嚴重毒副反應,並初步顯示出較好的臨床獲益。
  • 卡瑞利珠單抗實現我國晚期肝癌免疫治療新突破
    &nbsp&nbsp&nbsp&nbsp3月6日,江蘇恆瑞醫藥發布公告稱,公司創新藥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和/或含奧沙利鉑系統化療的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治療,這是中國首個獲批肝癌適應症的PD-1抑制劑,標誌著我國晚期肝癌免疫治療取得新突破
  • 仁濟醫院發表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
    流行病調查數據顯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第4位的常見惡性腫瘤和第3位的腫瘤致死原因,每年新發病例約46.6萬。早期肝癌5年存活率50-60%,晚期肝癌中位生存期1年。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介入科科主任翟博教授團隊與科濟生物醫藥(上海)有限公司創始人、CAR-GPC3 T細胞的發明人李宗海教授團隊共同合作完成的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臨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 全球首個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發表—新聞—科學網
  • 治療肝癌數據出爐,我們離「打敗」大魔頭肝癌還有多遠?
    目前臨床上晚期肝癌的治療以介入和TKI靶向藥為主,但總體5年生存率仍低於40%。近些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連創佳績,改寫了多個腫瘤的指南推薦。腫瘤免疫治療是指通過腫瘤疫苗、過繼轉移的抗原性特異性T淋巴細胞、針對CTLA-4和PD-1/PD-L1等靶點的免疫治療藥物增加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介導的腫瘤殺傷。
  • 針對肺癌,肝癌,肉瘤等多種晚期實體腫瘤...
    醫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為每個患者的腫瘤和不同類型的T細胞選擇最合適的靶點進行工程改造,可以使治療個體化,並為患者提供更大的緩解希望。 在這項I期臨床試驗中,共納入了38名至少接受過三線全身治療,臨床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標準治療方案的極晚期患者
  • CAR-T和CRISPR治療的關鍵一年
    得益於良好的II期臨床數據和FDA突破性地認證,Kite公司已經將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KTE-C19治療方案機動送審了,而Novartis公司表示明年計劃將CTL019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然而,2016年CAR-T療法並沒有走得很遠。
  • 香雪生命科學與Athenex公布TCR-T細胞療法(TAEST)初步臨床結果
    10月15日,香雪生命科學公司和Athenex宣布接受TCR-T細胞療法(TAEST)患者的初步臨床結果顯示出令人振奮的陽性信號。在經歷標準治療失敗的9名癌症晚期患者中,研究TAEST技術產生TCR-T細胞療法的初步結果顯示如下:在前三名患者中,測試一名患者的劑量遞增和兩名患者的全劑量,三名患者均表現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其中兩名患者表現穩定,分別存活了6個月和10個月。一名患有肺癌的患者經治療後顯示腫瘤體積減少、疼痛症狀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