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論範文
—從為鳥讓地談起
去年,荷蘭內閣批准一項「退耕還海」方案,讓幾十戶農民遷出100多年前圍海造田得來的家園,一片圍海造田得來的3平方公裡「開拓地」將再次被海水淹沒,恢復為供鳥類棲息的溼地。這項「退耕還海」計劃是對西斯海爾德水道疏浚工程的「補償」。荷蘭政府的做法贏得了普遍的讚賞,即便在環保意識深入人心的今天,為了動物的生存讓人遷徙也是非常罕見的。荷蘭政府為什麼這麼自覺?考慮問題為何如此周全?這和環保組織鍥而不捨的抗爭是分不開的。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在海洋的保護和開發問題上不同力量之間的關係。首先是對於靠海吃海的個人和企業來說,他們當然是希望海洋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以這個事件為例,參與西斯海爾德水道疏浚工程的企業和能在這個水道中獲利的企業,他們肯定是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開通水道,至於水道的開通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他們往往是視而不見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退耕還海計劃的實施才需要環保組織去爭取和鬥爭。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環保組織往往站在個人和企業的對立面。一些個人和企業往往只關注自身的、當前的利益,而環保組織關注的卻是整體的、長遠的利益;個人和企業考慮問題的時候是利益先行,環保組織考慮問題往往是道義優先。他們各自不同的立場決定了看問題必然存在衝突。在這個衝突中,環保組織常處於弱勢,一方面是因為環保組織往往缺乏經費,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比起企業來環保組織的組織結構往往顯得更加鬆散。環保組織除了有一張嘴,一支筆之外,其他的資源並不多,能否爭取到政府的支持成為角逐能否成功的關鍵。
在包括海洋的保護與開發的問題上,政府是第三方。企業和有利可圖的個人偏重於對海洋的開發,甚至只想開發不想保護。環保組織則相反,他們很多人只談保護,不談開發。對於政府來說,對海洋的開發關係到經濟的發展,關係到就業等民生問題,海洋的保護則關係到子孫萬代的利益。政府既不可能完全站在企業的一邊,也不可能只管環境不管經濟,他需要做的是協調這當中的種種矛盾和關係。荷蘭政府以農田換水道的做法就很好地協調了各方的關係。
荷蘭的做法讓我們感到很汗顏。在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和企業站在一起,忽略了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我國所屬海域的魚類大量減少,赤潮發生越來越頻繁等現象就是很好的證明。此外我國的民間環保組織力量薄弱和發展不足亦是有目共睹的,這些力量的結構性失調成為我國過度開發海洋資源的深層次原因。
我們希望荷蘭的「為鳥讓地」事件給我們帶來的是嚴肅、認真、深入細緻的思考,而不應該僅僅是一件趣聞。我們要通過這個事件看到我們與國外的差距,端正政府對待海洋問題的態度,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大力地扶持民間組織的發展,從而使政府、企業、民間組織之間能夠在對待海洋的問題上保持良性的互動。
推薦以下優秀微信公眾號
申論範文x專業關注公考申論,輕鬆得到申論高分x
智勝公考x公考權威分析,提供最優質的公考服務課堂x
教育寫作x專業關注教育寫作,教你寫出華美文章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