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5大飯局,吃好了死裡逃生走上人生巔峰,吃不好腦袋搬家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濃厚的飯局文化,逢年過節親人之間聯絡感情、職業場上結交人脈談生意、男女相親定終身大事……,對中國人來說,每一場飯局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意義。
換句話說,中國人的飯局從來就不是吃飯的事兒,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較量,暗藏玄機,尤其是中國史上最出名的這五大飯局,個個都值得細品!
1.醉打金枝:以酒壯膽搶地位的飯局
唐朝名將郭子儀是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功臣,深受李唐皇室看重,因此唐代宗為示恩寵,將愛女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之子郭曖。剛開始嬌生慣養的昇平公主頤指氣使,對公婆並不友善,而且由於身份問題,公婆都得對她行公主禮。駙馬都尉郭曖對此十分不滿,只是出於皇室尊榮,不敢造次。
直到兩年後,有一次郭曖在家宴上喝醉,要求昇平公主遵守婦道,給公婆行下跪禮,被昇平公主拒絕且當面訓斥。酒壯熊人膽,喝醉的郭曖借著酒勁,不顧夫妻情分也不顧君臣之儀,回到兩人房間就打了昇平公主一頓,結果公主跑回皇宮哭訴,郭曖則被郭子儀捆送皇宮請罪。
最終,在唐代宗和郭子儀的調停下,兩夫妻和好如初,昇平公主也認識到自己的無禮,回到郭家後孝敬公婆,事親極孝,郭曖算是搶回了家庭地位。
2.斡難河之宴:大蒙古帝國的崛起之始
公元1162年孛兒只斤·鐵木真出生於蒙古乞顏部,幼年時父親被殺,部落分崩離析。鐵木真流離失所,先後投奔王汗部和札木合部,十年後,長大成人的鐵木真聯合扎木合部與父親的結拜兄弟,重組乞顏部,並利用蒙古各部落之間的矛盾,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統一了蒙古各部落。
公元1206年,鐵木真整頓蒙古部落,重新釐定軍事編制,在斡難河畔召開忽裡臺大會建立大蒙古國,將力量分散的蒙古人徹底擰成了一股。
此後,成吉思汗帶領蒙古鐵騎南徵北戰,東徵西討,先後覆滅了金國、西遼、花刺子模、西夏等國家,為後來蒙古西徵與元朝、窩闊臺汗國等國家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3.乾隆千叟宴:最豪華最排場的飯局
乾隆五十年,為了表示皇恩浩蕩和慶祝宇內昇平,乾隆皇帝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邀請赴宴的皇親國戚、前朝老臣、民間老人多達3000餘人,宴會場面之大冠絕歷代。
這場千叟宴不但有宮中御廚研製的滿漢全席,還有皇家貢品酒水,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更被視為滿漢一家親的政治信號。
4.杯酒釋兵權:好聚好散的飯局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後周建立宋朝,但以不光彩手段上位的他擔憂部下也效仿自己,於是想了一個主意解除了手下大將的兵權,公元963年,趙匡胤安排酒宴,召集石守信、高懷德、趙彥徽、王彥超等各地高級將領入宮飲酒,期間好言好酒相勸,以田宅錢財、家人性命作為交易條件換取他們解甲歸田。
就這樣,趙匡胤以和平方式解除了手下大將們的兵權,徹底解除藩鎮兵權之患。
宋太祖趙匡胤這一做法可以說是「好聚好散」,有效杜絕了軍事政變,他也成為我國曆朝歷代中少有沒有血洗功臣的開國皇帝,但同時,也造成了宋朝「以文壓武」的問題,直接導致了軍隊戰鬥力的斷層,幾十年後收復燕雲十六州失敗,百年後更是造成了滅朝之禍。
5.鴻門宴:殺機四伏定生死的飯局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山東決戰秦軍主力,劉邦趁機入關滅秦,並派兵駐守函谷關以阻攔項羽西進,意圖割據一方。沒想到,戰勝秦軍主力的項羽親率40萬大軍攻破函谷關,在鴻門紮營,勒令劉邦前來商談,準備以勢壓人。
深知敵我力量懸殊的劉邦採納了首席謀士張良的建議,以重金結交了項伯,懇求項伯代為斡旋,同時他為表忠心親自到鴻門參加宴席,負荊請罪。
在鴻門宴會上,面對項羽的舉棋不定,其謀士範增讓項莊舞劍助興,進而刺殺劉邦,以造成既定事實從而吞併漢軍。然而項羽的叔父項伯已被收買,也拔劍起舞,處處掩護住劉邦。劉邦的心腹大將「屠狗將軍」樊噲趁機帶劍、執盾喝闖入,大罵項羽不仁不義,這才讓劉邦得以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