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飯局開國第一宴吃了啥?據當年主廚回憶,都是「家常菜」

2021-01-14 養一隻冬菇

在中國,自古就有用宴席招待賓客的禮數,飯局是中國人最普遍的社交方式,可以聯絡感情,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禮數不僅在老百姓身上受用,就算在影響國家大事的國宴上也同樣受用,頂級飯局有很多,自古就有「富人一席飯,窮人十年糧」!無價的山珍海味有很多,可真正稱得上是頂級飯局的,只有70年前的那場「開國第一宴」,關於開國第一宴,留下的資料並不多,想要知道開國第一宴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能從前輩的口中得知!

中國70年前的那場頂級飯局是在北京飯店進行的,唯一知道真相的也只有北京飯店行政主廚侯四清先生了,據侯四清先生回憶,1949年10月1日,是中國的大日子,是一個普天同慶的大喜之日,下午三點毛澤東主席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好消息,這一天不僅有老百姓來了,還有各方的有識之士都來參加了這次的大典,為了盡地主之誼,開國大典結束以後,還特意舉行了一次高賓格的宴席,就是「開國第一宴」!

距今為止,開國第一宴正好是70年前發生的事,這場開國第一宴之所以會在北京飯店舉行,是因為當時的北京城只有北京飯店可以容納下這麼多人同時進餐!這場宴席不僅有領導人,還有社會的精英代表,以及工人、農民、解放軍代表,參加這個開國第一宴的大概有600餘人,面對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賓客,宴會上吃什麼才是最大的問題

為了兼顧所有人的口味,周總理特意選了淮揚菜作為國宴菜,因為淮揚菜口味清淡,不會太甜,太鹹,太辣,大多數人都能接受,菜式定好以後,就要開始找廚師了,在當時的北京飯店只有西餐,為了找能做出淮揚菜的大廚,還頗費了一些功夫!據參加過開國第一宴廚師和現場服務員的回憶,大致拼湊出了那場開國盛宴的菜譜,一共有16道菜,冷菜四種分別為五香魚、油淋雞、熗黃瓜、水晶餚肉。熱菜有八種分別為紅燒魚翅、燒四寶、幹大蝦、清燉土雞、鮮蘑菜心、紅扒秋鴨、紅燒鯉魚、揚州獅子頭。八個菜名中有四個「紅」字。點心有四種分別為菜肉燒麥、春卷、豆沙包、千層油糕,這些菜放到現在其實很家常,很多人都吃過

據當年主廚回憶,淮揚菜最注重刀功,而且還要準備60多桌,並且保證每桌的飯菜都要色香味俱全,人手也有限,烹飪起來的確是個難題,最後在那一天只能用一口鍋一次性把菜燒好,無論是火候,口味,都與單獨小炒無異!這是中國空前絕後的頂級宴席!

因為從60年代起,周恩來總理定下了四菜一湯的標準,起初總廚們覺得四菜一湯太過於簡單,所以又加了幾道菜,卻受到了總理的批評,總理說,國宴吃的不是珍饈,而是文化,吃的不是排場,而是政治!這便是國宴最大的講究!

相關焦點

  • 這是「開國第一宴」的菜單,看完很多人沉默,放今天只是家常菜
    國宴是一個國家最頂級的宴會,很多人以為國宴的菜色一定是山珍海味,可是看完我國「開國第一宴」的菜單,很多人都沉默了。確實不得不感嘆社會經濟發展的迅速,菜單裡面的食物在過去算是比較好的了,可放到今天大多數是家常菜,或者是普通家宴也能吃到的美食,今天就帶大家回到1949,看看「開國第一宴」的菜單。
  • 開國第一宴菜譜曝光 獅子頭東坡肉登上大雅之堂
    書中首次權威披露國宴菜譜、百年老字號起源、已經絕跡的行業「暗語」等鮮為人知的歷史資料,其中也包括頗具神秘色彩的「開國第一宴」菜譜。[我來點評]  記述北京市飲食服務修理業的《北京飲食服務志》昨天正式面世,向上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初的周代燕國,下到1995年前後,北京飲食服務業的歷史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演進、變化和發展狀況,在書中得到全面展示。
  • 「開國第一宴」中的八道熱菜,有些很家常,你吃過哪幾道?
    「開國第一宴」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在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當晚,北京飯店承辦的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這場宴會總共有六十多桌,宴請各界賓朋,其菜品由九位淮揚菜大廚精心烹製。今天就介紹一下這場宴會的八道熱菜。有山珍,有海味,也有我們家常的菜品。看看你吃過其中的哪幾道?
  • 中國史上5大飯局,吃好了死裡逃生走上人生巔峰,吃不好腦袋搬家
    中國史上5大飯局,吃好了死裡逃生走上人生巔峰,吃不好腦袋搬家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濃厚的飯局文化,逢年過節親人之間聯絡感情、職業場上結交人脈談生意、男女相親定終身大事……,對中國人來說,每一場飯局都有不同的目的和意義。
  • 開國第一宴吃的是什麼?四菜一湯是怎麼流行起來的
    「開國第一宴」是周恩來總理親自監定的,菜式是南北通吃的淮揚風味菜。吃的都是什麼,給吃貨們普及一下。熱菜是紅燒魚翅、燒四寶、幹燜大蝦、燒雞塊、鮮蘑菜心、紅扒鴨、紅燒鯉魚、紅燒獅子頭。湯是燕菜湯。看了一下參加宴席的外國朋友吃的並不怎麼歡喜,國宴請外國人就要改變方式了。不久之後,國宴熱菜減少了,按照毛澤東倡導的「四菜一湯」開始流行全國。到現在,精簡為「三菜一湯」「二菜一湯」。爾今,錢包鼓起來的中國人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似的,四海之內皆兄弟,非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不可。試看許多婚慶紅白宴席那叫個殘酷浪費啊。
  • 開國閱兵回憶:全副武裝20小時保衛開國大典
    據軍事科學研究院陳宇大校研究,從擬定第一份申請閱兵的報告、到組織訓練,直至開國大典,那次閱兵僅有一個半月準備時間。根據中央指示和周恩來批示,本次閱兵的司令員為朱德,總指揮是聶榮臻。  海軍方隊  人數「單薄」 用意深遠  走在受閱部隊最前面的是海軍部隊,僅4個排面36人。
  • 國宴:到底長啥樣…
    開國第一宴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開國大典之夜,新中國的開國元勳們以及社會各界代表共600餘人出席了新中國的第一次國宴,自此,「開國第一宴」名揚天下。
  • 頂級大廚「掌勺」的《大地私宴》會好「吃」嗎?
    據主創介紹,《大地私宴》嘗試了另外一種敘事策略——紀錄片的第一敘事者,是擁有一身廚藝絕技的頂級廚師。作為這個星球上「食物鏈頂端」的存在,他們帶有鮮明的現代痕跡與國際視野,其挖掘平民美食的過程,既有與民間高手過招的「華山論劍」,也有重新審視民族風味的第三視角,因此饒有趣味。第一集《竹林》呈現了中西美食文化的交融與碰撞。
  • 飯局真相:不懂的人吃的是飯,懂的人吃的是…
    結婚有飯局,升學有飯局,賠禮有飯局,辦事有飯局,過節有飯局,開會有飯局,開業有飯局……  對中國人來說,無論正事、閒事,自始至終都離不開一頓飯,「飯局文化」,也就成為每一個人無法避免一定會接觸到的終身課題。  所謂人脈、圈子、社會關係、資源、友誼、生意,都繞不開飯局,毫不誇張地說,飯局已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理想的公關秘籍和職場通行證。
  • 烏鎮五年:大飯局小飯局的輪迴
    鐵打的飯局,流水的江湖。烏鎮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合縱連橫、天道輪迴。五年來從小飯局到大飯局再歸於小飯局,多少江湖事都付笑談中。一2014年11月21日晚,中國網際網路「半壁江山」圍坐在一家客棧陳舊的飯桌旁,開啟了烏鎮飯局的故事。這是中國網際網路old money之間的聚會,丁磊、張朝陽、李彥宏、張亞勤、田溯寧、王巍、朱雲來全在其中。
  • 「財經關注」興義萬峰林:蛋炒飯節引客來 長桌宴「嗨翻」現場
    據介紹,在本次萬峰林蛋炒飯節上,來自萬峰林的六個店家進行了蛋炒飯大比拼。參與評比的店家現場翻炒引來圍觀,30名從未吃過萬峰林蛋炒飯的外地遊客組成評審團,評選出最受歡迎蛋炒飯商家。我們在活動過程中,選了30名遊客參與到蛋炒飯評比當中,這30名遊客都是外地遊客,他們沒吃過蛋炒飯,不知道什麼叫蛋炒飯,我們就讓他們來評比。我們在整個萬峰林景區徵集了6個商家,讓他們也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帶動行業發展。
  • 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精品一覽,絕對的稀有銅元!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
  • 食評家眼中世界第一的餐廳NOMA:「有什麼,吃什麼」的能耐,和「改變...
    NOMA每一季換個自然主題,海鮮季的時候,就竟敢把房梁都換成海藻和青口貝的殼。主廚是從裝飾陳設、烹飪、氣味都保持一致的人,他會從蝸牛、螞蟻、野生漿果和香料等不尋常的食材中提取在當地難以找到的味道。視覺、嗅覺和味覺是感官最接近食物的部分,三個基本面都滿足,至少能把自己的理念從愛意到踐行的各個細節,都貫徹下來。
  • 加州把螞蟻幼蟲當頂級食材 當地主廚稱:堪比魚子醬
    昆蟲料理攻佔美國人的餐桌,加州威尼斯海灘一名墨西哥裔藍帶主廚,回鄉尋找美味食材,發現一種螞蟻的幼蟲滋味豐富,加以烹調後可成頂級料理。他將這種螞蟻幼蟲譽為「墨西哥版的魚子醬」,本周五起,在自家餐廳限量供應三天。螞蟻料理,白色部分就是螞蟻幼蟲。
  • 讀《飯局的起源:我們為什麼喜歡分享食物》
    然而,一個角度有這樣的優勢,那就是「飯局」,它正好把人的生物學與社會學屬性統一在一起。「民以食為天」,沒有人能否認吃飯的重要性,世界上研究者眾多;而如何去吃飯是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認真考慮的人鮮見。英國考古學家馬丁·瓊斯就是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人,他用一部近400頁的著作《飯局的起源》系統梳理了人類飯局的歷史。
  • 無錫市第一位開國將軍,也是江蘇唯一「朱姓」開國將軍,他是誰?
    無錫,簡稱「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無錫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位於太湖流域,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現在的無錫是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也是聯勤保障部隊無錫聯勤保障中心駐地。
  • 《雍正王朝》3場飯局,雍正的四菜一湯,太后奢華到沒邊了
    文/阿宏不管是楚漢爭霸時的「鴻門宴」,還是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飯局總是古代帝王的一種手段,《雍正王朝》中除了康熙給佟國維設定一場精彩的飯局外,還有3場飯局對比,也相當的精彩。我們來看這4道菜:燒豆筋,炒芹菜,紅燒素丸子,清炒豆芽,全是現在百姓的家常菜,湯就更簡單只是飄著幾個菜葉子的清湯。御膳房要做這菜說實話屈才了。雍正是出了名的冷麵皇上,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時局上講,雍正處於九子奪嫡後的空虛期,刷新吏治是康熙交給他的重要任務,也是他最想幹的一件事。
  • 飯局識人:無能的人,在飯局上往往有2種表現,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所謂的歷史縱橫,文化長廊,風土人情,上下五千年,其實都蘊藏於日常生活的吃喝之間。中國飯局文化,就是觀察中國幾千年來文明史流變的一個窗口,在社交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不光逢年過節,平常也是。在推杯換盞中,往往蘊含著許多哲理。
  • 小時候的回憶,當年的味道
    橘子罐頭昨天吃到了許久沒有吃過的「黃桃罐頭」,是的,你沒有聽錯,是「罐頭」,現在世面上貌似也很難找到罐頭了!在李幼斌主演的《亮劍》裡面,我們經常會聽李雲龍說到日本的「牛肉罐頭」,牛肉罐頭是啥,咱沒吃過,咱也沒法問!小時候那會,也是受整個社會物資供給的影響,也是受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東西短缺,並且可以選擇的種類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