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家住閔行區君蓮幸福苑的居民向記者反映,小區的地下停車庫建成超過10年,卻一直沒有開放,車主們不得不天天搶車位,甚至綠化帶、消防通道也都被停滿了車。那麼現成的地下車庫為何遲遲無法對外開放呢?
看看新聞Knews記者來到了位於閔行區都會路上的君蓮幸福苑小區,儘管是工作日的白天,這裡地面車輛依然停得滿滿當當,有些車還停上了小區綠地。停車難,成了小區之痛。
一位小區裡的車主向看看新聞Knews記者描述了小區平時停車的情況,「在通道上面能停就停,反正就是草坪上也停,上面都停滿,就在裡面兜圈子,實在找不到就停到外面去。」
但小區其實在2009年竣工時,就配備有一個地下停車庫,可以提供300個車位。不過看看新聞Knews記者在現場看到,停車庫裡面空空蕩蕩、一片狼藉,到處都是積水,不少區域的牆頂天花板也已明顯脫落,車庫的一個出口,則被幾輛收廢品的三輪車還有一些廢棄雜物佔用,已無法通行。
去年動遷進來的居民張先生說:「搬進來以後發現小區的車庫一直沒有啟用,小區的地面停車也嚴重飽和,但是車輛還在不斷的增加。」地下車庫不開放,隨著入住人的增加,地面停車位日益捉襟見肘。據介紹,君蓮幸福苑共有1300多戶居民,車輛保有量超過900輛,但地面上的規劃停車位只有500多個,也就是說,差不多2輛車要搶一個車位。小區裡不設固定車位,停車先到先得,也因此,這些年為了停車,各種糾紛頻頻發生。那麼,現成的地下停車庫,為何十年都沒有啟用呢?
據了解,君蓮幸福苑屬於動遷房小區,按照建設回購約定,當時的開發商將地下車庫移交給了委託單位區土地儲備中心,但因為當時沒有明確車庫需要直移接交給居民,再加上動遷居民是陸續分批入住的,初始時,地面停車已經可以滿足需求,於是車庫也就沒有及時啟用。小區物業經理梁歡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地下停車場之前因為產權問題,他們之前也是聯同居委會、業委會及時向政府這邊反映。
直到去年,市裡發了文件,明確保障房的車庫所有權屬於全體業主,然而,等到想要重新啟用地下車庫的時候,車庫已經年久失修,要重啟,必須先維修,可是這筆費用又該由誰來承擔呢?看看新聞Knews記者又來到了小區所在的顓橋鎮政府。
顓橋鎮社區辦主任張有為表示,當時建成以後,君蓮幸福苑地下車庫的權屬應該還在區級,按照現行相關政策的話,這一塊費用也是比較大的。張有為也坦言,類似的情況在一些保障房小區比較常見,屬於歷史遺留問題。與君蓮幸福苑一條馬路之隔的龍澤苑也曾遇到相同的問題,造好的車庫遲遲未能啟用。今年5月,龍澤苑小區由閔房物業臨時託管。9月,在閔行區房管、屬地政府多部門協商,達成一致後,先擱置車庫的權屬爭議,由顓橋鎮政府以及閔房物業各出資50%對龍澤苑地下車庫進行改造,在歷時50天改造後,地下車庫已於前不久向業主開放,由物業負責日常管理。接管龍澤苑的閔房物業經理許融說:「如果說這400多個車位全部停下來的話,估計地面上的那些亂停放情況肯定是沒有的。」那麼君蓮幸福苑能否參照龍澤苑的處置模式呢?顓橋鎮社區辦負責人告訴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君蓮幸福苑小區的物業剛籤訂了新的服務合約,目前還在考察期內,如果後續確定續聘的話,也許可以參考。
目前,居委也在小區外面道路兩旁劃出停車點等舉措先挖潛一些臨時停車位,緩解該小區的停車難問題。居民也期盼,閒置了十年的地下停車庫能早日被利用起來。據介紹,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僅在顓橋鎮,就有五六個項目存在類似的情況,屬地相關部門表示,他們已經在多方協調,也希望能儘快對這些車庫啟動維修,將閒置的車庫用起來,解決居民們的停車難問題。(看看新聞Knews記者:汪鑫 湯捷 實習記者:魏克鵬 編輯:沈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