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東歐、中亞地域的國家經歷過的「顏色革命」和其他運動以及「顏色革命」給地區和當地的人們帶來了什麼。
今天的國家是——白俄羅斯。
1991年,白俄羅斯從蘇聯獨立,在近30 年的時間裡,白俄羅斯經歷了哪些風波、運動、顏色革命?
白俄羅斯的國花是亞麻花,人口1000萬。位置如圖。面積20.76平方公裡,與湖南省面積相當。
1991年,作為公知出身、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坦尼斯拉沃維奇·舒什克維奇 在別洛韋日籤字白俄羅斯共和國成立。作為公知出身的舒什科維奇能成為最高領導人是時代動蕩的結果。
1991年9月,舒什克維奇開始擔任獨立後的高蘇維埃主席,同時開始了推進白俄羅斯私有化的進程。
嚴重的經濟危機,官員貪腐,同時統治集團陷入分贓不均的內鬥,經濟停滯,物價飛漲,導致民怨不斷。
1993年7月,盧卡申科當選最高蘇維埃反貪汙臨時委員會主席。同年彈劾70餘名高官貪腐,包括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及總理克比奇。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辭職。
盧卡申科通過宮鬥般的鬥爭,爭取到了議會的支持。
1994年3月,白俄羅斯通過了新憲法實行總統制。盧卡申科同年當選總統,開始了1994年直至今的總統生涯。白俄羅斯是美國眼中的「歐洲最後一個獨裁國家」。
1996年出現憲治危機:盧卡申科總統宣布對憲法修正案—限制議會權力、將國家權力集中在總統手中—進行全民公決。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修憲,擴大了總統權力,同時組建新的兩院制議會,禁止了原白俄羅斯議會的活動,徹底擊潰了議會中的反對派,開始了他長達20多年的統治。
由於憲法取消了總統連任期限的限制,2006年3月、2010年12月、2015年10月、2020年8月盧卡申科均連任總統。
白俄羅斯的多次「顏色革命」都與總統競選有關。
2005 年 3 月 25 日,數百名反對派支持者在白俄羅斯總統府附近舉行集會,紀念原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成立 88 周年。 他們揮舞著紅白色的原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旗幟,高呼 "盧卡申科下臺" 的口號,西方輿論稱之為 "雪花革命"。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是親西方派。
美國國務卿賴斯曾親自向白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面授機宜,指導他們如何造反。西方國家還曾經試圖收買盧卡申科本人,以向他提供安全保障和金錢為條件,要他放棄參加2006年的總統選舉。
2006年3月20日,白俄羅斯日公布了總統大選的結果:現任總統盧卡申科以82.6%的絕對優勢獲勝,第三次當選白俄羅斯共和國總統,此前盧卡申科已經執政12年。盧卡申科當選後即宣布「顏色革命」在白俄失敗。
2010年12月,盧卡申科再次以極大的優勢擊敗反對派總統候選人弗拉基米爾.涅克利亞耶夫。數萬名反對派抗議者以指責總統選舉存在大範圍操縱選票。在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襲擊主要政府建築。反對派得到西方支持。
2015年10月,盧卡申科以83.49%的得票率在總統選舉中勝出。盧卡申科連續第五次當選總統。由於2015年趕上烏克蘭危機,促使白俄的獨立意識覺醒向西方靠攏,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負面影響。
2020年8月9日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現任總統盧卡申科以80.1%的得票率勝出,再次當選總統。隨後,白首都明斯克等城市多次發生較大規模抗議活動,抗議者對總統選舉結果提出質疑。一些西方國家以白總統選舉存在舞弊行為等為由對其部分官員和機構實施制裁。
西方國家拒絕承認選舉的態度,其實是在情理之中的。白俄羅斯集權式體制,再加上難以脫離俄羅斯的現實背景,決定了難以被民主制的西方世界所接受,雙方基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互信。
由於盧卡申科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試圖利用淡化對俄關係,加強對歐關係來換取歐洲認同,導致2020年白俄羅斯反對派分為兩派一派為親西方,另外一派親俄羅斯。出現兩種種反對派可以說是盧卡申科奉行偏獨立政策,藉此以獲得更多利益的結果。
2020年的選舉,終於讓盧卡申科認識到西方朋友的真正意圖—拉攏分化白俄羅斯對盧卡申科的支持。因此因選舉導致騷亂後,盧卡申科邀請俄羅斯國防部長到訪,會務普京,並與俄羅斯共同防禦邊境。
白俄羅斯反對派的抗議之所以愈演愈烈的出現,有人認為是:目前白俄羅斯政策務實而欠缺靈活、鮮明而缺平衡、權威而非專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