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經歷過數次瘟疫 沒有國家能獨善其身

2020-11-30 看看新聞Knews

在2月24日晚播出的《這就是中國》中,主講人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就「中國抗疫的世界意義」展開了主題演講。

近日張教授讀到一位名叫Michael Power的南非的戰略分析家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它的標題是《政府還能做得更好嗎?》。這位分析家對西方指責中國的抗疫舉措感到義憤,他說,請大家不要忘記40年前美國科學家Jim Curran為首的團隊首次在舊金山發現了愛滋病毒,1981年6月他就發表了文章,提醒美國和國際社會注意致命的傳染病。隨後1983年,法國病毒學家第一次在世界上分離了愛滋病病毒,但當時美國的裡根政府對此毫不在乎,公開稱這種傳染病叫「同性戀瘟疫」。

此時,美國已經有800多人死於愛滋病。裡根總統一直到1985年的9月17日,當時愛滋病已經在美國造成了12000人死亡,才第一次使用了「愛滋病」這個詞。所以Michael Power說,你能想像中國領導人在新冠肺炎爆發4年後才開始使用冠狀病毒這個詞嗎?中國領導人不到一個月就使用這個詞了,他感嘆,如果美國政府能夠從一開始就注重愛滋病的防控,人類所蒙受的災難就會大大減輕。眾而周知,截至2018年,全世界累計有7490多萬人感染了愛滋病毒,其中3200萬人死亡,他們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張教授跟大家分享了一段回憶。1987年4月15日,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會見來訪華的坦尚尼亞前總統尼雷爾,他擔任翻譯。話題轉到愛滋病時,鄧小平非常肯定地說「愛滋病,美國最多,吸毒是一個主要原因」,他接著說,「我們現在在嘗試用中草藥來治療愛滋病。」聽了這番話,尼雷爾說,對我們坦尚尼亞來講,現在最大的疾病還不是愛滋病,而是瘧疾。尼雷爾的判斷當時也許是對的,但是後來發展的情況看,他對愛滋病的非洲的泛濫的可能性低估了。

張教授上世紀90年代曾訪問過波札那、南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史瓦帝尼等非洲國家,愛滋病當時已經成為當地的頭號殺手,一些國家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是愛滋病毒感染者。在史瓦帝尼,棺材生產一度成為整個國家增長最快的產業。那天,鄧小平還和尼雷爾總統探討了中非合作,用中西結合來治療瘧疾和愛滋病。鄧小平對他說,中國土地革命的時候,我們打仗缺醫少藥,治病很多都是靠中草藥。

張教授回憶這段往事想說明兩點,一是中國從最高領導人到普通民眾都認為傳染疾病是人類公敵,各國都要精誠合作,共同應對。人類歷史上經歷過天花、鼠疫、麻風、瘧疾等很多瘟疫,沒有任何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社會的唯一正道。二是面對各種肆虐的病毒,我們要探索中醫藥治療和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西醫各有所長,可以優勢互補,這次抗疫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很好的療效,十分令人鼓舞,希望我們整個社會都更加重視中醫、更加重視中西醫結合,這條路一定走得通,而且應該是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寶貴貢獻。(素材來源:《這就是中國》節目組 編輯:劉清揚)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大瘟疫?
    人類歷史中不乏人類與瘟疫之間的鬥爭史,這同時也對人類文明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在人類歷史上,有過哪些重大瘟疫呢?14世紀中葉的黑死病及其周期性的復發在歐洲一直持續到17世紀,在中東則持續到19世紀。這可能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大瘟疫,但絕不是唯一的一次。當它在歐洲開始減弱的時候,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來到新大陸,給後者帶來了類似規模的,甚至可以說是更具災難性的瘟疫大流行。
  • 人類歷史上十大瘟疫有哪些?哪種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雖然結局是人類打敗了外星生物,取得了勝利,但是取勝的原因卻讓人啼笑皆非,最終打敗外星生物的不是人類,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微生物,簡稱病菌。這個設定當時令很多人大呼上當,認為是天方夜譚,但仔細琢磨一下,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人類與微生物的戰爭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與其朝夕相處的人類尚且未能戰勝病菌,更何況入侵的外星生物呢?
  • 人類歷史上的10次大瘟疫(深度)
    回溯歷史,你會發現,歷史上的各種大的災難都是不請自來的,同時,又是不送自去的。並不是人類把它趕走的。例如地震、海嘯、狂風暴雨、山洪、泥石流、雪災、冰雹、天花、麻疹、安博拉、豬瘟、禽流感、SARS以及現在的SARI等等。
  • 特別報導: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
    原標題:特別報導 | 「人類的歷史即其疾病的歷史。」人類無數次經歷過因瘟疫或流行病而招致的「突如其來」「措手不及」「徹底改變」,我們已經吸取了很多經驗,卻很難保證不犯相同的錯誤。記者 | 許詩雨假如很多年後,在線教育在中國成為一種非常普及的授課形式,人們會如何記述這段起源?
  • 人類歷史上致死率比較高的五種瘟疫
    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對人類殺傷性最大的不是戰爭,而是令人非常恐懼的瘟疫。一場瘟疫的爆發可能要奪去數萬人、甚至幾百萬、上千萬人的性命。但是,古代由於科學和醫學的發展有限,還不能正確認識各種病毒帶給人類的災難,所以當瘟疫來襲時,人類往往顯得很無助。
  • 從歷史的瘟疫到新型冠狀病毒,我們究竟能學到些什麼?
    常:有些人會將之前經歷疫情看作是抵抗疫病的資本,當他們面對新的疫病時會有一種不太在意的態度,您如何看待?辛: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因為人們會認為自己的經驗就是資本,其中有一些人大家會看到可能經歷過三年災害或者戰爭,經歷過十幾年前的疫病,所謂見過大風大浪,這些疫病對他們來說不在話下。
  • 8大瘟疫影響人類文明進程?歷史上的瘟疫到底有多可怕?
    自人類文明開始,世界上爆發了無數次或大或小的瘟疫,這些瘟疫輕則讓城市成為死城,重則毀滅一個帝國或文明,更有甚者導致整個人種的覆滅。2、查士丁尼瘟疫爆發於公元541年的查士丁尼瘟疫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後果
  • 歷史上人類面臨的三大問題:饑荒、瘟疫和戰爭
    人類從一種平淡無奇的生物,到今天處於地球生物鏈的頂端,成為不可一世的統治者,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不過現代先進的科學發展只是近來幾百年的事情,它在人類文明發展歷經千百萬年的歷史長河中顯得十分短暫,而在這突飛猛進的進步之前,饑荒、瘟疫和戰爭始終困擾著人們,幾乎毀滅人類。
  • 盤點歷史上曾發生過的瘟疫大流行,人類在它們面前,顯得異常弱小
    其實大家也不必太過恐慌,比起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的大瘟疫,中國這場疫情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怎麼? 那接下來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曾在人類歷史上瘋狂肆虐的三場大瘟疫!
  • 歷史上那些讓人恐懼的瘟疫,都是怎麼消失的
    在對細菌與病毒束手無策的時代,瘟疫數度改寫了人類發展歷程,它摧殘了曾經輝煌的古羅馬文明、瑪雅文明,許多國家的毀滅,都與瘟疫相關聯。 歷史上,死於瘟疫的人數,遠高於死於戰爭或其他天災人禍的人口總數。人類與瘟疫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 人類瘟疫歷史上,10大濟世神醫,最後一位不接受反駁
    書中在世界上最早記載了肺結核、天花、恙蟲病等,還創造性試驗用瘋狗的腦髓,敷在被咬的病人傷口治療狂犬病,這個"免疫疫苗"比巴斯德早1000年。古人把傳染病迷信看做"天刑",認為無藥可醫,葛洪在1600年前,沒有顯微鏡的情況下,推測出傳染病是外界物質引起,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先見。
  • 史前人類遺留下的「高科技」,說明人類真的已經毀滅過數次了嗎?
    人類真的已經毀滅過數次嗎?地球的年齡,比起我們人類出現的時間還要長得多得多。地球身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距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而作為太陽系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人類的誕生又該是如何的呢?
  • 從大地震到瘟疫,一瞥那些驚心動魄的人類災難史
    災難,是任何人都不想經歷的。然而,大自然卻往往不遂人願。無論是大地震還是瘟疫,帶給人的感受只有一個——驚心動魄。下面筆者將帶領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人類歷史上的那些大災難。
  • 瘟疫如何改變了人類文明進程
    瘟疫為何被稱作是一種 「文明病」?它如何成為推動歷史的力量?一部反思疫情與人類歷史關係的新作 《記疫:祈禱、隔離與共生》,即將於近期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將以生動翔實的事例和數據,記錄世界歷史上數次大瘟疫的故事,講述瘟疫與自然、與人類歷史的關係。瘟疫究竟對人類歷史文明進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本書將在一次次生死之間體悟人類與瘟疫共生、共存的智慧。
  • 人類歷史上的九大恐怖『瘟神』,我們的文明到底是怎麼挺過來的?
    人類面對病魔有了科學的應對方式,能夠快速制定戰略,有效遏制瘟疫的蔓延。然而,在科技落後的古時,我們的先祖又是怎麼應對瘟疫侵襲的呢?接下來,筆者將談一談人類歷史上的幾位恐怖『瘟神』,其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人類在與其對抗過程中付出的犧牲。
  • 從人類瘟疫史談當今生態平衡
    原創 戴忠華盤古開天地,人類生生不息, 從茹毛飲血的氏族社會到刀耕火種的奴隸社會,從弱肉強食勝者為王的封建時代到聯合國框架下的新時代,人類文明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戰爭與和平,是人類永恆的主旋律,二則相依相存,不可調和,戰爭是為了和平,而和平是戰爭的喘息間隙。
  • 專訪︱醫療史學者餘新忠:中國歷史上的瘟疫、檢疫與衛生
    能談談當時的情況嗎? 餘新忠:我從1997年左右開始關注醫療社會史。攻讀博士期間我寫過有關道光三年的水災的論文,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意外地發現,嘉道之際,江南地區(後來發現是全國性的)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瘟疫,現在一般認為這是真性霍亂在中國第一次大規模流行。
  • 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瘟疫之一:黑死病
    黑死病  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約在1340年代散布到歐洲。因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特殊瘟疫被人們叫做「黑死病」。
  • 瘟疫之鏡映照出人類之本相
    一場瘟疫,正在將人逼迫到現代性的牆角,拷問人的現實生存與未來走向。但是,瘟疫又何曾只是在今天如此咄咄逼人呢?翻開馬克·霍尼斯鮑姆的《人類大瘟疫——一個世紀以來的全球性流行病》一書,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人類歷史與瘟疫的纏繞關係,也能由此反思人類的現代性基調與全球化歷程,更會見識人的「多面」。
  • 體驗瘟疫的恐怖!《瘟疫傳說無罪》試玩
    如果你對歐洲的歷史和宗教比較了解的話,那麼你一定知道在14世紀中期發生的那場恐怖的「黑死病」。這場瘟疫給歐洲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在以後近300年的時間裡,黑死病就像夢魘一樣,時時折磨著那些劫後餘生的歐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