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 ,致命的瘟疫時常在折磨著人類,並引起整個人類社會的恐慌和混亂。
在對細菌與病毒束手無策的時代,瘟疫數度改寫了人類發展歷程,它摧殘了曾經輝煌的古羅馬文明、瑪雅文明,許多國家的毀滅,都與瘟疫相關聯。
歷史上,死於瘟疫的人數,遠高於死於戰爭或其他天災人禍的人口總數。人類與瘟疫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鼠疫引發的瘟疫,在歷史上,至少奪走了2億-3億人的生命,改寫了多個文明的歷史;
天花在人類歷史上至少奪走了4億人的生命,古羅馬等數個文明被天花撲滅;
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僅僅18個月的時間,就奪走了2000萬-1億人的性命,直接提前中止了一戰;
在歷史上,許多生死攸關的時刻,微生物和瘟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往往左右著戰爭的勝負,帝國的興亡。
但是,人類現代醫學的發展,並不如我們想想的那麼快
1683年,列文虎克通過顯微鏡,人類第一次看到了細菌
1989年,荷蘭科學家推測出病毒的存在
1938年後,電子顯微鏡問世,人類真正可以看到病毒的真容
在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上,多數時候,我們對瘟疫的肆虐,束手無策,畢竟,全球流行的「放血療法」作為醫生長期的殺手鐧,一直使用到18世紀甚至更久。
人類在無奈之下,只能去尋求宗教與神的庇護,認為瘟疫是上帝給予人類的制裁。
那麼,在沒有技術手段的古代,那些讓人望而生畏的瘟疫,是怎麼消失的呢?
在了解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幾個問題再來看這些瘟疫是怎麼終結的:
1、病毒要搞定人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2、在現代醫學沒有發展之前,免疫系統是人類最好的醫生「其實現在也是」;
3、什麼樣的病毒能對人類產生真正的威脅;
一、病毒要搞定人類,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人類懼怕病毒,但病毒要搞定人類,同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病毒的結構非常簡單,它既不是生命,也不是非生命,連最基本的細胞核都沒有,僅僅是一層蛋白質包裹著遺傳物質,只能依靠宿主的細胞來進行複製。
在進入人體之前,它啥都做不了,而在侵入之前,病毒啥都不會,既不能生長,也不能繁殖,甚至連動都不會動,一切行動都完全依賴於外力。
可以說,此時的病毒,純屬在等死。至於等多久會死,取決於病毒自身的特點及外界條件,如溫度、溼度,可以由幾秒到數十天不等。
即使病毒僥倖到達人體,也沒有那麼容易很快開始複製並對人體進行傷害,必須要進入它所能適應的環境,如冠狀病毒,在人體的皮膚上時,是無法侵入細胞的。
在病毒侵入細胞後,一樣,它需要面對的是人體強大免疫系統的絞殺。
二、在現代醫學沒有發展之前,免疫系統是人類最好的醫生
我們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各種微生物的世界裡,病毒與細菌無處不在,隨時要侵入我們的身體,如果不是人體具有強大的免疫能力,人類早已滅絕。
在切菜時不慎破一個小傷口,各種細菌病毒趁虛而入;
在野外散步,吸一口氣,百萬個病毒已經進入了你的呼吸道,
揉下眼睛,數萬個細菌進入了你的體內;
如果沒有免疫系統,這些都可能要了你的命。
當病毒侵入人體的細胞後,它將劫持我們本來健康的細胞進行複製,但是
在數個小時內,遊弋在人體內的白細胞就會發現它們,巨噬細胞將直接吞噬病毒和被感染的細胞,並將病毒的電子畫像通知淋巴細胞;
T細胞會快速集結火速馳援至被病毒感染的部位並根據病毒的特徵進行精準捕殺;
B細胞啟動遠程打擊,產生無數個抗體在全身循環對病毒進行攻擊;
而且,人體每次病病毒攻擊後,免疫系統將獲得病毒的準確信息,在病毒下次攻擊的時候對它們進行精準打擊。
所以,我們在這個生存著億萬種病毒的世界上,99%以上的病毒,是拿人類無可奈何的。免疫能力較強的人,在每次擊敗病毒的攻擊後,猶如超級賽亞人一樣,自動升級自己的免疫系統.
三、什麼樣的病毒,能對人類產生真正的威脅
在10-20年前,人類最恐懼的是愛滋病,但是目前,愛滋病被人提到的越來越少,是因為被逐漸撲滅了嗎?
不是,反而愛滋病的數值在不斷增長,1981年,愛滋病才在中美洲被發現,不到40年的光景,目前大約有3690萬人「包括大約260萬兒童」受到這種病毒的感染,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一份報告,其中約有1710萬人不知道他們有這種病毒,約有2200萬人無法獲得愛滋病毒治療。
為什麼愛滋病能夠以如此快速的速度進行蔓延?要知道,這種病毒的感染性是非常差的,病毒離開人體存活時間非常短,而且只能通過血液與體液進行傳播。
對,就是因為「潛伏期長、致死慢」,即使不獲得治療,病人從感染到死亡往往會有數年的存活時間,而且在初期免疫系統被破壞前症狀是不明顯的,所有病原體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傳播。同時,目前的一系列療法可以讓愛滋病患者的生存時間延長至普通人的80%甚至更多,人們會放鬆對病毒的警惕。
而目前人類談之變色的伊波拉病毒,在人體感染後會快速腐蝕人體的內臟,讓人類短期死亡,且死狀恐怖。而且,伊波拉病毒的傳染性比HIV要強大的多,可以通過觸摸、血液、空氣等多種方式傳播,幾乎無孔不入,儘管讓人談之變色,卻幾乎沒有掀起大的波浪。
是因為:
1、潛伏期太短、致死率太強,在非洲感染時,幾乎是整個村子的人無一倖免,宿主都沒有機會活動,病毒在殺死宿主的同時殺死了自己。
2、快速的致死率和恐怖的死狀讓人類高度警覺,出現症狀後即刻進行隔離。
同時,病毒對人類如果要形成威脅還需要強大的致死率,如感冒病毒,幾乎無處不在,但是0.1%的致死率幾乎對人類沒有影響,卻讓人的免疫能力不斷升級獲得抗體。
所以,能夠對人類真正構成威脅的病毒需要:
1、潛伏期長;
2、感染性強;
3、致死率高;
所幸,這樣的病毒可能未必存在。
根據以上,我們再來看,這些瘟疫,是怎樣結束的。
一、天花「歷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者」是如何被撲滅的
被史學家甚至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事件不是靠槍炮實現的,而是天花。在人類歷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亂等瘟疫都留下了驚人的死亡數字。
最早有紀錄的天花發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為是天花皮疹的跡象。
15世紀末,歐洲人踏上美洲大陸時,這裡居住著2000-3000萬原住民,約100年後,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萬人。歐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毯子送給了印第安人。隨後,瘟疫肆虐,由歐洲傳來的腮腺炎、麻疹、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預計被天花殺死的人類超過5億人。
十八世紀的一百年間,全歐洲死於天花病毒的患者就多達1.5億人。而且由於天花瘟疫無藥可治,只能依賴人體自身抵抗力。所以當時死於天花瘟疫的主要群體,大多是婦女兒童。
中世紀時,中國醫生們率先找到了「人痘接種」,把天花患者的「痘苗」接種到健康者身上,就刻預防天花。
到18世紀時,中國「人痘接種法」已在歐洲傳播。但這辦法也問題多多:被接種者能防得了天花,但地其他疾病的免疫力卻常下降。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可能本來沒有得並,被種上天花以後,結果得天花.....死了。
另外痘苗也不易保存,接種能否成功,關鍵就要看運氣。當時歐洲的權威醫生們,還常把這叫「手氣」,能不能得有效,就得看運氣。
詹納,1749年出生在英國一個牧師家庭,他五歲時就失去了父親,在哥哥的撫養下長大。少年時的詹納,就出落成一個性情溫和的少年,且酷愛動植物標本等課程。對他寄予厚望的哥哥,本盼望能供他讀完學業,然後做一個像父親一樣優秀的牧師。
那時的英國,正是天花病毒泛濫的年代,大型天花瘟疫多年來就沒消停,就連詹納身邊的鄉鄰們,竟都常見染病。以詹納晚年的回憶說,那時一旦感染天花,就算幸運撿條命,也會落下嚴重的後遺症,很多朋友「瘋癲或變成了瞎子」
在看夠了身邊太多類似悲劇後,十三歲的端納,選擇了學醫的道路。在哥哥的全力資助下,在三十二歲時拿下學士學位,回到伯克利行醫後,更因多次攻克疑難雜症而聲譽鵲起。成了當地頗為知名的醫生。
為攻克天花,詹納踏遍了鄉間,見過各種天花病症,做了數萬字的醫案筆記。直到四十七歲那年,一個當地奶牛場女工無心的玩笑話「牛得了天花從來不會有事」,卻叫苦苦思索的詹納靈光一現:人如果傳染上牛痘病,可能就不會感染天花。
興奮不已的詹納,立刻果斷行動。先出資購買了牛痘膿皰,然後給一位自願接受實驗的男孩接種上。期待已久的景象終於上演了:男孩在牛痘康復後接觸天花病毒,竟然絲毫沒有染病。天花的剋星,終於找到了!
詹納的牛痘技術,快速傳播開來,之後的十年時間,歐洲美洲各國的學者們,都開始嘗試詹納的實驗,也都毫無例外,如詹納預料的那樣成功。
1979年,世衛組織正式宣布,天花,已經完全從地球上消滅。這是人類醫學史上的重要一步,是第一次對病毒的完勝。
二、鼠疫-被稱為「上帝制裁」的恐怖殺手
歷史上鼠疫首次大流行發生在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這次流行持續了五六十年,極盛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1億人。在拜佔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因鼠疫而損失了四分之一的人口,拜佔庭帝國從此衰敗。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在城市中,受災最為慘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鄉佛羅倫斯: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薄伽丘所寫的「十日談」中,城市仿佛一夜之間就成了人間地獄:行人在街上走著走著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裡的人孤獨地死去,在屍臭被人聞到前,無人知曉;每天、每小時大批屍體被運到城外;奶牛在城裡的大街上亂逛,卻見不到人的蹤影……
中世紀的黑死病對人類產生了重大損失,再次之後,鼠疫屢次爆發,但爆發所能持續的時間在不斷減少,在近期,我國也曾在內蒙等地爆發過肺鼠疫,但均在短期內被撲滅。黑死病逐漸被撲滅的原因在於:
1、病症潛伏期短,三天內往往致死,宿主的活動性較低;而過高的致死率在後期人類的警惕性不斷增強,快速進行隔離,對死亡的鼠疫患者進行火化或深度掩埋。
2、將容易感染鼠疫的人淘汰掉了,不容易感染鼠疫的留了下來,得病沒有死的人也獲得了免疫。總體來說人感染鼠疫的機率在下降。
3、衛生習慣的改善。中世紀的歐洲是貧窮、骯髒的,城市裡面垃圾任意的丟棄,飲用水也被生活汙水汙染,百姓也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多人常年不洗澡,甚至一輩子就穿一件祖傳的衣服,這自然使得蚊蠅臭蟲老鼠滋生。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人們開始變的富有,也有了可以換洗的衣服,城市系統的完善使得公共衛生變得有了保證,各種傳染病的發生自然降低了,這也包括橫行歐洲幾百年的鼠疫。
三、西班牙大流感-短期內奪走了數千萬人的性命
1918年,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傳染病「西班牙流感」爆發。疫情從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軍營開始。隨後,流感傳到了西班牙,總共造成800萬西班牙人死亡。
在1918年3月到1919年底,全世界大約20%的人感染了「西班牙流感」。醫學界保守預計死亡人數約為2000萬,而上限的評估人數到了近億,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
這次流感直接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進程,是造成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各國已經沒有精力再投入戰爭了。印度的大片莊稼無人收割,波蘭的農作物在土地裡腐爛,非洲和南美的銅礦停止採掘。
整個西班牙流感爆發期間,死亡人數佔到了當時全球人口的3%-6%,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僅在印度,就有1700萬人口因感染而死亡,佔全印度人口的5%。
但是,僅僅過了18個月,西班牙流感就神秘的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什麼呢?
西班牙流感在短期近一年時間內爆發了3波,第一波的死亡率較低,低於2%,在爆發幾個月的時間,並未引起各國政府的注意,對當時一戰的戰爭進程,幾乎沒有影響,而反而是當時的中立國西班牙由於新聞自由,在媒體上是報導最多的,這也是後續導致這次起源美國的流感結果被命名為「西班牙流感」的主要原因。
而真正致命和引起各國政府恐慌的是第2波流感的爆發,第2波流感的特點是致死速度極快,在記錄中,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已經死亡,從症狀開始到死亡不足12個小時,有的人上了公交車,直接就在公交車上斃命。
同時第二波流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基本上殺死的都是免疫力強的青壯年人,而老人和孩子除了引起的併發症,幾乎沒有死亡。其原因在於:健全的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感冒病毒的侵入後,免疫系統較強的人體引起過激反應,火力全開,導致呼吸衰竭。
我們在綜合1918年的情況,來分析為何這場奪走數千萬人生命的流感突然消失:
1、潛伏期短、對青壯年致死率快,讓人體很快引起呼吸障礙被奪走生命,在初期,疫情的爆發起於美國軍營,在部隊這樣的環境快速流行。
2、兒童和老人對病毒能夠抵禦並自愈,目前西班牙流感的平均致死率數據只有2.5%-5%,如果將這個數據放在非青年上,致死率不足1%。
事實上從當時的數據來看,有大量的併發症被列入「西班牙流感」,在推測上,對普通人而言,致死率應只是略高於普通流感。「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上,流感的致死率為0.1%」
3、人類對呼吸感染的認知從20世紀開始有了較為準確的認知,已經知道通過口罩來抵禦來自飛沫所帶來的呼吸道傳染。
免疫能力較強的人快速死亡切斷感染源,或自愈後獲得抗體,青少年與老人一般自愈獲得抗體,加上在後續的數個月,隔離措施的實施,以上,可能是西班牙流感快速消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