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新冠疫情,改變了全世界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對整個人類社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經濟、教育、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了不小的變化。
疫情原因導致歷史進程的改變,這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不勝枚舉,今天Da視界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天花、黑死病、鼠疫在歷史上的一些罪孽。
以上場景來自羅馬博物館所收藏的一副畫作,作者不詳,它描繪的是17世紀時義大利發生鼠疫的場景。
幾個世紀以來,自然災害、大饑荒和戰爭接踵而至,微觀世界的小東西們(諸如桿菌,細菌,病毒等等)也悄然粉末登場,它們毀滅了廣闊的領土,危及了當地人民的生命安全。
儘管醫學在上個世紀有了很大發展,但微觀世界的小東西們卻有能力適應和「破解」人類的療法,致使人類尚未贏得這場戰爭。
瘟疫被認為是最具破壞性的人類疾病,鼠疫大流行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但是從遙遠的過去開始,各個國家的史官對這些瘟疫進行了一些記載,我們可以從卷帙浩繁的羊皮卷中找到他們的影子。
今天的人們很難確認它們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鼠疫、天花、黑死病甚至其他的疫病都有可能,但是古埃及、遠東、古希臘、羅馬帝國和拜佔庭都曾經遭受了這樣的大流行病。
有關鼠疫的信息最先出現在《聖經》當中,希臘歷史學家修西底德斯回顧了自公元前430年開始的大流行病,這些大流行病襲擊了大多數的希臘城市,三分之一的雅典人未能倖免,這其中就包括了偉大的雅典統治者伯利克裡。
羅馬帝國在公元前165年被「安東尼瘟疫」襲擊,拜佔庭帝國在公元前541-542年期間(賈斯汀尼一世時期)遭受了兩次毀滅性的流行病打擊,公元前588年的時候,拜佔庭帝國再次遭受了流行病的席捲。
凱撒利亞歷史學家普羅科皮烏斯在《秘史》一書中寫道,「君士坦丁堡每天有10000人喪生,當瘟疫達到頂峰的時候,這座城市失去了一半的人口……」
這是一幅來自沃爾特斯美術館的繪畫,作者咱們也不知道,其描述的是君士坦丁堡發生瘟疫的情景。
Caffa,即現今烏克蘭的Feodosia,這裡是歐洲史學界公認的歐洲黑死病、鼠疫的「發源地」。他們認為「黑死病」就是通過這裡進入歐洲大陸的,公元1334年,當時Caffa被攜帶該病毒的蒙古人包圍著,流血和死亡加速了疫情的傳播。
14世紀中葉,世界各地開始了一系列的瘟疫大流行,這些瘟疫困擾了歐洲東部和北非等地區近五個世紀。公元1330年,瘟疫首次出現在了中亞,其後病毒又進入了印度和遠東地區,並通過中東地區向西到達了北非。
1334年,蒙古人圍攻了熱那亞人擁有的克裡米亞的Caffa,這場衝突因貿易糾紛而爆發。在圍城期間,很多蒙古人死於瘟疫,他們的統治者決定將屍體從牆壁上彈射到敵人的堡壘中充當死亡威脅。
包圍圈解除之後,該城市爆發了大規模流行病。後來,來自熱那亞的畫家將瘟疫帶到了義大利(1347年),並從那裡蔓延到了整個歐洲。
中世紀歷史學家弗羅伊薩特(Froissart)估計,在第一次瘟疫大流行中,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徹底地消失了。一直到18世紀,瘟疫還在歐洲的部分地區有規律地發生著,大約每隔十年就會爆發一次瘟疫。
法國在1437年至1536年之間一共爆發了24次大規模的流行病,在1536年至1670年之間則爆發了12次。
1576年至1585年和1628年至1631年的天花席捲了整個歐洲,佛羅倫斯在此次大流行中犧牲最大,其11萬名居民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永遠地離開了人世,漢堡則是損失了66%的人口,巴黎在失去了4萬人口,那不勒斯的45萬居民中也有一半以上在這場天花大流行中死亡。
瘟疫期間的馬賽畫作。
拋開新冠疫情,馬賽歷史上最近的一次流行病爆發使其10萬名居民中的5萬人失去了生命。英格蘭歷史上也爆發了一些致命疾病,1665年,一場可怕的流行病在英格蘭範圍內爆發,喪生人數佔該國人口的六分之一,僅倫敦地區就有6.8萬人丟掉了性命。
在倫敦,所有的貓狗都被殺死,沒有了天敵,老鼠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規模繁衍,這增加了鼠疫蔓延的機會。也許是命不該絕,1666年的一場毀滅性的大火間接拯救了這座城市,這場大火導致了倫敦地區老鼠的短期滅絕。
為了活命,很多人都採取了補救的措施,他們在信件和硬幣上撒上醋,用香水和灰塵對房屋進行消毒,城市居民戴著鳥形面具在街上行走,在鳥喙上還要填塗一些芳香植物和香料,以減輕有毒氣味對人體的侵害。
畢竟在中世紀,大部分人都認為瘟疫是由鳥類傳播的。
科學在進步,這些病毒也在進步,希望這場疫情能夠儘快過去,中國加油,世界加油,我想開學呀呀呀呀~~
·end·
Da視界
Da觀世界,Da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