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
烏拉特中旗溫更鎮牧民
確診為腺鼠疫病例
鼠疫再次被大家關注
隨後
我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
發布消息稱
剛果(金)伊圖裡省政府
已有36例鼠疫確診患者
其中8人死亡
慶幸的是
7月12日
烏拉特中旗鼠疫防控工作指揮部宣布
15名密切接觸者均無異常
其實鼠疫從沒有消失
作為曾經在歷史上
讓人聞風喪膽的傳染病
鼠疫曾經多次推動了歷史進程
改變了世界格局
城 市
文化範
第一次鼠疫:羅馬帝國再次崛起之夢的破碎
其實說到鼠疫
在發現鼠疫的元兇是鼠疫桿菌之前
大家並不確定這究竟是鼠疫
還是其他瘟疫
最早在聖經裡記載的不少瘟疫
也可能就是鼠疫
第一次公認的世界性鼠疫流行
發生在公元6世紀
當然當時人們也不知道這是鼠疫
但是這場瘟疫導致了
羅馬帝國四分之一的人口
因此喪生
這要從羅馬帝國分裂為
東西羅馬之後說起
北方蠻族的大遷移滅亡了
西羅馬帝國之後
古羅馬帝國的
地中海屬性就喪失了
糧倉和貿易都沒有了
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
東羅馬帝國還在
翻盤的希望
查士丁尼一世
在一個叫做查士丁尼的皇帝身上
這是一個好戰的皇帝
儘管後世對他發動的一系列戰爭褒貶不一
但是這些戰爭有輝煌的成果
那就是收復了北非
有了糧食
帝國就可以對故土徐徐圖之
但是查士丁尼遭遇到了
完全無力抵抗的敵人
鼠疫流行
這場瘟疫是從埃及開始的
可能是老鼠藏在商船的貨倉裡
拜佔庭的歷史學家記載
這座城市每天有一萬人死於瘟疫
考慮到當時的城市規模
未必有那麼多人口可供消耗
但是畢竟年代過於久遠
這個數據永遠難以核實
現代的學者估算
每天的死亡人數應該在五千左右
軍人們的死亡導致國內政局不穩
從此拜佔庭帝國再也沒有能力
去收回西羅馬的故土了
城 市
文化範
那會兒的古代中國也有鼠疫嗎?
六世紀是中國南北朝輪換交替
戰火紛紛的時候
當時有鼠疫記載嗎?
文獻記載可能有一次鼠疫
那就是侯景之亂的時候
南朝梁將領侯景發動武裝叛亂事件
549年
攻佔梁朝都城建康
(今江蘇南京)
將梁武帝活活餓死
說句題外話
梁武帝雖說是「餓死」
可到底還是活了八十六歲
圍困的時候
就有記載城內缺糧
以至於「皆燻鼠捕雀而食之」
導致了瘟疫
很有可能就是鼠疫
城 市
文化範
第二次鼠疫:歐洲黑死病,文藝復興的助產士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
對於歐洲來說
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
從1347至1353年
席捲整個歐洲都被稱之為
「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
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
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生活在那一時期的義大利詩人
喬萬尼·薄伽丘
在其代表作《十日談》當中
是這樣描述那場可怕的瘟疫的:
「腹股溝或腋窩會長出腫塊,
有時會有雞蛋,甚至蘋果那麼大
接著,病症開始擴散,
腫塊變成黑色或紫色的斑點
毫無疑問,死神真正鄰近」
有部分學者考慮到了
它給當時的歐洲歷史發展
所帶來的積極作用
當時不少原本擔當
人民精神支柱的神職人員
逃離職守
當時人們的目光
由虛擬的來世投向現世
開始關注人性
從而間接加速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發展
黑死病導致的人口數量驟減
勞動力減少
封建地主階級和勞工矛盾激化
甚至爆發起
促使了社會經濟、政治以及
社會階層結構
逐漸發生變化
新興資產階級開始出現了
城 市
文化範
那會兒的中國,蒙古帝國背鍋嗎?
許多史學家認為14世紀
橫行於歐亞的傳染病
和蒙古帝國的擴張有關
歐亞瘟疫災情於1331年開始肆虐中國
時值中國住民武力反抗
元朝(蒙古)統治的頂峰
隨後瘟疫沿著歐亞貿易路線
由東往西橫行
於1346年蔓延至克裡米亞
(又名克裡木半島)
蒙古軍隊在該島
卡發貿易市圍城進攻時
被瘟疫襲擊
感染的跳蚤、老鼠
與人們由該地搭船至地中海各海
再由諸港口傳染至歐洲各地
城 市
文化範
小老鼠滅了大明朝嗎?
中國還有一次著名的鼠疫
是在明末
很多史學家說
龐大而偉大的一個王朝帝國
最終卻被老鼠掀翻了
最後一個正統皇帝崇禎自縊
結束了276年的國祚
這場鼠疫最早出現在
萬曆年間的河北真定府
到了崇禎年間
山西爆發了大範圍的鼠疫
呂梁興縣的百姓四散逃竄
造成龐大的流民隊伍
隨著流民的四處擴散
鼠疫病毒被迅速帶到了山西、山東
整個華北地區都被感染
甚至傳播到了明朝的京都北京
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
明朝的軍隊也被恐怖的鼠疫傳染
據記載當時駐守北京的軍隊有10萬人
但是當鼠疫結束的時候
僅僅剩下5萬人
當李自成打來的時候
京師兵力已無力戰鬥
李自成輕鬆破城
明朝滅亡
城 市
文化範
第三次鼠疫:東北的鼠疫防控打擊了俄日野心
1910年冬滿洲裡發生鼠疫
這次鼠疫來自沙俄
這場恐怖的瘟疫
順著一條由沙俄和
日本分別控制的中東鐵路
從滿洲裡一路南下
向著中東鐵路樞紐站
哈爾濱甚至整個東三省蔓延
這場瘟疫在俄、日兩國看來
是一次擴大自己
在東三省利益的絕佳機會
向來虎視眈眈的俄、日兩國揚言
除非中國能採取有效手段
及時控制疫情
否則他們將派遣各自的醫官
接管當地防疫事務
這時候清政府死馬當活馬醫
派出了伍連德
這個人
1879年生於馬來亞檳榔嶼
祖籍廣東臺山
憑藉著優異的成績
順利地進入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大門
1903年
年僅24歲的伍連德
提前通過博士論文答辯
成為第一個獲得劍橋大學
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
伍連德被任命為東三省防疫總醫官
伍連德將這次在東三省流行的
鼠疫稱為「肺鼠疫」
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染的鼠疫
他對鼠疫感染者進行隔離
停止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
俄國人控制的北滿鐵路的運營
還讓醫護人員和其他人戴口罩
這和當時一些外國專家的看法截然不同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伍連德發明的這種口罩
被稱為伍氏口罩
有效阻斷了人與人之間的鼠疫傳播
隔離、消毒、阻斷交通
伍連德的這一系列防疫舉措
迅速而有效地阻止了疫情進一步擴散
這些科學的防疫措施
被推廣到東三省的其他地方
也給後世警醒
本期嘉賓
中國人民大學
歷史學院副教授
人文奧運研究中心
研究員 丁超(右)
北京一零一中學
歷史老師 山珊(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