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在線」如何觀察實驗儀器

2020-12-03 跟我一起學物理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因此,同學們會經常到實驗室去親自動手實驗,做實驗前要對所用的儀器進行觀察,可有些同學不知道怎樣觀察,觀察什麼,結果實驗時出現了使用錯誤或測量結果誤差過大等情況。由此可見,學會觀察實驗儀器,對做好實驗,學好物理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觀察儀器的銘牌、說明書

對儀器說明書、銘牌的觀察,注意觀察儀器的名稱、作用、使用方法、使用條件、注意事項及其它的規定標準,如滑動變阻器的銘牌上標有「滑動變阻器1.5A,500」,就是該滑動變阻器允許通入最大電流是1.5A,最大電阻值為500。

如天平說明書上,有如何校水平、安裝、校平衡、如何操作、規定標準、使用注意事項等。如規定標準中稱量200克,感量0.02克、其稱量表示每次最多能稱200克,感量表示能稱出最小量為0.02克,小於0.02克,天平就感覺不出來了,天平的感量越小,它的準確度越高。

二、觀察儀器的構造

儀器的構造觀察,主要是觀察儀器的結構、每個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用途、測量範圍、怎樣使用等。例如,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漲冷縮的性質製成的。溫度計的底部都有一個玻璃泡,內盛液體,上部是一頂端封閉內徑很細而均的玻璃管,管上有刻度。溫度計由於用途不同,測量範圍也不一樣,如體溫計的測量範圍是: 35~42C; 寒暑表的測量範圍是:-20C~50C,所測溫度不允許超過測量範圍。使用時應使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按觸,等溫度恆定後才能讀數。再如,電流表有兩個量程,一個是0~0.6A,另一個是0~3A;有正負接線柱。使用時,電流必須從「+」接線柱流入電流表,從「一」接線柱流出,所測電流不能超過所使用的量程。

三、觀察儀器的刻度

對物理儀器刻度的觀察,主要就是弄清刻度的最分度值是多少,即每個最小格之間值是多少,由此可確定估讀到哪個單位,準確度只能達到最小分值。讀數是準確數加一位估計數。同學們用的刻度最小刻度是1毫米,若測物體長度為3.45釐米,則其準確值是3.4釐米,而0.05釐米是估讀數值。

還要觀察儀器的零刻度,如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是否磨損,不使用磨損的零刻度線;電流表、電壓表、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若不指在零刻度,需先調到零刻度後再使用。

相關焦點

  • 「名師在線」「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
    「名師在線」「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在物理實驗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實驗方法就是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但有時也會用到其他的一些方法,如等量代換法、化曲為直法、微小量累積法、理想法等其他特殊方法。在這些方法中,同學們最容易搞混的就是「等量代換」與「轉換法」。
  • 「名師在線」比值定義法
    「名師在線」比值定義法初中物理中,我們認識第一個物理概念就是速度v,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一個物理量。在引入速度時,教材首先提出一個很有意思問題,如何表示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哪些方法呢?於是,問題來了,兩個物體運動路程和時間都不同,我們如何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呢?其實,綜合剛才兩者的比較方法:相同路程比時間,或者相同時間比路程,我們就有了思路:用s/t或者t/s的結果來表示運動的快慢,第一種就是相同時間比路程,這個比值越大,物體運動就越快。而第二種剛好相反,比值越小,物體運動就越快。
  • 「名師在線」如何規範畫出力的示意圖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機械運動和力」的內容要求中有這樣的要求: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通過實驗,認識浮力;用示意圖描述力。因此,畫力的示意圖是初中生的基本功課,也是中考中常見的一種考試題目。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 36氪首發|「101名師工廠」獲千萬投資,名師合作、素人孵化雙線並行
    36氪獲悉,MCN品牌「101名師工廠」已完成千萬元 Pre-A 輪投資,由北塔資本領投,藍象資本跟投。這是「101名師工廠」3個月內的第2輪融資,此前「101名師工廠」曾獲得藍象資本天使輪投資。101名師工廠成立於2019年底,是一家垂直在泛教育的MCN品牌,主要為旗下 KOL 提供全站式內容製作及經紀服務,同時嚴選上遊教育產品供應商,幫助旗下KOL提高商業變現能力及品牌價值。在創立之初,101名師工廠的策略是先主打名師運營,陸續籤下新東方名師李旭、臺灣單詞名師劉毅等近二十位名師,頭部帳號粉絲為 700 萬。
  • 蜘蛛如何「御電而行」?
    1832年,達爾文正在「小獵犬號」上擔任博物學家。一日,他在甲板上發現了件怪事——一夜之間,甲板上多了上千隻小紅蜘蛛。此時,「小獵犬號」距離海岸足足有60英裡,蜘蛛是怎麼過來的呢?一個自然的想法,便是認為蜘蛛靠著海風,「御風而行」,抵達船上。
  • 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如何讓好人變成惡魔的?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評價為顯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傾向,而許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創傷,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實驗。最後,津巴多因為這個課題中日益泛濫的反社會行為受到警告,提前終止了整個實驗。這種人的性格的變化被他稱為「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了魔鬼撒旦。「斯坦福監獄實驗」設計得好嗎?意義在哪?
  • 這個「化學家」登上Nature封面:工作007,8天完成近700次實驗
    這個「化學家」OK的!最近,Nature封面上就隆重介紹了他——這個「化學家」身高1.75,光在實驗室裡溜達,8天內就行走了2.17公裡。而且如此「超負荷工作」,效率卻依然很高。在這期間,他完成了688次實驗,還發現了一個新的光催化劑,用於水制氫。
  • 鄭州名師在線交流活動啟動 學生參與熱情高
    (本網訊 記者 孫宏偉)為更好服務社會,第二屆鄭州市教育服務大會「鄭州名師在線交流」活動於4月17日正式啟動,來自我市的名師利用網絡,在線與學生及家長互動交流,解疑答惑。    4月17日上午九點,在活動現場,我們看到來自鄭州外國語學校的語文名師陳敦賢、鄭州四中的歷史名師李鳳軍輕敲鍵盤,在線與學生及家長就學生備考、疑難考題、家庭教育等方面激情交流。及時、圓滿的解答了在線的各位網友的問題,得到了在線的網友的好評。
  • 「名師在線」如何區分發電機和電動機?
    學生:我看看,從甲圖中可以觀察到,外部電路中的靈敏電流表指針偏轉,說明這是探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實驗裝置,利用這一原理製成的是發電機;再看乙圖,外部電路連接的是電源,這應該是探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實驗裝置,利用這一原理製成的是電動機。那還可以從什麼角度區分發電機與電動機呢?
  • 開課程騙錢,寫論文抄襲,AI「網紅名師」人設崩塌
    網紅名師 or 江湖騙子?隨著深度學習逐漸成為熱門領域,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尋求通過在線課程入門 AI。只要是入門了深度學習的人,估計都知道 Siraj Raval 的大名:他自稱人工智慧教育家,在 YouTube 頻道上推出的視頻也非常「接地氣」。
  • 「名師在線」走出「判斷物體是否做功」的解題誤區
    【名師在線】走出「判斷物體是否做功」的解題誤區也就是說:轉換法不只是實驗的一種方法,也是解題的一種方法,希望同學掌握!
  • 名師設計高顏值,用「MARK」手機專用標籤機創造時尚便利生活
    」PRO手機專用機型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外觀設計自然融入家中,並且只要手機在手就能簡單操作,大人和小孩可以一起快樂使用,那麼就一起來看看標籤貼紙會為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樂趣吧!  擁有出自設計名師柴田文江之手而誕生的高顏值,以簡約卻細緻的細節融入日常當中,採用同色系雙色調的組合搭配擺在任何一個背景角落都很適合,如同現今流行的設計小家電一樣時髦又耐用。
  • 如何用「邊寫邊搜」寫論文?
    從閱讀到寫作,如何用 邊寫邊搜打造你專屬的 高效 文獻閱讀和論文寫作系統?邊寫邊搜是致力於成就效率愛好者的一款知識服務工具,提供 資料管理、聚合搜索、在線閱讀、一鍵引用、筆記摘錄、模版管理、協同創作、報告加速 等功能。「在線精讀」是一款基於雲服務的分屏閱讀和筆記應用,邊讀資料邊做筆記,打造個人專屬的高倍速閱讀理解體系。
  • 「名師在線」初中物理實驗中為什麼要進行多次測量?
    因此,學習物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觀察和實驗,在物理實驗中要特別注意對過程和研究方法的掌握。物理學中常見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多次測量是初中物理實驗及今後高中乃至於大學中最基本的操作和研究方法。但由於實驗目的不同,多次測量的目的和方法又有所不同。初中物理實驗從多次實驗的目的,可以分為三類:測量性實驗;規律性實驗;不同情況下的測量性實驗和規律性實驗。
  • 「暗黑心理學」惡魔實驗(3)
    >」中的英皇喬治六世。這裡收留了5、6百個被遺忘的孩童,多次成為科學實驗下的白老鼠。1938年,詹森得到院方準許(孤兒院老師以為這只是一項正常的語言缺陷治療課程)領出22名孤兒,進行一項違反人性的「口吃實驗」。溫德爾·詹森的助手,碩士生Mary Tudor進行了實驗。
  • 如何快速找到實驗 Protocol?
    每當要搞從未做過的實驗時,總會抓狂,到哪找 Protocol 呢?
  • 半個世紀前的暗黑實驗「老鼠烏託邦」警示了所有青年
    局長繼「青年診所」之後,又開創了一檔線上欄目,叫做「遺憾收集站」。它同樣會默默的存在於「底部菜單欄」裡,你隨時可以把你的遺憾在「遺憾收集站」裡提交給局長,由局長幫你收集起來,你可以隨時提取。現在,你可以試一試,點擊「底部菜單欄」的「遺憾收集站」,或者掃描下方「遺憾收集站」二維碼,把你的遺憾留給局長吧!
  • 霍伊爾提出「碳的激發態」,使用的是「人擇原理」
    宇宙元素豐度問題是「大爆炸模型」和「穩恆態模型」共同關心的問題:伽莫夫的「大爆炸模型」能夠解釋氫和氦的豐度,但是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產生的,讓伽莫夫一籌莫展。霍伊爾的「穩恆態模型」也需要解釋在氫原子不斷被創生之後,重元素又是如何產生的。伽莫夫和霍伊爾兩個陣營的第1人都需要解釋——「在宇宙這個煉火爐中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生成的?」
  • 「名師在線」《聲現象》方法技巧展示
    1.放大法將不容易直接觀察到的細微現象,通過某種方式把它形象化、直接地呈現出來,這就是放大法,放大法是我們探究問題時經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在探究聲音的產生時,由於物體每秒振動的頻率一般非常大,振動的振幅又非常小,我們的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物體的振動情況,因此我們便採用放大法,
  • 宇宙學家是如何看待「大爆炸宇宙模型」與「穩恆態宇宙模型」的?
    圖解:宇宙不可能既是靜態的,也是動態的宇宙學家是如何看待「大爆炸宇宙模型」與「穩恆態宇宙模型」的辯論呢?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科學界也被分裂了,1959年《科學新聞》快報進行了一項調查,要求33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公開他們的立場,結果顯示11位專家支持「大爆炸宇宙模型」,8位支持「穩恆態宇宙模型」,其餘14位要麼不確定、要麼認為這兩個模型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