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心理學」惡魔實驗(3)

2021-01-18 用腦領導

「你就是你的大腦」


在20世紀,口吃非常普遍,在大眾中出現的比例約為1%,如為大家所熟知的著名電影「國王的演講」中的英皇喬治六世。



1939年,美國愛荷華大學的語言學博士溫德爾·詹森(Wendell Johnson)開始研究口吃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對於那些認識他的人來說,這並不奇怪,詹森自己從小也患有嚴重口吃,但他從未放棄,畢身致力於研究口吃的成因與治療方法。



經過多年的調查以及自身實驗,詹森有了一套自己的推論——他認為,口吃最主要的成因是來自環境,例如當父母認定並告知孩子有語言障礙時,會使孩子感到緊張與敏感,造成口吃狀況會越來越嚴重。



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詹森找到愛荷華一間偏遠的孤兒院。這裡收留了5、6百個被遺忘的孩童,多次成為科學實驗下的白老鼠。1938年,詹森得到院方準許(孤兒院老師以為這只是一項正常的語言缺陷治療課程)領出22名孤兒,進行一項違反人性的「口吃實驗」。溫德爾·詹森的助手,碩士生Mary Tudor進行了實驗。


軍人及水手遺孤之家(The Iowasoldiers and Sailors Orphans' Home)


這22名孤兒中,有10名本身就患有口吃的孩子。他們被均分成兩組,一組5名被視為語言能力正常,另一組5名被視為嚴重口吃。而另外12名正常的孩子,也被分為兩組,一組6名被告知有口吃的毛病,另一組6名被告知語言能力正常。實驗開始後,Mary告知被標記為口吃的11名孩子(其中包括6名完全不口吃的正常孩子),他們的語言能力存在問題,必須採取治療。



整個實驗從1月持續到5月,期間Mary Tudor多次通過交談和引導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實驗。這其中,產生最嚴重後果的,是那6名原本健康而被告知口吃的孩子。Mary Tudor不停的引導,告訴他們存在語言障礙。



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當中,6名正常兒童中的5名,以及5名口吃兒童中的3名,口語能力嚴重退化;而對照組接受「積極療法」的孩子,5名口吃者的狀況並沒有任何改善,仍舊照自己的方法說話,其中一名口吃者的狀況甚至更嚴重。


在實驗組當中,有一位12歲的小瑪麗,7歲時因為家裡破產,和兩個哥哥被送到孤兒院。她表示,Mary Tudor的褐色眼睛和一頭黑髮,讓她想到自己的媽媽,她常常眼睛發亮看著Mary Tudor,在她面前積極表現,心想,表現好一點,也許Mary Tudor就會想要領養她。


為了讓Mary Tudor開心,小瑪麗是最活躍的學生,但也是實驗中受害最深的人,每當她發言就會被Mary Tudor打斷,原本伶牙俐齒的她,慢慢不會說話了,被同儕嘲笑,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越來越沒有信心……



62年後,74歲的瑪麗得知真相,寄了一封給Mary Tudor,控訴當年的實驗:

你毀了我的一生,我也許會成為自然科學家、藝術家或總統。可是,我卻成了一個可憐的結巴,一直以來封閉自我……為什麼挑我們做實驗?我們本來就夠悲慘了,現在我一無所有,你奪走我的一生,你是魔鬼,是納粹。



這個實驗在當時的業界產生了軒然大波。同行們紛紛譴責其為「惡魔研究」。詹森Mary Tudor的論文也因此沒有見諸於任何同時期的期刊,詹森害怕他的實驗會被拿來和當時二戰時納粹進行的一系列人體實驗相提並論。



60多年後的2001年,愛荷華大學為此研究公開道歉。2007年,愛荷華州為那6名孤兒承擔了價值925,000美元的賠償。




相關焦點

  • 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是如何讓好人變成惡魔的?
    好人如何變成惡魔斯坦福監獄實驗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設在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內,進行的一項關於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的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
  • 「暗黑心理學」斯坦福監獄實驗(10)
    斯坦福監獄實驗會將18名志願者中的一半隨機分為警衛,另一半分為囚犯,在接下來的六天內,它將演變為有史以來最荒謬的研究之一。 根據 Richard Griggs 和 Jared Bartels 2014~2015 年的統計,幾乎所有心理學入門教材都不加批判地引用了這個實驗。實驗也讓津巴多成為了美國最有名的心理學家之一。
  • 首增新職業「惡魔獵人」
    伊利丹風怒是新職業「惡魔獵人」的代表英雄。新職業─惡魔獵人(Demon Hunter)惡魔獵人的英雄能力是「惡魔之爪」。《爐石傳說》推出六年來一直都只有9大職業,但鳳凰年將推出新職業:惡魔獵人。惡魔獵人的英雄能力「惡魔之爪」是「本回合英雄1攻」,但只需要「1費」的法力水晶就可以使用。官方表示,他們希望將惡魔獵人設計成一個兇猛的攻擊者的定位,因此惡魔獵人的打法會偏重直接打臉,感受與其它職業相當不同。「戰刃」跟「魂術」是惡魔獵人職業卡牌的重要組成部分。
  • 紐瀾大學院|日本知名院校「心理學」專業介紹——京都大學
    在日本各大院校中「心理學」也算是大學院生當中的熱門專業那麼說到心理學包含哪些內容?屬於怎樣的專業?說到這個專業,日本知名院校中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京都大學◆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
  • 歐陽娜娜上演暗黑風格,「羊角帽」造型獨特,網友:好似牛魔王!
    看似簡單低調的純黑裝束中,頭上的「羊角帽」成為最搶眼焦點,許多粉絲都稱讚:「小惡魔好可愛。」、「小怪獸帽很酷喔!」、「暗黑甜酷girl。」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看不出個所以然,滿頭問號:「牛魔王?」GIVENCHY 2021春夏為創意總監馬修威廉斯(Matthew M.Williams)新上任後的首個作品系列,其中「金屬練」以及「羊角」元素是本季最大的特色,像是歐陽娜娜脖子上戴的G字母情人鎖扣項鍊,以及頭上的羊角帽,正是本季焦點單品。
  • 遊戲王 經典怪獸卡牌「惡魔的召喚」,別以為換了馬甲就不認識你
    在決鬥者王國島篇,這張卡牌出場率極高,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暗遊戲和城之內聯手對戰迷宮兄弟的那一場決鬥,其中暗遊戲的「惡魔的召喚」與城之內的「真紅眼黑龍」進行了融合召喚了「暗黑惡魔龍」,也是這場決鬥見證了武藤遊戲與城之內的友誼。雖然這張卡牌沒有什麼效果,但是動漫卻讓我們永遠記住了它。
  • 靈丸》釋出「館長 陳之漢」暗黑武術會的公開...
    靈丸》釋出「館長 陳之漢」暗黑武術會的公開宣戰影片 來源:www.18183.com作者:曉鏑時間:2020-10-17 分享到:
  • 半個世紀前的暗黑實驗「老鼠烏託邦」警示了所有青年
    實驗人員會定期清潔,因此也沒有大規模傳染病威脅。唯一有所限制的就是空間,日子簡直是不要太滋潤!實驗的初衷是要搞清楚在只有空間的限制下,群體數量不斷增高,會對實驗對象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此時,大家可以設想一下,你認為老鼠最多會達到多少只呢?實際上,最終的模擬實驗結果讓大眾瞠目結舌、匪夷所思。
  • 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過程實驗發生在1971年,津巴多先生在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任教,他發起的這項心理學實驗旨在研究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的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的影響。實驗前徵集並且篩選出了24名大學生實際參與實驗,在開始前他們都做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測試,結果均為「正常的、心理健康的好人」。他們在實驗開始前被隨機分組,有9名「囚犯「,9名「獄警」,他們的分工是輪三班每班3人,其餘6名為候補,而津巴多本人的角色為「監獄長」。
  • 正常人變為惡魔需要幾天?史上最黑暗心理學實驗告訴你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惡魔和一個天使,就看你是花更多的時間去餵養這個惡魔還是花更多時間去餵養這個天使。有的人種的是天使的種子,不斷地給天使灌溉,最後就會碩果纍纍,但是也有一些人卻不斷地去餵養這個惡魔,最終讓惡魔吞噬了自己的心靈。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有很多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是由自己的性格所決定的,但是當時的史丹福大學有一位著名的教授菲利普津巴多,他提出了一種看法人的行為實際上是由環境所造成的。
  • 數碼寶貝:令數碼獸們極其畏懼的存在,墮落且強大的惡魔
    1、莉莉絲獸《數碼寶貝》中的角色,在漫畫中是亞當的第一任妻子,後來獻身給惡魔。曾經是位像神聖天女獸(座天使獸)一樣高級的天使,後來墮入地獄,成為七大魔王之一,被稱為「暗黑女神」。對惡行寬大,對善行則顯示冷酷無情殘忍的一面。
  • 暗黑手遊澳洲開啟Alpha技術測試 暗黑永生不朽最新消息
    赫拉迪姆圖鑑探索世界和屠殺惡魔是《暗黑破壞神永生不朽》的兩大主軸,玩家在擊敗怪物的過程中,會逐步解鎖「赫拉迪姆圖鑑」(暫譯),每次翻開書頁都會賦予玩家額外的戰鬥力量,圖鑑內容會記載製作團隊希望《暗黑破壞神 永生不朽》能在「靠玩家自己遊玩才能收集到的物品」與「能和其他玩家交易的物品」之間取得平衡,例如寶石就是能夠交易的物品。如此一來,當玩家看到某些角色穿著酷炫物品登場時,會知道那是靠他自己殺死怪物或闖關地城找到的史詩及戰利品。
  • 《暗黑破壞神:不朽》測試報告:希望在其他平臺體驗這款遊戲
    作為一款手遊,《暗黑破壞神:不朽》在音畫方面可謂是相當出色,有著豐富的配音演出和大量的視覺特效。從一堆怪物中殺出一條血路,打敗精英怪和大 Boss,然後看著敵人的屍體爆出一堆堆金幣和戰利品,遊戲的體驗非常「原汁原味」。在地圖上甚至還會時不時遇到一些新的隨機任務,這些任務並不複雜,但能讓你在已經去過的地方找到些新的挑戰和獎勵,碰見新的 Boss 和寶箱。
  • 《暗黑破壞神2》拉卡尼休惡魔雕像 魔性笑容似曾相識_遊俠網 Ali...
    近日,國外一位大神自製了《暗黑破壞神2(Diablo II)》中的一個惡魔怪物的雕像,該雕像雖然並沒有經過噴塗上色,但是整體造型已經非常犀利,惡魔的形象也是表露無遺。
  • 心理學:男女之間,到底誰的智商更高?幾個實驗告訴你男女差異
    每日更新專業有趣的心理學知識,喜歡可以點擊關注、轉發、收藏、評論。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男人和女人的大腦是不同的」。那麼,男女大腦的差異對智商有多大影響呢?真的有男女差別嗎?還是只是印象而已?3.男女成績相同的國家根據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調查(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進行的15歲學生閱讀、數學、科學能力評價研究項目)。有的國家男女學習成績相同,有的國家的學習成績差異很大。
  • 一個超變態的「史丹佛監獄實驗」,結果發現原來人性本惡!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這是心理學史上最具爭議性的實驗之一。實驗結果讓很多人感到震撼不已,你看完也會背脊發涼…► 菲利普招開自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徵選,一共來了近百人,最後篩選出24名心理最「健康」的大學生。他將這群人分成2邊,一邊飾演獄警,另一邊則飾演囚犯。
  • 《遊戲王決鬥連結》電子暗黑如何搭配 卡牌搭配攻略指南
    在很多玩家搭配的時候都會想到這套卡組,但實際上自己卻不會使用,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遊戲王決鬥連結電子暗黑卡組,一起來看一下吧 遊戲王決鬥... 遊戲王:決鬥連結電子暗黑卡組大家之前做過相關了解嗎?
  • 懂心理學的人,更懂世界 |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
    原因在於,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沒養過鳥。」人們會問:「那你這鳥籠幹嘛用?」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在生活中,這樣無意識被操控的情況,正是鳥籠效應的體現。
  • 一款類暗黑型的遊戲 惡魔之書
    惡魔之書Book of Demons可以說是這幾年來我玩得最愉快最舒服的一款類暗黑型的遊戲了。遊戲風格:遊戲採用的紙片風格,所有的場景、角色都是紙片人(字面意)雖然遊戲採用的是地牢的展現形式,但從遊戲整個體驗來看,這是相當純粹的一款暗黑風格的遊戲。
  • 「病嬌×病嬌,HE」囚禁梗,重口暗黑,他只有我了×她只有我了
    可愛們,找了好久,終於找到男女主都是病嬌的小說,最近特別可病嬌暗黑偏執型男主,但當碰上病嬌女主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有沒有病嬌×病嬌的小說呢?1.他蹲下來捧住我的臉:「為什麼不看我?」我不看他,他的面容會讓我瘋狂。「光,太亮了,眼睛會痛。」「是嗎?」他這樣說著,啪嗒一聲關掉了吊燈,「現在不亮了。」不是說只愛我一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