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周頔 陳月石
2020-12-02 16:34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28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我國金融結構還是發展經濟的金融結構,以銀行的間接融資為主。在走向高收入階段時,需要金融的結構性改變,現有金融結構遠不能滿足實體經濟、居民財富和老齡化趨勢的需求和挑戰。
在中國經濟從人均GDP1萬美元向高水平階段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必然面臨深刻調整和變化。朱民指出,眼下對我國金融發展比較緊迫的重點工作包括了四個方面。
第一、構建統一、綜合、國際化的國家債券市場,支持科創和數位化轉型。
逐漸建立收益率曲線,發展衍生產品,構建資產證券化市場。也帶動評級和會計、法律制度建設,完善破產重組法律程序等,構建國際化債券市場生態。
第二、組建大型商業養老保險機構,打造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為經濟建設和轉型提供長期資本。
朱民建議,要加快養老保險的政策試點和全新布局,籌建大型養老保險機構,引進和布局大、中、小型養老保險機構,加大對外開放,形成國有、民營和外資共存的養老保險體系。
第二、加快落地央行數字貨幣,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打造數位化金融基礎設施,營造金融科技新生態,佔領金融科技制高點。
「我們要加快試點央行數字貨幣,大力發展區塊鏈技術,利用央行數字貨幣落地和發展區塊鏈技術構建面向未來的金融新生態。」朱民表示:「 並據此試點我國數位化金融基礎設施,提升金融安全和國際競爭力。」
第四、構建綜合和整體的金融風險監測和監管體系,為金融開放和金融發展和穩定保駕護航。
朱民建議,應建設金融風險管理和壓力測試中心,不斷完善風險管理要素,定期掃描金融風險,對突發事件制定預案。積極穩妥推進沙盒監管落地,有效提高實時金融監管和風險防範能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