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波普圖像——安迪·沃霍爾的1962-1987」於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通過72件作品展現了安迪·沃霍爾最具象徵性的創作——以肖像作品折射時代性和大眾藝術趣味;以「靜物」系列作品呈現消費社會和當代生活的不同面貌;而豐富的攝影、海報和影像作品則展現了安迪·沃霍爾在藝術、廣告和設計等諸多領域的極大創造力及影響力。同時,展覽摒棄了過往安迪·沃霍爾展覽中強調的波普藝術重複與複製的面向,而是充分利用了美術館核心筒空間和西展廳之間的空間關係,為觀眾打造了一段由靜到動、由外及內的探索旅程。
「安迪·沃霍爾」這一名詞,不僅指涉藝術家個人,更作為一個符號和品牌而倍受追捧。展覽從安迪·沃霍爾的一副個人肖像攝影作品出發——手持相機的藝術家被置於一面屏風式的獨立展牆中央——畫面中的他正如同其一系列肖像創作中所暗示的:他們既是個體也是符號。
繞過這面牆所開啟的是一個複製技術和大眾傳媒的瘋狂時代,創作於1985年的9幅《金寶湯罐頭》系列作品仿佛在質問:「藝術的獨創性是必要的嗎?」,此後,沃霍爾開始運用充斥於消費社會中的日常物品(商品)和大眾傳媒中的圖像進行創作,並在創作方式上從繪畫轉向具有商業性質的絲網印刷。
《安迪·沃霍爾在馬德裡》,1982,攝影,27 x 22 cm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0
展覽的第二個區域以《鮮花》系列與《花卉(黑與白)》系列形成對照,鮮豔的色彩與冷靜的黑白形成一種張力,引出我們對自然物與機械、藝術創作與圖像再生產之關係的思考。
《鮮花》,1970,絲網印刷,91.4 x 91.4 cm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0
《鮮花》,1970,絲網印刷,91.4 x 91.4 cm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0
第三個區域呈現了安迪·沃霍爾對名人與商業廣告的關注,作品包括了1966年至1976年創作的《奶牛》系列以及1970年的《瑪麗蓮》系列。取自冰淇淋品牌的牛頭形象與好萊塢巨星瑪麗蓮·夢露肖像,體現的是「個體」被符號化之後的強大力量。
《奶牛系列》,1966-1976,膠印版畫,尺寸各異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0
《瑪麗蓮·夢露》,1970,繪畫,絲網印刷,84.5 x 84.5 cm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0
展覽的第四個區域呈現了安迪·沃霍爾一系列從展覽、電影、雜誌到音樂節等各類海報的創作。在大眾傳媒中,海報作為一種與消費社會密切相關的傳播形式脫穎而出,作為曾經叱吒紐約廣告界的商業繪畫奇才,這種形式為安迪·沃霍爾的表達提供了極大的自由。在沃霍爾的創作下,這些海報超越了其本身的廣告功能成為人人都能欣賞的藝術作品,這種祛魅的方式也是波普藝術和沃霍爾作品的核心精神。
《安迪·沃霍爾和巴斯奎特》,1985,膠印版畫,48.3 x 30.5 cm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0
與展覽開篇相呼應,展覽結尾再次呈現了一系列安迪·沃霍爾個人肖像攝影,身著各式各樣服裝,頭頂白色假髮,戴著黑框墨鏡的沃霍爾在一個又一個鏡頭下扮演著另一個自己,一個符號的、作為「神話」的「安迪·沃霍爾」。
《安迪·沃霍爾》,1969,膠印版畫,90 x 60 cm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0
本次展覽特別設計了兩個完全獨立的由鏡面構成的空間,分別呈現其海報作品《貓王》及其為地下絲絨樂隊設計的專輯封面《地下絲絨與妮可》。作品映射於多個鏡面中,通過鏡面我們可以看到觀看作品的自己;而透過我們自己,看到的又是另一個不一樣的安迪·沃霍爾。
《地下絲絨與妮可》,1967,膠印版畫,91 x 61 cm
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 Inc. by VEGAP 2020
在本次展出的兩件影像作品中,《內外空間》記錄了60年代的美國當紅影星、同時也是紐約最迷人的尤物伊迪·塞奇威克坐在電視機前,與屏幕中的自己以及拍攝者對話的場景,作品以雙屏的形式突出了塞奇威克的美,以及她脆弱而不穩定的個性。另一件影像作品《胡安妮塔·卡斯楚的一生》,講述了一起家庭鬧劇,通過多個顯示器同時播放不同時段的畫面,突出了這一鬧劇所製造的混亂與不安。
作為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安迪·沃霍將消費的、日常的變為藝術的,將精英的變為大眾的,他是一個時代的標誌。本次展覽將在其塑造的一系列永恆的圖像中,回顧整個浮華而激進的波普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