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波普彗星的「前世今生」

2020-11-22 搜狐

原標題:海爾-波普彗星的「前世今生」

周一 · 最新發現|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 周三 · 天文測試

周四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星空的詩 | 周日 · 天文周曆

海爾-波普彗星的「前世今生」

20年前,在著名的海爾-波普彗星來臨時,天體攝影學家John Goldsmith旅行於世界各地,拍攝下了以古蹟為背景的彗星照片。這些照片,仿佛還原了4200多年前的古人所看到的情景。

早在二十年前,海爾-波普彗星於1997年通過近日點的時候,世界各地的天文愛好者都有幸目睹了這顆著名的彗星。在這個備受矚目的事件裡,我又一次踏上了天體攝影的徵途:去拍攝這顆彗星出現在吉薩金字塔群和巨石陣這兩個著名古代遺蹟上空的情景。

海爾-波普彗星經過吉薩金字塔群上方時的宏偉景觀。John Goldsmith

1995年7月,美國的兩位業餘天文學家艾倫·海爾和託馬斯·波普分別獨立地發現該彗星。1997年4月,當它經過近日點時,這顆彗星帶來的精彩表演,激發了來自全球的目視觀測者、天文學家和天體攝影學家的熱情。

對我而言,一張偶然拍攝到的天文照片,讓這顆彗星的出現顯得很特別。在它被發現的六天前,我接到格蘭特索納特的電話,他是一名來自西澳大利亞州的天文愛好者。他提醒我,在人馬座有一顆可疑的新星。我用焦距50mm的鏡頭,拍攝了一系列照片,試圖記錄下他所觀察到的東西,但是我沒能察覺到照片中不同尋常的東西。

1995年7月,筆者在尋找人馬座的一顆可疑新星時,拍攝到了海爾-波普彗星的早期影像。John Goldsmith

大約一周後,海爾-波普彗星在人馬座被發現的消息浮出了水面。我突然意識到,最近對那部分天區拍攝的照片很可能包含這顆彗星。隨著越來越多的細節信息和精確數據披露出來,我仔細檢查了這些照片,最終在一張模糊的照片中找到了這顆彗星。這張照片記錄了海爾-波普彗星在被發現前,遠在十億公裡外的影像。

彗星的細節信息越來越豐富,天文學家發現,這顆彗星上一次回歸是在4200多年前。這個事實引起了我的注意,並激發了我的想像——我想知道這顆彗星在4000多年前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又會是誰看見過它。古文明時期有人見過它嗎?古埃及人或是創造了巨石陣的人見過它嗎?

帶著這些疑問,我突然意識到天體攝影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為什麼不去記錄下海爾-波普彗星在這次回歸時,經過古遺蹟上空的情景呢?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我仔細擬定了從西澳大利亞州到埃及,再到英國巨石陣的旅行計劃。

與古文明的邂逅

到了開羅之後,我花費了將近三周的時間來拍攝它出現在吉薩金字塔群上空的場景,這種激動人心的場景很難用語言表述。站在沙漠的邊緣,遠眺金字塔群和獅身人面像,當餘輝落下時,海爾-波普彗星帶著它彎曲的塵埃彗尾划過天際。

吉薩金字塔上方的海爾-波普彗星。John Goldsmith

泛光燈多變的光照射在金字塔上,鐳射光在聲光秀中交相輝映。彗星在開羅和吉薩嗡嗡作響的夜空中悄然出現,伊斯蘭教的禱告聲在沙漠中久久迴蕩。

甚至在開羅市中心,蘇丹·哈桑清真寺的上空,依然能看到這顆明亮的彗星。當清真寺裡裝飾有新月造型的高塔擋住我視線的時候,一位當地的攤主邀請我去他的屋頂上拍攝,這讓我能有一個良好的視角來拍攝彗星越過塔尖的情景。我們在這個有利的位置觀察著彗星,樓下繁忙的夜生活依然在繼續。

筆者從樓頂拍攝海爾-波普彗星,它正經過清真寺有著新月造型的塔尖。John Goldsmith

我的下一站是英國的巨石陣。我向一位英國的繼承者尋求幫助,並最終獲得了進入巨石陣的許可。在巨石陣的星空下,一個清澈的夜空中,我拍攝到了海爾-波普彗星,這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上周我還在埃及炎熱的沙漠裡,如今卻又明顯地感受到寒夜裡的絲絲涼意。當黑暗降臨後,彗星帶著那彎曲優雅的彗尾出現在了巨石陣的上空。

海爾-波普彗星帶著彎曲的彗尾,經過巨石陣的上空。John Goldsmith

不一會兒,我停了下來,翻開了派屈克·摩爾先生的《仰望星空》。在「天文學和古文明」這一章的空白部分,我寫下了「1997年4月28日,我在巨石陣中的夜空下閱讀本章節」。

筆者坐在巨石陣中,在書眉上寫到「1997年4月28日,我在巨石陣中的夜空下閱讀本章節」 。John Goldsmith

著名彗星的精彩演出

著名的彗星總會帶給我們一些不可思議的經歷。百武二號彗星於1996年接近地球的時候,彗尾在天空中達到了60°的廣度。十年之後,2007年的麥克諾特彗星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畫面,它那扇形的塵埃彗尾橫掃了西部的夜空。接下來,2011年漂亮的洛夫喬伊彗星粉墨登場,它拖著長達20°的幽靈般飄逸的彗尾,出現在夜幕降臨後的東南方位。以上彗星已經給了我們太多的震撼,就更別提我在1986年第一次看到哈雷彗星的難忘經歷了。

拍攝海爾-波普彗星是我探求宇宙、風景、文明和夜空之美過程中的一個小片段。我深深地陷入其中,這引導我去探索夜空與世界人類文明的關係,最終促成了我那篇題為「宇宙,文明和風景」的博士論文。我也有幸了解到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天文學知識,包括位於澳大利亞西部偏遠地區那有著悠久歷史的巨大撞擊痕跡——沃爾夫溪隕石坑。

距離海爾-波普彗星的離別已經二十年了,夜空依舊令我著迷,並源源不斷地帶來新的奇蹟,天體攝影也讓我擁有了記錄非凡事件和景觀的手段。

作者:John Goldsmith

翻譯:pig| 校譯:朝花夕拾

排版:毛毛蟲 | 配樂:解仁江

責任編輯:解仁江

〖天文溼刻〗牧夫出品

微信號:astronomycn

無盡的守候

謝謝閱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永恆的經典,20年前世紀彗星「海爾-波普」,震驚世界!
    你見過彗星嗎?我想見到過的朋友,如今應該大都三十而立了。因為,上一次北半球出現在城市裡能用肉眼輕易看到的彗星,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那顆彗星,叫「海爾-波普」,它吸引了全世界人的關注。圖為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飛掠埃及金字塔的上空。
  • 想等到海爾波普彗星?我先多投幾次胎
    1996年4月,海爾波普在距離木星0.77天文單位(AU,1天文單位指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的範圍內通過,它的軌道周期受到引力作用的影響而改變。在靠近太陽系行星之前,海爾波普的軌道周期大約是4200年,受到木星的引力影響後,這一周期將減少到2380年。
  • 業餘天文學家艾倫·海爾與湯瑪斯·博普分別發現20世紀以來最為壯觀的海爾-博普彗星,這也是人類在距離太陽最遠距離所發現的彗星
    艾倫·海爾(Alan Hale,1958年3月7日-)是一位美國天文學家,海爾-波普彗星的其中一位發現人。海爾於1958年生於日本東京都立川市,父親是派駐於當地的美國空軍人員。出生後四個月因為父親調往霍洛曼空軍基地任職,因此遷往美國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並在當地成長。
  • 下一顆大彗星何時出現?
    它主要是一顆北半球的彗星。一連幾個星期,海爾波普彗星一直是我們西邊天空的一個固定物體,它可能成為歷史上被觀看次數最多的彗星之一。這顆彗星確實是一顆主要的彗星,但是是一顆大彗星嗎?幾乎所有的彗星的能見度都很短。海爾-波普彗星打破了之前在我們的天空中1811年大彗星近兩個世紀的保持記錄。
  • 天文科普│彗星
    當彗星接近恆星時,彗星物質升華,在冰核周圍形成朦朧的彗發和稀薄物質流構成的彗尾。通常彗星的彗尾不止一條,在特殊情況下,彗星還會存在「反向彗尾」,又稱「向陽彗尾」。 圖為壯觀的海爾
  • 海爾·波普:這顆世紀顆彗星成就了他們共同的名字
    於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幾乎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收到了他們的獨立報告,並予以確認——這標誌著,這一天晚上,艾倫·海爾和託馬斯·波普共同揭開了一個壯麗畫面的序幕,他們的名字也永遠與這顆彗星聯繫在了一起。這顆彗星,就是著名的海爾-波普彗星。海爾-波普彗星是自1975年來最亮的彗星,因此它成為了近二十年來最壯觀的彗星之一。
  • ...入選NASA獲獎-周雁南 天文攝影 海爾-波普彗星 NASA 獲獎作品...
    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回歸的時候,剛上小學一年級的他第一次親眼看到彗星從頭頂劃破蒼穹的壯觀景象,此後便迷上了天文。  「我從高二暑假,就開始跟著其他天文愛好者到處觀測天文奇觀了,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周雁南從背包裡拿出他的單眼相機,展示他平時拍的照片。
  • 與你擦身而過的那些彗星丨NEOWISE彗星下次再來要數千年後,別錯過!
    海爾波普彗星是「上世紀末的絕唱」在30到40歲的天文愛好者中,說起海爾-波普彗星,都充滿著回憶。它是一顆長周期彗星,1997年4月1日過近日點。當時亮度達到了-1.4等,那時候城市還不像目前這樣的發達,燈光並不多,這顆彗星在夜空就非常醒目了,觀測也輕鬆。
  • 雲看展|流星雨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今天小編帶你們一起來看流星雨,去了解流星雨的前世今生。在太陽系的大家庭中,除了八顆經典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繞著太陽運轉以外,在這個浩瀚的空間裡,還有很多更小的成員,例如無數的碎塊和細小顆粒,它們也在繞太陽運轉,我們叫它 「流星體」。而地球和流星體也是對「冤家」,地球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常常會與流星體相遇。
  • 「黑馬」彗星閃耀天際
    「北半球上一次出現肉眼可見的彗星還是1997的海爾-波普彗星,那時我在準備高考,未能謀面。這顆的C/2020 F3(NEOWISE)彗星讓人很意外,誰都沒想到它能增長到1等星的亮度,如今已是世界各地天文愛好者的寵兒。」
  • 「黑馬」彗星閃耀天際
    「北半球上一次出現肉眼可見的彗星還是1997的海爾-波普彗星,那時我在準備高考,未能謀面。這顆的C/2020 F3(NEOWISE)彗星讓人很意外,誰都沒想到它能增長到1等星的亮度,如今已是世界各地天文愛好者的寵兒。」
  • 「世紀末彗星」的美麗讓人永生難忘
    作為經驗豐富的天文愛好者,2人很快反應過來,這是一顆彗星。隨即2人又想到,這是一顆星圖沒出現過的彗星!結果,雙方不約而同地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拍出電報確認,由於相隔時間很短,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就將這顆彗星命名為「海爾-波普」 (Hale-Bopp)彗星。
  • NEOWISE彗星下次再來要數千年後,別錯過!
    海爾波普彗星是「上世紀末的絕唱」 在30到40歲的天文愛好者中,說起海爾-波普彗星,都充滿著回憶。它是一顆長周期彗星,1997年4月1日過近日點。當時亮度達到了-1.4等,那時候城市還不像目前這樣的發達,燈光並不多,這顆彗星在夜空就非常醒目了,觀測也輕鬆。
  • 盤點歷史上出現的著名彗星
    盤點歷史上出現的著名彗星彗星,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彗星分為彗核、彗發、彗尾三部分。彗星的形狀像掃帚,所以俗稱掃帚星。讓我們來了解歷史上著名的彗星吧!
  • 人生親眼見過的第三顆彗星——新智彗星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親眼目睹過兩次彗星,一次是1986年的哈雷彗星,76年回歸一次的短周期彗星,它也是最著名的一顆彗星;另一次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 ,2380年才能回歸一次的長周期彗星,也是一顆比哈雷更易觀測的大彗星,比哈雷彗星要明亮好多倍。
  • 神秘浩瀚的宇宙中,關於彗星的故事
    彗星(Comet)是進入太陽系內亮度和形狀會隨日距變化而變化的繞日運動的天體,呈雲霧狀的獨特外貌。圖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從地球看見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見兩次的彗星。
  • 明晚 北嶺看八字尾彗星(圖)
    明晚 北嶺看八字尾彗星(圖) 點擊進入>>> 「海爾波普」彗星(資料圖),類似奇觀明晚可見  N本報記者 章微  本報訊「麥克霍爾茲」彗星將在明晚最接近地球,亮度逼近4等(星等數字越小越亮),而肉眼可看到六等星,所以無需望遠鏡就能觀測。明晚,福州青少年活動中心天文臺將組織到北嶺野外觀星,感興趣的市民可撥打電話83642644詢問和預約。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百年最亮彗星出現「小翅膀」:疑似核心分裂
    據國外媒體報導,ISON彗星目前正穿越太陽系內側軌道,有望成為百年來最亮的彗星,科學家最新的觀測發現ISON彗星似乎出現了新的變化,兩旁邊出現了「翅膀」。這可能暗示該彗星核體出現了分裂,如果這一消息得到進一步證實,那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其亮度,這也暗示了該彗星不久將來的命運。
  • 罕見彗星划過北半球,亮度超過哈雷彗星
    美國《天空與望遠鏡》雜誌稱,7月14日起,人們可以試著在太陽落山後,在北鬥七星下方尋找「新智彗星」;22日距離地球最近。據悉,「新智彗星」將是自1997年海爾-波普彗星以來最明亮的彗星,目前其亮度已比1986年哈雷彗星穿過內太陽系時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