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眼見過的第三顆彗星
這段時間正值「新智」慧星(英文:Comet NEOWISE,編號:C/2020 F3)到達近地點,夜晚的西北方(北鬥七星下面)或凌晨的東北方可以憑藉肉眼就能看到,這兩天網上的照片多起來,掀起了新一輪的觀星熱潮。
-
每日科技名詞|新智彗星
新智彗星 NEOWISE釋義:美國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 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一顆長周期亮彗星,它進入內太陽系時的軌道周期大約是4500年,於2020年7月先後經過近日點和近地點,由於受太陽引發的非引力效應和大行星引力攝動的影響,離開後的軌道周期大約是6800年。
-
全國科技名詞委發布彗星C/2020 F3的中文名「新智彗星」
隨著這顆新彗星一天天接近太陽,它迅速增亮,7月3日掠過近日點時,視星等已在0等上下,亮度可與五車二(御夫座最亮的恆星)或是織女星(天琴座中最亮的恆星)相匹敵。「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near-Earth objects of 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 NEOWISE)期間,於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編號為C/2020 F3,表示是2020年3月下半月發現的第三顆彗星。
-
七月金山嶺長城拍絕美彗星 它的名字叫新智彗星
【點睛】上一次人們肉眼可見的亮彗星是25年前。下一次在地球上看到它要等7000年。日前,肉眼可見的亮彗星C/2020 F3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把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7月中下旬的傍晚可以看到它的靚影。
-
新智彗星未來會撞上地球嗎?解答彗星的常見問題
新智彗星讓北半球的天文觀測者們欣喜不已。為什麼這顆彗星如此特別呢?這顆彗星於7月3日達到近日點,但在此之前,它只能在黎明前的天空中被看到。現在,對於北半球敏銳的觀測者來說,這顆彗星在夜空中越來越高,在北鬥七下方閃耀著。關於新智彗星最令人著迷的細節之一是,它將在6800年後重返天空。
-
夜空中「最亮的」彗星中文名定為「新智彗星」
隨後,委員們陸續提出了「新廣彗星」「近廣彗星」「新智彗星」「新向彗星」等名稱,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孫小淳提議的「新智彗星」簡明上口,得到一致贊成。最終,天文學名詞委將C/2020 F3彗星的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
-
明亮彗星有了中文名「新智」,7月中下旬仍可觀測
記者今天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獲悉,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值得一提的是,7月中下旬,大家可以在傍晚看到它的靚影。天文學名詞委為明亮彗星取名這顆新彗星是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WISE)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NEOWISE)期間,於2020年3月27日發現的,編號為C/2020 F3,表示是2020年3月下半月發現的第三顆彗星。2020年4月,新彗星的英文名定為NEOWISE。
-
7月中旬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錯過起碼要等四千年
英國巨石陣上空的「新智彗星」(2020.7.14)這顆新彗星被編號為「C/2020 F3」,表示是在2020年3月下半月發現的第三顆彗星,到了2020年4月,這顆新彗星有了新的命名,英文名為「NEOWISE」,2020年7月16日我國將這顆新彗星命名為「新智彗星」。
-
7月中旬為肉眼觀測「新智彗星」的最佳時期,錯過起碼要等四千年
>由於彗星的個頭很小,所以我們很難發現距離地球較遠區域的彗星,只有當彗星靠近太陽和地球,此時彗星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彗星物質就會升華,並在太陽風的影響下,朝背向太陽的方向拉伸出長長的尾巴,很像一個「掃帚」,所以彗星又被稱為「掃帚星」,彗尾的長度通常在1000萬千米至1.5億千米之間,此時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很容易被我們人類發現,目前人類已知的彗星數量超過1700顆。
-
彗星來的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周前,一顆號稱「6800年一遇」的世紀大彗星——新智彗星火遍網絡,無數網友被網絡上流傳著的彗星「美照」所震撼,但有更多人卻提出了質疑:為什麼我沒有看見天上這個大傢伙?很多人參照「追星攻略」早早起來,望向窗外指定的方向,但看到的卻只是一片漆黑。
-
帷幕即將落在新彗星彗星上
由於這顆彗星在過去幾周一直接近地球,因此自從繞太陽轉圈以來,它的衰落一直很緩慢。實際上,這顆彗星在7月4日的亮度為+1.6,在7月15日之前的亮度稍為+2.0(與北極星北極星一樣明亮)。(大小是對物體亮度的量度,較小在那段時間裡,彗星接近地球的過程很好地彌補了它與太陽之間不斷增加的距離。 但是自7月16日以來,彗星的褪色現象更加明顯。
-
新智彗星驚豔新疆和布克賽爾夜空
天山網訊(文/記者 阿依夏木古麗·阿布拉 圖/視頻 巴圖 提供)7月17日凌晨,在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查幹庫勒鄉·蒙古大營,當地攝影愛好者巴圖拍攝到新智彗星(英文:NEOWISE;編號C/2020 F3)拖著長尾巴的身影,在璀璨星雲的點綴下,新智彗星划過天際
-
vivo X50拍到的「新智彗星」,你會感覺很哇塞
這次NEOWISE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新智彗星」,它在帶來浪漫場景的同時,也承載著每一個人的願望,或進入理想的大學、工作順利……每一個都是對自己、對家人美好的祝願。(圖源:@北京天文館)其實,在2020年3月27日,天文衛星「廣域紅外巡天探測器」在執行「近地天體寬視場紅外巡天」任務時就已經發現並記錄了這顆編號為C/2020 F3的彗星。當時的明亮度人眼並不足以觀察到,但到了七月,我們就能在北半球看到夜晚天空下的那一份瑰麗,同時全球許多天文愛好者也用專業攝影機記錄下了「新智彗星」。
-
7月23日新智彗星距離地球最近,錯過再等6800年
在古代,彗星也被稱為掃把星,它是不吉利的象徵。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漸漸拋棄了這種觀念,知道彗星是一種自然的天文現象。而且,彗星很久才能看到一次,根據科學家的統計數據,就平均而言,人的一生最多只能肉眼看到4顆彗星。
-
10顆消失於我們眼前的彗星
然而,公元前44年是我們唯一見過凱撒彗星的地方。它被懷疑是一種非周期性的彗星,就像沒有繞太陽公轉的彗星一樣。這意味著它可能永遠不會再返回。其他人則認為它可能會分解成較小的部分。這顆彗星被恰當地稱為1910年的大白天彗星,它是如此明亮,以至於在白天的天空中都清晰可見。它比金星亮五倍。據信,南非的一些礦工最早於1月12日發現了這顆彗星。這顆彗星很快出現在美國上空,那裡的精明企業家組織了「彗星觀察會」,以使好奇的人可以用望遠鏡觀察它。直到二月的第一周,這顆彗星才一直可見,此後一直未見。
-
奇了,你見過螺旋形的彗星嗎?
螺旋形的新智彗星。8月1日北雙子座望遠鏡多目標光譜儀拍攝的新智彗星Guzik新智彗星(NEOWISE)C/2020 F3已經遠去,我們用肉眼已經看不到它了。但是天文學家自始至終都會關注它,用比我們手頭的望遠鏡強大得多的設備監視它、研究它。最近位於夏威夷的8.1米北雙子座望遠鏡公布了一組新智彗星彗核和彗發的特寫照片。
-
【科學向日葵】長尾巴的彗星
不久前,相信很多人都關注了一顆熱門彗星——新智彗星,諸多的天文愛好者走到草原、海邊等地拍攝這顆明亮的彗星,這個拖著長長的尾巴的彗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彗星。在橢圓軌道上運行的彗星被叫作周期彗星,它們會以一定的周期回歸。在另兩種軌道上運行的彗星被叫作非周期彗星,它們終生只接近太陽一次,一旦離去,將永不復返。周期彗星又分為長周期彗星和短周期彗星,長短周期劃分的界限為200年。著名的哈雷彗星軌道周期是76年左右,屬於短周期彗星。
-
2020年首枚肉眼可見彗星「新智」現身 再見需等6000多年
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透露,這顆彗星中文名確定為「新智」彗星。值得一提的是,7月中下旬,大家都可以在傍晚看到它的靚影,7月23日它將距離地球最近隨後會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下次能在地球上空看到它的身影約需要等6000多年。下面我們通過一組圖片,「近距離」感受它的美。圖為7月7日北京定都閣拍攝。(圖/張超)7月15日北京靈山拍攝的彗星。
-
6800年一遇的大彗星有了中文名
記者21日從全國科技名詞委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天文學名詞委」)獲悉,這顆「網紅」彗星的中文名已正式被定為「新智彗星」。「上一次人們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在南半球是2011年的洛夫喬伊彗星(C/2011 W3),在北半球是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C/1995 O1)。」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天文學名詞委委員鄧勁松說。
-
在草原邂逅6800年一遇的彗星
一些人的相機中,已經拍攝到這顆彗星。大家互相交流著拍攝參數和具體位置,快速按下快門。「就在北鬥七星下方不遠處,彗核明亮,拖著長長的尾巴,太美啦!」一名愛好者一邊看相機中的照片,一邊驚呼。幾十分鐘之後,這顆彗星在北方的夜空中愈發明亮,用肉眼直接就能看到它在夜空中拖著長長彗尾的美麗身影。拖著「尾巴」的新智彗星。